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縮量下跌代表什麼?
先說一種今期的市場狀況:
近幾日股市的成交量「突然萎縮」,創業板從9月初「翻倍的成交量」到當下「回歸平淡」,這麼短的時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創業板成交量的翻倍出現在「相對高位」,股市老熱點回調、新熱點並未明確之時,一時間市場沒有了「焦點」。
此時,恰是「創業板註冊制」啟動不久的時段,於是「老瓶裝新酒」再次來了一次「純炒作」,依靠20%漲跌限制「坑」了一把跟風買入的散戶。
這種方式成熟交易者應該早已司空見慣,中國股市的「賭性」一直嚴重,制度上的「空隙」也總被「惡莊們」適時利用,這次的操作只是「類似割韭菜的技法重演而已」。
有的說這是「殺豬盤」,只是名字不同而已。手法和目的本身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後面的市場到了9月中旬之後突然「靜默」,市場看起來瞬間平靜了許多,這一點到時「比較蹊蹺」,原來的成交量「不知去哪了」,原來的「熱點」也風光不再,不論你是投資還是投機炒作都看不到什麼「行情」出現……
這時很多個股就出現了題目所說的「縮量下跌」。
看到有些所謂的「股神」在一些媒體平臺「下定義」說:縮量下跌是莊家洗盤的手段,馬上將進入快速拉升。
他們說的對嗎?
看起來很對,最少給了「散戶」以信心和希望。但,交易憑藉的是什麼?
冷靜理智的思考、客觀實事求是的操作,與主觀、感性一類並沒有太大關係,如果你依靠這種「交易雞湯」來獲得「安慰」,那說明你還「很嫩」,在韭菜裡都是「嫩」的。
雞湯,感性無錯。
錯在了找錯了目標、對象。
交易,這個行業很奇葩,我一直強調~它與眾不同「逆人性」,從來沒有「唯一標準答案」!
對「縮量下跌」同樣如此!
那我們交易者是否就「無計可施」?是否只能「束手就擒」?
答案如下: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縮量下跌」的各種可能性,而後制定應對方案!
縮量下跌,很容易就明白「縮量」~人氣不旺!下跌,不用多說直觀明白。
他們的不同解釋,在於「位置」與市場「節奏」!
很多交易者,懂得「趨勢」,因為趨勢一旦形成「明顯可見」,而對位置和節奏「一知半解」,不懂得掌控!
高位的「縮量下跌」常常出現在「大資金不再控盤」、散戶「無組織無紀律」,股價「自由落體」階段,這樣的情況需要「規避」,股市中有句話說「陰跌之後有大跌」就是這種情況!這也是「縮量下跌」最大的警示信號!
另一種高位的「縮量下跌」,其所謂的「高位」並非絕對「高位」,只是趨勢的中繼,此時才可能是莊家的「洗盤」行為,但並不代表「很快將上漲」,如要洗的徹底獲得更多的籌碼必須「耐心」,因此才會出現「小K線縮量洗盤」。
但,低位的「縮量下跌」完全就是不同的意義!
其可能的原因有三種:
1-突發情況,但有時間給「莊家」跑路,因此先「平走」後「下跌」,這種情況常常出現在「熊市」或者「莊家被迫跑路的情況」,可能是上市公司原因也可能是「莊家」出現資金「擠兌」、「斷裂」等情況。
2-配合「大盤行情」殺跌,製造「黃金坑」。
這種情況低位多見,但對個股「性質」、整體市場階段要求高,需要仔細鑑別!
3-市場「蕭條」、個股「無力」!
這種情況往往配合著「經濟大蕭條」一蹶不振的情況,不但個股「無力」、整個「股市」、經濟亦「無力」,這種情況對當下中國而言除非「爆出大雷」否則出現的機率「微乎其微」!
總結一下:
任何的「形態」或者走勢,所謂的「含義」從來都不是唯一!而且對於形態更重要的是「趨勢、位置與節奏」,這才是交易者應該注意的「實際問題」!
同時,應對永遠大於分析,我們要做的是「Next」而不是「預測」或者「馬後炮」,這才是專業交易者應有的「職業素養」!
如果你是有前途的交易者,相信以上內容會對您有所啟發、感悟!
跟隨芳華講交易,學會「專業機構股市交易者」的交易體系!
我們在尋找!我們在等待!與您相識!
如果您是靠譜的人、實在的人、有耐心的交易者!不論您是「新手」還是「贏家」————我們只看「品質」!請右上角「關注」我們!願做您交易的「燈塔」持續與您分享交易乾貨!「惺惺相惜」、「同道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