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油輪發現水雷?伊朗外長:報告顯示,美正找藉口與伊朗開戰

2021-01-13 前沿崗哨

據「今日俄羅斯」1月2日報導,在一艘從伊拉克港口駛出的油輪船隻上發現了一具可疑物。而伊拉克當局周五上午通過一個半官方的媒體帳戶證實了這一發現,稱這艘船隻周四下午進入波斯灣國際水域時,在距伊拉克海岸約28海裡(52公裡)處發現一具「異物」。

實際上,這個「異物」疑似一枚水雷。據一位消息人說,「這枚水雷很複雜,有可能引起突然爆炸,而且拆彈小組從未處理過這一裝置,所以我們正在尋求建立更專業的拆彈小組進一步幫助。」

之後,英國方面也報導了這一事件,並敦促伊拉克對在該海域航行的其他船隻進行船體檢查。該消息一出,外界都在猜測誰是幕後黑手。在此情況下,美聯社援引美國海軍駐中東第五艦隊發言人報導,美軍正在對此事件進行監控,目前尚不清楚誰是幕後黑手。

但眾所周知,伊朗與美國都是公開的死對頭,尤其是去年美國用無人機暗殺伊朗蘇萊曼尼將軍,致使中東局勢緊張。有分析認為,美國暗殺蘇萊曼尼是為了加劇中東地區的緊張局勢,從而使美國獲利。

在蘇萊曼尼將軍被暗殺後,伊朗對美軍進行了「強硬復仇」。襲擊發生後不久,伊朗採取報復行動,襲擊了伊拉克的幾處美軍基地,但伊朗一再承諾要將「報復進行到底」。

去年12月下旬,美國駐巴格達大使館遭火箭彈襲擊後不久,川普誓言要讓伊朗為美國人的死亡負責。現如今,由於美國刺殺蘇萊曼尼將軍一周年,德黑蘭和華盛頓之間的敵對關係最近達到了沸點。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美國情報機構認為,在伊朗將軍蘇萊曼尼逝世一周年之際,伊朗提高了其海軍部隊在波斯灣地區的戰備水平。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國也作出回應。五角大樓決定將部署中東地區的「尼米茲」號航母撤回。

看似示弱的表現,但實則是在「釋放信號」?據美官員表示,這一舉動既是為確保美軍從海外戰場安全撤回,同時也可以向「伊朗釋放信號」。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前幾日報導,美國海軍罕見地發表公開聲明說,在兩艘軍艦的護送下,美國海軍「喬治亞」飛彈核潛艇通過荷姆茲海峽。他還強調了潛艇作戰能力的細節。有人認為,這是美軍在敏感時期向伊朗「秀肌肉」。

再切回主題,有關水雷一事,到底是誰做的呢?值得我們注意的是,華盛頓方面過去曾就多次類似事件指責伊朗,比如2019年夏天駐紮在波斯灣及其周邊地區的油輪遭遇一系列地雷襲擊,不過德黑蘭堅決否認這一指控,包括這次的水雷事件。伊朗甚至直接將矛頭指向了美國。

伊朗外交部長穆罕默德·賈瓦德·扎裡夫在周四透露,德黑蘭已經收到了來自伊拉克情報部門關於這一計劃的報告,儘管他沒有說出所謂陰謀背後的罪魁禍首,但他稱,在有關水雷的報導傳出之前,伊拉克的這份報告就顯示,美國正在積極尋找藉口與伊朗開戰。

