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飲酒能治癒新冠肺炎的謠言又在伊朗散布,已有至少331人因飲用假酒中毒,27人喪生。
當無數的聲音亂人心神,那些擁有批判精神的人,才能不迷失,不迷惘,扼住時代命脈的同時,也把握住自己的命運。
在我們如今的家庭教育中,往往急於讓孩子汲取各種知識,而忽略了對他們的思辨啟蒙。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就是讓孩子掌握了積聚知識的能量。
標準答案,機械模仿,盲目追隨,都已經無法適應這個日新月異、信息紛紜的時代。能讓我們孩子贏在未來的,是獨立思考的能力。
培養孩子思辨能力
更多元、更理性地看待世界
這一季的《奇葩說》裡,我特別喜歡全程高能的傅首爾。
沒想到不僅傅首爾自己「神腦洞」,連兒子也點亮了段子手技能。
由於「惡趣味」,傅首爾有時喜歡給兒子一點「黑暗教育」,比如問他:我和你爸同時掉到水裡,你先救誰?
她兒子靈機一動:我在岸上大喊,誰給我遊戲充個值!
前段時間,傅首爾一度想生二胎,她兒子一句話勸退:算了吧,萬一和我一樣不爭氣呢?
作為親媽,傅首爾還有幸被兒子寫進了作文裡:二十年後的我有太多可能性,不努力,我就可能成為流浪漢或啃老族,但我媽很摳,不會同意。
天吶!看得網友們目瞪口呆,紛紛留言「傅首爾全家都是段子手」「傅首爾兒子來參賽一定能拿BBKING」……
確實,有一個渾身上下散發著「獨立思考」精神的媽媽,培養出來的孩子也一定眼光更多元、思維更思辨。
閱讀也是培養孩子思辨能力的好方式,這時選擇一本能夠啟發孩子獨立思考,教會他用更多元和包容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的書籍就顯得格外重要。
最近,我驚喜地發現了一本探討大於敘述、思考大於閱讀、比起傳遞知識,更注重啟發孩子思考和探索的哲學讀物——
《我的第一本哲學啟蒙書》,探討世界、夢想、幸福和死亡等多個主流問題。
多個哲學主流主題
全面啟迪孩子心智
哲學被稱為「一切科學的基礎」。在英國、法國、美國等很多國家的小學課程裡,每周都有哲學課。
哲學也是世界公認訓練大腦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英國教育基金會曾給48所小學的孩子上哲學課,數據證明,參加哲學課的孩子,數學成績、閱讀和寫作水平都大大提升。
我們國家也越來越重視「兒童哲學」課程,「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在座談中透露:
「高考的閱讀面正在悄悄變化,哲學、歷史、科技什麼類型的內容都要有。」
也就是說,只看所謂的課內教材已遠遠不夠應付中高考了。
咱們這本書就是寫給孩子的哲學啟蒙課,涵蓋了家長和孩子非常關注的多個議題:
為什麼人非要學習呢?
為什麼要有夢想呢?
什麼時候會感到幸福呢?
人為什麼要活著?
夢與現實的分界線是什麼?
宇宙的盡頭是怎樣的?
……
前兩天,幼兒園的老師問孩子們長大後的夢想是什麼?我家孩子回家後很困惑地問我,人為什麼要有夢想?
因此,我給她講了書中關於夢想的這一章。
作者用了一個很形象的比喻:「夢想就像談戀愛,說不清道理」,然後通過講述「小時候想成為太空人」、「羨慕無所不知的天文學家」等親身經歷,讓孩子自然而然地意識到「夢想的存在不需要理由,往往你在不知不覺中就有了"。
但夢想的存在又是有必要的。作者舉例說到以前的人雖然也不會翱翔於天空,但是有些人幻想自己有一天能飛起來,於是飛機就這樣被發明了。
同一個問題不同角度的探討,充分挖掘孩子開放性的思維方式。
聽完,我家孩子就放飛思緒,第二天去學校纏著老師說了一整天她的那些天馬行空的夢想。
除了對金錢之外,孩子對「死亡」的話題也很好奇。帶她參加了一次親戚姨奶奶家的葬禮後,她常常問我,姨奶奶去哪裡了。
我很贊同「死亡才是對生命最精準的教育」,但大多數中國家長,包括我自己在內,都不太擅長這個話題。
這本書很好地幫家長解決這個問題。「人死了之後會怎樣?」書中給出了很多開放性的可能。
他的肉體會變成灰、變成土,最終回歸大自然;他的靈魂可能會和肉體一起死去,也可能會在另一個世界繼續存在下去。
畢竟活著的人沒有死過,所以作者沒有給出答案,但就此引發了孩子對死亡這個問題的多角度思考。
緊接著,又通過講述「腦海中的記憶」這一概念,引發孩子思考:一個人死去之後,我們還能和他產生連接嗎?
當我們和孩子深入探討這些問題後,你會發現我們對日常生活的看法漸漸改變,這也是哲學有趣的地方。
要知道並不是所有問題都有答案,學會思考,比知道答案更重要。
從事了近50年兒童研究的心理學家張梅玲教授認為,如果在數學教育中滲透哲學思維,將大大提升孩子的思考力。
因此這本書並沒有太多年齡限制,作為最基本最核心的思維訓練,孩子越早開啟越有利。
累計銷售超過百萬冊
深受家長和孩子喜愛
這本書是由NPO「兒童與成人哲學研究會」代表理事河野哲也、NPO「兒童與成人哲學研究會」理事土屋楊介、東京工業高等專門學校教育系教授村瀨智之、東京大學大學院教育學博士神戶和佳子及大阪大學文學研究科博士松川繪裡強強聯合,根據孩子成長都將面臨的和關心的問題,結合哲學思維創作而成。
在日本一經上市便備受歡迎,累計銷售超過百萬冊。
國內知名教育專家盧勤、日本《每日新聞》、《每日小學生新聞》等給與了高度的好評。
孩子天生都是哲學家,《我的第一本哲學啟蒙書》把孩子喚醒了。
——知名教育專家 盧勤
哲學思考新形式,讓孩子在探討中找到成長的鑰匙,打開人生的大門。
——《每日新聞》
關注孩子的成長,關注孩子成長中的疑問和困惑是全社會的責任,《我的第一本哲學啟蒙書》在這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正面作用。
——《每日小學生新聞》
作家周國平說過:「如果你希望孩子成為一個真正優秀的人,那麼,哲學恰恰是最有用的。」
很多時候,父母對哲學問題的無能為力,有可能正在消弱孩子的邏輯思考能力、創造力和想像力。
僅需51.72元,一頓午餐的錢,就能讓孩子有所思考,有所領悟,培養辯證思維,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