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和藥業藥品質量收巨額罰單 大麻項目與「問題」單位合作存隱憂

2020-12-17 新浪財經

來源:金證研

原標題:財報解讀 | 仁和藥業藥品質量收巨額罰單 大麻項目選擇「問題」單位合作存隱憂

(圖片來源:仁和藥業官網)

2020年4月25日,仁和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仁和藥業」)首次發布《2020年度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發布後兩天,即仁和藥業4月27日收盤價5.76元/股,截至今日8月14日收盤價6.98元/股,從增發預案發布日至今,仁和藥業的股價呈上升趨勢。

此番非公開發行背後,仁和藥業或「荊棘叢生」。2019年其業績增速放緩的同時,其2020年一季度還陷入「失血」狀態。且其研發投入佔比常年僅維持在1%左右,其創新實力如何?此外,其子公司頻頻「踩雷」藥品質量問題,單筆「罰單」高達百萬元,其產品質量或存「隱患」。而其募投項目環評機構現「黑歷史」,或難勤勉盡責。

1

實控人系「楊氏父子」,合計控股32.47%

2020年6月28日,仁和藥業非公開發行股票獲得證監會受理,並於2020年8月3日更新了此次非公開發行預案的修訂稿(以下簡稱「預案」)。

此次增發,仁和藥業合作的保薦機構為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泰君安」),審計機構為大華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為江西求正沃德律師事務所。

據預案,截至2020年8月3日,仁和(集團)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仁和集團」)持有仁和藥業26.27%的股權,為仁和藥業的控股股東;楊文龍持有仁和集團73.11%股權,為仁和集團控股股東;楊瀟持有仁和藥業6.2%的股權;楊文龍與楊瀟作為一致行動人,合計控制仁和藥業32.47%的股權,為仁和藥業的實際控制人。

據2020年一季報,截至2020年3月31日,仁和藥業前十大股東分別為仁和集團、楊瀟、慄景朝、談鳳仙、黃仲賢、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陳強、張海峰、黃志軒、趙文靜。

據2019年報,仁和藥業董事會共有9名成員,其中董事6名,分別為梅強、肖正連、張威、彭秋林、楊瀟、張自強;獨立董事有3名,分別為王躍生、楊峰、郭亞雄。

監事會共有5名成員,分別為祝保華、季冬凌、康志華、黃武軍、塗海龍;高級管理人員共有5名,分別為張威、彭秋林、張自強、王甄、姜鋒。

需要注意的是,董事肖正連繫仁和藥業實控人楊文龍之妻,股東及董事楊瀟與楊文龍為父子關係。

梅強,本科學歷;現任仁和藥業董事長、仁和集團董事;其曾任樟樹市糧食局財務科長、審計科長、糧油公司經理、儲備庫主任,仁和集團財務部部長、投資部部長、資產購建辦主任、幹部監察辦主任等職務等。

2

藥品收入超八成,健康相關產品毛利率逐年走低

據2019年年報,仁和藥業主營業務為生產、銷售中西藥、原料藥及健康相關產品,包括口服固體製劑、口服液體製劑、大容量注射劑、小容量注射劑、外用洗劑、搽劑、栓劑、軟膏劑等劑型藥品以及健康相關產品。

同時,仁和藥業主營產品有仁和可立克、優卡丹系列、婦炎潔系列、大活絡膠囊、閃亮滴眼液、清火膠囊、正胃膠囊等。

從產品分類來看,仁和藥業產品分為藥品、健康相關產品和其他業務產品,近年來仁和藥業營業收入主要來源於藥品。

2017-2019年,仁和藥業藥品收入分別為32.85億元、38.62億元、40.05億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85.46%、87.71%、87.42%。

同期,仁和藥業健康相關產品收入分別為4.89億元、4.97億元、5.26億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12.73%、11.28%、11.48%。

需要注意的是,仁和藥業健康相關產品收入增長的背後,毛利率卻逐年下滑,陷入負增長「窘境」。

據2017-2019年年報,2017-2019年,仁和藥業健康相關產品毛利率分別為53.32%、48.83%、30.29%,分別同比增長-5.07%、-4.49%、-18.54%。

3

研發投入佔比不足2%,華東地區收入佔比超三成

據2019年年報,仁和藥業所處行業為醫藥製造業,以銷售OTC產品為主。

對於該行業,仁和藥業表示,目前國內醫藥零售市場行業集中度相對較低,眾多企業加快布局非處方藥和醫藥大健康領域,產業資本深度融合,醫藥網際網路加速發展,行業競爭激烈。隨著進入醫藥行業的企業數量不斷增加,企業規模不斷擴大,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公司面臨市場競爭加劇風險。

