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史曉露
7月18日至20日,巴中在全市範圍內舉行了一場歷時三天的會,即「六大突破」現場會暨縣域經濟發展大會,不僅節奏緊、強度大,三天時間裡,參會人員要走遍該市三縣三區(含巴中經開區)的18個點位實地觀摩、現場驗靶,而且規格高、執行嚴,參會人員包括市、區縣主要負責人,市級部門「一把手」。大家現場「閉卷」打分,在最後一天的大會上公布各縣區排名。
這樣的會已經是第二次了。巴中市委四屆五次全會提出,巴中要在脫貧攻堅、交通建設、縣域經濟、特色農業、全域旅遊和城鄉提升六個方面奮力突破,現場會就是為了檢驗「六大突破」和縣域經濟發展質量。
鎖定特色產業 凸顯競爭優勢
眼下,正是青花椒收穫季節,平昌縣土興鎮鐵城寨花椒種植基地上千畝花椒剛採摘結束。
「以前沒種花椒的時候,這一片都是撂荒地。」業主王憲昌說,現在村民不僅可以流轉土地獲得租金,還能就近在花椒園裡務工,一年收入上萬元。
「不能再走盲目翻燒餅、鋪攤攤的老路,這樣既不能帶來市場效益,也會傷害農戶的感情,更會讓政府的公信力受質疑。」在現場,巴中市委主要負責人告訴記者,從2015年起,平昌縣鎖定青花椒產業,並把該產業列入「六大特色產業」發展戰略,從技術、市場、產業鏈多方位發力。如今,全縣青花椒種植面積達35萬畝,產業覆蓋全縣43個鄉鎮400多個行政村,惠及5.1萬餘人。
「花椒種出來,如何賣出去?」有參會者現場提問。
「我們有全國唯一以青花椒為主題,集儲藏、加工、交易功能於一體的大型農產品雙創產業園,這裡也有全國首家青花椒交易中心,可以把花椒推向更大的市場。」平昌縣相關負責人介紹。
在平昌-青田東西部扶貧協作農品雙創產業園內,交易中心大屏上滾動著平昌青花椒的交易價格。「有了青花椒交易中心,我們還可以實時了解花椒行情,掌握行業動向。」椒農楊勇說。
與此同時,恩陽區發展蘆筍產業,競爭優勢不斷凸顯。「蘆筍市場好,我今年計劃種10畝。」恩陽區下八廟鎮安居村村民杜小平說,為了減少蘆筍病害,他專門選種了大棚蘆筍,採用了避雨栽培技術,預計明年春季就能投產。目前,恩陽蘆筍產業已發展到3萬畝,建成80個示範園,打造「中國蘆筍之鄉」指日可待。
借力川浙協作 拓展「山貨」市場
巴中是農業大市,不過,深處偏遠山區,很多農產品賣不出去,面對這道「考題」,各區縣如何應對?
通江藉助東西部扶貧協作,借道電商打開「山貨」市場。
在川浙協作中,浙江省麗水市遂昌縣把電商經濟發展的優勢賦能通江,不僅促進了當地產業發展,也提升了通江「山貨」的市場價值。在此基礎上,合作還從線上走到線下,通江還通過「藍莓」撬動扶貧產業。據介紹,該縣楊柏鎮騾子坡村的通江縣龍池谷現代農業產業融合示範園核心區,已建成藍莓產業園800畝,將帶動貧困戶93戶304人實現人均增收1380元,正式投產後,可實現人均增收3500元以上。
「我們下一步的目標是打造集藍莓採摘、品鑑於一體的鄉村旅遊示範區,實現產區變景區。」通江縣藍之美生態農業公司負責人杜能岡說。
「多虧浙江青田兄弟幫忙,我種的花椒要賣到歐洲去了。」平昌縣嶽家鎮六角村村民趙明兵喜上眉梢。
從2018年開始,麗水市青田縣發揮僑鄉優勢,幫助平昌拓展青花椒銷售渠道。近日,青田中智物產貿易有限公司與平昌天府商品交易所青花椒交易中心籤訂青花椒採購協議,預計能幫助平昌往海內外銷售花椒35萬公斤。青田中智負責人說,今年公司計劃從寧波港出口青花椒超過15噸。同時,在銷往義大利、西班牙等歐洲國家的基礎上,還開闢了新加坡等東南亞市場。
轉化生態優勢 做強產業支撐
縣域經濟發展需要做強產業支撐,對於森林資源豐富的巴中來說,如何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三天時間內,各區縣圍繞旅遊康養,紛紛端出「硬菜」。
近日,在距巴中城區不到1小時車程的天馬山國家森林公園裡,巴州區舉辦了首屆天馬山森林康養文化旅遊周活動。該區還以天馬山森林公園為重要節點,打通了鄉村旅遊大環線,既方便沿線群眾出行,又讓產業快速發展。
巴中經開區則依託毗鄰城區的九寨山,建設九寨山生態旅遊產業發展項目。在九寨山森林公園內,一片寬闊的水域鋪展開來,青山環繞,碧波蕩漾。「九寨山彩色森林公園已向遊客開放,未來這裡將成為集生態觀光、遊山玩水、休閒度假於一體的綜合性風景區。」巴中經開區相關負責人介紹。
「現在景區對度假型產品的深度挖掘還不夠,業態單一,體驗型項目較少。」參觀後,巴中市委相關負責人如是點評。
來到南江縣赤溪鎮西廂村,首屆鄉村螢火蟲嘉年華的餘熱還在持續。體驗十裡螢光谷、住露營小木屋、品鑑農家飯……6月底開幕的螢火蟲嘉年華,讓這個曾經貧困的小山村人氣火爆。
近年來,該村邊修繕恢復古景觀,邊結合森林優勢修建露營小木屋、打造螢火蟲基地等新景點,走出一條文旅融合之路。
「是比拼更是一種促動,在拉練中找差距,在競進中促提升,現場會讓我們看到了差距,感受到了壓力,更要加快追趕。」通江縣委主要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