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法治家庭事跡展播②】 青春不止 奮鬥不息——張丹丹

2020-12-22 澎湃新聞

以下文章來源於宛陵普法 ,作者宛陵普法

宛陵普法

傳播法律知識,培養法治觀念,弘揚法治精神

編者按:

「七五」伊始,宣城市委、市政府結合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法安天下,德潤人心」的重要論述,以家庭這個「最小細胞」為切入點,探索「德法共建」機制,以「六無,即無家庭暴力,無非法宗教活動,無鄰裡和家庭糾紛,無涉黃涉賭涉毒和傳銷行為,無違規違法上訪,無其他違法犯罪行為。六帶頭,即帶頭尊法,帶頭學法,帶頭守法,帶頭用法,帶頭誠實守信,帶頭傳承和弘揚好家風」為標準,培育「百千萬」法治家庭。

截止目前,通過市縣鄉村四級聯動,我市已培育出100戶最贊心動法治家庭、1000戶法治家庭標兵戶、10000戶法治家庭示範戶。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抓住了家庭這個小切口,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才能蔚然成風!

為進一步展示宣城各地法治家庭的風採,特推出「宣城法治家庭事跡展播」專欄,通過展播他們的故事,述說法治宣城建設的新篇章。

青春不止 奮鬥不息

——張丹丹

大家好,我是張丹丹,很高興能夠有這樣的機會與大家分享我這個家庭的故事。我是寧國市司法局胡樂司法所的工作人員,丈夫王勝是一名人民教師,在涇縣工作,定居在宣城市區。因為工作原因,我與丈夫分隔兩地,每天來回奔波,但這並沒有影響我們工作的激情,反而激勵著我們為了夢想努力拼搏,也讓我們格外珍惜短暫的相處時光。

我倆都在農村長大,懷著對黨和祖國的熱愛與忠誠,在大學期間都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了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工作後又懷著建設美好鄉村的夢想再回到農村,在這廣闊天地揮灑青春。

工作中,我倆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生活上,我倆相敬相愛,互相幫助。工作以來,我倆始終秉持和堅守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奉獻青春,忠誠履職。

我和愛人因「法」結緣,雖然我們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但是對「法」有不一樣的情懷,正是因為不同的崗位,我們才能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幫助彼此解決工作難題。雖然我倆分隔兩地,但這並不影響我們之間的交流,我們會通過網絡分享自己的心得,談論自己的看法,理順工作思路。

在調查農村普法工作短板的時候,我發現偏遠鄉鎮的青少年普法教育大多都是通過在學校裡上法治課來開展的,缺乏趣味性和針對性,學生吸收法律知識的效果被打了折扣,但我卻不知如何提升青少年普法效果。

愛人知道我的難題後,建議我可以將法治教育課當做綜合實踐課來上,讓法治教育走出課堂,在法治文化公園開設有趣的法治課。

有了好建議,我就立即聯繫學校行動了起來,前後分別組織學生參觀我們鎮轄區的青少年法治文化公園、憲法主題園和鐵路安全專題公園。

在活動中,我們有時候會一邊講解分析法治小道、法治迴廊以及法治文化牆的內容,一邊與學生互動。有時候也會事先準備好問題,讓學生們帶著問題在公園裡找答案,獲得獎品等等,多式多樣的形式大大提升了孩子們學法的興趣。

第一次創新形式讓我嘗到了「甜頭」,我興奮的與愛人分享孩子們當時的情景,愛人趁熱打鐵,利用自己多年教學經驗對學生性格的了解,向我分析了青少年形象思維活躍,邏輯思維欠缺的特點,方便我對症「普法」。

我們一起探討,萌生了一個建立一個集趣味性和知識性於一體的「青少年法治教育體驗館」,為全鎮青少年提供了常態化普法教育的活動基地的想法。如今該館已經成功在胡樂鎮建立,主要由親子學法園、家庭普法影院、交換驛站、法治課堂幾個功能區組成。

截止目前共接待部門單位和中小學生1000餘人次參觀,收到青少年表達各類困惑的信件30餘封,接待了甘肅省平涼市等外省司法行政系統人員學習觀摩,取得了良好的法治宣傳效果。

2019年初,愛人跟我說現在校園欺凌事件發生較多,他想組織班上的學生來當演員拍攝一部有關校園欺凌的微視頻,讓學生身臨其境去感受,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校園欺凌的危害,這樣更有教育意義。可礙於自身視頻製作方面的技術水平有所欠缺,一直沒有付出行動。

我覺得這樣的想法很好,不僅可以增加法治教育的趣味性,也可以促使學生從被動接受法律知識向主動探索知識轉變。於是我鼓勵愛人嘗試去製作這個微視頻。

說幹就幹,我兩分工合作,共同發力。我負責尋找合適的校園欺凌案例,愛人負責物色演員以及學習視頻製作。在腳本的設計上我和他絞盡腦汁,反覆探討、修改,旨在教育學生面對校園欺凌要學會尋求幫助,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這部反映校園欺凌的微視頻不僅成功在學校播放,也獲得了安徽省中小學電腦製作大賽三等獎。

