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線下發力 打通消費扶貧路 七星關區消費扶貧助力農特產「風行...

2020-12-14 天眼新聞

「微七星關」中網絡直播銷售現場

大河口椪柑銷售現場

扶貧超市

消費扶貧是連接貧困地區群眾和消費者的一座橋梁,是實現脫貧攻堅的關鍵環節。

近年來,七星關區持續釋放消費扶貧的政策紅利,在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加強「旅遊+扶貧」宣傳推介、穩定貧困戶增收渠道等方面持續發力,打通了農產品上行的「最後一公裡」,讓消費扶貧成為脫貧攻堅強勁「引擎」。

深化交流暢通渠道強基礎

「感謝政府提供的平臺,讓我們的雞蛋走出深山。」走進撒拉溪鎮茂源家禽養殖有限公司,現代化的養雞方式讓人耳目一新,這裡每天都有數萬枚雞蛋被運到廣東等沿海地區。

據該公司總經理張永健介紹,以前要把雞蛋賣到廣州,通過7個中間商才能進入當地市場,流通環節過多,導致了交易費用過高,產品競爭力不強。如今,通過政府的牽線搭橋,「茂源人家」的雞蛋供應廣東300多家連鎖超市,最高售價達2.9元/枚,每天毛收入約30萬元。

「茂源人家」的雞蛋走俏粵港澳市場,是七星關區深化消費扶貧的生動實踐之一。為了助力本地農特產走出深山,七星關區充分利用廣州、深圳對口幫扶資源,搶抓融入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建設機遇,發揮廣州、重慶、長沙、北京、河口五大聯盟渠道優勢,全力拓展市外五大目標市場,助力貴州農產品「風行天下」。

目前,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配送中心已全面建設完成,成功引進廣州「老黃牛」公司,與盛豐農業有限公司成立貴州有安農產品公司負責配送中心的運營工作。同時,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增加製冰功能,滿足農產品外運需要。

依託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撒拉溪龍鳳蛋雞養殖場等3家企業已成功獲批生產基地資格認定,七星關區恆研獼猴桃果酒有限責任公司的果酒,畢節市家鄉美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的蔬菜、刺梨汁、核桃等眾多農特產走上千家萬戶的餐桌。

在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的同時,七星關區加快與廣藥王老吉、上海貴申九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進程,依託500強龍頭企業的資金技術、品牌優勢等,著力推進「三品一標」認證申報工作,穩步推進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的發展,擴大我區農產品知名度,助推脫貧攻堅成效鞏固。

黔山遍地皆好貨,只待通渠運出山。如今,七星關區暢通農產品流通環節,以地方特色,叩開各大城市的市場大門,打響了七星關區綠色優質農產品這張生態牌。

兩線發力產銷兩旺促增收

近日,網絡主播「卡媽」吳佳明在直播間帶貨本地土特產品:太極古茶樹茶、蘿蔔乾、臘肉、辣椒等,當日共銷售農產品近 2.3 萬件,銷售額破 100 萬元。

今年5月27日,為幫助當地群眾拓寬銷售渠道,大河鄉官房村第一書記薛朝晉在朋友圈發布了銷售信息,兩天「帶貨」洋芋4000斤。

為促進產銷對接,確保農產品產得出、運得走、供得上,七星關區充分發揮廣州直播電商之都和東西部扶貧協作優勢,積極推動廣州市各級定點扶貧單位與七星關區合作,開展線上消費扶貧,成功參加了首屆廣州直播電商節等直播活動,通過線上引流、線下消費,引導各地網民關注和購買該區農特產品,助力本地農業產業扶貧、電商扶貧。

七星關區在畢節電商產業園,畢節頤高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還組建專業團隊,搭建區級農村電商公共服務線上線下平臺,開展「助力黔貨出山、我為扶貧拼單」等一系列直播活動,採取「主持人+網紅+企業」的互動形式進行帶貨。並通過大力推動農村電商發展,依託電商平臺擴大農產品銷售,完善冷鏈儲存設施建設,不斷提高季節性農特產品存放周期,讓優質綠色農產品走出深山。

目前,七星關區構建了區、鄉、村三級農村物流配送體系,在電商產業園建成區級快遞物流分撥中心,園區成功引進阿里巴巴農村淘寶、浙江顧高、申通、中通、順豐、菜鳥、德邦等知名電商及快遞物流企業入駐,日均進出包裹量達4.5萬件。今年上半年,創美農副產品交易中心和黔西北農產品電商物流園兩大批發市場農產品銷量達6萬餘噸,銷售額達2億多元。

