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5月20日訊(記者詹鈃 通訊員陳謙)「檢測中發現,很多人使用紅外額溫計,存在不規範、不正確現象。」今天是5月20日「世界計量日」,記者走進武漢市市場監管局市計量所採訪時,該所熱能室負責人韓礎透露,紅外額溫計測量體溫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但不能正確使用紅外額溫計,會直接影響測量結果是否準確可靠。
疫情期間,紅外額溫計被廣泛使用的最重要原因是,檢測速度最快,且不需要接觸人體,有利於控制疫情。有效校準和正確使用紅外測溫儀,是保證紅外測溫儀測量結果準確可靠、支持疫情防控的基礎。
據介紹,從1月22日開始至今,武漢市市場監管局計量所對天河機場、三大火車站、3家汽車站、80個地鐵站點、200餘家復工復產企業的4500餘臺紅外額溫計進行了檢測。
使用紅外額溫計要注意哪些事項?韓礎介紹,首先要使紅外額溫計電池電量充足、探頭應保持清潔,其次是使用環境溫度要在16℃~35℃或說明書中規定使用溫度範圍,「紅外測溫儀是電子產品,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所以,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電子元器件的性能,造成測量不準確」。
韓礎稱,紅外額溫計的環境溫度應儘量穩定,不要選擇溫差太大的地方。比如,在冬天的時候,人從室外走到室內,或是將測溫儀從室內帶到室外測量,都會導致不準確。如果室內和室外溫差不大,則產生的影響不大。
「測量體溫時,要確認設置為體溫模式。」韓礎說,在檢測時,發現一老人在使用紅外額溫計時總是顯示32℃,原來,是這位老人將紅外額溫計調節到物體溫度模式,所以會顯示數據偏低,「只要觀察紅外額溫計屏幕,顯示一個小人圖案,或註明了人體溫度字樣,即為體溫模式」。使用紅外額溫計測溫時,探頭要距離人體額頭1cm~3cm,且要保持探頭軸線與額頭平面垂直。紅外額溫計使用過程中,要儘量避免頭髮遮擋或者塗抹防曬霜,或者皮膚上有水漬或者是汗漬。
不要選擇工業用輻射溫度計代替體溫計使用。韓礎說,檢測時發現,有的人將工業用輻射溫度計當體溫計用的案例,如何區分?最簡單和直觀的區分方法是,「看測量範圍,一般人體用的檢測範圍在28℃~40℃之間,工業用的檢測範圍在-60℃~3000℃之間」。
同時,要購買有CPA標識的紅外額溫計。韓礎說,取得CPA型式批准的紅外額溫計,是經過市場監管部門行政許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