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面回到一年前,2018年3月8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山東代表團審議,來自臨沂的張淑琴代表介紹了當地發展青少年足球的情況,並將一張山東郯城第一中學女子足球隊訓練的照片送給總書記。聽說球隊即將走出國門,到以色列參加比賽和交流,總書記關心地詢問當地有沒有足球傳統。得知9年前才開始組建球隊,總書記稱讚發展得很快。
得到總書記的稱讚,遠在千裡之外的郯城女足姑娘們萬分開心,但作為這支隊伍的主教練,姚波在激動的同時沒有忘記自己的初衷。「能代表祖國,站在世界大賽的領獎臺上,是我和隊員們共同的夢想,相信隨著郯城一中女足和臨沂足球事業的不斷進步,這一天不會太遠。」郯城一中足球隊主教練姚波信心滿滿地說。
「我喜歡足球,熱愛這個事業,作為一名老師,我也非常想讓學生們和我一樣,感受足球運動所帶來的快樂。」2003年7月,從山東體育學院足球專業畢業後,姚波來到郯城一中,光榮地成為了一名體育老師,同時也負責學校足球特長生的訓練。
萬事開頭難,鑑於當時的足球環境,很多好苗子的家長不願孩子走上足球這條路,特別是女孩子的家長。「女孩子練什麼足球?別胡鬧了!」「你捨得你家孩子,天天泥裡土裡摸爬滾打一身傷啊!」面對各種嘲諷和不信任,姚波的「倔勁兒」上來了:這本是一條幫助孩子成才的好路子,我一定要闖出名堂來,堵住那些不信任的嘴。
「當時學校沒有正規的足球隊,只有一些體育特長生練習足球。」姚波說,作為一名熱愛足球的老師,他非常希望能帶領著孩子取得好成績,因為這是他上中學時最大的一個夢想,而且對於學生今後的發展,也有諸多的好處。
姚波的想法和姜慶潮老師一拍即合。他們跑遍全縣初中選苗子,並著手開始訓練。當時的隊員大多是毫無足球專業基礎的學生,姚波沒有埋怨,本著對足球的痴迷熱愛,依靠過硬的專業技能,2007年,在臨沂市第四屆全民運動會上,姚波帶領郯城縣青少年足球隊獲得了男子甲組第一名、乙組第二名好成績。為郯城縣爭得榮譽的同時,收穫了播種校園足球的寶貴經驗。
「這幫小夥子,也真給我掙了臉!」現在回憶起十幾年前的事,姚波笑得很開心,因為從這群孩子身上,他似乎看到了中學時代的自己。
2009年,郯城一中女子足球隊成立了,這不僅是建校60年來的第一次,更為郯城校園足球,乃至臨沂校園足球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作為首任主教練的姚波,帶著使命和夢想,跑遍全縣20多所初級中學,物色、挑選、面試隊員,並用盡所長,以更專業的知識,更科學的訓練,更人性化的管理,悉心錘鍊著女足的第一批隊員。同時,他開始組建並不斷完善女足梯隊,從小學、初中到高中,打造了一條完整的郯城一中女足青訓體系。
隨著比賽級別的上升,比賽成績的矚目,郯城一中女子足球隊在全省乃至全國名氣越來越大,先後獲得「全國校園足球高中女子夏令營」冠軍、「全國中學生足球錦標賽」冠軍,「中國中學生足球協會杯」冠軍、「中國足球學校杯U17」冠軍、「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總決賽」冠軍、「中國足球學校杯」冠軍等7次全國重要賽事的冠軍,並在2018年世界中學生五人制足球錦標賽上,代表中國獲得第七名的好成績。
同時,郯城一中女足還成為廣州恆大、天津權健俱樂部優秀生源培養基地。近幾年先後有17名梯隊隊員被選入省足球集訓隊,其中隊員陳媛進入了國家少年足球集訓隊。2012年至2018年王小雙、尚良慧、王晶、丁陽等100多名隊員陸續被重慶大學、西南大學、東北師大等一本院校及「211」「985」院校錄取。連續七年郯城一中女子足球隊高考升學率100%,得到了社會的認可。
「讓學生們有一個好的未來,相信這是每一位老師都會有的願望,我呢,只是在她們足球的路上推了一把。」面對這些一座座獎盃和榮譽,姚波謙虛地說。