而另一方面,仁和醫藥的中藥產品或存波動性的風險。

預案顯示,仁和藥業中藥產品的原材料主要為中藥材,而中藥材供應可能會受自然因素和環境破壞、自然災害、經濟動蕩、市場供求關係等因素影響,其中藥產品成本發生變化,從而一定程度上影響仁和藥業的盈利水平。

此外,近幾年仁和藥業前五大供應商及客戶集中度較低。

2017-2019年,仁和藥業對前五大供應商採購金額分別為2.71億元、3.47億元、3.22億元,佔當期採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為10.67%、12.92%、9.78%。

同期,仁和藥業對前五大客戶的銷售金額分別為2.69億元、3.65億元、2.95億元,佔當期銷售總額的比例分別為6.99%、8.28%、6.44%。

從地區分布來看,2017-2019年,仁和藥業銷售區域集中於華南、華東、華北地區,且營收合計佔比呈逐年上升趨勢。

2017-2019年,仁和藥業在上述三個地區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7.57億元、31.25億元、32.86億元,佔當期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52.04%、70.97%、71.72%。

其中同期,來自華東地區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1.49億元、13.07億元、14.57億元,佔同期仁和藥業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9.89%、29.67%、31.81%。

除此之外,預案顯示,仁和藥業稱,製藥工業的競爭日趨激烈,提升研發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是保持其競爭優勢的必由之路。而事實上,近幾年仁和藥業的研發投入佔比較低,僅維持在1%左右。

2017-2019年,仁和藥業的研發投入分別為2,734.92萬元、5,117.41萬元、4,743.18萬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0.71%、1.16%、1.04%。

4

業績增速放緩,邊「刪減」邊新設子公司三年累計處置13家

實際上,2019年,仁和藥業業績增速放緩。

據年報及2020年一季報,2016-2019年及2020年一季度,仁和藥業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5.67億元、38.44億元、44.03億元、45.81億元、8.82億元,2017-2019年分別同比增長7.76%、14.56%、4.04%。

同期,仁和藥業淨利潤分別為3.72億元、3.8億元、5.06億元、5.38億元、1.03億元,2017-2019年分別同比增長2.11%、33.2%、6.19%。

值得一提的是,仁和藥業2020年一季度處於「失血」狀態。

2017-2019年和2020年一季度,仁和藥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4.98億元、5.69億元、6.94億元、-0.33億元。

令人費解的是,近年來,仁和藥業一邊賣或註銷子公司,一邊新設立子公司。

據2017年報,2017年,仁和藥業轉讓出去2家子公司,分別為叮噹醫藥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北京歐尚聚創科技有限公司;新設立1家子公司,系江西三力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據2018年報,2018年,仁和醫藥納入合併財務報表範圍的主體較2017年相比,增加3戶,減少3戶。其中,子公司江西仁和中澤醫藥有限公司已註銷;對於仁和藥房網(山西)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仁和藥房網(山西)醫療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仁和醫藥均於2018年5月1日失去控制不再合併。而新設的子公司分別為吉林俊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西仁和明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西明月仁和健康產業有限公司。

據2019年報,2019年,仁和醫藥新增3家子公司,減少8家子公司。

其中,仁和醫藥新設立的3家子公司分別為江西正源醫藥有限公司、齊齊哈爾仁和翔鶴工業大麻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仁和翔鶴」)、江西仁和一世康科技有限公司;減少的子公司中,持股比例下降不再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子公司分別為仁和藥房網(北京)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仁和藥房網」)、仁和藥房網國華(北京)醫藥有限公司、仁和藥房網(北京)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康立達快遞有限公司、南京仁和藥房網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廣州仁和藥房網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濟南仁和藥房網醫藥有限公司、江西和力物聯實業有限公司。

對此,仁和藥業稱,2019年6月28日經公司第八屆董事會第五次臨時會議審議通過,為了公司優化戰略布局,降低公司管理成本、提高運營效率、充分整合資源,對仁和藥房網及所屬子公司不再進行控制管理,公司以6,870萬元的價格轉讓其持有仁和藥房網15%的股權,公司持有仁和藥房網的股權由60%變更為45%,其喪失對仁和藥房網的控制權,仁和藥房網不再納入公司合併報表範圍內。

