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以史為鑑。
在抗美援朝的戰爭史上,打出了赫赫威名的志願軍「萬歲軍」38軍至今還有一個沒見過黑人的戰士被黑人嚇跑的「黑歷史」,被網友調侃不已。
但是說起美軍的黑人部隊,雖然剛開始嚇跑了沒見過黑人的志願軍,但是後期卻也給志願軍的戰功簿上記載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志願軍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俘虜整個美軍連隊,就是美軍的黑人連。
本期我們就聊一下這支部隊的故事。
美軍步兵第25師第24團是美軍一支純粹由黑人組成的部隊,其歷史可以追溯至1878年美國國會的一項法令而組建的。在美國19時期七八十年代開始的對印第安人的戰爭中,第24步兵團「戰功顯赫」。
但是雖然林肯總統廢除了美國的奴隸制度,但是對於黑人的種族歧視依舊根深蒂固的存在於美國社會中。這支由黑人組成的部隊雖然參加戰力不弱,但是在美軍整體建制中處於被歧視的狀態,不論黑人士兵表現如何,他們大都被當做智力有問題的「下等士兵」,只能從事一些服務性的工作。
在這樣的情況下,這支黑人部隊的戰鬥力也可想而知。
在美軍剛剛介入半島戰爭的時候,第25師從日本開赴韓國,很快第24團就在美軍隊伍中都開始「赫赫有名」起來,只是這個名聲卻是——「善於開溜!」
比如:
在人民軍8個師進攻金泉--尚州--醴泉--安東一線的戰鬥中,醴泉剛剛開戰第一天,負責防守這一戰線的美軍25師第24團的指揮官就聲稱自己遭到了絕對優勢人民軍的攻擊。開戰僅僅幾個小時,24團就開始倉皇逃跑。
但是第二天,美軍偵查部隊發現,人民軍並沒有抵達醴泉一線的跡象,醴泉受到攻擊是由美軍炮火擊中起火而已。
再比如:
24團第2營在沿著山路開進時,突然遭遇襲擊。隨行的韓國軍官認為這只是一支有輕武器的小型遊擊隊,建議迂迴繞開就好了。但是這支美軍依然決定「迅速撤離」。
第二天,一支韓國軍隊掃蕩了這裡,只俘獲了30多名遊擊隊員,繳獲了1門迫擊炮、2挺輕機槍。
再再比如:
第24團第3營在接到從一座高地撤下來的命令後,他們幾乎扔掉了所有武器「迅速撤離」。戰後統計,這支美軍共丟掉了12挺0.30口徑的機槍和3挺0.50口徑的機槍、8門60毫米迫擊炮、3門81毫米迫擊炮、4支3.5英寸火箭發射筒以及102支步槍。
再再再比如:
有一次,24團L連進入陣地時全連共有4名軍官和105名士兵。幾天後,該連從陣地上撤離時,散兵坑裡僅剩下17人。
其中因為傷亡原因,或者正當理由撤離陣地的只有1名軍官和17名士兵。整個連隊共有3名軍官和88名士兵開了小差去向不明。
但是等到這17人從山頂撤到山腳時,隊伍已經擴大到了1名軍官外加35名士兵的大隊伍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24團這個黑人團更加被其他美軍瞧不起。其他美軍甚至編出來專門諷刺挖苦步兵第25師第24團的小調《開溜搖滾》:
「中國人的迫擊炮轟轟叫,
24團的老爺們撒丫子逃……」
在1950年11月26日,志願軍第二次戰役期間,志願軍39軍向雲山以南九洞地區的美軍第25師發起了猛烈進攻,第24團黑人C連一百餘人被我志願軍39軍116師347團4連包圍,C連眼看突圍無望,於是舉白旗投降。
但是我志願軍幾位戰士剛剛起立決定受降,突然遭到對方的偷襲導致4連4班班長董永和犧牲,幾名戰士受傷。感受到欺騙的志願軍戰士馬上增大了攻擊力度,打的敵人抱頭鼠竄。
這時候,4連指導員周鳳鳴在望遠鏡中看到對面美軍幾乎都是黑人,周鳳鳴對於美軍黑人地位有所了解,於是決定勸降。當時隨4連作戰的347團文化教員謝本志英語熟練,於是來到前線,用英語勸說黑人。
謝本志首先給黑人講了志願軍的俘虜政策,並強調美國的種族歧視,列數黑人在美軍中遭受的種種不公,告訴他們:不值得為這樣的政府和軍隊送命,不要相信「聖誕節前回家」的謊話,力勸黑人投降。
C連連長斯坦萊深受感動,於是帶領全連整建制投降,並且告訴志願軍,剛才「詐降」是白人軍官主導的,現在白人軍官已經「見上帝去了」。
戰後經志願軍查點,C連投降士兵共計115人,還有33名被擊斃的美軍,這也是志願軍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俘虜整個美軍連隊。
這次戰鬥之後,美軍為了避免再次出現成建制投降的情況,直接取消了24團這支純黑人部隊,才開始將黑人和白人組合到一起戰鬥。
文/以史為鑑
圖/網絡
參考資料/《韓戰:未曾透露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