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法治是保障香港社會安定、繁榮發展的基石

2021-01-07 澎湃新聞
智庫|法治是保障香港社會安定、繁榮發展的基石

2019-08-26 12: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文/王萬裡博士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港澳及區域發展研究所執行所長

一、法治秩序和社會穩定是廣大香港市民的根本福祉所在

香港電影《寒戰》裡有這樣一句話,「法制和法治精神是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和亞洲最安全城市的核心」。香港特區這兩個多月的事態,已經嚴重損害香港的法治形象,嚴重擾亂香港的社會穩定,極大威脅每個香港市民的切身利益。

法治秩序是人們安居樂業的根本保障。良好的法治秩序和社會穩定關係到每一個社會成員的切身利益。在一個動蕩混亂、無法無天的社會,人們的人身安全和自由都將受到威脅,如何能做到安居樂業?

孔子——「危邦不居,亂邦不入」。

穩定是金,穩定是福。而現代社會的穩定離不開法治。法治通過一系列規則體系的確立和有效執行,為人們的行為設定界限,提供指引,予以規範,從而實現個人自由與社會秩序的良性共存。如果偏離法治軌道,法律得不到遵從和執行,整個社會就會失範,法治秩序不再,個人的自由和安全也就沒了基礎和前提。

法治秩序是經濟社會繁榮發展的根本保障。優良的法治環境是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貿易中心的基礎性條件,為香港已有的繁榮和成就做出了重要貢獻。這次風波暴露出來的香港經濟社會深層次矛盾,需要在未來通過發展來解決,這也離不開穩定的社會環境和良好的法治秩序。世界歷史上還從來沒有過一個國家或地區在動亂中實現經濟社會繁榮發展的。香港未來的發展更需要通過與內地深入合作,通過積極投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通過搭上祖國內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快車,共同向前,協同發展,實現共贏,促進自身經濟社會深層次問題的解決。而這也需要香港有個安定團結的社會局面,維護好憲法和基本法共同構成的憲制基礎,守護好作為直轄於中央政府的一個特別行政區的法律地位,防止出現危害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情況,依法推進與祖國內地的深入合作,實現長期繁榮穩定,造福廣大香港市民。

二、維護法治是當前香港恢復社會秩序的根本途徑

法治是國家和政府治理社會的重要方式。維護社會穩定、保護自由安全是法治的重要功能和價值所在。正如在8月15日國務院新聞辦吹風會上專家學者們所指出,面對嚴重暴力和社會撕裂,目前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是香港社會要回到法治軌道,守護法治,依法凝聚共識。

依法治亂,恢復秩序,最基本的一點是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首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方面,在維護社會秩序、保持社會穩定領域,香港特區擁有完備的法律、專業的執法機構。這些法律包括《刑事罪行條例》、《公安條例》、《社團條例》、《國旗及國徽條例》乃至《緊急情況規例條例》等等,足以用以規管、處置和懲戒當前事件中已經發生和今後可能發生的各類違法犯罪行為,只要善加運用,是能夠依法恢復社會秩序、還香港以安寧的。但是,如果法律成為一堆白紙,執法機關成為橡皮圖章,暴力違法者逍遙法外,法治和安定就無從談起。因此,當前守護法治,止暴安港,應當充分挖掘和運用香港本有法治資源,堅決支持特區政府和警隊果斷執法、支持律政司及時依法檢控、支持司法機構嚴正司法,切實做到有法必依。

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方面。大家知道,香港特區終審法院大樓正面外牆頂端聳立著一座代表公義的宏偉雕像。該雕像是古希臘的泰美斯女神,是代表正義的女神。正義女神蒙上雙眼,一手持代表司法量刑尺度的天平,另一手持長劍。雙眼蒙上,象徵不受外界幹擾;天平代表公平;而長劍,則代表著法律的嚴肅性、懲戒性和威懾力。用內地法律語言來說,就是要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懲前毖後,治病救人。通過依法嚴厲制裁違法犯罪行為,可以有效實現法律的指引、評價、教育、預測和強制五大規範作用,實現其穩定社會秩序的功用。這是法治和正義所必需,試想一想,如果正義女神手中只有天平,沒有長劍,正義還能實現嗎?法治還能維護嗎?因此,法律責任的不可避免性,即行為人實施了違法行為,必須依法承擔法律責任,任何個人和組織都無權也不能以任何方式逃避法律,逃脫法律的制裁,這是法治原則的重要體現。正因為法律責任具有不可避免性,才使得法律規範能夠得以遵從,法治秩序能夠得以實現,個人自由能夠得以保障。

