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昌2月15日電(王凱豐)對企業實施「一對一」蹲點幫扶、給予相關企業減免稅收和房租……在這個不尋常的「開工季」,走訪江西南昌各個開發區發現,當地通過築牢「安全屏障」,精準施策、創新管理,積極推動企業有序復工復產。
「硬核」防疫 築牢復工復產「安全屏障」
測量體溫、全身消毒、更換口罩,工裝……在位於南昌高新區的捷德(中國)科技有限公司,員工們只有嚴格按照「入廠三部曲」流程進行防疫措施,才能進入車間進行生產。
復工復產,安全第一。在南昌高新區,企業紛紛開啟「硬核」防疫模式,築牢復工復產「安全屏障」。
南昌歐菲光疫情防控工作組在各園區門前值班。新華網發
在南昌歐菲光未來科技城,企業在政府幫助下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組。員工回流統計組、測溫隔離組、廠區宿舍消毒組……各小組分工協作,對人員進行嚴格管控、環境消毒、疫情宣傳、物資籌備,確保防控措施落實到位。企業負責人介紹,目前在廠員工總數已達3000多人,各項防控工作正平穩有序開展。
走進華勤通訊南昌製造中心員工宿舍,可以看到每層宿舍都設置了留置觀察點,並配備了基本日用品、醫用品。「所有從外地返崗的員工,需在觀察點隔離14天,無症狀後方可上崗。」華勤通訊人事行政總監胡成忠介紹。
「凡經開區防疫指揮部審核認定完成集中留觀的企業員工,按每人200元標準給予企業留觀工作補貼。」為支持復工企業設立獨立的集中留觀點,南昌高新區出臺相應補貼政策,目前園區內所有企業均已設置集中留觀點。
為引導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園區採取「彈性錯峰復工、分類分步實施、統籌兼顧安排」的方式,結合行業特點和疫情防控情況要求企業分批錯峰復工。截至2月12日,南昌高新區共有583家企業提出復工申請,已有107家復工,其中規上工業企業59家,復工率33.3%,返崗人員達1.44萬人。
創新管理 實現防疫復產「兩手抓」
煌上煌集團員工進入單人宿舍,第一時間對衣物進行消毒。新華網發
走進位於小藍經開區的江西煌上煌集團,原本用來接待的招待所全部開放給員工使用,再加上職工宿舍,達到一人一間的住宿標準。
「為降低風險,疫情期間無論是行政人員,還是一線職工,全部吃住在廠區,生活必需品由專門人員每日配送到位。」集團總經理辦公室主任廖宇舟將此形容為「賓館式」服務。
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前提下,南昌對一、二、三產進行分類管理,對各產業內企業進行分批管理,支持重點企業、重大工程、重點項目、企業的重點產能優先復工復產,本地員工優先使用,物資優先保障。疫情防控、能源供應、交通物流、城鄉運行、醫用物資和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生產、飼料生產、市場流通銷售等涉及國計民生的領域,要保障條件立即推動復工復產。
在南昌高新區,園區通過對前期申請復工的320餘家企業防疫情況進行排查摸底,按照行業特點和企業發布的地域情況,創新實施網格化管理,建立了「1311」區域聯防模式。即:由1名總指揮統一調度;將全區分為3大片區,每區由1名副總指揮負責;最後,再將3大塊劃分為11個塊區,其中工業企業8個塊區,建築項目3個塊區。每個區域實行塊區長負責制,具體負責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層層壓實責任,實現區域防控全覆蓋。
復工復產企業實行封閉管理、靈活調整工作時長、確保防護用品供應……2月10日,南昌出臺《關於疫情防控期間企業有序復工復產的實施意見》,支持全市企業錯峰復工復產、企業內部錯峰運行,讓員工在做好防疫保障的前提下,安心投入到生產工作中,實現防疫復產「兩手抓」。
精準施策 幫助企業紓困解難
2月8日,南昌經開區招商局負責人江嶠山收到了園區企業費森尤斯卡比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的求助。
「這是一家出口型企業,需要將一次性輸液器等醫療產品運送到德國、巴西等地區。受疫情影響,他們的存貨現在運不出去,原材料也進不來。」收到求助後,工作人員積極協調相關轄區部門,在做好防控的前提下最大程度減少疫情對貨物通關及運輸的影響。2月10日,費森尤斯卡比醫療器械有限公司順利拿到了貨物出口文件。
南昌經開區發布25條政策舉措、南昌海關出臺20條「乾貨」、南昌財政局打出15條政策「組合拳」……面對企業在復工復產過程中遇到的諸多障礙,南昌各縣區和市直有關部門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前提下,因地制宜出臺多項精準有效的幫扶政策,切實減輕企業負擔,為企業紓困解難。
「為幫助企業復工復產,我們建立了市縣區聯動機制,對全市各縣區(開發區、新區)設立對點幫扶聯絡員,對各縣區在企業復工復產中遇到的問題及時跟進處理。同時,每日匯總上報復工復產情況。」南昌市工信局政策研究處處長李偉強介紹。
在南昌同興達精密光電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人佩戴口罩作業。新華網發
「政府不僅幫我們解決了800多名外地返工人員隔離觀察期間的住宿問題,而且對疫情防控期間的房租給予了全部免除,這真是雪中送炭!」南昌同興達精密光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宋菊傑說,園區在得知情況後主動聯繫協調,幫助我們解決難題。
「目前園區企業復工工作正分批有序推進,部分企業已經開工。我們會堅定信心,與企業共克時艱,推進防疫和有序復工兩不誤。」南昌經開區經貿發展局局長鄒源表示。
「困難只是暫時的,我們企業對經濟發展的信心絕不會變!」宋菊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