也就是說,近三年來,仁和藥業累計處置了13家子公司,新設立7家子公司。與此同時,其現在仍控制的子公司在藥品質量方面或存隱憂。

5

子公司藥品質量問題頻出,單筆「罰單」高達百萬元

2019年報顯示,江西製藥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江西製藥」)為仁和藥業控股子公司,仁和藥業對其持股比例為54.91%。

據《仁和藥業與國泰君安關於公司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新股核准申請文件反饋意見的回覆》,2017年,江西製藥曾四度因藥品質量問題,而收到南昌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罰單」。

據(洪)食藥監稽藥罰〔2017〕1號文件,江西製藥因「生產的硫酸小諾黴素注射液可見異物項目不符合規定」,被沒收違法所得2.65萬元並處一倍罰款,罰沒合計5.3萬元。

據(洪)食藥監稽藥罰〔2017〕8號文件,江西製藥因「生產的核黃素磷酸鈉注射液可見異物項目不符合規定」,被沒收違法所得4,752元並處一倍罰款,罰沒合計9,504元。

據(洪)食藥監稽藥罰〔2017〕9號文件,江西製藥因「生產的硫酸小諾黴素注射液可見異物項目不符合規定」,被沒收違法所得6,048元並處一倍罰款,罰沒合計12,096元。

據(洪)食藥監稽藥罰〔2017〕26號文件,江西製藥因「生產的硫酸小諾黴素注射液可見異物項目不符合規定」,被沒收違法所得7,776元並處一倍罰款,罰沒合計15,552元整。

2018年,江西製藥藥品質量問題再次「踩雷」。

據(洪)食藥監稽藥罰〔2018〕6號文件,江西製藥因「生產的硫酸小諾黴素注射液可見異物項目不符合規定」,被南昌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沒收違法所得1.75萬元並處一倍罰款,罰沒合計3.5萬元。

據(洪)食藥監稽藥罰〔2018〕7號文件,江西製藥因「生產的硫酸亞鐵片溶出度項不符合規定」,被南昌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沒收違法所得1.91萬元並處一倍,罰沒合計3.82萬元。

據(洪)食藥監稽藥罰〔2018〕13號文件,江西製藥因「生產的核黃素磷酸鈉注射液可見異物項目不符合規定」,被江西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沒收違法所得18.71萬元並處一倍罰款,罰沒合計37.41萬元。

據(洪)食藥監稽藥罰〔2018〕22號文件,江西製藥因「生產的硫酸小諾黴素注射液可見異物項目不符合規定」,被南昌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沒收違法所得1.47萬元並處一倍罰款,罰沒合計2.94萬元。

2019年,江西製藥再爆藥品質量問題,被罰金額逾50萬元,令人唏噓。

據贛藥監罰〔2019〕31號文件,江西製藥因「生產的克拉黴素分散片分散均勻性不符合規定」,被江西省藥品監督管理局沒收違法所得12.81萬元並處三倍罰款,罰沒合計51.25萬元。

需要注意的是,2019年因藥品質量問題「吃」罰單的不止江西製藥一家子公司,仁和藥業另外兩家子公司江西銅鼓仁和製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銅鼓仁和」)、江西江制醫藥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江制醫藥」)也曾因藥品質量不合格被處以巨額罰款。

據2019年報,銅鼓仁和為仁和藥業全資子公司;江制醫藥為江西製藥控股子公司,江西製藥對其持股比例為85%。

據(宜市)市監(藥)罰〔2019〕1號文件,銅鼓仁和因「生產的健兒清解液〔鑑別〕項(1)化學反應不呈正反應不符合規定」,被宜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沒收違法所得38.17萬元並處二倍罰款,罰沒合計114.52萬元。

據贛藥監罰〔2019〕20號文件,江制醫藥因「銷售的克拉黴素分散片分散均勻性不符合規定」,被江西省藥品監督管理局沒收違法所得18.8萬元。

子公司頻頻因產品質量問題而吃「罰單」,仁和藥業的內部治理如何?尚未可知,與此同時,其生產的藥品質量或遭「拷問」。

6

募資8.34億元主投工業大麻項目,環評單位現「黑歷史」或存隱憂

此次非公開發行,仁和藥業擬發行股份數上限為3.72億股,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8.34億元,分別用於投資「仁和翔鶴工業大麻綜合利用產業項目」、「中藥經典名方產業升級技改項目」、「仁和智慧醫藥物流園項目」、「仁和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其中,「仁和翔鶴工業大麻綜合利用產業項目」擬使用募集資金2.79億元,項目建設期3年,項目實施主體為仁和藥業控股子公司仁和翔鶴。

