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的《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強化穩就業舉措的實施意見》指出,深化「證照分離」改革,推進「照後減證」和簡化審批。該文件的出臺,把「證照分離」改革向更大範圍、更深層次推進。此前的2019年11月6日,國務院印發《關於在自由貿易試驗區開展「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的通知》,在全國各自由貿易試驗區對所有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實行清單管理,率先開展「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
什麼是「證照分離」
「證照分離」改革提出幾年了,至今還有很多人不理解「證照分離」的真正含義。「證照分離」看起來與「證照合一」相對立,實際上是一致的,大家不要被這個名字所迷惑。
「證」和「照」是企業進入市場的兩把「鑰匙」,「照」是指市場監管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證」是指相關行業主管部門頒發的經營許可證。在「證照分離」改革之前,許多行業主管部門將自己的審批置於工商登記之前,且規定很多嚴格的條件。舉例來說,要開一家餐館,必須先辦理餐飲經營許可證,再到市場監管部門申請領取營業執照,取得市場主體資格。然而,企業在取得營業執照之前,因身份不明,在資金籌措、員工招募、合同籤訂等方面面臨諸多障礙,往往難以具備經營許可證設定的條件,而領取營業執照要求必須先具備這些許可條件,於是陷入互為條件的死結,極大地影響了效率。
「證照分離」改革就是進一步減少行政審批,把原來除發照外的審批,能減的減掉,不能減的也儘量變為備案或更簡便的方式,或進一步優化服務。
比如開一家小食雜店,過去除了要辦理營業執照,還需提供許多材料並等待檢查人員去現場核查通過才能辦理食品經營許可證,「一證一照」都齊全,方可開展經營。實行「證照分離」改革後,小餐飲店的食品經營由許可制改為備案登記制,不必經過行政許可審批,只需備案就可以營業了。再比如開一家機動車維修企業,過去需要辦理機動車經營維修許可證才能辦理營業執照,「證照分離」改革後實行「告知承諾制」,提交相關資質材料並籤署承諾書後即可領取營業執照。
「證照分離」改革就是對所有涉企經營許可事項按照直接取消審批、審批改為備案、實行告知承諾、優化審批服務等4種方式分類推進改革。為了便於理解,記者用4個真實例子加以說明。
直接取消審批
實施「證照分離」改革,意味著徹底取消因私出入境中介服務的後置許可審批,這樣從事因私出入境中介服務的企業方便多了。
北京市朝陽區市場監管局登記註冊科幹部杜巍日前接待了金吉列出國留學諮詢服務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李女士,該公司計劃設立新的分支機構。杜巍對李女士說:「現在實行『證照分離』改革,取消了因私出入境中介服務的後置許可審批,設立新的因私出入境中介服務公司很方便,按照一般經營項目登記即可。」
李女士高興地說:「原來辦理營業執照後,還需要辦理後置許可審批才能經營,現在我們在各地設立分公司的手續會減少很多,方便我們短時間內設立更多的分公司。」
上面這個例子就是第一種方式,直接取消審批。對設定必要性已不存在、市場機制能夠有效調節、行業組織或中介機構能夠有效實現行業自律管理、通過事中事後監管能夠有效規範的涉企經營許可事項,直接取消審批。取消審批後,企業持有營業執照即可開展經營。
審批改為備案
來自安徽渦陽的葛新成幾年前第一次在寧波北侖開小吃店,當時準備好資料,交到相關部門審批,前前後後跑了將近一個月,才把所有的證照都辦齊。
前些日子,葛新成準備在浙江寧波再開一家小吃店。他來到北侖區新碶市場監管所。有了之前的開店經驗,他資料準備得很充分:「我要開一家小龍蝦店,今天先來辦營業執照,等現場核查完,再來辦理食品生產經營登記證。」
接待他的窗口工作人員李靜燕問:「您的店經營面積多大?」
「小店,三四十平方米吧。」葛新成回答說。
李靜燕說:「根據您的店面面積,屬於食品經營中的『三小一攤』。現在北侖區正在進行『證照分離』改革試點,50平方米以下的小型餐飲店的食品生產經營登記證改為備案。辦理好營業執照,可直接進行食品生產經營登記證備案,不需要再經過審批,餐飲店就可以正常營業了。」
葛新成感嘆地說:「以前我覺得『辦證多,辦證難』,現在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便利。」
上面這個例子就是第二種方式,審批改為備案。對可以取消審批的涉企經營許可事項,需要企業及時主動提供有關信息,以便有關主管部門有效實施行業管理、維護公共利益的,由審批改為備案。對審批改為備案的事項,原則上按照「多證合一」的要求,在企業登記註冊環節一併辦理,由市場監管部門及時將備案信息推送至有關主管部門。確需到有關主管部門辦理備案的,要簡化備案要素,強化信息共享,方便企業辦事。
實行告知承諾
「你好,我想開一家水產養殖公司。我什麼證都沒有,也從來沒開辦過公司,請問我該先辦什麼證啊?」日前,範先生來到貴州省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市場監管局登記註冊窗口。
工作人員羅雪梅回答道:「養殖業屬於後置審批事項,根據『證照分離』改革有關規定,您的申請可以通過承諾方式先行辦理營業執照。」
「承諾就可以先拿營業執照?」範先生有些疑惑。
「是的,您只需先予承諾『辦理相關部門審批後才開展生產經營活動』,就可以辦理並領取營業執照。在公司前期籌備組建和發展環節,這種登記方式可為您省下很多時間。」羅雪梅說。
當天,範先生就拿到了水產養殖公司的營業執照。
上面這個例子就是第三種方式,實行告知承諾。對確需保留的涉企經營許可事項,企業就符合經營許可條件作出承諾,有關主管部門通過事中事後監管能夠糾正不符合經營許可條件行為、有效防範風險的,實行告知承諾。對企業自願作出承諾並按要求提交材料的,當場作出審批決定;對企業承諾已具備經營許可條件的,企業領證後即可開展經營;對企業尚不具備經營許可條件但承諾領證後一定期限內具備的,企業達到經營許可條件並按要求提交材料後,方可開展經營。
優化審批服務
聽說實施「證照分離」改革了,辦理營業執照不那麼難了,貴陽的李先生想開設一家證券公司。他來到貴州省市場監管局登記註冊處,向正在值班的車先玉諮詢。
車先玉告訴他,證券公司設立仍然需要中國證監會的批准,辦理中華人民共和國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方可經營。與改革前相比,證券公司設立服務優化了,如實現申請、審批全程網上辦理,提高了審核工作科技化水平;進一步減輕了申請人負擔,精簡了冗餘的證明事項;公開受理進度、反饋意見、審批結果等情況,更透明了。另外,中國證監會還按照每月一次的頻率,在官網相關欄目下,公布證券公司名錄。
李先生聽後連連點頭。
上面這個例子是第四種方式,優化審批服務。對關係國家安全、公共安全、金融安全、生態安全和公眾健康等重大公共利益,不具備取消審批或實行告知承諾條件的涉企經營許可事項,應當採取切實措施優化審批服務,提高審批效率、降低辦事成本。
總之,「證照分離」改革的目標,就是讓政府和市場各歸其位,少審批,更不能以批代管,要多用大數據、信息化手段,通過精準監管,切實提升監管效能。尤其是在疫情時期,深化「證照分離」改革,可以創造良好的創業環境,更好地釋放市場活力,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本報記者 王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