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顯,廣州恆大在有意識地培養吳少聰,作為恆大下一代後防中堅。在恆大與申花8月30日的中超比賽當中,當吳少聰被換下,從場邊經過卡納瓦羅所在的技術區時,卡納瓦羅揚起手掌,做好提前量,跟人高馬大的吳少聰擊掌。老卡的眼神裡是讚許,是一絲得意,還帶著一絲敬畏。這種敬畏是老卡在面對其他球員的時候,所不具備的。
筆者大膽判斷,吳少聰於廣州恆大來說,是面向未來的基石一員,他的訓練在和上場時間不僅掌握在卡納瓦羅手裡,同時還掌握在老闆許家印以及整個俱樂部高層的注目之下。(不要以為許老闆是甩手掌柜型的老闆,他對隊內每一名球員都了如指掌,都高度關注,因為他是那個真正花錢的人,他要對自己花出去的錢負責)。許老闆是愛才的人,像他對鄭智的保護和提攜,對卡納瓦羅的督促和改造,都是他作為球隊管理者心明眼亮的表現。
新人吳少聰於他而言,同樣再清楚不過。吳少聰192cm的身高,總是讓他在同齡的一眾後防小球員中間,顯得格外突出和不同。這種不同並不關乎於技術或者能力,而是關乎一種昭示性,一種姿態,和一種層次。
這種層次可以理解為——恆大就要長得最高的小將,因為恆大就是中國最好的俱樂部,所以球員從身高上也要最突出。
當然從更綜合的方面理解,恆大也要從身高、技術、履歷等等指標上最優秀的小球員,作為球隊面向未來的籤約。從恆大方面來說,在目之可及的範圍之內,吳少聰是最突出的。
正因為這些,吳少聰在許老闆那裡,也是一個特殊的球員,他是恆大的「戰略性球員」,他的踢球生活不僅要受到卡納瓦羅的管理,還要受到俱樂部的支持與幫助,以及來自恆大更高層的直接幫助和高度關注。所以,吳少聰並不是一個老卡自己能完全左右的球員,這正是吳少聰的地位特殊性所在,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他是恆大的未來。
關於吳少聰,有一些冷知識還是要介紹一下:
1、吳少聰是河南鄭州人,和恆大隊內的前隊友郜林是同城老鄉;
2、吳少聰並非出自恆大青訓,最早是在北京北控踢球;
3、吳少聰有短暫的出國經歷,在2018年3月被日本J1清水心跳籤下,4個月後外租給了J2京都不死鳥,但他沒有在J1真正出過場。這一段經歷無所謂成功與不成功,畢竟當時吳少聰才是一個18歲的少年,在20歲之前能夠和日本這種足球強國的二級聯賽掛鈎,對於自己的履歷打造來說,也是一種寶貴的財富;
4、吳少聰首次入選國家隊是在16歲,可見他的國字號歷史開啟是多麼早,他在國字號的起點就很高,並非是通過長期的職業聯賽訓練提升才贏得進入國家隊的機會,而是在一開始吃足球這碗飯,就成為中國足協「體制內的球員」,可以說一入行就端上了金飯碗;
5、吳少聰職業生涯首個冠軍是在國家隊獲得的,2018年U19國青拿下熊貓杯,吳少聰三場比賽全部首發,是贏得冠軍的後防重臣。
6、2019年春節,廣州恆大籤下了吳少聰,與他一同籤約的還有效力於北京國安的韋世豪,以及曾經效力日本J2聯賽後轉會至山東魯能的高準翼。在廣州恆大訓練了一年,吳少聰迎來了職業大賽出線的機遇;
吳少聰特點:
1、大局觀好,防守選位意識好,能夠站住自己的位置,對防守的預判能力也很好,踢球非常老道,沒有年輕球員剛一上場時的魯莽和毛躁,善於閱讀比賽,能夠很好地融入整個防守陣型,不亂跑;
2、助攻能力強。對於一個左邊後衛來說,防守是助攻的前提。防守防守,先防後攻,在助攻上,吳少聰的身高是佔優勢的,那就是視野開闊,一旦己側不承壓,馬上可以上前,與前衛隊友策應進攻,從邊路套上。在對陣上海申花那場球裡,吳少聰與老隊友艾克森在左路搭檔得就非常好,頻頻插上助攻。再者由於他身體輻射面大,有效擴大對球的保護半徑,當他套上的時候,給人感覺邊路就很安心
3、技術成熟,長期跟隨恆大的優秀隊友們訓練,從技術的基本面上,吳少聰並沒有暴露出什麼瑕疵,水準之上,還能提高,畢竟他也不是前場球員,盤帶過人也不是他的重要課題,能夠拿球、護球並且出球,基本就能夠站住自己的位置。吳少聰能夠站住位置,並且他的出球思路還是很清晰的,他的球風給人感覺有點像前兩年在魯能踢球的巴西國腳吉爾,清楚、簡練、不拖沓。這對於一個20歲的小將來說,從中超的水準來對比,就可以了。
這樣一個吳少聰,我們說一句無用的閒話,那就是——恆大肯定不會賣。
等過一兩年,張琳芃、梅方這一代老人漸漸淡出,吳少聰、高準翼等等年輕人,就將真正扛起恆大的後防重任,所以對於吳少聰來說,當下有各路大牌隊友撐陣,真正嚴厲的考驗還並沒有來到,未來的道路上有風雨,也有晴天,那是一條五味雜陳的荊棘之路。
在恆大,可以拿高薪、做國家隊常客,但同時也背負更多的期望、指責和懷疑,任何一個失誤,都可能被放到全國球迷的顯微鏡下,被仔細觀看,被冷嘲熱諷。前路還長,少年還在進步,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吳少聰未來還有很多風景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