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於宛陵普法 ,作者宛陵普法
宛陵普法
傳播法律知識,培養法治觀念,弘揚法治精神
編者按:
「七五」伊始,宣城市委、市政府結合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法安天下,德潤人心」的重要論述,以家庭這個「最小細胞」為切入點,探索「德法共建」機制,以「六無,即無家庭暴力,無非法宗教活動,無鄰裡和家庭糾紛,無涉黃涉賭涉毒和傳銷行為,無違規違法上訪,無其他違法犯罪行為。六帶頭,即帶頭尊法,帶頭學法,帶頭守法,帶頭用法,帶頭誠實守信,帶頭傳承和弘揚好家風」為標準,培育「百千萬」法治家庭。
截止目前,通過市縣鄉村四級聯動,我市已培育出100戶最贊心動法治家庭、1000戶法治家庭標兵戶、10000戶法治家庭示範戶。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抓住了家庭這個小切口,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才能蔚然成風!
為進一步展示宣城各地法治家庭的風採,特推出「宣城法治家庭事跡展播」專欄,通過展播他們的故事,述說法治宣城建設的新篇章。
青春不止 奮鬥不息
——張丹丹
大家好,我是張丹丹,很高興能夠有這樣的機會與大家分享我這個家庭的故事。我是寧國市司法局胡樂司法所的工作人員,丈夫王勝是一名人民教師,在涇縣工作,定居在宣城市區。因為工作原因,我與丈夫分隔兩地,每天來回奔波,但這並沒有影響我們工作的激情,反而激勵著我們為了夢想努力拼搏,也讓我們格外珍惜短暫的相處時光。
我倆都在農村長大,懷著對黨和祖國的熱愛與忠誠,在大學期間都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了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工作後又懷著建設美好鄉村的夢想再回到農村,在這廣闊天地揮灑青春。
工作中,我倆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生活上,我倆相敬相愛,互相幫助。工作以來,我倆始終秉持和堅守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奉獻青春,忠誠履職。
我和愛人因「法」結緣,雖然我們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但是對「法」有不一樣的情懷,正是因為不同的崗位,我們才能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幫助彼此解決工作難題。雖然我倆分隔兩地,但這並不影響我們之間的交流,我們會通過網絡分享自己的心得,談論自己的看法,理順工作思路。
在調查農村普法工作短板的時候,我發現偏遠鄉鎮的青少年普法教育大多都是通過在學校裡上法治課來開展的,缺乏趣味性和針對性,學生吸收法律知識的效果被打了折扣,但我卻不知如何提升青少年普法效果。
愛人知道我的難題後,建議我可以將法治教育課當做綜合實踐課來上,讓法治教育走出課堂,在法治文化公園開設有趣的法治課。
有了好建議,我就立即聯繫學校行動了起來,前後分別組織學生參觀我們鎮轄區的青少年法治文化公園、憲法主題園和鐵路安全專題公園。
在活動中,我們有時候會一邊講解分析法治小道、法治迴廊以及法治文化牆的內容,一邊與學生互動。有時候也會事先準備好問題,讓學生們帶著問題在公園裡找答案,獲得獎品等等,多式多樣的形式大大提升了孩子們學法的興趣。
第一次創新形式讓我嘗到了「甜頭」,我興奮的與愛人分享孩子們當時的情景,愛人趁熱打鐵,利用自己多年教學經驗對學生性格的了解,向我分析了青少年形象思維活躍,邏輯思維欠缺的特點,方便我對症「普法」。
我們一起探討,萌生了一個建立一個集趣味性和知識性於一體的「青少年法治教育體驗館」,為全鎮青少年提供了常態化普法教育的活動基地的想法。如今該館已經成功在胡樂鎮建立,主要由親子學法園、家庭普法影院、交換驛站、法治課堂幾個功能區組成。
截止目前共接待部門單位和中小學生1000餘人次參觀,收到青少年表達各類困惑的信件30餘封,接待了甘肅省平涼市等外省司法行政系統人員學習觀摩,取得了良好的法治宣傳效果。
2019年初,愛人跟我說現在校園欺凌事件發生較多,他想組織班上的學生來當演員拍攝一部有關校園欺凌的微視頻,讓學生身臨其境去感受,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校園欺凌的危害,這樣更有教育意義。可礙於自身視頻製作方面的技術水平有所欠缺,一直沒有付出行動。
我覺得這樣的想法很好,不僅可以增加法治教育的趣味性,也可以促使學生從被動接受法律知識向主動探索知識轉變。於是我鼓勵愛人嘗試去製作這個微視頻。
說幹就幹,我兩分工合作,共同發力。我負責尋找合適的校園欺凌案例,愛人負責物色演員以及學習視頻製作。在腳本的設計上我和他絞盡腦汁,反覆探討、修改,旨在教育學生面對校園欺凌要學會尋求幫助,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這部反映校園欺凌的微視頻不僅成功在學校播放,也獲得了安徽省中小學電腦製作大賽三等獎。
因為工作性質,加班加點對於我來說已是家常便飯,這讓原本和家人相處就很短暫的時光變得彌足珍貴。愛人不僅不抱怨,反而理解我支持我,甚至利用寒暑假的時間,來到胡樂這個我工作的古鎮,陪我住上一段時間。在這裡,他不僅樂於給同事幫忙,也會穿上紅馬甲,和鎮裡的普法志願者一起走村串戶,發放宣傳單。我的同事們都親切的稱呼他為司法所的編外人員。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只有發揚「篳路藍縷,以啟山林」那麼一種精神,持續用力開展好工作取得實效才不枉奮鬥一場。近年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胡樂鎮被授予宣城市「七五普法」中期先進集體榮譽,司法行政考核連續三年名列前茅;胡樂鎮人民調解委員會獲得全省優秀人民調解委員會榮譽稱號。
我倆也因工作表現優秀,多次被單位評為優秀公務員、優秀班主任。我牽頭策劃並參與打造的青少年法治教育體驗館、憲法主題園、「法治大喇叭」,獲得了各級領導的高度評價,吸引了省內外大批司法行政同仁前來調研。
雖然我倆職務不同,崗位不一,但是我們都懷著同樣的情懷,都在用忠誠和奉獻踐行著服務群眾的使命,用熱情和擔當詮釋著共產黨人的初心。
也許,在大的法治藍圖下,在新時代依法治國的浪潮中,我們所付出的努力微不足道,我們能改變的微乎其微,但只要我們秉持法治初心,牢記為民使命,傳播法治理念,踐行法治精神,埋頭耕耘,不問收穫,立德立言,無問西東。相信像我們這樣千千萬萬的小家終將匯聚成依法治國的大家。
來源丨宣城市司法局
原標題:《【宣城法治家庭事跡展播②】 青春不止 奮鬥不息——張丹丹》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