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穆朗瑪峰萬年冰川,萬年魅影藍冰,美極

2020-12-26 騰訊網

珠穆朗瑪峰萬年冰川,青藏高原, 珠穆朗瑪峰不僅塑造了奇幻的冰雪世界,而且為人類造就了寶貴的固體水庫———冰川。海拔6000米以上萬年魅影藍冰,美極,一起來欣賞吧!珠穆朗瑪峰,藏語意為「聖母」,海拔8848米,為世界第一高峰,位於喜馬拉雅山中段之中尼邊界上、西藏日喀則地區定日縣正南方。峰頂終年積雪,一派聖潔景象。珠峰地區擁有4座8000米以上、38座7000米以上的山峰,被譽為地球第三級。

珠穆朗瑪峰山谷冰川發育,山峰周圍輻射狀展布有許多條規模巨大的山谷冰川,長度在10公裡以上的有18條,末端海拔3600~5400米。其中以北坡的中絨布、西絨布和東絨布3大冰川與它們的30多條中小型支冰川組成的冰川群為著。珠穆朗瑪峰周圍5000平方公裡範圍內冰川覆蓋面積約1600平方公裡。

在許多大冰川的冰舌區還普遍出現冰塔林。古冰鬥、冰川槽形谷地、冰川或冰水侵蝕堆積平臺、側磧和終磧壟等古冰川活動遺蹟也屢見不鮮。寒凍風化強烈,峰頂巖石嶙峋,角峰與刃脊高聳危立,遍布巖屑坡或石海。

珠穆朗瑪峰山體呈巨型金字塔狀,威武雄壯昂首天外,地形極端險峻,環境異常複雜。雪線高度:北坡為內5,800~6,200米,南坡為5,500~6,100米。東北山脊、東南山脊和西山山脊中間夾著三大陡壁(北壁、東壁和西南壁),在這些山脊和峭壁之間又分布著548條大陸型冰川,總面積達1,457.07平方公裡,平均厚容度達7260米。

