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髮,是民國時期著名的象徵派詩人,代表作品有《棄婦》、《食客與兇年》,這樣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感情故事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感情是很讓人羨慕的,而李金髮就擁有著這樣的感情。他出生在廣東的梅縣,家裡靠經商發家,家境優渥,自然也能給李金髮提供好的教育與生活。
而就在李金髮幼年的時候,一個和他同歲的小姑娘來到了李家,她叫朱亞鳳,家裡本也是廣東梅縣的。只是,與李家不同的是,朱家家境貧困,而命運也沒眷顧這個風雨飄搖的家庭,朱亞鳳的父親不久前突患疾病去世了。
朱亞鳳的母親獨自一人帶著她很辛苦,不久又要改嫁,但帶著孩子並不方便,最終朱亞鳳被託付給了李金髮的母親,只因她是朱家的本族人。
李母只有李金髮這麼一個兒子,一直以來都想要個女兒,她見朱亞鳳乖巧可愛,心裡又憐又愛,也就心甘情願地把她帶回了家,收作了養女。
李金髮就這麼多了一個小玩伴,兩人自小在一起,親密無間,關係十分要好,李金髮進學堂的時候,朱亞鳳也上了私塾,李母要把她培養成一個大家閨秀,因為她不止把她看做女兒,更看作是將來的兒媳。
無憂無慮的童年少年時期總是過得很快,1919年,李金髮和朱亞鳳都已經19歲了,少男少女心中已經情根深種,為此,在這一年,李母歡歡喜喜地為二人舉行了熱鬧的婚禮,有情人如願順利成為眷屬。
新婚後,李金髮更加珍愛朱亞鳳,與她恩愛更甚,李母看在眼裡也倍感欣慰與幸福,半年以後,李金髮收拾行囊,前往法國留學,為此,只能暫時告別心愛的妻子了。
離別是為了更好的相遇,李金髮遠赴異國留學,也只是為了將來有一番作為,給朱亞鳳一個更好的依靠……只是,讓他沒難以承受的是,1919年一封家書給他傳來了一個噩耗——朱亞鳳在家中服毒自殺了。
到底發生了什麼?原來,自李金髮走後,朱亞鳳沒有一天不在思念他,而庭院深深,她的日子也越來越孤獨沉悶。三年的闊別,對丈夫的至深牽掛,讓朱亞鳳患上了抑鬱症,而這一切,家人沒有告訴李金髮,只為讓他安心讀書,但是,朱亞鳳終究一時想不開,服毒自殺了。
李金髮收到書信的時候,朱亞鳳已去世多日,早已安葬,這讓他悲慟不已,奈何路途遙遠,學業未完,他只能繼續留在異國他鄉,直到5年後,他才回到了國內,只是斯人已去,他的心裡也留下了長久的遺憾與思戀……
圖片參考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