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提起"大便"這個詞,腦子裡總是很有畫面感,那種特殊的臭味仿佛隔著屏幕都能肆意地飄散而來。但是呢,拉屎大便是人類必須進行的生理活動,正常的排便可以幫助調節人體的消化系統,將腸胃中的有害物質和腸道垃圾、毒素排出體外,保證了生理的正常循環,同時減少疾病的發生。所以還是要足夠重視這個"臭臭的朋友"才好啊。
關於大便次數和排便時間問題,很多人都有些疑問,像是一天拉幾次大便算正常?啥時候拉最好?什麼樣的屎正常?大便次數太多或者太少對身體有有哪些影響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首先呢,從醫學角度來說,大便的次數和排便時間是沒有嚴格標準數據規定的,一周拉3次,或者一天拉3次都屬於正常範圍,而且任意時間排便都是沒什麼說法的。
很多人都覺得清晨起來喝水後拉大便可以更快地將前一天的宿便排出,是最健康的"拉屎時間",這種說法也是沒有具體的科學依據的。晨起有便意是因為胃結腸反射或體位反射引起結腸總蠕動的後果,這種蠕動一般每天會有個2-3次左右。當聚集到一定量時腸壁產生一定壓力時就會引起排便反射。
一天拉幾次大便對身體比較好?什麼樣的屎正常呢?
按照正常情況來說,一天一次或者兩次排便是對身體比較有利的,這樣可以及時的將腸道垃圾排出體外,減少毒素殘留時間。在這個排便頻次中,排出的大便多為黃色成形軟便便。、如果排便次數過少,3天及以上才去一次廁所,那麼你可能存在上火、便秘等問題,這時候的糞便可能會呈現出臘腸樣,有些幹硬;4、5天甚至更久才排便一次,那麼便秘就稱得上比較嚴重的地步了,這時候會出現排便費力、屁屁幹疼,甚至難以順利排出的情況,建議人為幹預,到醫院拿點藥物來調理一下。
如果排便次數每天超過了3次,甚至高達數十次,那麼就可能是某種疾病引發的腹瀉了,像是吃壞東西、腸胃炎等都會導致腹瀉,這種情況也需要及時檢查治療。
這樣可以保證腸道中的垃圾物質,毒素以及代謝廢物及時排出體外。如果排便次數過少,三天以上排便一次,說明存在便秘或者大便秘結症狀,需要及時調理。如果排便次數每天都超過三次,或者多達十幾次,可能是患上了某些疾病,導致腹瀉後排便次數增多,這種情況需要及時檢查並治療。
和你相依為命的大便還正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