快遞進村一小步,「黔貨出山」一大步。線上線下齊發力,打通了「農村物流配送最後一公裡」和「農產品進城最初一公裡」,七星關區農產品泉湧各大市場,實現產銷兩旺,群眾增收致富忙。

「三專」建設 激活內需添動力

「在家門口就能買到我們本地的農產品,還能為脫貧攻堅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近日,24小時智能微超正式營業,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購買農特產品,助力消費扶貧。

24小時智能微超打通了扶貧產品從田間到餐桌的「最後一公裡」。為充分激發區內消費市場活力,七星關區加強扶貧專櫃、專區、專館「三專」的建設工作,啟動了「十城千臺」智能售貨機(專櫃)、100家生鮮超市(專區)、畢節頤高電商扶貧農產品展館建設項目,建成以扶貧農產品展館為中心、生鮮超市為支撐的線上線下一體化扶貧農產品運營模式。

目前,七星關區設置扶貧農產品直銷智能售貨機428臺,在農批商超高速服務區等已建立53個農產品專區,在七星關區電子商務產業園區建設七星關區扶貧農產品展館,打造網上七星關區扶貧農產品銷售專區。

與此同時,七星關區通過政府搭臺、企業唱戲方式,以鄉鎮為單位,以行業部門為主體,全面統計企事業單位需求,統一組織貧困群眾農副產品進軍營、進超市、進機關、進企業、進醫院、進高速公路服務區、進農批農貿市場等,解決農副產品銷售難題,實現市內農產品「訂單化」採購,並建立長期穩定的供銷關係,變「輸血式」幫扶為「造血式」幫扶。

此外,七星關區踐行綠色幫扶理念,探索農旅融合扶貧模式,推進鄉村旅遊全域化、差異化、特色化發展,促進產業多元融合發展,一批集旅遊休閒、果蔬採摘、生態住宿於一體的綜合性生態園相繼建成。

據統計,今年以來,七星關區農產品已完成銷售23.5萬噸,銷售金額17.66億元,銷往對口幫扶省份3.4萬噸,銷售金額3.1億元。

下一步,七星關區將拓寬消費扶貧思路,圍繞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和區域經濟長遠發展,把貧困群眾的產品變成商品、收成變成收入,著力激發全社會參與消費扶貧的積極性,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提高消費扶貧產品供給水平和質量,推動貧困群眾持續增收,不斷鞏固脫貧成果。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通訊員李金苗

