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騰訊視頻出品,稻來傳媒、企鵝影視聯合製作的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周日晚在騰訊視頻和浙江衛視更新播出。由總導演陳曉卿、李勇,製片人朱樂賢、張平領銜,《風味人間》第2季延續上一季透過食物看到一方風土的理念,繼而將觀察視野擴展到全球探究食物與人的關係。
萬物由一粒種子繁衍發展,本周節目組帶著搜遍世界風味的創作信念,圍繞晶瑩飽滿的卵和蛋,拍攝出了一部令人垂涎欲滴的《顆粒蒼穹傳》。
瑞典剝魚子
《風味人間》探尋顆粒奧秘 顯微拍攝紀錄極致變化
從土地到海洋,顆粒都有著不小的存在感。不論是嬌嫩的魚卵、富含蛋白質的蛋,還是脆實的蝦籽,人類總能找到相適宜的烹飪方式,讓平常可見的食材釋放出不同的風味。而這種風味形成的奧秘,也是陳曉卿和稻來團隊很想要呈現給觀眾的內容。《風味人間》節目組通過與中科大「美麗科學」團隊合作,加入了超微攝影和顯微攝影,選擇從人類肉眼難以看到的視角紀錄食物最細微的變化。
這不僅是紀錄片拍攝技術上的革新,對《顆粒蒼穹傳》分集導演和攝影師來說,也是一次巨大挑戰。分集導演姜阿儀表示魚籽普遍很小,也只有通過顯微攝影才能把許知識和變化更直觀地呈現給觀眾。《顆粒蒼穹傳》攝影師鄭毅則回憶道,為了把雞蛋表現出新鮮感,讓觀眾感到不是那麼熟悉,最多的時候磕過一百多個雞蛋來配合實驗。
瑞典的人們擅長在歐白鮭魚子中加入少許鹽製作成味道鹹鮮的魚子醬。鹽在橘黃的魚子表面漸漸融化,甚至魚子內部溶液中大量游離的胺基酸都在顯微攝影的鏡頭下呈現得清清楚楚。經過醃漬的魚子不僅色澤更加通透瑩潤,味道也鮮美異常。《風味人間》也首次創新嘗試使用CG動畫方式,直觀還原了高郵鴨蛋醃製變化的全過程:鹽抑制了黴菌的生長,被分解後的離子進入蛋殼內,讓液體形態的蛋黃逐漸凝固,最終得到如沙如綿般的口感體驗。
醃蛋顯微攝影
《顆粒蒼穹傳》打卡全球「撞食」 在世界坐標上求同存異
與微觀視角相對應的,《風味人間》還有宏觀視野上的開拓:立足於中國,在全世界的範圍,尋找特色鮮明的美食。但不同之處在於第2季的內容會更加強調中外東西之間聯繫和對比。製片人張平表示在設計本季節目內容的時候,更加強調達到「撞食」的效果。即便是本土美食也並不會孤立存在,放在世界的坐標下,有些獨具特色的食物樣本,也能在遙遠異鄉找到異曲同工的處理方式。
傍海生存的阿拉斯加人、瑞典人都掌握著讓魚籽更加鮮美的烹飪方式;美國的洛杉磯人竟然也與中國高郵的居民在醃漬蛋黃上達成了共識。同樣是將蛋與肉餡兩種食材進行組合,福建地道小吃灌蛋手藝奇特,把蛋黃當作外皮,灌入充足餡料,文火煮熟;而英國人卻選擇讓肉餡在外,包裹著雞蛋油炸成為美味的蘇格蘭蛋。
福建灌蛋
《風味人間》挑戰網友飢餓底線 新奇吃法讓人大開眼界
看過節目中熱帶的螞蟻卵和蘇州的蝦籽,還有順昌灌蛋等新奇的美食製作方式之後,網友也忍不住感慨眼前這顆原本以為稀鬆平常的蛋,都變得有點陌生了。《顆粒蒼穹傳》分集導演姜阿儀在採訪時透露,在做節目調研時,也會順著大家不熟悉的食材和吃法這個方向來查找,其中三蝦麵可以了解到蘇州人對烹飪的耐心,繁瑣的製作過程和對美味的極致追求令人佩服至極。一種食材在全球竟然有這麼多花樣吃法,真是令人大開眼界!還有網友表示「5月的最後一個夜晚,能有《風味人間》的陪伴才不算遺憾!」
從甜食、螃蟹盛宴、到千滋百味的醬料、雜碎和顆粒,《風味人間》第2季每個周日的深夜播出,不斷地挑戰著吃貨網友們的「飢餓底線」,難怪有觀眾調侃:「沒有人能空著肚子挨過這五十多分鐘的美食轟炸。」
食物與人的連接,讓《風味人間》成為紀錄世界風味、傳遞人間至味的最好信使,稻來紀錄片實驗室不僅通過鏡頭呈現了美食,也記錄下了屬於普通大眾的煙火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