「學習,學習,再學習!」是姚波給自己定下的要求,「足球這項運動,只有不停地學習才能做到與時俱進,才能不被淘汰。」姚波說,球隊組建之初,由於缺少比賽經驗以及科學的管理方法,隊員們在比賽中屢屢受挫。有一次在比賽中被對方打了20∶0,自己恨不得找個地縫兒鑽進去。「我當時真的想找個地方躲起來,但我還是堅持看完比賽,因為在對手的身上,有我們需要學習的地方。」
這些年來,姚波先後參加了山東省體育局、教育廳,中國足協,亞足聯等級別的高端培訓,但真正讓姚波學習到世界最先進的青少年足球發展理念和訓練技能,還是2016年在法國的三個月。「那次是受教育部委派赴法國足球教練員培訓,這對於我來說,是做夢也想去的地方。」姚波說,三個月的時間不算長,但對自己影響非常大,恨不得一天變成48個小時,消化吸收老師傳授的內容。「那三個月,我也很想去法國各個景點看看,但想到家裡的孩子們,我還是儘量多的把國外先進的教學理論和訓練技能帶回去,幫助球隊迅速成長,在最快的時間,達到國際校園足球的水準。」
就在郯城一中女足不斷收穫冠軍的同時,姚波自己也通過不斷地學習,獲得亞足聯C級教練員、德國校園足球C級教練員、國家一級足球裁判員等資格。同時,他還先後獲得教育部校園足球優秀教練員、教育部赴法留學項目優秀學員、山東省優秀教練員、臨沂市政府勞動模範、臨沂市十大傑出青年、臨沂市新長徵突擊手等榮譽稱號,並榮立臨沂市政府二等功。
「一支球隊成績的取得,離不開高水平的訓練和嚴格的管理。」姚波說,目前郯城一中女足共有4名教練員,大家分別負責不同的梯隊。現在,學校每年都會派教練員外出充電,學習先進的足球理念,以發現球隊的不足之處,提高訓練水平。
幾年來,郯城一中女足在姚波的帶領下,逐步形成了獨到的教學訓練模式,為了校園足球的普及,姚波牽頭編制了《郯城一中足球校本教材》,開展了「足球特色大課間」活動,將足球引入體育課堂,將足球的技術、戰術進行簡化,創編適合學生練習的足球遊戲,並穿插足球的基本技術練習,學生參與率達到100%。
郯城一中女足取得的成績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認可。基於通過郯城一中模式帶動整個校園足球開展和普及的初衷,2016年,郯城縣成立了由4所學校組成的校園足球俱樂部——聚能俱樂部。由於各個學校足球專業水平的不平衡,俱樂部仍以郯城一中女子足球隊教練組為班底,平時就由他們派教練到各學校,幫助開展校園足球的教學與訓練。經過一段時間的建設,現在俱樂部的每所學校都有了4支校隊,其中4—6年級各有一支男女隊,2—3年級各有一支男女隊,每隊隊員在15人左右。這就保證了每所學校足球隊員人數在100人左右,形成了一個系統的梯隊培養模式。
如今,身兼臨沂市女子足球隊主教練的姚波還有一個新想法,就是把校園足球在全市推廣,讓臨沂也成為全國知名的足球運動之鄉。「相比前幾年,我更注重青少年足球的可持續性發展。」姚波說,在最近的各種大賽上,他更多地啟用了年輕隊員參賽。「可能這樣做對成績有些影響,但長遠看,這對於整個梯隊的發展有重要作用。」姚波說,每個人都想成為冠軍,能代表中國站在世界大賽的領獎臺上依舊是他的夢想,但相比讓足球成為臨沂的第一運動,讓大家說起女足就想起臨沂,他覺得這才是他需要畢生奮鬥的目標。
運動場上,她像一匹脫韁的小野馬,馳騁綠茵,頑強拼搏,收穫自信和成功;學習中,她一絲不苟,品學兼優,收穫成績的喜悅……她就是沂州實驗學校學生張晶晶。
在老師眼裡,張晶晶成績的取得靠的不是天賦而是認真、堅持和自律。「時間是擠出來的,充實的生活帶來的不是壓力而是動力。」張晶晶說,愛好和學習她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她會在最美的年華為最美的青春付出努力,不辜負最好的自己。
14日,在臨沂一中北校區體育館,室內氣溫不是很高,但籃球訓練場上的運動員們仍是大汗淋漓。「我們都是『女漢子』,不怕累。」張晶晶抱著籃球跑到記者旁邊,汗如雨下。