編輯廖婉君

編審林全舉

終審黎秀禹

相關焦點

  • 「線上線下」聯動助力消費扶貧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 楊璐本報訊 6月20日至21日,沙河口區南沙街道在轄區紅色港灣廣場舉辦消費扶貧農產品展銷會,來自朝陽、六盤水等定點扶貧地區的幾十種助農產品集體亮相。街道還通過設立農產品採購專屬碼,採取「線上+線下」聯動的方式,打造更加直觀快捷的採購渠道,助力消費扶貧。展銷會上,南沙街道領導到場為助農產品帶貨。大集市匯集了定點幫扶地區的助農產品,走出來的茶葉、小米、火腿、蘑菇、肉乾、鴨蛋、山泉等農特產品,展現了對口扶貧的既有成果與廣闊前景。
  • 東單菜市場:搭建消費扶貧平臺 線上線下精準扶貧
    對接6個貧困地區、銷售400餘種農特產品……今年以來,東單菜市場搭建消費扶貧平臺,通過線上線下聯動方式精準扶貧,在豐富百姓菜籃子、米袋子的同時,也為自身創造了600萬元的銷售業績。展售400餘款農特產品隨著元旦、春節臨近,東單菜市場「北京市消費扶貧雙創中心東城分中心」(以下簡稱扶貧雙創中心)的工作人員日益忙碌起來。一大早,扶貧雙創中心負責人崔奕和同事們開始分裝、打包產品,阿爾山的木耳、沙果乾,化德的柴雞蛋、奶片……「一家企業剛剛訂購了15款貧困地區的農產品,我們分裝後用車送貨上門。」崔奕說。
  • 鄖陽安陽特產館助力消費扶貧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曹忠宏 張剛)11月13日,由十堰市鄖陽區供銷社與安陽鎮共同打造的安陽特產館正式開業,區供銷社消費扶貧再次增添新成果。安陽特產館整合該鎮特色農產品,通過扶貧832平臺和線下店,展銷該鎮黃酒、紅薯粉、香菇、香米、玉米糝、蜂蜜等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的農特產品,助力消費扶貧。
  • 安徽績溪:線上線下架起消費扶貧對接橋梁
    該縣有效融合了「網際網路 扶貧」模式,採取線下和線上相結合的方式,線上通過電商銷售、「以購代捐」、「以買代幫」、直播帶貨等方式,短短一個月時間,通過直播賣出菜籽油,黑豬肉,金山時雨,葡萄,火龍果,實現網銷12萬餘元,大大促進了農戶增收,提高了幫扶質量,同時也讓城市居民吃上原生態高品質農產品。
  • 「有形無形」融合 「線上線下」互動 宜昌消費扶貧帶動銷售26.8億元
    湖北日報訊 (記者孟靜、通訊員楊文野、張鵬)武漢超市選購五峰茶葉和秭歸臍橙,宜昌城區飯館品嘗長陽高山蔬菜,消費者打開手機一鍵下單宜昌農副產品……從田間到餐桌、從果園到超市,消費者舌尖上的美食為脫貧攻堅打開新路徑,消費扶貧已成為宜昌脫貧攻堅新亮點。整合「優勢」資源。
  • 消費扶貧·電商助農」 扶貧農產品大型直播節在福州啟動
    9月30日上午,由福建供銷集團有限公司、福建省集閩優地理標誌產品展示中心有限公司主辦的「消費扶貧·電商助農」扶貧農產品大型直播節暨集閩優直播基地啟動儀式在福州美倫大飯店展宏廳舉辦。福建供銷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基好‍集閩優公司供圖 據了解,閩優直播基地直播基地可承載福建省農產品線上線下集散中心的雙平臺功能,並在三大方面為三農助力。
  • 西安市甘谷商會助力消費扶貧暨家鄉農特產品推介會在西安舉行
    12月12日,西安市甘谷商會助力消費扶貧暨家鄉農特產品推介會在陝西省西安市舉行。這是甘谷縣宣傳推介優質農特產品、助力脫貧攻堅的一次重要活動,也是甘谷籍在外人士關心支持家鄉發展的生動體現。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消費扶貧+網際網路 線上線下齊發力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陝西新聞聯播》記者 黨璽 劉欣宇) 近年來,我省通過打好消費渠道線上線下兩張牌,讓市民在家門口「買」山貨,以消費促扶貧,推動貧困地區持續增收,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白水縣商務局局長問建全:「目前全縣一共認定了扶貧企業是46家,141個產品,下一步我們主要抓好長效機制的建立,鞏固消費扶貧帶貧益貧機制,促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目前,我省已有56個貧困縣入駐832平臺,入駐企業1362家,上架商品數8307個,實現銷售額4.67億元,全省預算單位832平臺採購額2.37億元,各項數據均位列全國前五。
  • 西安蓮湖區:扶貧產品走進機關食堂 助力消費扶貧
    西安市豐源尚農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源介紹:「山陽縣地處深山之中,生態資源良好,有很多優質的特色農產品,但受制於地理條件、市場等因素限制,銷售情況堪憂。發展消費扶貧有助於打開市場新局面,為消費者和貧困戶建立供需對接渠道。」
  • 廣東省林業局推出消費扶貧,助力揖花村脫貧攻堅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12月12日訊消費扶貧是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的重要途徑,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有效舉措。2019年以來,廣東省林業局駐揖花村工作隊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於消費扶貧的決策部署,著力創新宣傳營銷模式,依託線下傳統展銷資源和線上新興電商主播推廣平臺,全力推進消費扶貧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 賽事促脫貧 體育助發展 陝西漢中探索線上線下扶貧新路