據預案,該項目分三期建設,建設內容包括了提取車間、恆溫恆溼庫房、加工車間、綜合樓、動力中心、汙水處理站及配套廠區工程等。三期項目達產後,可實現年產50噸工業大麻提取物大麻二酚(CBD含量>99%)的生產能力。

預案顯示,提取工業大麻花葉中的活性物質具有重要的醫療價值。

對於此次布局工業大麻產品領域,仁和藥業表示,目前全球具備一定規模的大麻二酚(CBD)原料供應商數量較少,而工業大麻提取物巨大的下遊市場應用正日益被重視。因而,其擬通過本次工業大麻綜合利用產業項目的投產,成為具備一定影響力的大麻二酚(CBD)原料供應商,為其發展提供新的增長點。

此外,仁和藥業此番定增,擬投入募集資金1.89億元用於「中藥經典名方產業升級技改項目」。項目建設期2年,實施主體為仁和藥業全資子公司江西藥都樟樹製藥有限公司。

據預案,仁和藥業稱,通過本項目的實施,引進更為先進的生產線,可擴大現有品種的生產規模,改進生產工藝,降低產品成本,逐步實現自動化生產,從而進一步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

此外,仁和藥業還擬使用募集資金2.3億元用於「仁和智慧醫藥物流園項目」,建設智能物流倉庫、辦公樓、輔助樓以及雨棚、門衛、給排水等配套工程。項目達產後,可實現不低於80萬件的存儲能力以及相對應的智能化、自動化吞吐能力。

而建設研發中心項目擬募集資金1.36億元,建設期為1年,項目擬購置研發所用相關儀器設備,項目達產後具備中藥經典名方研發、化藥研發、化藥質量一致性評價研究等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仁和藥業合作的環評單位並非「省油的燈」,其存在不少「黑歷史」。

據仁和藥業官網公布的《齊齊哈爾仁和翔鶴工業大麻產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信息公開》,「仁和翔鶴工業大麻綜合利用產業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編制單位為黑龍江吉祥天環境工程諮詢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吉祥天環」)。

令人詫異的是,吉祥天環在編制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上存在「黑歷史」,或難勤勉盡責。

據黑龍江省生態壞境廳2018年8月29日發布的《關於2017年度黑龍江省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技術覆核發現問題及處理意見的通報》,吉祥天環因編制的《年產700噸PE纏繞膜、12萬隻紙桶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中,存在「選址位於海林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內,與規劃、規劃環評及審查意見的符合性分析不足;天然氣鍋爐煙氣及生產廢氣排放標準有誤;原料、設備、工藝流程等與工程分析不對應;廢氣治理措施前後不一致」等問題,而被黑龍江省生態環境廳予以限期整改3個月。

據閩環保評〔2018〕18號文件,2018年5月4日,在福建省環保廳2016年第三、第四季度環評機構考核中,吉祥天環因未按規定提交抽查考核材料,其考核成績直接評定為不合格,並被福建省環境生態廳要求限期整改6個月。

據閩環保評〔2018〕39號文件,2018年10月12日,福建省生態環境局2016年、2017年在開展業務的環評機構及其環評人員進行了信用評定,其中,吉祥天環的信用等級被評定為「一般失信」,並被責令限期整改3個月。