纖瘦的身體,緩慢的語速,略帶些羞澀,很難相信這是剛剛籃球場上張揚的張晶晶。張晶晶的籃球生涯從小學3年級開始,那時學校要組建籃球隊,因為熱愛體育,張晶晶報名參加了,成為沂州實驗學校女籃成立的第一批運動員。
每天下午放學後兩個多小時的訓練,當時不足9歲的張晶晶咬牙堅持了下來,「我喜歡籃球,喜歡和隊友在籃球場上團結協作的氛圍。」張晶晶說。
「張晶晶不是隊裡最有天賦的,卻是最刻苦的。」沂州實驗學校籃球教練季維娜說,隊員裡,晶晶的身高不佔優勢,在訓練中卻很刻苦,遇到困難不退縮。2018年暑假的一次集訓讓季維娜印象深刻。當時天氣特別炎熱,訓練強度很大,張晶晶渾身起滿了痱子,但她還是堅持訓練了一個月,期間沒請過一天假。
入隊這些年,張晶晶付出了同齡孩子無法想像的辛苦,灑下了無數的汗水,剪短了心愛的頭髮。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張晶晶所在的女籃開始在各種大小比賽中獲獎:2018年中國小籃球聯賽山東賽區第一名;華北賽區44支隊伍中獲精神文明獎;2019年3月獲臨沂市校園籃球特色學校的比賽冠軍;今年4月份獲山東省校園籃球特色學校冠軍。
「訓練過程確實非常苦,但我覺得把打籃球當作自己要克服的一個個難關,當成一種樂趣所在,也就不覺得累了。」張晶晶笑著說。
「有人說,打籃球會影響孩子學習,也有人認為,只有學習不好的孩子才會打籃球,對張晶晶來說不是這樣的,打籃球不僅沒影響她的學習,反倒因為勞逸結合的關係,讓她學習不斷進步。」季維娜讚嘆地說。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從一年級到現在,張晶晶的各科成績一直在全年級名列前茅,年年榮獲優秀少先隊員、三好學生、學習標兵,各科狀元等稱號。今年的期末考試,張晶晶的語文、數學、英語三門課都獲得滿分,是全年級唯一一個三門主課滿分的學生。
「時間永遠是擠出來的,充實的生活帶來的不是壓力,而是動力。」張晶晶說,她利用好課上的時間,認真聽老師講課,放學後第一件事情先完成作業,再進行其他業餘愛好,能很好地合理分配時間。因為知道自己每天學習時間少,她比別的孩子更用功,除了上課認真聽講,每天晚上訓練完七點半之後回到家還要預習新課。
一周的訓練,只有周六休息,張晶晶又在閱讀寫作等其他方面鑽研,讓自己各方面變得更加優秀,雜誌《夢想花開》、校報上多次刊發她的文章。別的孩子放學後完成作業,在家悠閒看電視、吃零食、玩的時候,張晶晶在籃球場上揮汗如雨地訓練;別的孩子在寒暑假休閒旅遊時,張晶晶還在球場上訓練。
「我能從體育中收穫快樂,每次的進步都很有成就感。」張晶晶認為,學習和課餘愛好並不衝突,只要合理安排時間,就能事半功倍,打籃球磨鍊了自己堅韌的毅力,這對學習很有幫助。
跟往年寒暑假一樣,這個暑假張晶晶沒有在家待幾天,除了籃球訓練就是外出打比賽。泰安、煙臺、濟南、北京,她跟隊員們一刻沒閒下來,每次比賽都取得了優異成績。
憑著勤奮努力,張晶晶靠自己的實力入選籃球隊的12人大名單,參加各大籃球比賽。
「跟我們相處的時間比較少,孩子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做父母的非常支持。」張晶晶的父親張佃龍言語中充滿了對女兒的讚賞。從小,張晶晶就堅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每做一件事都有條不紊。長大懂事後,只要在家,她都幫助父親照顧多病的爺爺,幫媽媽照顧調皮的弟弟。
張晶晶坦言,她非常感謝父母的支持,沒有他們的支持自己也不可能做好每件事。「我熱愛體育,熱愛籃球,我的夢想是當一名籃球明星,把自己的愛好變成為學校爭光、為家鄉爭光、為國爭光。」張晶晶說,這是她最大的願望。等到老了打不動籃球了,也能成為一名籃球教練,幫助完成更多孩子的籃球夢想。