相關焦點

  • 南設得蘭群島最大的島嶼,看萬年藍冰
    攝影/廈航style看著這麼藍的冰川,其實冰是沒有顏色的,冰川冰呈現藍色同天空呈現藍色的原理是相同的,都是光的散射作用,只不過在冰川冰中微小的氣泡代替了大氣中的氣體分子、小水滴等的作用。通常所見到的冰都是由液態的水冷卻到0℃以下凝結形成的,但冰川冰的形成過程卻不同,它的「前世」並不是液態的水,而是固態的雪。
  • 冰川:藍冰的成分比較複雜,是密度很高的厚冰
    一早食早餐時,David 話告訴我們一個Bad news, 話瓦特納冰川那邊有15-19級風,冰川公司已經停止所有遊客進內。為了搏一搏,David 還是車我們到了冰川公司大門口。沒去冰川的代替景觀是一個 Skeiará Bridge Monument 其實是兩塊爛鐵搭成的一個景觀,而冰川就在公路上離遠就見到藍色的冰。大家好奇地問David 為何是藍色的冰,David 說是因為D冰厚。藍冰湖的溫度只有零下2度,風也很大,畢竟冰川裡面的風力最大陣風達到19級。河邊的風力估計也有12級!不過漂亮的藍冰還是吸引我們不惜伸出一對玉手去按下相機的快門。
  • 你知道珠穆朗瑪峰是哪個國家的?珠穆朗瑪峰高多少米?
    世界上最高的山珠穆朗瑪峰,是許多登山冒險者都嚮往的聖地,關於珠穆朗瑪峰的故事網上也有挺多,下面小編跟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珠穆朗瑪峰高多少米,以及珠穆朗瑪峰的地理位置。珠穆朗瑪峰高多少米珠穆朗瑪峰是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為世界最高峰,按2005年中國國家測繪局測量的巖面高為8844.43米,尼泊爾則使用傳統的雪蓋高8848米。地質學家在珠峰地區採集到了拉伸變形的巖石樣品,經過分析測算發現,在1300萬年以前,珠穆朗瑪峰的高度可能比8848米要高出很多,曾經超過12000米。
  • 揭秘800萬年前,最早的大熊貓——始熊貓
    約距今300萬年,猿猴已經進化成古猿人,他們會使用石器捕捉獵物,食用生肉和果子。此時的始熊貓已經進化成早期的類大熊貓和小熊貓的樣子,也是食肉,卵蟲和果子。更新世時期轉眼更新世時期(約258.8萬年~11500年以前),類大熊貓和小熊貓已經進化成亞種大熊貓分布相當廣泛,那時候亞洲大部分地區是熱帶氣候。
  • 珠穆朗瑪峰上的冰川,加速融化,登山受害者的遺體順流而下
    中國的青藏高原及其周邊山區是地球上冰雪儲量最大的地區之一,僅次於南極和北極,被稱為地球的「世界屋脊」,然而,全球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對青藏高原造成了嚴重破壞,近幾十年來,青藏高原平均氣溫增幅明顯高於全球平均水平,導致降水量增加、冰川退縮、積雪減少、湖泊萎縮、凍土消融、草原和溼地退縮,部分地區荒漠化,目前越來越多的數據顯示,珠穆朗瑪峰乃至整個喜馬拉雅山的冰川正在迅速融化
  • 總裁的50歲郵輪之旅,萬年冰川復活節島石像天堂谷等奇幻,中2篇
    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之一在於它對人類未知的神秘,即使看過再嘆為觀止的冰川的照片,真實展現在你眼前的景象是無法用任何照片比擬的。晶瑩剔透形狀各異的浮冰,越來越多聚集在船周圍,我們慢慢向San-Rafael冰川移動,為這人世間一覽無餘的壯闊景觀而深深震撼。
  • 300萬年冰洞,萬古不化!
    萬年冰洞距地面有100多米,請注意,這裡指人可達到的相對深度,下面還有多深,還未探測開發。攝影/開心貓這樣的冰川奇景也只有在極地才能看到,即便是冬日的冰瀑奇景也沒有這樣大面積的,也沒有這麼高深的(可是100多米哦)。
  • 珠穆朗瑪峰冰川發生雪崩 6名登山者遇難多人失聯
    據4月18日消息,美國媒體報導,一家登山公司稱,約有10名登山者在攀登珠穆朗瑪峰時失去聯繫。其中6人遇難,還有幾名失聯者。報導指,孔布冰川發生了雪崩,地點剛好位於這10名登山者的營地上方。另據法新社消息,尼泊爾登山協會稱,此次雪崩已經造成其中6名登山者遇難。救援人員已經找到4名遇難者遺體,正試圖將另外2名遇難者遺體從雪中挖出。
  • 喜馬拉雅山和珠穆朗瑪峰是什麼關係?
    本期帶來的資訊是(喜馬拉雅山和珠穆朗瑪峰是什麼關係?) 首先要介紹一下喜馬拉雅山―― 喜馬拉雅山脈 (梵語:hima alaya,意為雪域),藏語意為「雪的故鄉」。
  • 河南登封 億萬年的中嶽嵩山
    距今6.1億年以後,全球氣候變冷,嵩山地區也發生了冰川活動,屬於大陸冰川。遺留下的冰川堆積物,是一種泥礫混雜的特殊沉積物,稱羅圈組。經受了少林運動以來2.57億年的風化剝蝕,嵩山一帶乃至華北古陸幾乎被夷為平地。距今5.43億年時,來自南方的海水慢慢向北推進,揭開了地質史上新的一頁—古生代。海水從東南和西南兩個方向向華北古陸推進,淹沒了嵩山地區,嵩山第四次成為海洋。