相關焦點

  • 伊拉克油輪駛入波斯灣,船體被發現水雷,伊外長:美編造開戰藉口
    近日,在伊朗蘇萊曼尼忌日之際,據環球網援引「今日俄羅斯」1月2日報導,當地時間12月31日,伊拉克發現一枚「特殊水雷」,而當日,伊朗便發推至直指美國陰謀,這不由讓人想起去年未成功的美伊波斯灣對峙?水雷資料圖援引伊拉克安全媒體中心報導,這枚「特殊水雷」在一艘從伊拉克港口駛出的油輪船體上被發現,當這艘船駛入波斯灣國際海域後,被發現「不明異物」。目前,伊拉克已經就此事成立團隊應對。
  • 海灣一艘油輪船體上發現水雷
    海灣一艘油輪船體上發現水雷惠曉霜伊拉克方面證實,伊拉克附近海灣水域一艘油輪船體附著有一枚水雷。軍方已組織專業人員排除。伊拉克軍方2021年1月1日發表聲明說,這艘油輪停泊在距伊拉克海岸約28海裡(約52公裡)海域,船體附著有一件「外來物」,軍方已經空運爆炸物處理小組至油輪,同時組織疏散這艘油輪和一艘正在接受加油的輪船上的船員。英國海事貿易組織2020年12月31日在網站上說,伊拉克沿海一艘輪船船體上發現一件「不明物體」。
  • 伊拉克和伊朗誰更強大?美軍幾十天消滅伊拉克,對伊朗卻唯唯諾諾
    不過有些人會發現,美國即便對伊朗採取眾多行動和制裁,但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採用只動嘴不動手。那麼美國為何不對伊朗發動戰爭呢?有人認為美國很有可能不敢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這一點是不正確的。美國對伊拉克毫不留情,用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兩場戰爭將伊拉克徹底摧毀,在中東地區強大無比的伊拉克如今一蹶不振,國內一片混亂民不聊生。
  • 美艦為何不敢攔伊朗油輪?歐洲衛星發現真相,有東方軍艦一旁遊弋
    伊朗計劃在2021年,將石油和天然氣的日產量提升至450萬桶,其中220萬桶用於滿足國內的需求,另外230萬桶用於出口。知情人士稱,伊朗石油部長提出的這一計劃,說明伊朗石油出口並沒有因為美國的打壓政策而遭受毀滅性的打擊,依然有伊朗的油輪源源不斷的向外輸送石油。美軍為何不敢攔截伊朗油輪,這是很多人疑惑的問題,而歐洲衛星近期卻發現了真相,他們發現在伊朗油輪必經的航路上,有俄羅斯軍艦在遊弋。
  • 英國伊朗為油輪事件打嘴仗時,美國悄悄將伊外長從制裁名單中划去
    正在伊朗和英國因油輪事件打嘴仗之時,知情官員透露,美國決定不對伊朗外長扎裡夫實施制裁。上月宣布制裁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之時,美國警告扎裡夫也將成為被制裁目標。據《衛報》7月11日報導,英國國防部確認,10日下午有三艘「伊朗船隻」試圖阻礙「英國傳統」號油輪通過荷姆茲海峽。
  • 美國伊朗爭端最新分析:一文看清美國伊朗關係是如何一步步惡化的!
    該協議允許解除對伊朗的制裁,並將凍結的資產歸還伊朗,以換取對伊朗核項目的限制和國際核查。2018年5月,作為總統,川普宣布將正式讓美國退出該協議。自那以後,美國和伊朗兩國之間的緊張局勢繼續升級,導致伊朗周二(1月8日)向駐伊拉克美軍駐地發射彈道飛彈。  川普表示,他不尋求與伊朗開戰。
  • 伊朗外長警告川普「小心圈套」_《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月4日報導 據美聯社巴格達1月3日報導,伊拉克人2日模擬為卡西姆·蘇萊曼尼送葬,以紀念一年前在美國無人機襲擊中遭暗殺的這位伊朗高級將領和一名伊拉克民兵組織高層領導人。上周六晚,數千名哀悼者在通往巴格達機場的公路上遊行。蘇萊曼尼將軍和伊拉克民兵組織高層領導人阿布·邁赫迪·穆漢迪斯正是在巴格達機場遇襲喪生的。
  • 美伊其實都不想開戰?伊朗外長提醒川普:不要陷入以色列的圈套
    不過,就算美國及伊朗不願發生戰爭,可以色列卻未必希望如此。為此,伊朗外長甚至罕見地警告川普,不要陷入以色列圈套,導致美伊發生戰爭。據悉,伊朗外長扎裡夫在社交媒體上@川普稱:來自伊拉克的情報表示,以色列正在策劃針對美國人的襲擊,即將離任的川普將與假的憤怒捆綁在一起,要小心陷阱。任何火花都可能適得其反,尤其是針對你永遠最好的朋友。
  • 駁斥川普指控,伊朗外長也發兩條推文
    【環球網報導】美國總統川普23日連發兩推,指責伊朗是最近襲擊美國駐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大使館的幕後黑手。24日,伊朗外長扎裡夫也作出回擊,發兩條推文並@川普,駁斥該指控後者此舉「並不會轉移人們對國內(應對疫情)災難性失敗的注意力。
  • 伊朗油輪被埃及軍艦攔截,伊朗船隻拼命抵抗:戰鬥機不投降就擊沉
