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跟大家聊舍瓦的時候,說到舍瓦是標準的轉會毀所有型球員,一次錯誤的轉會,幾乎葬送了他的整個職業生涯。在球場上,這樣的例子簡直數不勝數,比如當年赫赫有名的熱刺後防天團,以及銀河一期皇馬的杯具球星們……
歐文、小貝、伍德蓋特等人紛紛點讚。
在這群球員中,有一個阿根廷人總是被遺忘。這並不是由於他表現不錯或者上場機會寥寥,而是因為在皇馬之前和之後,他都打出了極其出色的表現,在本位置上一度能夠競爭世界最佳。然而之前之後他有多威風,在皇馬那段時間,他就有多狼狽。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巖石」薩穆埃爾——被銀河天團坑得欲哭無淚的後衛……
===========================
2004年轉會皇馬之前,薩穆埃爾可能是阿根廷歷史上最靠譜的中衛前三,甚至於跟內斯塔競爭一下現役最強都有可能。2001年羅馬的奪冠賽季中,薩穆埃爾賽季評分甚至壓倒內斯塔,義大利國內媒體,也經常用他和內斯塔比較。
他的職業生涯非常南美。親生父親在他出生之前就意外去世,小時候過著極其貧困的生活。薩穆埃爾是他繼父的姓氏——也是帶他走向足球道路的人。
在紐維爾老夥計嶄露頭角後,他被博卡青年籤下。2000年,22歲的薩穆埃爾以四百億裡拉的天價轉會羅馬隊,同年就獲得了聯賽冠軍。
羅馬的四年時間裡,他出場173次,打入12球。防守穩健,盯人出色,在後防線堅如磐石。於是毫不意外地,2004年他被皇馬盯上了,以2500萬歐元的身價加盟了皇馬。
一般來說,球員加盟皇馬,就意味著自己職業生涯的巔峰。然而,皇馬除了巨星雲集之外,還有一件事非常著名——坑後衛……
2004-2005賽季,薩穆埃爾在皇馬出場30次,打入2球。但一年之後,他灰溜溜地逃離了皇馬,並且發誓今後再也不會回去了。
因為他在皇馬的那一年時間,實在太慘了……
======================
球員加盟大俱樂部,目的必然是要和最好的隊友們合作。如果薩穆埃爾是由於這樣的理由加盟皇馬,那我們都可以想像他的絕望感——門將是卡西這點我沒意見,但後衛搭檔是埃爾格拉就有點坑爹了。而我的替補是……帕文?臥槽,老子能說髒話嗎?
銀河一期的「齊達內+帕文」政策,簡直坑死了不知多少後衛,也讓卡西成為了世界最佳門將之一(所謂弱隊出門將什麼的)。整個後防線上,薩穆埃爾幾乎找不到一個與自己同等級的防守悍將,更坑爹的是,作為一個左中衛,老子為什麼要和卡洛斯搭檔啊!這貨防守能力確實不差,但他防不防守這件事,是看心情的呀!
更慘的是身前,薩穆埃爾進隊不久,就絕望地發現,自己身前打後腰,負責保護中場的居然是小貝,後來變成了古蒂。好吧他們兩個至少還能傳球也算是給我分攤了防守壓力,但讓索拉裡去打後腰究竟是鬧哪樣啊!坑後衛也要有個限度啊!