此次非公開發行,仁和藥業選擇與「問題」環評機構合作,其編制的環評報告書質量或該「打上問號」。

相關焦點

  • 仁和藥業募資8.34億超三成投工業大麻項目 合作環評機構卻現「黑...
    【環球網綜合報導】近日,仁和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仁和藥業」)發布《2020年度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修訂稿),非公開發行背後,其募投項目環評機構的「黑歷史」被媒體爆出。此外,其子公司頻頻因藥品質量問題被處罰,其產品質量或存隱憂。
  • 仁和藥業投資10億入局工業大麻
    4月22日晚間,仁和藥業(000650.SZ)發布公告,稱公司與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政府、齊齊哈爾豐泰富齊工業大麻發展有限公司(下稱「豐泰富齊」)籤署《仁和園工業大麻綜合利用產業示範項目合作框架協議》,內容包括支持仁和藥業工業大麻育種及良種商品化、規模種植、精深加工、產業應用研發等項目建設。
  • 仁和藥業「跑偏」:收之營銷 失之質量
    來源:北京商報2月22日,針對旗下健兒清解液抽檢不合格一事,仁和藥業相關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回應稱,產品抽檢不合格主要是因為抽檢標準不同,公司已召回相關產品。有意思的是,仁和藥業被認為是國內銷售能力較強的OTC品牌之一,在較強的銷售能力帶來不錯收益的背後卻是產品多次出現質量問題。在研發費用明顯低於同類企業的背景下,仁和藥業「營銷大王」的質疑聲也再次襲來。
  • 仁和藥業分紅1.24億,擬圈錢8.66億投資工業大麻等
    (圖片來源:仁和藥業2019年年報)同日,仁和藥業發布2020年度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公司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8.66億元,用於工業大麻綜合利用產業項目、中藥經典名方產業升級技改項目、醫藥物流園等項目建設。
  • 仁和藥業2019年淨利5.38億元,擬定增布局工業大麻等領域
    資料顯示,仁和藥業為中國製藥工業百強企業,是一家集藥品研發、生產和市場營銷為一體的現代醫藥生產經營企業。目前,仁和藥業主營業務為生產、銷售中西藥、原料藥及健康相關產品,包括口服固體製劑、口服液體製劑、大容量注射劑等劑型藥品以及健康相關產品,旗下握有「仁和可立克」、「優卡丹」、「婦炎潔」等知名品牌。
  • 仁和中方銷售劣藥?其實,「仁和」產早就「劣跡斑斑」
    唯一股東屬於A股上市的仁和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具體股權結構圖如下:換一句來說,兩家企業雖然皆屬於仁和旗下公司與品牌,但是仁和中方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的最大股東為非上市的江西仁和藥業有限公司,還是生產劣藥的江西藥都樟樹製藥有限公司則屬於上市公司的仁和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的要求,全資子公司生產劣藥,是否屬於信息披露的範圍呢?
  • 仁和藥業:公司與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公司上市公司非公開...
    (三)仁和智慧醫藥物流園項目 仁和智慧醫藥物流園項目的實施主體為仁和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即上市公司,以下簡稱「仁和藥業」),本項目僅為客戶提供藥品運入以及藥品倉儲服務,不負責藥品運出與配送服務。(五)因出具單位所蓋公章模糊,請重新提供仁和研發中心建設項目投資項目備案通知書 仁和藥業已按照要求,重新提供了清晰的仁和研發中心建設項目投資項目備案通知書。
  • 仁和藥業健康相關產品營收超5億 擬投資大健康產業和工業大麻領域
    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李順繼上次籌劃定增用於工業大麻等項目後,仁和藥業(000650.SZ)再次籌划進軍礦泉水行業。近日,仁和藥業公告稱,擬投資5億元用於明月仁和礦泉水廠項目,將年產50萬噸富硒礦泉水,全力拓展大健康產業。
  • 紐約州提議大麻合法化,工業大麻概念股再迎風口
    美國紐約州州長最新發言稱,建議紐約州將成年大麻消費合法化。隔夜美股大麻股集體大漲,Tilray收漲13%,Sundial Growers,OrganiGram等多股集體大漲。機構稱,隨著CBD等物質的研究增多,CBD的健康價值有望得到更多的討論和驗證。
  • 生態環境部通報4單位「核與輻射」環評文件存質量問題 涉東誠藥業...
    中國網財經9月18日訊(記者 張潤琪)日前,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發布的「關於通報2020年上半年核與輻射項目環評文件覆核發現問題及處理意見的函」顯示,4家建設單位的《環境影響報告表》存在質量問題,涉及東誠藥業(002675.SZ)旗下南京江原安迪科正電子研究發展有限公司等。
  • 江蘇33批藥品質量抽檢不合格,仁和子公司「通宣理肺片」在列