  • 南極的「血瀑布」,河水已流淌了100多萬年,至今不見枯竭
    但南極卻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這裡的冰川歷史長達20萬年以上,有些甚至超過了幾百萬年,而由於南極的氣候寒冷,沒有遭到人為的破壞,因此這裡還保持著最原始的模樣。科學家通過研究冰川中的空氣和細菌,可以研究和分析地球過去的氣候變化以及歷史,除此之外,南極還有一處吸引人的景點,它就是著名的「血瀑布」。
  • 鏡泊湖藍冰
    提起冬日的鏡泊湖,很多人會想起吊水樓的冰川瀑布;說起冬季的特殊景象藍冰,人們更多的會是想到貝加爾湖藍冰。看到過國內最美藍冰去處的推薦,有新疆的賽裡木湖、四川的冷嘎措、西藏的普莫雍措,甚至還有吉林的查幹湖。但你知道黑龍江的鏡泊湖藍冰嗎?
  • 地球溫度不斷升高,或將地球帶回9000萬年前,南極還是一片綠洲!
    2020年的極限高溫,一次又一次刷新紀錄,我們認為的地球上最為寒冷的地區,南北兩極都在不斷的突破溫度極限,北極38攝氏度,南極20.75攝氏度,這樣的溫度甚至比一些溫帶地區的溫度還要個更高一些,科學家稱,這是北極地區8萬年一遇的高溫。出現高溫的,除了極寒地區外,全球溫度普遍升高。歐盟哥白尼服務中心,更是將2020年定義為全球範圍內有史以來最為炎熱的一年。這確實應該引起人類的重視了。
  • 世界上最古老的「冰芯」,超過100萬年歷史,堪比移動的氣候圖
    喜歡看一些天文學相關的書籍的朋友們,應該都有了解過,到目前為止,我們生活的地球大概存在了46億年左右的時間,而銀河系中的各種星系,他們的壽麵可能就更加長了,關於科學家們怎麼研究地球的年齡的,當然是有特殊的方法了,其中冰芯就是一種很好的研究方法了,下面我們來了解下世界上最古老的「冰芯」,超過100萬年歷史
  • 珠穆朗瑪峰 · 西行漫記
    ,東坡在定日縣曲當鄉),南部在尼泊爾境內,是世界最高峰,也是中國跨越四個縣的珠穆朗瑪峰自然保護區和尼泊爾國家公園的中心所在。珠穆朗瑪峰山體呈巨型金字塔狀,威武雄壯昂首天外,地形極端險峻,環境非常複雜。雪線高度:北坡為5800~6200米,南坡為5500~6100米。東北山脊、東南山脊和西山山脊中間夾著三大陡壁(北壁、東壁和西南壁),在這些山脊和峭壁之間又分布著548條大陸型冰川,總面積達1457.07k㎡,平均厚度達7260米。冰川的補給主要靠印度洋季風帶兩大降水帶積雪變質形成。
  • 萬年曆的「萬年」,居然是這個意思
    我國古代傳說中最古老的一部太陽曆要數萬年曆了。但,以前的萬曆年肯定不是你我概念裡「可以顯示很長時間的年曆」。萬年曆是遠古時期商朝一位名叫「萬年」的樵夫所發明的,為紀念編寫這部曆法者的功績,就把這部曆法命名為「萬年曆」,樵夫萬年也因此被封作日月壽星。2019-31二十四節氣 特殊版式小型張在過年的時候,人們所掛的壽星圖便是為了紀念這位德高望重的萬年。
  • 氣候變化如何影響珠穆朗瑪峰:氧氣增多和冰川消融
    來源:新浪科技1、傍晚時分,一朵白色雲彩漂浮在珠穆朗瑪峰頂部。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2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珠穆朗瑪峰正在面臨著新的危機——高海拔空氣正在吸收更多的氧氣,大型冰川正在快速融化消失……儘管珠穆朗瑪峰(簡稱珠峰)是地球最高山峰,但它仍然無法擺脫氣候變化的影響。
  • 鬥羅大陸:唐三最強的防禦技能,來自9萬年魂獸,威力堪比20萬年
    大家好,我是喜歡看動漫的小夏,今天小夏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關於鬥羅大陸的內容,劇中唐三最強的防禦技能,來自9萬年魂獸,威力堪比20萬年,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哪些巖石造就了地球之巔——珠穆朗瑪峰
    我國大地構造學家常承法率先運用這一學說解釋青藏高原-喜馬拉雅的演變歷程,1973年他在《中國科學》上發表了題為「中國西藏南部珠穆朗瑪峰地區地質構造特徵以及青藏高原東西向諸山系形成的探討」的論文,提出青藏高原是多個由陸塊和島弧構成的地體在古生代、中生代和古近紀多階段相繼向亞洲拼合增生形成的。
  • 康熙皇帝為什麼要給珠穆朗瑪峰量「身高」?
    1951年,地理學家王鞠侯建議其正名為「珠穆朗瑪峰」。1952年5月27日,人民日報刊發《中央人民政府內務部、出版總署通報「額菲爾士峰」應正名為「珠穆朗瑪峰」,「外喜馬拉雅山」應正名為「岡底斯山」》。2002年,人民日報也曾刊文,認為英文名「Mount Everest」應正名為藏語名「Mount Qomolangma」(「珠穆朗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