其實皇馬的小算盤打得蠻精,薩穆埃爾+伍德蓋特,兩個年輕的實力派後防新星,一個是強壯的英式後衛,另一個是穩健的拉丁派後衛,正好可以互補。但萬萬沒想到,伍德蓋特在病床上一躺就是大半年,教練只能死艹薩穆埃爾。而中場防守的薄弱,只能讓他無奈地一次次直接面對前鋒。
冬季轉會窗口中格拉維森的加盟,讓薩穆埃爾的壓力小了不少——丹麥壯漢幾乎是皇馬隊中僅有的防守型後腰,雖說水平讓人不敢恭維。老球迷肯定還記得當年的埃弗頓隊中,與李鐵搭檔的後腰是誰。
換句話說,當時的皇馬,隊中哪怕有個李鐵,防守都能有質的改善,問題在於,皇馬隊中連個李鐵水平的防守後腰都找不出來。
那個賽季,薩穆埃爾的表現其實並非很糟糕,賽季結束後,皇馬聯賽僅丟了32個球,聯賽第二少,比丟球最少的巴薩多了3個。一個賽季之前,這個數字是56,後一個賽季,這個數字也是40。
我們熟悉的薩穆埃爾狼狽不堪的場面,多半是冬季轉會之前出現的,讓任何一個頂級後衛獨自面對西甲的攻擊手,都不會比他強到哪去(卡納瓦羅含淚點讚)。格拉維森加盟後,中場硬度提升,分擔了薩穆埃爾的防守任務後,他的表現立刻回復到羅馬時期的七成功力。
飽受質疑的薩穆埃爾忍無可忍,在主場進球後,向皇馬的極端球迷做出了「你們說什麼?大點聲我聽不見」的挑釁手勢,於是他徹底失去了球迷們的支持。夏窗轉會時,他與索拉裡、菲戈一同加盟國際米蘭。
當然這大概也是因為他對於皇馬引援的絕望——球隊缺一個靠譜的防守中場,結果你搞來了巴勃羅·加西亞這個烏拉圭廢柴是什麼意思?提醒一下:加西亞離開皇馬之後,在塞爾塔都坐不穩主力。
===========================
回歸意甲之後,薩穆埃爾已經元氣大傷,不復當年在羅馬一夫當關的氣魄。而且那幾年他的運氣也實在不好——在國際米蘭,他的競爭對手是科爾多巴和法瓦利,馬特拉齊和布爾迪索在他身後虎視眈眈。在皇馬的時候,他身邊都是渣隊友,死活帶不動;到了國米,隊友終於不坑B了,但大家水平都太高,競爭壓力巨大。
2007年的米蘭德比中,他被卡卡晃成十字韌帶撕裂,休養了將近一年時間。這一年裡,馬特拉齊被齊達內一腦袋頂得開了光,從一個毛毛糙糙的高中衛變成了義大利超一流後防中堅。羅馬的小師弟齊沃也加盟球隊。三個賽季中,他傷傷停停,狀態也始終不太好,2009年之前,居然沒有一年聯賽出場次數高於20。
到了2009-2010賽季,他的機會終於來了。
那年的馬特拉齊已經36高齡,齊沃在上個賽季顱骨重傷,布爾迪索自己難堪大用,離開了球隊。薩穆埃爾一躍成為球隊常規主力。更重要的是,那一年盧西奧來了。
重傷之後的薩穆埃爾,已經化身成意甲賽場人見人厭的拖後中衛,恰好盧西奧又是個擅長上搶的中後衛——對方前鋒好不容易擺脫了盧西奧的糾纏,剛舒舒服服地帶了一步,突然薩穆埃爾殺出來,把球斷掉。一種絕望感。
這個三冠王賽季,是他最後的巔峰表演了,此時他已經34歲,身體素質大不如前,只剩下羅馬時期的六七成功力。之後的幾個賽季,他又是傷傷停停,表現也不復當年之勇。後來他加盟瑞士巴塞爾俱樂部,兩年之後宣布退役。
=========================
比薩穆埃爾的俱樂部生涯更倒黴的,是他的世界盃生涯。
2002年世界盃,阿根廷半支主力都莫名其妙地狀態廢掉,薩穆埃爾在後防線的表現不差,但前鋒進不了球也沒辦法。2006年世界盃他乾脆沒入選——據說是因為隊內矛盾,佩克爾曼沒用他。2010年世界盃,是他最後的舞臺了。
那屆世界盃,很多球迷的記憶都出現了偏差,以為老馬堅持不帶國米幫才導致了球隊的崩盤,但實際上米利託和薩穆埃爾都在隊中,米利託小組賽踢了90分鐘碌碌無為,薩穆埃爾是主力後衛——然而,在小組賽對韓國的第二場比賽中,他受傷了。
2001年的薩穆埃爾,號稱阿根廷後防線未來十年核心,與內斯塔一時瑜亮。但他在世界盃,總共還沒踢滿5場比賽。巧了,內斯塔也是一到世界盃就受傷。
2010年世界盃的阿根廷隊,很多人覺得是馬拉度納亂搞,但其實,球隊是死在格隆多納的宮鬥上——在阿根廷足球中,格隆多納是教皇,但馬拉度納是上帝。那一年,格隆多納的目的,就是想盡一切辦法,把馬拉度納拉下神壇。
阿根廷足協何止坑了一個梅西,這場權力的遊戲,坑死了整整兩代國家隊。薩穆埃爾,也就成了最倒黴的那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