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軍正在押送美軍戰俘 資料圖片
韓戰後,一些美軍戰俘選擇留在中國。 資料圖片
1953年末至1954年初的那個冬天,有21名在韓戰中被中國軍隊捕獲的美軍戰俘,選擇在中國居住而不是回到美國。他們的行為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轟動,許多美國人指責他們是叛國者,就連他們的家人也不理解。如今半個多世紀過去了,他們的命運怎樣了?
戰俘命運各不相同
如今,這21人中已經有12人死亡。倖存的人並不願意接受採訪,他們甚至都不願意被人發現。而接受採訪的人,也都要求不透露他們現在的居住地。他們惟一的希望就是安度晚年。
1.克拉倫斯·亞當斯(ClarenceAdams)
亞當斯是一個非洲裔美國人,他選擇到中國去的真正原因是厭倦了美國的種族歧視。事實上,他1947年加入美國陸軍的原因,也是為了躲避警察對他的折磨。他因與一白人男子發生爭執而受到了美國警察的不公正對待。
到中國後,他在武漢大學學習,並在那裡結識了後來成為他妻子的林。在中國居住期間,亞當斯做起了翻譯,而且到處旅遊。1966年,中國發生了「文化大革命」,對他的政治迫害越來越嚴重,他和妻子只好悄悄地回到了美國。
但是,他們在美國的日子也非常艱難。他背著叛國者的惡名生活,找不到工作,而且經常遭到政府官員的審問。1970年,他在家鄉孟菲斯成功地開辦了一個美式中國菜飯店,生活才有了轉變。他於1999年去世。
2.霍華德·亞當斯(HowardAdams)
霍華德·亞當斯的老家是德克薩斯州,他到中國後在一家工廠上班。他和詹姆斯·溫納瑞斯是僅有的兩個「文革」後仍留在中國的戰俘。直到上世紀90年代,他還住在中國,且一再拒絕接受採訪。
3.奧索·貝爾(OthoBell)
1954年,貝爾以及劉易斯·格裡格斯和威廉·科沃特,被分配到中國一個偏遠的集體農場工作。他們後來到了北京,在中國生活了一年半後回到了美國,是21名美國戰俘中最早一批返回美國的人。
1955年7月,他們一回到美國就被陸軍逮捕,並被關了3個月,後無罪釋放。貝爾回到美國後有酗酒問題,死於2001年7月。
4.塞繆爾·大衛·霍金斯(SamuelDavidHawkins)
霍金斯來自俄克拉何馬,在中國期間就讀於北京的中國人民大學,畢業後到武漢汽車配件工廠工作。中國留給他的記憶是美好的,但兩年半以後,他還是決定回到美國。他的朋友和家人不知道美國軍隊已經給他貼上了「告密者」的標籤,美國國家廣播電視臺的節目主持人邁克·華萊士曾問他是不是個間諜。幾年前,他為美國的「發現」頻道拍攝紀錄片《他們選擇了中國》而再次來到中國。
5.理察·科登(RichardCorden)
科登於1958年從中國回到美國,但宣稱他依然喜歡共產主義,而且認為共產主義中國最終會趕上美國。
6.威廉·科沃德(WilliamCowart)
他與貝爾和格裡格斯一起從中國的一個集體農場回到美國,被美軍逮捕,後被無罪釋放。他與所有人失去了聯繫。
7.魯弗斯·埃伯特·道格拉斯(RufusElbertDouglas)
德克薩斯人,到達中國後幾個月就死了。儘管有關他的死因報導多種多樣,但都認為他是病死的。
8.約翰·羅德爾·杜恩(JohnRoedelDunn)
杜恩在中國生活期間與一位捷克斯洛伐克姑娘結了婚,後來兩人一起到了捷克斯洛伐克。
9.劉易斯·格裡格斯(LewisGriggs)
格裡格斯與貝爾和科沃特一起從中國農場回到美國後情況還不錯。1959年,他在史蒂芬·奧斯汀學院學習,主修社會學。他於1984年去世。
10.斯科特·倫納德·拉什(ScottLeonardRush)
他與一位中國姑娘結婚,後來兩人帶著孩子回到美國,如今退休在家。2002年在接受美聯社採訪時,他說自己很好,但卻拒絕接受詳細採訪。由於擔心他的朋友和鄰居知道他的過去,他說他不想再被人叫做叛國者。
11.洛厄爾·D·斯金納(LowellD.Skinner)
斯金納來自俄亥俄州阿克倫城一個工人家庭,在中國居住了10年。他在濟南一家造紙廠工作,1956年與一位中國的中學教師結婚,1963年回到美國。但在自己的家鄉,他受到了敵視,一年內被逮捕了3次,而且成了一名嚴重的酗酒者。他於1995年去世。
12.詹姆斯·維內裡斯(JamesVeneris)
維內裡斯到中國後居住在濟南,在一家造紙廠工作了10年。1963年,他到中國人民大學學習,1966年畢業後成為一名忠誠的毛澤東主義者。在「文革」中,他參加集會遊行,張貼大字報。
儘管他熱情地投入到「文化大革命」中,紅衛兵們仍指責他是美國特務。他的工友們保護了他,周恩來總理也宣布說維內裡斯是一個「國際主義和平戰士」,不能受到傷害。
在中國期間,維內裡斯先後與3名中國女性結婚,生有兩個孩子。他也許是到中國的21名美軍戰俘中最喜歡中國的人。從工廠退休後,他到山東大學教授英語。他還是21人中惟一一個一直在中國居住的人。2004年,他在中國去世。
13.莫裡斯·威爾斯(MorrisWills)
1951年5月當的俘虜。據他在1966年出版的自傳中說,他之所以拒絕回家,是因為對杜魯門總統撤了他的偶像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的職務不滿。
在被俘後的兩年裡,他越來越感到被美國政府拋棄。1954年,他到北京居住,7年後與一位中國姑娘結婚。1965年,他回到美國。在中國期間,他是一名翻譯。回到美國後,他在哈佛大學東亞研究中心工作,並成為紐約尤蒂卡學院的圖書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