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文藝作品形象
最早知道梁紅玉,是以前聽劉蘭芳先生播講的評書《嶽飛傳》,其中「第五十回 擂鼓戰金山」,說到梁紅玉的故事。現在又有了《新嶽飛傳》:「第23回 梁紅玉引狼入甕 韓世忠炮轟金兵」。
還有像清代小說《說嶽全傳》:「第44回 梁夫人擊鼓戰金山 金兀朮敗走黃天蕩」、戲劇《梁紅玉擊鼓退金兵》、電視劇《精忠嶽飛》中,都講到了韓世忠、梁紅玉夫婦黃天蕩激戰金兀朮的故事。
那歷史書中的梁紅玉到底如何呢?到底有沒有黃天蕩的故事?
因方臘結緣韓世忠
梁紅玉,原籍安徽池州,生於江蘇淮安。
史書中只記載了梁氏,「紅玉」這個名字最早見於明朝張四維所寫《雙烈記》(又名《麒麟記》,四十四出傳奇劇本)。
「奴家梁氏,小字紅玉。父亡母在,佔籍教坊,東京人也。」
梁紅玉的祖父與父親都是武將。宣和二年(1120年),方臘起義後,二人參與平定方臘之亂,戰敗獲罪被殺。梁紅玉淪落為京口營妓。
韓世忠於次年以偏將身份隨劉延慶出徵,屢立戰功。最後韓世忠率部直抵叛軍大營,斬殺數十人,生擒方臘。但功勞被辛興宗奪去。
世忠潛行溪谷,問野婦得徑,即挺身仗戈直前,渡險數裡,搗其穴,格殺數十人,禽臘以出。辛興宗領兵截峒口,掠其俘為己功,故賞不及世忠。別帥楊惟忠還闕,直其事,轉承節郎。
大軍平定方臘後,班師回朝行至京口,召營妓入侍陪酒,其中就有梁紅玉。
韓世忠功勞被人所奪,正悶悶不樂。梁紅玉出身將門,卻淪落風塵。
也許是惺惺相惜,也許是一見傾心,從此兩人結緣。
韓世忠為梁紅玉贖了身,納她為妾。原配白氏死後,梁紅玉成為正妻。
苗劉之亂飛馬傳詔
北宋滅亡後,建炎三年(1129年),金軍進攻泗州(今安徽宿州市泗縣)、楚州(今江蘇淮安市)一帶。
趙構不顧韓世忠等將領反對,放棄江淮,一路南逃到杭州。
樞密使王淵和宦官勾結,一路上仍然聚斂錢財,搜刮民脂民膏,作威作福,強佔民宅。
負責護送的將軍苗傅憤恨的說:
「汝輩使天下顛沛至此,猶敢爾耶!」
於是和劉正彥密謀發動兵變清君側,殺死了王淵和宦官康履等,逼趙構讓位給三歲的兒子趙旉。
眾多的大臣和家眷被扣押為人質,其中就包括韓世忠的兒子以及夫人梁紅玉。
趙構被軟禁,宰相朱勝非與隆佑太后商量,派梁紅玉出城,到秀州(今浙江嘉興市一帶)催促韓世忠火速進兵杭州勤王。
朱勝非假裝跟苗傅合作勸他說:「派梁紅玉去勸韓世忠支持你,我們就不用擔心了。」
苗傅同意後,梁紅玉立即出城,背著兒子快馬加鞭一晝夜趕到秀州。韓世忠了解情況後,會同張浚、張俊,帶兵平定了苗劉之亂。
趙構親自到宮門口迎接韓世忠夫婦,立即加官晉爵。
世忠馳入,帝步至宮門,握世忠手慟哭……帝手書「忠勇」二字,揭旗以賜。授檢校少保、武勝昭慶軍節度使。
梁紅玉擂鼓戰金山
建炎三年(1129年),金軍元帥完顏宗弼(即金兀朮)率十萬大軍南下,自馬家渡(今安徽馬鞍山市東北)突破長江天險,攻入江浙。
趙構毫不猶豫放棄江浙,先從杭州逃到明州(今浙江寧波),再從明州逃到海上。
韓世忠慷慨陳詞:
「國家已失河北,山東,若又棄江、淮,更有何地?」於是以世忠為浙西制置使,守鎮江。
江浙各地民眾自發組織義軍反擊金軍,完顏宗弼劫掠一番後決定北撤。韓世忠聽說後,就率領水軍八千人急赴鎮江截擊,與金軍在江中會戰。
雙方在江面上激戰,梁紅玉冒著箭雨親自擂鼓。金軍不善水戰,前後交戰十幾次,始終不能渡江,完顏宗弼的女婿龍虎大王被俘。完顏宗弼不敢再戰,退入黃天蕩,企圖另覓通道渡江。
黃天蕩是一個死港,只有一個出口,韓世忠隨即率軍封鎖出口。
完顏宗弼進退不得,派使者對韓世忠說,願意把在江南所奪財物全部送給韓世忠,換韓世忠讓開出口。被韓世忠斷然拒絕。
完顏宗弼重金懸賞求計,得到一個熟悉地形的當地人指點。黃天蕩內有一條老鸛河故道,直通建康(今江蘇南京市)秦淮河,因年久不用而淤塞,派人挖通即可逃出。
完顏宗弼派人一夜挖通河道,企圖逃往健康。不想建康已被嶽飛收復,中途被嶽飛軍猛攻,只得又退回黃天蕩。
後來完顏宗弼利用韓世忠輕敵大意,以火攻擊敗韓世忠,突圍而出。韓世忠敗退鎮江。
事後,梁紅玉上疏彈劾丈夫韓世忠「失機縱敵」,一時傳為美談,被加封為「楊國夫人」。
跟隨轉戰置司楚州
紹興六年(1136年),韓世忠負責鎮守楚州,威懾偽齊。
五年,進少保。六年,授武寧安化軍節度使、京東淮東路宣撫處置使,置司楚州。
當時的楚州歷經戰亂,食無糧,居無屋。
世忠披草萊,立軍府,與士同力役。夫人梁親織薄為屋。
之後二人招撫流民,發展農商,楚州重新成為一座重鎮。偽齊屢次派兵入侵,均被擊敗。
劉豫兵數入寇,輒為世忠所敗。
韓世忠率三萬人駐守楚州十多年,金人不敢犯境。
梁紅玉出身將門,淪落風塵不自棄,又遇良緣重歸將門,終於成為一代巾幗英雄。
李世民「凌煙閣24功臣」排名,房玄齡、李靖、程咬金因長壽吃虧
演義中怒殺許攸的「虎痴將軍」許褚被讀者視為莽夫,其實謹慎奉法
歷史中的羅藝,子孫不是羅成羅通,因相信命相決定反唐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