三、維護法治、止亂安港,人人有責

當前事件,不僅破壞了香港社會穩定,也對香港法治造成極大衝擊。一方面,一些示威者有法不依,在沒有獲得警方不反對通知書的情況下,非法集會,知法犯法,甚至出現暴力犯罪行為,法律本身作為社會共同行為規範的權威被藐視和踐踏。另一方面,暴力違法行為衝著警隊而來、衝著特區政府而來,公開暴力抗法,極大衝擊了執法機關的執法權威,而他們的違法犯罪行為有的由於種種原因一時還沒有受到追究,因此也造成一些社會輿論對司法機構司法公正的質疑,從而影響司法權威。這些因素匯聚起來,已經對香港彌足珍貴的法治權威造成傷害和長遠威脅,需要儘快予以彌補恢復,這應當成為每一個愛香港、希望香港好的市民和團體的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以下簡稱「基本法」)賦予了香港居民充分的權利和自由,同時基本法第四十二條規定,「

香港居民和在香港的其他人有遵守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的法律的義務。

」法律是規定人們權利和義務的行為規範,其最主要的精神就是強調權利與義務的統一性。它們相互對應、相互依存、相互轉化、密不可分。任何一項權利都必然伴隨著一個或幾個保證其實現的義務。社會成員既能依法行使法律賦予的權利,也須履行法律賦予的義務。

根據基本法第四十二條的規定,守法義務的主體既包括香港居民,也包括在香港的其他人,這是個地域管轄權概念,即只要處於香港特別行政區範圍內,無論你是香港居民還是非香港居民、是香港居民中的中國公民還是外國公民,都要遵守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的法律。守法義務的對象是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的法律。根據基本法第十八條的規定,這些法律包括基本法本身、列入基本法附件三的全國性法律、香港特區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以及符合基本法的香港原有法律等。因此,就本次事件的解決而言,廣大香港居民和在香港的其他人不僅要遵守和執行香港本地有關維護社會秩序的法律,還要遵守基本法及適用於香港的全國性法律。這些全國性法律很多是用以在香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必須得到嚴格遵守執行,不得損害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例如,此次事件中發生的侮辱國旗國徽行為,就是公然違反列入基本法附件三的《中華人們共和國國旗法》、《中華人們共和國國徽法》和香港特區相應制定的《國旗及國徽條例》;又如,那些鼓吹「港獨」的行為,嚴重違反了基本法中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法律地位以及維護「一國」原則的有關規定。這些違法行為應當依法懲處,以儆效尤。同時在香港的每一個人,都要更加自覺、更加全面、更加嚴格地遵守有關法律,切實履行守法義務,以自己的一言一行,維護好香港的法治秩序,為社會穩定和繁榮發展做出每個人的應有努力和貢獻。