因為工作性質,加班加點對於我來說已是家常便飯,這讓原本和家人相處就很短暫的時光變得彌足珍貴。愛人不僅不抱怨,反而理解我支持我,甚至利用寒暑假的時間,來到胡樂這個我工作的古鎮,陪我住上一段時間。在這裡,他不僅樂於給同事幫忙,也會穿上紅馬甲,和鎮裡的普法志願者一起走村串戶,發放宣傳單。我的同事們都親切的稱呼他為司法所的編外人員。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只有發揚「篳路藍縷,以啟山林」那麼一種精神,持續用力開展好工作取得實效才不枉奮鬥一場。近年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胡樂鎮被授予宣城市「七五普法」中期先進集體榮譽,司法行政考核連續三年名列前茅;胡樂鎮人民調解委員會獲得全省優秀人民調解委員會榮譽稱號。

我倆也因工作表現優秀,多次被單位評為優秀公務員、優秀班主任。我牽頭策劃並參與打造的青少年法治教育體驗館、憲法主題園、「法治大喇叭」,獲得了各級領導的高度評價,吸引了省內外大批司法行政同仁前來調研。

雖然我倆職務不同,崗位不一,但是我們都懷著同樣的情懷,都在用忠誠和奉獻踐行著服務群眾的使命,用熱情和擔當詮釋著共產黨人的初心。

也許,在大的法治藍圖下,在新時代依法治國的浪潮中,我們所付出的努力微不足道,我們能改變的微乎其微,但只要我們秉持法治初心,牢記為民使命,傳播法治理念,踐行法治精神,埋頭耕耘,不問收穫,立德立言,無問西東。相信像我們這樣千千萬萬的小家終將匯聚成依法治國的大家。

