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世上沒有輪迴的人,只有輪迴的事。足球競技場沒有永恆的英雄和王朝,冠軍不斷的更迭才能帶來永恆的進步。
利物浦奪得英超首冠的新聞鋪天蓋地,作為百年死敵,曼聯球迷心情複雜。克洛普五年磨一劍,讓利物浦終結了30年的等待,破紀錄的領先優勢和上賽季的歐冠獎盃。一線隊平均年齡26歲的年輕化陣容,似乎讓利物浦在未來的數個賽季依然能保持強悍的戰鬥力,利物浦王朝的言論開始出現。相比之下,百年死敵曼聯依然在重建道路上摸索前行,甚至一度被前任主教練評價為曼聯需要習慣歐聯杯,媒體們關注博格巴的髮型以及發揮,多過於關注曼聯的成績以及未來的擔憂。
曼聯的營業收入一直在增長,經濟為俱樂部服務,還是俱樂部為競技服務的主從目的,需要清晰
海明威說,一個人可以被消滅,但永遠無法被打敗。俱樂部的功勳、俱樂部的球迷們,依然記得曼聯在至暗時刻鑄就的世紀隊魂。桀驁不馴、永不服輸是融進曼聯血液裡的精神核心,這才是曼聯不斷重建、更新、稱霸的源頭。二戰結束後,巴斯比爵士用了6年的時間打造一支年輕的紅魔,桀驁不馴的紅色魔鬼獲得了皇馬功勳伯納烏先生的敬意。於是這支走在爭霸路上的曼聯經歷了慕尼黑空難。巴斯比爵士用了10年心血讓曼聯登頂歐洲之巔,於是曼聯的信仰就此確定,連慕尼黑空難的地獄都能闖過來。無論面臨什麼樣的困難,你永遠都無法真正擊潰曼聯。所以,60年代是屬於曼聯的,屬於英格蘭俱樂部歷史上第一個歐冠,屬於曼聯在聯賽的兩連冠。
年輕的巴斯比寶貝,讓曼聯的青訓成為傳統
足球教練的悲劇在於,絕大多數名帥在執教生涯末期時運多舛。裡皮以70歲高齡遭遇中國國家隊的滑鐵盧,溫格締造49場不敗戰績職業生涯末期噓聲一片。巴斯比爵士在曼聯的執教生涯進入兩難境地,既要滿足球員的榮譽需求,又要滿足觀眾的觀眾的觀賞性需求,更要滿足老闆低投入高回報的需求,於是奪得英格蘭球隊首個歐冠獎盃的曼聯分崩離析。
我們並未看過巴斯比寶貝踢球,但是曼聯教練組的這些成員,我們看過他們在球場上的競技
當前仍然在活躍中的曼聯球迷,應該很少經歷26年等待冠軍的歲月,1986年入主曼聯的弗格森用6年的時間打造冠軍陣容,英超元年的冠軍結束了曼聯長達26年的等待。這26年的等待中,布萊克本、諾丁漢森林輪番登場稱霸,利物浦在70年代、80年代兩度建立王朝。利物浦所曾經經歷過的聯賽冠軍荒,曼聯同樣曾經經歷。當紅鼻子、紅臉龐的蘇格蘭老頭踏入老特拉福德球場時,這段經歷開始變成動力。
1986年,弗格森入主老特拉福德球場,將巴斯比寶貝的精神進行傳承
巴比斯寶貝的故事我們只能從文字和圖片上一觀端倪,但弗格森的92班我們親眼目睹。巴斯比寶貝用將永不服輸注入曼聯的隊魂,弗格森的92班用青訓成就曼聯的培養傳統。從此,巴斯比的年輕球員到92班的年輕球員,成為曼聯獨特的培養方式,當外界質疑這幫年輕小夥子的時,曼聯只會安靜的告訴自己的孩子,你只需要有耐心,你只要足夠優秀,未來就屬於你們。
92班的故事廣為人知,現在需要92班告訴現在的球員,曼聯是一支怎樣的球隊