利莫大於治,害莫大於亂。

可喜的是,近日以來,香港社會反對暴力、維護法治的社會正能量已被喚醒,止暴制亂、恢復秩序開始成為社會主流民意。只要廣大市民眾志成城,共護家園,香港就能夠儘快回歸應有的安寧和美麗,香港的法治根基就會愈發深厚,香港未來的發展和廣大市民的幸福就會更有保障。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駐巴林大使安瓦爾在巴主要媒體發表署名文章《堅定推進「一國兩制」,維護香港繁榮穩定》
    該文介紹當前香港局勢演變經緯和實質,揭露外部勢力幹預插手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的險惡用心,強調當前首要任務是止暴制亂、恢復秩序,堅定支持香港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和嚴懲暴力犯罪分子,「一國兩制」是維護香港繁榮穩定的基石。全文如下:香港特區政府修訂《逃犯條例》和《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協助條例》起因於一樁普通刑事案件。
  • 中國駐東協大使鄧錫軍:保障香港繁榮穩定將有利於香港與東協更好...
    中國駐東協大使鄧錫軍:保障香港繁榮穩定將有利於香港與東協更好開展經濟合作 2020-05-30 04: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香港繁榮穩定的大好局面不容破壞——多位基本法諮詢起草人呼籲...
    他們呼籲香港社會各界珍惜香港,自覺尊重基本法權威,在「一國兩制」框架下,共同促進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原基本法諮詢委員會委員馮可強說,當時諮詢委員會有100多人,大家分組充分討論基本法的各個方面。「我最深的感受是,不論是委員會成員還是普通市民,社會各界都有共同願望,就是搞好基本法。」他說,起草基本法是個很大的挑戰,全賴各界互相信任、互諒互讓,一步一步達成共識。
  • 國際電聯秘書長:香港國安法為「定海神針」 發展前提是社會安定
    ◆ 北京時間6月30日,香港國安法在全國人大常委會獲得全票通過。◆ 瑞士當地時間6月30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4次會議開幕,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表視頻發言,呼籲國際社會尊重中國維護國家安全的權利。◆ 瑞士當地時間6月30日至7月2日,70餘國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發言,支持中國香港特區國家安全立法。
  • 曾國衛:香港國安法頒布實施是「一國兩制」實踐的重要裡程碑
    新華社香港12月11日電(記者丁梓懿)香港特區政府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衛11日表示,香港國安法完善了特區實踐憲法和基本法有關國家安全的制度,完全符合「一國兩制」方針。它的落實使香港社會迅速重回正軌,是「一國兩制」實踐的重要裡程碑。
  • 菲律賓智庫人士:香港國家安全法應更早些制定
    中新社北京6月29日電 (萬淑豔 柴敬博)「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在我看來還應該更早些制定。」菲律賓智庫「人民良政」中心主任鮑比·圖阿松(Bobby M.Tuazon)28日對中新社表示,當有外國政權、組織以宣傳「民主與自由」為幌子,威脅他國主權時,任何主權國家都將採取同樣的措施來維護國家安全和領土完整。「在被英國殖民統治的一百多年裡,香港從未享有過民主。」
  • 香港工商界:全國人大涉港決定更加保障營商者投資者合法權益
    香港工商界紛紛對此表示歡迎和支持,認為此舉有助於撥亂反正,維護市民合法權益,保障香港投資環境和長期繁榮安定。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穩定有序的社會環境至為重要,香港地產建設商會表示全力支持全國人大通過有關決定。該商會表示,日益猖獗的違法暴力活動正衝擊著香港的法治根基和「一國兩制」,令香港經濟發展和市民生活備受打擊。
  • 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防波堤」
    香港在國家安全方面的長期「不設防」狀態得到改變,一道保障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防波堤」正在築起。    去年6月香港「修例風波」發生以來,「港獨」分子、激進分離勢力和反對派的活動已經嚴重踐踏香港法治,破壞社會穩定,重創香港經濟,損害香港的營商環境和國際形象,影響外來投資者對香港的信心。
  • 為社會長治久安打開全新穩定局面——香港主流輿論和社會各界積極...
    香港各界人士認為,香港國安法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穩固基石,也是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的重要裡程碑,必將為香港社會長治久安打開全新局面,讓民心安穩、經濟復甦。中銀國際副董事長、香港兩岸和平發展聯合總會會長林廣兆說,香港國安法的制定是中央政府送給香港的一份「回歸紀念日禮物」。相關法律可以起到撥亂反正、止暴制亂的作用,同時保障香港繁榮穩定、社會長治久安,對捍衛「一國兩制」行穩致遠、香港社會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意義重大。
  • 中南大學社會治理法治研究基地揭牌
    三湘都市報1月6日訊(通訊員 彭南勇)1月4日下午,中南大學法學院與湖北法治發展戰略研究院協同創新合作共建社會治理法治研究基地揭牌。著名法學家、中南大學法學院江必新教授,教育部社會治理法治建設創新團隊學術帶頭人、中國法學會法治研究基地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治發展與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徐漢明教授,法學院黨委書記王新平、副院長毛俊響教授共同為基地揭牌。