來源丨宣城市司法局

原標題:《【宣城法治家庭事跡展播②】 青春不止 奮鬥不息——張丹丹》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張恩友——青春不息,奮鬥不止
    1 張恩友——青春不息,奮鬥不止 自我簡介: 張恩友,男,中共黨員,2019年6月畢業於中北大學大數據學院網絡工程專業,在校期間,曾任中北大學大數據學院學生會主席,17070042班主任助理等職務。
  • 青春不息 奮鬥不止
    青春如朝日,是一個人最寶貴的年華。該如何度過,才能讓青春的枝頭綻放夢想之花?青春的底色永遠是奮鬥。 「要知道,春天的道路依然充滿泥濘」,沒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只有在年輕時候奮鬥過、拼搏過、奉獻過,書寫過人生的精彩、攀登過人生的高峰,我們才能在老來憶往事時仰天長笑去。
  • 國家獎學金福建省首屆表彰大會事跡展播②
    時間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都要在自己所處的時代條件下謀劃人生、創造歷史。青年是標誌時代的最靈敏的晴雨表,時代的責任賦予青年,時代的光榮屬於青年。●青春閃耀 不負韶華●●國家榮譽 助你飛翔●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鬥而升華這些同學是青年學生的傑出代表
  • 【最美家庭】和氣致祥 宜室宜家——閆紅霞家庭事跡展播
    【最美家庭】和氣致祥 宜室宜家——閆紅霞家庭事跡展播 2020-08-03 20: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張美玲:生命不息,奮鬥不止!
    她經常掛在嘴邊的話: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無論前方道路有多坎坷,她都是追隨著自己的海瀾夢!因為她的靈魂深處有一個小小的夢想,那就是拿到「雙百強」門店!  她:生命不息,奮鬥不止!她就是2017雙百強店長張美玲!
  • 生命不息 奮鬥不止
    而這一切偉績都離不開前輩嘔心瀝血、艱苦卓絕的奮鬥。奮鬥使中國站起來。曾經的中國軟弱無力,只能趴在地上任人踐踏,毫無還手之力。八國聯軍肆意燒殺搶掠,分割中國國土;日本僅以一個士兵走丟為由,大開殺戒,攻破國門防守線;而我們的國家卻連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也造不出來,這是何等得弱小!然中華文化傳承五千年,其深厚的底蘊教會我們:只有奮鬥,才能找回自己的家園。
  • 三十而立⑨孫鑫:生命不止 奮鬥不息
    編者按:2020年,第一批90後已經30歲了,作為社會和家庭的中堅力量,被賦予了太多的責任和期許。大眾網東營·海報新聞推出「三十而立」人物群像系列報導,聽聽那些1990年出生的人們的生活感悟。【人物卡片】姓名:孫鑫出生日期:1990年12月26日職業:汽修店店長人生關鍵詞:生命不止,奮鬥不息致十年後的自己:往事不回頭,未來不將就。珍惜今日景,更期明日光。
  • 以青春之名奮鬥不息
    近日,一場以「青春心向黨·建功新時代」為主題的青年員工交流展示會在郵儲銀行青海省分行舉辦。展示會以黨政工團「1 n」為組織形式,「線上 線下」雙渠道展示青年員工風採。線上展示環節以「郵儲青年員工的一天」為主題,組織8家州地支行在抖音平臺上進行了原創短視頻展播。線下展示環節包含員工書畫、攝影作品展覽,語言及歌舞才藝交流。整場活動以《郵儲青年「說」》形象宣傳片拉開序幕,分為青春、夢想、奮進三個篇章。
  • 【最美家庭】| 忠於職守 履職盡責——王向華家庭事跡展播
    【最美家庭】| 忠於職守 履職盡責——王向華家庭事跡展播 2020-11-09 16: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建設】東鄉縣最美家庭事跡展播(一)——達板鎮舀水村二社馬龍家庭
    【家風建設】東鄉縣最美家庭事跡展播(一)——達板鎮舀水村二社馬龍家庭 2020-04-29 02: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致奮鬥的我和你丨「五四精神 傳承有我」優秀作品展播
    致奮鬥的我和你丨「五四精神 傳承有我」優秀作品展播 2020-05-01 15: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最美家庭事跡展播(十二)|陳玉梅:全省最美「生態文明」家庭
    最美家庭事跡展播(十二)|陳玉梅:全省最美「生態文明」家庭 2020-07-02 15: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宣城公安「最美輔警」人物事跡集中展示(四)
    ,全市公安機關組織開展2020年度宣城公安「最美輔警」主題宣傳活動。2014年至今,被宣城日報社受聘為「特約記者」,曾榮評2016年宣城日報社「優秀特約記者」稱號;其個人攝影作品及撰寫的新聞稿件2000餘篇,攝影作品《百名民警大救援》獲第二屆《法治宣城》攝影大賽一等獎;新聞稿件數次在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法制日報》《人民公安報》《安徽日報》《宣城日報》,以及新媒體人民網、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新華網等主流媒體刊發。
  • 巾幗創業創新項目展播(二)| 奮鬥的青春成就一家有愛心、有溫度的...
    巾幗創業創新項目展播(二)| 奮鬥的青春成就一家有愛心、有溫度的電商 2020-12-17 14: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華龍20人物回訪|重慶公安「獨臂刑警」陳冰:奮鬥不息追夢不止
    20歲,一個青春洋溢的年紀。在這20年裡,華龍網曾「遇見」無數面孔:他們有的堅守信念傳承著一種精神,有的默默無聞以凡人善舉傳遞城市的溫度,有的深陷困境急需一縷陽光趕走陰霾。他們背後是千萬種的人生姿態。因為華龍網一篇篇報導,他們被彰顯,被看見,被關懷,每個故事背後都是奔湧的時代浪潮。
  • 華龍20•人物回訪 | 重慶公安「獨臂刑警」陳冰:奮鬥不息追夢不止
    20歲,一個青春洋溢的年紀。在這20年裡,華龍網曾「遇見」無數面孔:他們有的堅守信念傳承著一種精神,有的默默無聞以凡人善舉傳遞城市的溫度,有的深陷困境急需一縷陽光趕走陰霾。他們背後是千萬種的人生姿態。因為華龍網一篇篇報導,他們被彰顯,被看見,被關懷,每個故事背後都是奔湧的時代浪潮。
  • 一縷書香一路行——陽城縣書香家庭事跡展播之十三
    一縷書香一路行——陽城縣書香家庭事跡展播之十三 2020-08-26 16: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先進事跡展播 | 烏蘭察布市公安局交管支隊先進事跡
    先進事跡展播 | 烏蘭察布市公安局交管支隊先進事跡 2020-09-12 11: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張丹丹:十年「以行釋孝」傳承優良家風
    十年間,高新區崇業路街道白楊村二組張丹丹,用一點一滴的實際行動詮釋孝道。2010年,張丹丹的母親張紅俠在工地上工作時發生了意外,身體癱瘓臥床不起。對於這相依為命的母女二人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剛走出校園、走上工作崗位的張丹丹本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家庭生活變得更好,但面對這個突發的災難她毅然辭去工作,專門負責母親的飲食起居。
  • 平凡榜樣在身邊,崇州好青年系列展播
    >勇作為的青春榜樣 從檢10年中,陳昱煜默默堅守在未成年人刑事檢察崗位,用法與愛幫助身陷黑暗中的未成年人走出困境,重拾青春美好。 陳昱煜堅持關愛幫教不間斷,通過線上視頻對罪錯未成年人進行訓誡,引導他們及時改正錯誤,回歸正軌;精心策劃「溝通」主題,通過微信視頻對涉案未成年人家長開展親職教育,幫助搭建家庭溝通橋梁,從家庭溫暖發力引導孩子們走出困境,健康快樂成長。截至目前,開展集中幫教活動19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