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鬆鬆養水、寬寬鬆鬆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
關於飼養密度問題,養魚老道幾乎是天天在強調,有的魚友說,看到魚店裡那麼多好魚,不買手就癢,這個問題我也理解,我也不是沒有買過的,最後不還是送回了魚店?
關鍵問題在這裡,我們自己心中要有個數,稍微多點,那也不是什麼大事,在過濾和投餵問題上找齊即可。
但是,在少量投餵和強大過濾都搞不定水質的情況下,我們還在那裡盲目的過多飼養,這就是傻了,千萬別和魚店的密度比,我們比不了。
守著自己手中的大餅,就是不捨得放棄,最後吃不完,整個全爛了,那又有什麼用呢?
養魚太簡單了,換水升溫下鹽,不行就換魚,千萬別瞎整
上述是一位魚友的評論,說是:
養魚太簡單了,換水、升溫、下鹽,不行就換魚,千萬別瞎整。
看似一句開玩笑的話,其實呢?
養魚本來就該如此簡單的,我們又不是為了賺錢或者把它當成事業,為什麼自己把自己整的那麼累呢?
原因就是,根本想不開或者不懂得捨棄。
我有時候真的想不明白,我為什麼要給觀賞魚倒缸?
為什麼要更換更大的飼養空間,難道還不能說明問題?
水質雖然說是養魚的基礎,但其本身是個再簡單不過的調理問題,很多魚友卻把它當成了聖經或者高科技去研究
本來飼養任何觀賞魚的養水問題,都是異常簡單的。
所謂地水質不好調理,完全不是水本身的問題。
哪怕是酸鹼度不太適合,但是只要不去繁殖,什麼觀賞魚都不會因為酸鹼度不合適而死亡的。
目前的自來水,也不存在過酸或者過鹼,我也瀏覽過很多養魚大咖的文章和視頻,無數老魚友都提到了水質酸鹼度根本無需調理,為什麼很多新魚友,偏偏在這些雞毛蒜皮的地方去大做文章?
我就不明白,這些所謂地理論,新魚友們都是從哪裡學來的?如果是我自己的一家之言,可能是錯誤的,但是,包括了很多飼養龍魚的高手,也沒有過度關注那個什麼酸鹼度。
我們這裡的水質都是中性偏鹼,哪個魚店裡沒有龍魚、魟魚或者七彩售賣?都死了嗎?
剩下來的養水問題,也根本沒有新魚友們想像的那麼複雜,主要問題,就是一次性入魚過多,這是所有新魚友的致命傷,記住了,是致命傷。
再者就是不困水,水質調理不好,活該,調理好的那是萬幸,恭喜您,以後繼續即可。
還有啥?即使選魚再好,過濾再好,魚多了還是會出現問題
我就想問問,哪怕是過濾再好,觀賞魚購買之前一切正常,這個互相之間的不斷摩擦體表,如何解決?
因為密度過大,觀賞魚不斷脫落體表雜質,最後水質玩不轉了,這個白濁情況又該如何解決?
當我們所有的一切自以為全部擺平了,過濾也不能變動了,還是面對一缸渾水,我們又該如何解決?
然後就是整缸觀賞魚患病了,魚越有病,水質越差,這個問題又該如何解決?
再去更改過濾?水質更差了,必定要有一個恢復期。
只要我一看到某些魚友的魚缸飼養密度,就知道這缸魚不會好的,永遠不會好。
自己慢慢調理去吧,什麼更改過濾、添加魚藥的,一樣樣慢慢來哦,最終老天爺會幫助您減密的,一減一缸魚。
然後再來詢問我,我的觀賞魚到底得了什麼病?是不是能傳染?需不需要消毒、怎麼消毒,我再買魚需要注意什麼……
唯一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問題,您是一點沒有注意。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