  • 香港社會各界:強烈譴責美方妄圖搞亂香港的霸凌行徑
    新華社香港12月9日電(記者周文其 王茜)針對美方對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領導人作出所謂制裁、美眾議院通過所謂「香港人民自由與選擇法案」,香港社會各界9日表示,美方的做法完全違背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是妄圖搞亂香港、破壞「一國兩制」的霸凌行徑。香港國安法實施以來,社會秩序已日漸恢復。
  • ...譴責美國再次上演「制裁」鬧劇 堅定不移維護香港特區國家安全
    新華社香港1月18日電 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發言人18日發表聲明,強烈譴責美國國務院對6位中央機構負責人和香港特區有關人員實施所謂制裁。美方的所作所為是對香港法治和高度自治的肆意破壞,是對中國政府和人民維護國家正當利益的公然挑釁,其霸權主義行徑註定徒勞無功。
  • 健全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制度
    「健全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制度」是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首次提出的重大命題,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一環,是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建設法治中國的重要任務,是加強新時代法治建設的方向和目標。
  • 香港三大警察協會主席:警隊專業克制,有信心維護法治和安定
    、理性克制,今後有信心維護香港法治基礎和社會安寧。之所以這樣,是因為警方想避免衝突升級,防止給社會帶來更大破壞。林志偉表示,從一些國家和地區處理類似暴力違法行為的過程看,警察使用的武力遠大於目前香港警察使用的武力。如果在其他國家和地區,警方可能會使用武力程度更高的措施,但香港警方目前只使用最低的武力去應對,全世界有理性的人看到後都能明白香港警方的專業水平。「許多警察非常辛苦,每天工作10多個小時。
  • 智庫專家視野中的社會治理現代化
    近日,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和北京師範大學兩家國家高端智庫首次聯袂,共同舉辦第十屆中國社會治理論壇。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主任、吉林大學哲學社會科學資深教授張文顯提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要以國家安全為基石建設涵蓋政治安全、政策安全、制度安全、意識形態安全、經濟安全、社會安全、生態安全、人民生命安全等在內的新時代平安體系;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把安全和發展貫穿到國家發展的各個領域、各個環節;把統籌發展和安全作為重要抓手;以法治為根本保障,以中國制度支撐中國治理,創建國家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的平安中國新機制
  • 我校法律研究協會熱議《香港國安法》
    這部法律對實施危害國家安全行為的極少數人而言是高懸利劍,對於遵紀守法的香港廣大居民來說是有力保障。我們要堅決擁護和支持《香港國安法》,維護香港的安全、繁榮、穩定。法律研究協會衡石編輯部 法學182李昕怡今天我們一起觀看了香港國安法頒布的有關報導,我感觸很多。正如報導中所說,香港國安法是香港地區穩定與繁榮的基石,香港事務是中國的內政,不容他國幹涉。對於每一個香港市民來說,沒有什麼比穩定繁榮更重要。國安法的出臺從國家層面為香港安全穩定築起了一道保護網。
  • 周佑勇:《香港國安法》是一部治港良法
    這部法律的頒布實施,在憲法和香港基本法的軌道上進一步推進維護國家安全法律制度建設,其目的就在於切實保障香港居民合法權益、維護香港社會長久安寧與和平、尊重和反映香港發展客觀規律,充分體現了良法之治的根本要求,是一部治港良法,必將有力促進香港發展、保障善治,為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和長治久安打下堅實的政治基礎、法治基礎和社會基礎。
  • 香港法治地位再獲肯定,全球指數排名第16
    3月12日,香港特區政府發表聲明,確認世界正義工程公布的《2020年法治指數》。香港在東亞及太平洋地區繼續位列第五,並在世界排名16。特區政府表示,法治是香港社會的核心價值,政府會繼續堅定地維護法治,並對「世界正義工程」清晰地再次肯定香港對核心價值的堅持表示認同。
  • 「穩定繁榮是香港之福」——訪墨西哥城市自治大學教授迪特裡希
    「香港國安法的制定和實施,為中國政府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提供了法律保障。」墨西哥城市自治大學教授、「21世紀社會主義」理論創始人海因茨·迪特裡希日前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香港國安法為香港市民更好參與香港發展創造了安全環境。
  • 香港核心價值 法治遠高民主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昨日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有92.7%受訪者「同意」或「非常同意」法治是香港核心價值,「民主」以83.2%位列第九。調查並發現,香港社會最重要的核心價值分別依次為「法治」及「自由」。其中「法治」佔22.9%(見表),比例大幅高於其他核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