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進程上來說,這並非是一場人們願意看到的完美決賽,面對一個左腳受傷並且局間休息時沮喪大哭的西裡奇,費德勒6比3、6比1和6比4取得勝利,這場溫網男單決賽僅僅維持了101分鐘。
從結果上來說,這卻又是一個極具歷史意義和情感內涵的完美結局。費德勒贏得史無前例的溫網第八冠,大滿貫冠軍數量進一步增加到了19個。本賽季已增添了兩個大滿貫冠軍的費德勒,繼續提升著自己的歷史標杆,他作為GOAT(史上最偉大球員)的地位愈發牢不可破——他身後的追趕者,納達爾15個,桑普拉斯14個,德約科維奇與埃莫森同為12個。
然而,費德勒存在的意義,遠非數字與成就所能表達。人們總擔心美好的事物稍縱即逝,但費德勒的長盛不衰恰恰證明了,最美好的東西,往往最為久長。
毋庸諱言,相比於年初澳網贏得大滿貫第18冠,費德勒此次在溫網贏得的大滿貫第19冠為他的球迷所帶來的興奮與狂喜,也許並沒有年初墨爾本那麼濃烈。一方面,三盤橫掃帶傷西裡奇的比賽進程,當然無法與澳網決賽與納達爾五盤大戰相比;而更重要的,澳網奪冠幾乎出乎所有人意料,相比而言,溫網第八冠更像是水到渠成之作。這和費德勒的感受也非常一致:「賽季初的成功讓我似乎一直生活在美夢之中,而如今,更像是對我努力訓練的回報。」
在距離36歲生日其實就只有三四周的年齡,這位四個孩子的父親,是不是比他二十多歲時更加強大了呢?這是一個可怕的想像,畢竟,在他的總共八個溫網冠軍中,能夠像今年這次一樣一盤不失奪冠的,也只是第一次而已。
羅傑·費德勒,1998年溫網青少年男單冠軍,2003年第一次在溫網成人組奪冠;如今,手捧第八冠的他,與在全英俱樂部贏取的第一個冠軍竟然已跨越了漫長的14個年頭。他在溫布爾登書寫著個人的成就史,而溫布爾登則見證了他的青春與歲月,他的成就與起落。尤其是這一冠和2012年的溫網上一冠時隔五年以及去年下半年傷停半年的事實,令這個冠軍更顯不可思議,費德勒說:「因為我一直有夢想,因為我一直相信。」他還承諾長時間起立歡呼中央球場內的萬千球迷,明年他還會來到回到這裡。
那些曾經苦苦守候「費德勒不奪大滿貫18冠就不改名」的名字好幾年的忠實球迷們,如今,竟然可以直接期待大滿貫第20冠了?按照費德勒目前所體現出的出色狀態,再考慮到穆雷和德約兩位頂尖對手雙雙陷入傷病問題,單賽季爭取三個大滿貫桂冠,還真不是什麼絕不可能的事情。
唯一遺憾的是,西裡奇的受傷令決賽質量不盡如人意。不過,他在受傷並且情緒崩潰痛哭之後能夠迅速調整心理奮戰到底,仍然令人尊重。西裡奇過去兩年在溫布爾登總共贏得了10場勝利,他比五巨頭球員都更加年輕,他仍然有足夠的時間和能力,去衝擊自己的第二個大滿貫冠軍。
這個冠軍令費德勒的世界排名回升到第3位,而在只計算本賽季積分的ATP冠軍排名榜上,費德勒的6545分僅僅落後納達爾7095分大約500分而已,兩人都將是年終世界第一的有力爭奪者,而這場競爭其他人看上去已完全沒有機會參與。不僅如此,費德勒有望在北美硬地賽季就重返世界第一,考慮到他過去一年裡兩隻手就完全數得過來的參賽數量,這簡直令人不可思議。
而從本賽季迄今男子網壇的大勢來說,費德勒拿下了三個大滿貫中的兩個,納達爾則成就了法網十冠王;此外,費德勒還拿下了三四月間的兩站北美硬地ATP1000大師賽,納達爾則收穫了三站歐洲紅土ATP1000大師賽的兩個。本賽季的大滿貫和大師賽冠軍幾乎盡數被費納兩人收走,重大賽事的唯一漏網之魚,就是茲維列夫的羅馬大師賽冠軍。在費德勒和納達爾雙雙回春的2017,他們會不會在美網決賽相遇?做出這個預言當然尚為時過早,不過,美網還真是兩人從未交過手的唯一一項大滿貫賽事。
即將36歲的費德勒,仍在充滿鬥志地優雅前行。這不禁令人想到了伯蒂奇在輸掉半決賽之後的話:「如果你看一些其他三十五六歲的球員,你能明顯看到年齡和巡迴賽的歲月在他們身心留下的痕跡,但羅傑卻並不是——他一定是一個非常獨特的人。」
只有那些最美好的事物,才最為長久。感謝費德勒,他讓網球運動繼續美好下去——而且,我們這一次不必再等六個月才能看到他下一次美好的表演,謝天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