    埃及在蘇伊士運河扣押了一艘裝滿石油的伊朗油輪,這是最近幾天被扣押的第三艘伊朗油輪,此前埃及對伊朗的飛彈和核設施發動了一系列襲擊。據報導,埃及軍隊在遭到伊朗油輪的激烈抵抗後,控制了油輪,並部署了軍艦和戰機,其中一些已經準備沉沒。
  • 美戰機公然攔截伊朗客機,俄在為開戰找藉口
    最近,伊朗接連出現多起火災、爆炸等事故,發生在包括發電廠、核設施、飛彈基地、化工廠、醫療中心等敏感地點,對於這一系列爆炸外界也是議論紛紛,美國和伊朗成為矛頭,但是伊朗苦於沒有證據也沒有任何辦法。近日,美國再次做出一件喪心病狂的事,伊朗已經被逼到幾乎沒有出路,會選擇背水一戰嗎?
  • 「刺殺案」兇手落網,伊朗將展開全面血腥報復,美上將:拒絕開戰
    據伊朗媒體報導,一些涉嫌刺殺伊朗著名核科學家法赫裡扎德的兇手近日被成功逮捕,審判仍在進行中,因此伊朗拒絕透露調查結果。但伊朗表示將展開全面血腥報復,逮捕刺客只是第一步。德黑蘭指出,是美國和以色列策劃了背後的整個「暗殺案」,然後它將正式開始反擊。
  • 「向美國開戰!」德黑蘭爆發抗議活動,伊朗外長用中文發了這段話
    一名美國官員本月證實,川普曾要求軍方助手提出可能對伊朗實施打擊的計劃,不過最後因不想引發大規模衝突而放棄。 去年1月,川普下令美國在巴格達發動無人機襲擊,炸死了伊朗最有權力的軍事指揮官蘇萊曼尼。作為報復,伊朗向美國在伊拉克的一個基地發射飛彈,這是這兩國幾十年來最接近戰爭的一次。
  • 伊朗自造的第二艘油輪下水
    兩年前,伊朗無視國際制裁表示將重啟國內造船業,打造第二艘原油運輸船。如今,這艘阿芙拉型油輪計劃於2021年第一季度完工,船東為一家未具名的國外客戶。伊朗新聞機構公布了油輪下水儀式的照片。這份報導援引多位官員的發言,強調稱這艘新船完全由伊朗製造,40%的零部件也在伊朗生產。油輪由伊斯蘭革命衛隊(IRGC)旗下的Sadra公司建造。這家公司長期受到國際和美國制裁。船廠位于波斯灣沿岸的布希爾。
  • 伊朗超級油輪萬裡馳援,送盟國寶貴石油輸血,大批美艦出海攔截
    據俄羅斯衛星網5月15日報導,據船舶專業網站消息,目前至少有5艘伊朗超級油輪正在駛向美國的「後院」,滿載大量寶貴的石油「萬裡馳援」,運往伊朗的盟國委內瑞拉,以幫助這個南美國家緩解燃料危機,美國方面對此十分警惕,出動了大批戰艦趕來攔截,試圖阻止伊朗向委內瑞拉「輸血」,以加強對兩國的封鎖圍堵力度,但是德黑蘭方面對此警告稱,美國阻止伊朗和委內瑞拉的正常貿易,一旦美艦攔截伊朗油輪
  • 要求國際刑警組織通緝川普,伊朗在新年密集施壓
    據半島電視臺報導,周二,伊朗司法部門發言人埃斯梅利(Gholamhossein Esmaili)宣布,伊朗已經向國際刑警組織遞交申請,要求該組織對參與暗殺蘇萊曼尼的48名美國官員發布紅色通緝令。去年1月3日,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聖城旅時任指揮官蘇萊曼尼在伊拉克遭美國空襲喪生。聯合國特別調查員在事後的報告中判斷,美國的空襲違反國際法。
  • 伊朗襲擊美軍基地,美國為何不敢開戰,怎麼變「慫」了呢?
    前段時間,素有伊朗「間諜之王」之稱的蘇萊曼尼將軍,在伊拉克被美軍空襲身亡。伊朗隨即發射火箭彈,襲擊了美軍阿薩德空軍基地,用武力強勢回應美國的敵對行為。很多人都認為伊朗太衝動,給了美軍開戰的藉口,沒想到美國居然「慫」了。
  • 核專家屍骨未寒,伊朗又一重要人物遇襲身亡,誰在逼迫伊朗開戰?
    幾日前,身為伊朗核物理學專家的法赫裡扎德剛剛遭遇暗殺,屍骨未寒之際,伊朗又一重要人物遇襲身亡。據環球網12月1日報導稱,伊朗革命衛隊高級指揮官穆斯林·沙赫丹在當地時間29日途經伊拉克與敘利亞邊境區域時遭到無人機的「斬首襲擊」,包括沙赫丹在內總共4人在這場襲擊中當場死亡。
  • 5艘伊朗油輪馳援委內瑞拉,聯手應對美軍制裁,美戰艦已經出動
    伊朗作為石油大國,國內已知的油田近20個,儲量高達1370億桶,居世界第四,由此,石油產業也就成為伊朗的重要經濟命脈。美國深知產油與出口是兩碼事,有資源沒人買,全都白搭,為制裁伊朗,其中一項便是進行經濟制裁,強烈要求任何一個國家不得從伊朗進口石油,試圖令其經濟崩潰。只有這樣,美國才能在石油市場佔據更多優勢,正所謂「石油蛋糕」有限,打死一個是一個。
  • 伊朗外長回嗆川普:責任你自負
    【文/觀察者網 鞠峰】伊朗外長「一針見血」:軍事投機主義和威脅伊朗政府,並不能將注意力從美國「災難性的失敗」中轉移。當地時間20日,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遭火箭彈襲擊,雖然美使館啟動了防空系統進行攔截,但部分設施仍受到了輕微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