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犰狳(qiu yu)是一種長相特別奇特的動物,有的人看它很醜,有的人看它卻很萌,也有一部分的人會把犰狳當成穿山甲,其實,這也難怪,因為犰狳和穿山甲身上都有堅硬的鱗片覆蓋,而且形態也有些相似。那麼犰狳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動物呢?為什麼有人說犰狳不能當寵物養呢?帶著這兩個問題,我們一起來簡單的了解一下犰狳。
犰狳
犰狳是有甲目(又稱貧齒目)下最具代表性的一種動物,在有甲目下曾經有一種大型的動物,它們有著犰狳一樣的外觀,但是體長可達2米,它們就是已經於1.2萬年前滅絕的潘帕獸,隨著潘帕獸的滅絕,有甲目下也僅剩下了兩個科:倭犰狳科和犰狳科,也有將倭犰狳科和犰狳科合併為犰狳科的分類。
相比而言倭犰狳科下的物種比犰狳科要多得多,因為在犰狳科下僅有犰狳屬和巨犰狳屬兩個屬分化,而且在犰狳屬下僅有6種犰狳,在巨犰狳屬下只有1個物種,而倭犰狳科就不同了,在該科下現存有3個亞科:六帶犰狳亞科、倭犰狳亞科以及三帶犰狳亞科,在這三個亞科下一共有7個不同的屬15種不同的犰狳。
不同的犰狳體型上有較大的差距,最小的犰狳就是倭犰狳屬下的倭犰狳,它全身粉紅色,體長平均僅有10公分左右,體重不足100克,非常的迷你、可愛,並且它背上的鱗甲比較的柔軟且與身體緊密地連接在一起,所以,它的全身都不會受到鱗甲的影響,可以自由活動。
而最大的犰狳是犰狳科巨犰狳屬下的大犰狳,它有著平均90公分的體長以及27公斤左右的體重,而且它全身與其他大多數犰狳一樣都有著堅硬的鱗甲覆蓋。整個的鱗甲可以分為三部分,頭和尾部的兩部分是由整塊的堅硬鱗甲覆蓋,所以不能像倭犰狳那樣自由的活動,不過,好在它中間部分的鱗甲呈帶狀且與身體緊密相連,因此是可以自由伸縮的。
所以,遇到危險時,它同樣能夠利用自己背部中間可以伸縮的鱗甲將身體蜷縮起來,不過,由於頭尾部的鱗甲不能活動,因此,蜷縮起來並不完全像個圓球。
犰狳的習性
所有的犰狳都僅分布在南美洲的草原和森林地帶,而且不管體型大小都有穴居的習性,它們有著尖長且粗壯的爪子,非常適合挖洞,這一點與穿山甲有些類似。
從食性上看,犰狳都屬於雜食性動物,不過,在它們的食物中,昆蟲佔比非常的大,再加上它們棲息的環境中昆蟲的數量和種類較多,所以一隻50公分左右長的犰狳一年就能吃掉多達100公斤的昆蟲,可見犰狳是昆蟲最大的天敵之一。
從表面上看,大多數犰狳身上都有著堅硬的鱗甲,而且還有尖利的爪子,可以說是「攻防兼備」了,但實際上,犰狳生性膽小,因此它們活動的範圍大都是圍繞著自己的洞穴附近進行的,這樣一旦遇到危險,它們能第一時間躲進洞裡。當然,在無路可逃時,它們就會蜷縮成一個「鎧甲球」。因此,在自然環境下,犰狳幾乎沒有天敵,不過,人是所有動物的天敵,對於犰狳來說也不例外,這讓犰狳基本上都被列入了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之中。
犰狳真的不能當寵物養嗎?
答案是肯定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原因有三點:
第一,稀有性
犰狳僅分布在南美洲,而且目前所有的種類均為瀕危的保護動物,而且目前還沒有人工繁育成功的先例,因此,作為一種數量稀少的保護動物,犰狳顯然是不能拿來當寵物養的。
第二,關不住
即便是可以飼養犰狳,你也很難關住它,因為犰狳擅長挖洞,它尖利的爪子即便是堅硬的土地都能挖穿,而且只需要幾分鐘。而且即便是地面硬化到了它挖不動的地步,犰狳還是能夠「越獄」,由於犰狳全身被鱗甲覆蓋,而這些鱗甲是絕緣的,所以即使你用上電網,它也能順著電網逃之夭夭。
第三,潛在的威脅
雖然犰狳生性膽小,不太具備攻擊性,但是它有一個可怕之處,就是可以攜帶一種嚴重的慢性傳染病-麻風分枝桿菌。早在2011年以前,麻風病還是一種被科學家認為只在人類之間傳播的一種病,但是經過美國的科學家研究發現,犰狳也能攜帶這種病菌,而且它還是自然界中首例可以攜帶麻風病的動物。並且與人類不同的是,犰狳對這種病菌幾乎沒有抵抗力,極易感染。再加上麻風病的潛伏期長達一年。所以,把犰狳當寵物養的話,還是有一定的患病風險的。
總結
從外觀上看,犰狳確實有點萌,尤其是全身粉紅色,體長只有10公分的倭犰狳,更是好看,但是,想要把它們當寵物養的想法趁早還是打消了吧,因為它不但關不住,還可能攜帶麻風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