毫無疑問,不論是範加爾還是穆裡尼奧都是世界級名帥,但只有合適的才是最好的。當索爾斯克亞喊出曼聯的DNA時,糟糕的戰績曾經引發諸多嘲諷。誠然,索爾斯克亞並不是戰術大師,臨場調度和戰術設置並不拔尖,甚至球迷們認為索爾斯克亞在曼聯的地位更類似於足球總監。這就對了,在經歷了範加爾時期的大清洗,曼聯更衣室並不存在傳承的話事權,老將的出走和過多的新援讓曼聯的精神存在缺失。要知道,曼聯的精神是永不服輸,逆轉是常態眾所周知,七後衛神陣輕鬆取勝也是眾所周知。更為關鍵是,在執教生涯末期,後腰問題困擾多年依然屢屢奪冠。所以,陣容缺陷應該補充,但更應該補充的是俱樂部的精神傳承。所以,索爾斯克亞在近期表示,俱樂部的引援將更看重職業精神。
弗格森用7後衛神陣圍剿阿森納
所以,索爾斯克亞的重要性在於將永不服輸的精神進行傳遞,將青訓的傳承進行傳遞。當弗格森籤下的佩雷拉,在索爾斯克亞帶領下,對陣南安普頓的比賽中打入英超首球時,弗格森和索爾斯克亞才正式開始交接棒。所以,不論是對陣大巴黎的驚天大逆轉還是歐聯杯、聯賽杯、足總杯上,青訓小將出場的比率越來越高,而主戰場的聯賽上,拉什福德們正在茁壯成長。堅持青訓之於曼聯,並不是為了保持連續4000場均有青訓球員進入大名單的榮譽,也不是為了培養球員的一門生意,而是實實在在的將曼聯的文化一代一代傳遞下去的接力棒。
弗格森引進的佩雷拉,在索爾斯克亞手下獲得進球
時代並不相同,不論是巴斯比爵士還是弗格森爵士的時代,變化並不是主題,技戰術、俱樂部經濟水平的變動微乎其微。索爾斯克亞的時代是快速變化的時代,高速網際網路和便捷的交通打破物理距離,大數據的應用讓球員的技戰術特點無所遁形,足球也不僅僅是在綠茵場上的較量,經紀人、贊助商、投機者、媒體、賭徒們紛紛湧進足球行業。足球已經從競技板塊逐漸向娛樂板塊延伸,俱樂部成為可以衡量具體金額的商品,巴斯比爵士執教生涯末期,所面臨的球迷需求、贊助商需求、老闆需求、球員需求之間的矛盾,成為諸多俱樂部主教練所要面臨的壓力。
主教練已經不再具備絕對統治力,球員、經紀人都在影響著俱樂部的策略
弗格森的27年,是對俱樂部、更衣室具有絕對掌控力的27年。弗格森的統治力,在於和吉爾的通力配合,吉爾在為弗格森打造冠軍陣容服務,從而實現兌現俱樂部地位的經濟效益。之後的主教練位置出現了逆轉,主教練執教曼聯是為了俱樂部的經濟效益服務。以競技為出發點,還是以經濟為出發點帶來了曼聯長達7年的混亂重建,這是奪得英超首冠以來曼聯最長的重建生涯。但是,壓力也罷,目標也罷。只要索爾斯克亞能把曼聯永不服輸的精神、青訓的傳統進行傳承,未來就不算遙遠。
拉什福德等青訓球員畫像出現在卡靈頓基地的走廊,激勵曼聯的學院隊
在媒體們鋪天蓋地回憶利物浦這三十年的變化時,曼聯正在回憶從巴斯比爵士到弗格森爵士之間的26年,沒有聯賽冠軍的26年。索爾斯克亞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曼聯的精神和傳承依然在功勳和球迷心中,忠於曼聯隊徽的孩子們在卡林頓基地仰望著功勳們的相片,眼眸聚焦那一刻就是傳承的時刻。終於會有那麼一天,10年也好,20年也罷,曼聯終究會回到巔峰,在老特拉福德球場用山呼海嘯的聲音喊出:歡迎來到夢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