    圖片來源:仁和藥業官網截圖12月18日,江蘇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2020年度第四期藥品質量的通告,33批次藥品因在抽檢中不符合規定被給予通報,南京健龍大藥房有限公司銷售的通宣理肺片名列榜首,生產商為仁和子公司——江西藥都樟樹製藥有限公司,批號為190402,藥品規格為每片重0.3
  • 仁和藥業非公開發行股票獲受理 因帳上還有21億現金此舉遭投資者...
    4月25日,仁和藥業發布了2020年度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8.6616億元,募集資金用於「仁和翔鶴工業大麻綜合利用產業項目」等四個項目,發行數量不超過公司本次發行前總股本的30%,發行對象不超過35名。仁和藥業2020年一季度報告顯示,公司帳上現有貨幣資金21.20億元。
  • 仁和藥房網第一藥房銷售不合格化妝品 仁和藥業持股
    在國家化妝品監督抽檢工作中,經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食品藥品檢驗所等單位檢驗,標示為瀋陽市嘉欣化妝品廠等10家企業生產的墨克燙髮液(橄欖香水還原燙)等13批次燙髮類產品,廣州市海露化妝品有限公司等8家企業生產的海露染髮膏等9批次染髮類產品,湖北李時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生產企業生產的時珍康舒寧寶寶多效護膚凝露等4批次護膚類產品,廣州市雅氏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雅氏美白保溼防曬霜SPF30+PA+++1
  • 江中藥業、仁和藥業登產品黑榜 轉型受阻 究竟丟失了什麼?
    變革大潮之下,一些企業的價值凸顯,另一些企業則露出了問題底褲。圖片來自網絡登上黑榜2019年7月5日,江西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藥品生產監督檢查及處理情況通報》(2019年第1號)(簡稱「《通報》」)顯示,99家藥品生產企業因缺陷問題,被責令整改。長長的整改名單中,不乏老牌知名企業,江中藥業、仁和藥業的名字赫然在列。
  • 仁和藥業身陷「迷霧」:母公司旗下產品涉嫌虛假宣傳 多個電商平臺...
    記者發現,仁和藥業這樣的結果並非偶然,實則與涉嫌虛假宣傳、貼牌亂象、子公司質量問題頻發有關。  此外,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相關資料也顯示,仁和「HP牙膏」生產許可證號「蘇妝20160173」對應許可項目僅有「一般液態單元(護髮清潔類);膏霜乳液單元(護髮類、護膚清潔類);牙膏單元(牙膏類)」等。  河南泰豫恆律師事務所魏靜律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該品牌牙膏的宣傳已違反了相關法律規定,涉嫌虛假宣傳。
  • 仁和藥業5億元投建礦泉水項目
    新京報訊(記者 王卡拉)7月3日,仁和藥業發布公告,擬使用自有資金投資明月仁和礦泉水廠項目,以開拓大健康領域產品線。同時,將投資建設中藥前處理及提取項目,提升公司環保屬性。仁和藥業籌建的明月仁和礦泉水廠項目,由江西明月仁和健康產業有限公司作為實施主體,將新建年產50萬噸的礦泉水廠房,其中一期將建設4條礦泉水生產線,年產30萬噸,並建設配套設施等。該項目總投資約5億元,一期投資約3.45億元。
  • 仁和藥業:非公開發行股票申請文件反饋意見中有關財務事項的說明
    我們已對反饋意見所提及的仁和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上市公司」、「仁和藥業」、「申請人」或「發行人」)財務事項進行了審慎核查,現匯報如下: 一、【反饋意見問題1第(5)點】 請申請人補充披露我國對工業大麻管控的政策(未批准工業大麻用於醫用和食品添加領域)、工業大麻在國內的主要應用範圍是否發
  • 江西仁和中方公司違法銷售劣藥遭罰 為仁和藥業子公司
    來源:中國經濟網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5日訊(記者馬先震孫辰煒)江西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於今日公示的《江西省藥品行政處罰案件信息公開表》(編號:樟藥監經202011號)顯示,江西仁和中方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因銷售通宣理肺片劣藥被立案((樟)藥監藥品經營罰
  • 仁和集團售賣祛痘產品消耗老字號仁和藥業口碑 律師:涉嫌消費欺詐
    其生產商不僅與仁和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仁和藥業母公司)無直接關聯,也並非仁和藥業旗下子公司產品。  仁和凍乾粉並非仁和藥業旗下產品 商標歸屬仁和集團  仁和匠心寡肽修護凍乾粉的廣告宣傳頁上,仁和藥業的品牌LOGO十分顯眼,「大藥房有售」、「高效祛痘」等字眼均出現在廣告宣傳頁顯眼位置,不免讓人把該款產品與仁和藥業聯想到一起。
  • 江西仁和中方公司違法銷售劣藥遭罰 為仁和藥業子公司_個股資訊...
    江西仁和中方公司違法銷售劣藥遭罰 為仁和藥業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