    賽事促脫貧 體育助發展 陝西漢中探索線上線下扶貧新路 發布時間:2021-01-15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宋耀武 字體: 大 中 小
  • 消費扶貧:「電商+直播」經驗和「雷區」不可不知
    此前,國務院扶貧辦等7部門曾聯合發布相關通知,對消費扶貧主要方式、工作要求以及規範產品認定、嚴格加強監督等方面提出了具體措施。在以上相關政策的推動下,各地相繼開展形式多樣的消費扶貧活動,引發輿論廣泛聚焦。其中,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消費扶貧方式最為引人注目。
  • 福定協作再創佳績 消費扶貧突破億元
    福州市民在甘肅特產匯·定西大賣場選購農特產品。  今年以來,福州市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積極採取務實有效措施,推動消費扶貧線上線下聯動對接,幫助定西產品打通產銷通道,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截至目前,福州市與定西市消費扶貧協作實現銷售額1億多元。  政府採購  多渠道強力度  「定西有很多優質農特產品。
  • 煙臺構建消費扶貧長效機制 助力巫山打贏脫貧攻堅戰
    消費扶貧,一頭連著貧困地區,一頭連著廣闊市場,運用市場機制,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到扶貧過程中。自東西部扶貧協作開展以來,煙臺市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將消費扶貧作為東西部扶貧協作的工作重點,圍繞促進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和貧困地區長遠發展,積極動員社會各界參與消費扶貧,推動巫山農特產品山東行,開展山東遊客巫山行,構建消費扶貧長效機制,助力巫山打贏脫貧攻堅戰。整合資源,推動產銷對接。
  • 線上線下同銷售 宣傳推介促消費
    線上線下同銷售 宣傳推介促消費 王瑞峰檢查消費扶貧工作 恢復窄屏 發布時間:2020-10-01 07:14:15
  • 展示銷售安順、隴南農特產品!青島市國資系統消費扶貧專區上線
    9月1日,青島市國資系統消費扶貧專區在青島飲料集團「青飲商城」、青島交運集團「交運易購」正式上線,展示銷售安順、隴南農特產品。消費扶貧,國企擔當。9月是全國消費扶貧月,按照中央、省、市部署,青島市國資委統籌謀劃、多方協調、創新舉措,組織調動市屬企業迅速啟動相關工作,助力全市消費扶貧月活動順利開展。根據青島市消費扶貧月活動動員會精神,青島市國資委研究起草《青島市國資系統2020年消費扶貧月活動方案》,9月1日向市屬企業印發。
  • 【縣域動態】廣西武宣等地推深做實消費扶貧
    廣西壯族自治區武宣縣等地積極探索扶貧產品認定和銷售路子,拓展線上線下銷售平臺,優化扶貧產品供給和服務,有效解決扶貧產品賣難問題,推動消費扶貧走深走實,助力貧困群眾增收。由縣消費扶貧服務中心、第一書記產品聯盟直營店等縣內有一定影響力的扶貧愛心企業牽頭,協助開展消費扶貧宣傳,帶動電商、商超等共同助銷扶貧產品,讓市場主體看到參與消費扶貧既可履行助力脫貧攻堅的社會責任,又可帶來經濟效益,較好地激發市場主體對扶貧產品認定的積極性。三是進一步擴大影響帶動。充分發揮縣級融媒等官方宣傳作用,力求縣內所有有資質的農產品市場主體知曉政策。
  • 「五五購物助扶貧」活動啟動!附首批徐匯消費扶貧專店專櫃名單
    市商務委說,作為首屆「五五購物節」的專項活動之一,『放心買,用心幫』——五五購物助扶貧」活動正式啟動啦!5月28日起至6月,將集中開展一批線上線下主題活動,主要有五類優惠形式,包括超市賣場線下設立扶貧產品促銷專區、菜市場管理公司推出滿減打折和送券活動、生鮮電商推出專區補貼、送券和滿贈等多樣化優惠活動等。
  • 消費扶貧助藏地好貨「飛」出林芝
    消費扶貧,一頭連著貧困地區,一頭連著廣闊市場。如何運用市場機制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到扶貧過程中,是廣東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米林縣工作組(下稱「珠海援藏工作組」)不斷摸索、求解的難題。珠海援藏工作組組長,米林縣委常務副書記、常務副縣長黃南蔭接受「決勝時刻——怒江林芝行」報導團專訪時表示,接下來工作組將通過線上線下聯動,打通制約消費扶貧的痛點、難點和堵點,著力搭建「7+2」消費援藏平臺,讓貧困地區的產品真正流動起來,為脫貧攻堅注入強勁內生動力。
  • 安徽明光「點線」結合打好消費扶貧「組合拳」
    2020年疫情、汛情以來,安徽省明光市堅持社會動員,凝聚各方力量,「點線」結合,千方百計拓展貧困村特別是受災貧困村、貧困人口扶貧產品銷售門路,促進貧困群眾增收致富,助力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夯實網銷「主陣地」,打造線上的「農貿市場」「初級農產品在電商平臺進行銷售,需要相關的生產和檢測資質,明光市成立了電商特色館,電商企業為貧困戶農產品包裝、監測與升級提供了幫助。」該市商務局有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