8月底,沂州實驗學校籃球隊將奔赴瀋陽參加全國性籃球比賽,張晶晶再次入選了12人大名單,她說,將全力以赴跟隊裡的小夥伴們再打一次漂亮的勝仗。
黃筱涵是臨沂第四中學的一名中學生,暑假後即將升入高二,她精通琴棋書畫腹有詩書,不驕不躁勤勤懇懇。在校期間,黃筱涵展現出遊刃有餘的管理能力和靜心專注學習的無限潛力,像一朵兼具美貌與才華的向陽花。當選為臨沂四中「2018年度感動校園人物」的她勤奮學習,團結同學,樂於奉獻,全面發展,成為時代弄潮兒的一個代表。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滿腹詩書的黃筱涵總是妙語連珠,出口成章。她參加過許多活動和比賽,獲得大大小小的榮譽近20項:「全國青少年作文二等獎」、「沂蒙小使者」、「山東省書香少年」、「山東省校園主持人大賽全省第三名」,「臨沂市優秀傳統文化比賽一等獎」,還被臨沂市電視臺特聘為小主持人,參加蘭山區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文藝匯演節目。她飽覽名著,琴棋書畫唱歌跳舞樣樣精通,曾在「臨沂市奧爾諾杯校園歌手大賽」上一舉奪魁,古箏、舞蹈和書法在同齡人中更勝一籌。一個個榮譽記載了黃筱涵的成長足跡。在假期及課餘時間,她參加了寫作、英語、音樂、繪畫等社團活動,並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各類活動。廣泛的興趣和愛好,既陶冶了情操,更讓她對學習和生活充滿了熱情和自信。
2018年8月26日,高中軍訓第一天,黃筱涵就被選為學生代表發表感言。年級安排搬書任務,她一個文弱女生表現出巾幗不讓鬚眉的責任與擔當。炎炎夏日,汗水順著額頭往下滴,一直浸溼了整個後背,從下午一直忙到夜晚……每次學生大會,她既是主持人,又是領誓人,忙前忙後,井井有條。全校升旗儀式,她發表演講,慷慨激昂,感染四方。認識黃筱涵的人都說她永遠充滿活力,就像熱情洋溢的向日葵,用微笑徵服每一個人。
班主任外出學習九天,黃筱涵以一己之力維持一個班級的紀律和大小事務。作為生物課代表的她安排學生助教,講解習題,布置作業,井然有序,贏得老師們稱讚。在學習上,她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她認真聽講,善於思考,有著極強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主動攻克一個個難題,展現出「勝不驕敗不餒」的強者姿態,也展現出她無限的潛力。運動會期間,黃筱涵積極組織同學策劃入場儀式,提出了許多有創意的點子。
在同宿舍室友的眼中,黃筱涵不僅開朗樂觀,還是一個熱心腸的人。每當室友有困難的時候,她總是熱心幫助,當室友心情沮喪時,她總會很有耐心地開導室友,一掃籠罩在眉間的陰霾。
在去年國慶長假期間,黃筱涵積極號召組織同學到敬老院,認真傾聽老人的心願,還為老人準備了唱歌跳舞等豐富多彩的節目。她的樂觀與熱情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她們的到來讓老人們不再孤單,感受到親人陪伴的溫暖。
黃筱涵說:「我一個人做不了太多事,那我就把每一件事都做好。」現實生活中,她總是把有意義的想法變為行動,用熱情感染他人,用真誠溫暖生活。
在老師眼裡,她是一名自尊自強和富有理想的少年,是老師的好幫手;在同學眼裡,她是知心夥伴和學習榜樣;在父母眼裡,她是個尊老愛幼的好孩子;在鄰居口中,她是個誠實守信,熱愛公益的小公民。
筱竹輕輕語,玉笛絮絮涵。黃筱涵的一舉一動,盡現新時代青年的風採,她的一言一行,彰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活潑開朗意氣風發的她用微笑擁抱著高中,用她的自信點亮著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