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很抱歉第二期的喬丹戰靴全解讓各位等了足足兩周時間。期間得到了一些評價,我們自動過濾掉讚美,一位資深潮流玩家Joyce希望生活様式能有自己的風格特點,打破常規的介紹。算是憂喜參半吧。所以這一次小編將改變對鞋子的介紹風格和介紹幾款從未面世的稀有配色來給大眾解渴。
還是繼續完成這部23代戰靴全解析Ⅱ,推文的留言功能正在開通中,需要耐心等待。還是歡迎閱讀之後的朋友在公眾號上給我提出寶貴的意見。接下來順著喬11的足跡,我們來到了Air Jordan 12的視野當中。雖說喬11是老爺子最喜愛的球鞋,但這雙喬12卻打開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領域。
Air Jordan 12 —1996年11月 / $140
每年換一種的設計風格,已成為了喬丹與NIKE公司的風向。擁有著眾多技術(Foamposite,Shox,Big Air Bubbles)的nike籃球鞋也正朝著一個籃球鞋新的時代前進。但是你不會想到這雙喬12的靈感來源於女人的高跟鞋,和19世紀的日本軍國時期的旭日國旗「NISSHOKI」。同樣在設計方面Air Jordan又是一款以繃帶理念來設計的鞋子。
可以清晰的看到鞋面的黑色部分掩蓋住了白色的真皮面形成的高跟鞋的形狀,以及白色鞋面成日本國旗旭日朝陽狀態的縫合線。喬丹本人希望鞋面上出現一個不同字樣的「23」,於是就在鞋舌上繡上了「TWO3」字樣。
喬12是首款採用全掌zoom air氣墊技術的Air Jordan球鞋。這種氣墊的特點是薄而韌,而且十分貼地,吸收力量的同時迅速反彈,為球員的快速奔跑和連續彈跳提供幫助。同時仍採用全掌碳素纖維託板,這種設計可以減輕膝蓋的負擔,相對搶眼的外表,這些鞋底的科技才是喬12一個新的領域。採用了與眾不同的Duraback材料,配合天然皮革鞋面,整雙鞋的穩定性被無限的放大。Duraback可防止腳踝扭傷,據說喬丹當年稱「這是一雙赤腳上陣的鞋」。
這雙喬12伴隨了種種97年的故事,97年也是中國大陸市場第一次上市喬丹鞋。更又一場偉大的比賽成就了偉大的鞋子,在對陣猶他爵士中,喬丹狂砍38分並命中關鍵三分,抱病參戰的他在賽後嚴重脫水被隊友皮蓬攙扶下場。我們習慣性給這場比賽冠名「THE FLU GAME」,也把當時這雙黑紅配色的喬12叫做「FLU GAME」。喬丹賽後把這雙籤名球鞋送給了鞋童,此後拍賣出北美球鞋市場最高價。
Air Jordan 13 —1997年11月 / $150
在喬13的設計上,喬丹本人與Tinker Hatfield並沒有會面產生主意。而是Tinker說,如果你看過喬丹的比賽,你就會覺得喬丹與獵豹之間有很多相似之處。麥可他靜靜地注視著球和球員的舉動,突然一下出擊,接下來發生什麼大家都知道了,那就是喬丹搶斷了這個球。在與喬丹會面之後,Tinker告訴他,你像一隻獵豹或者黑貓。有趣的是喬丹在他的朋友之間的Nickname就叫 「black cat」。於是這喬13的外形設計也就浮出水面。
喬13的鞋底非常有趣,它像極了貓科動物的前爪,無論是從鞋底還是toe部分都像極了一隻巨大獵豹的肉爪。
而在這一年球隊高層表示不會和傑克遜續約,也不想留住皮蓬,喬丹則聲明不會為其他教練打球,也許這一年,就註定了是公牛王朝最後的表演。曲終人散不可避免。而此時耐克公司正式將喬丹商標作為一個獨立品牌從耐克中分離出來,成為一個子公司。13代的推出也顯得尤為重要,鞋幫外側的全息鐳射圖標(23字樣,籃球logo,JUMPMAN logo)成為一大亮點。
Rare Air Jordan 13
Air Jordan Prototype,never released to the public
Air Jordan 14 —1998年10月 / $150
Air Jordan 14在留在人們心裡也許並不是因為外表(雖然外表也很漂亮),而是喬丹最後一雙還穿著芝加哥23號球衣時的球鞋。當時喬丹擁有一輛Ferrari F355F1,所以這雙喬14看起來跟F355F1完全一樣,特別是盾牌式的設計。包括側面通風口也被用在了喬14上。
喬14也是第一款使用銀邊鞋帶,每一根上面都有7個JUMPMAN,加起來正好是14個。而zoom air氣墊技術被運用在了前腳掌跟後腳掌上。當你出腳汗時,側邊的通風口也就起到了作用。
每一個優秀品質的產品一定會有一些個小瑕疵,喬14也不例外。鞋頭脫膠面積會隨著時間越來越大,包括兩側牙齒部分的(phylon中底)也會損耗。但不妨礙這雙鞋子的偉大,98年的6月14日,在猶他州的鹽湖城,喬丹搶斷馬龍運球至前場,急停晃過拉塞爾的後仰中投,把比賽定格在了5.2秒,這個瞬間的定格讓喬丹站在了整個籃球運動歷史的頂端。
喬丹用一個中投開始了職業生涯,也用一個中投絕殺定格了他的巔峰。中投貫穿了喬丹整個職業生涯,形成了一派90年代痴迷於中距離背打、後仰跳投、技術流的復古打法。與如今NBA的讀秒必扔三的新潮打法截然不同。喬丹與喬14都承載了這個年代的絕唱,令一代人永遠難忘。
Air Jordan 15 —1999年12月 / $150
在喬丹又一次退役之後,人們在討論Air Jordan系列也應該隨著喬丹的退役而停止。但是喬丹、Tinker與其他設計師有著不一樣的智慧與眼光,他們覺得隨著時間推移,應該尋找一些不同於現在的靈感去設計鞋子。
所以喬15的出現是為了尊重麥可這些年在NBA的時刻。於是X-15戰鬥機就浮現在了設計師的腦海中。這架飛機打破了當時飛行速度記錄,以每小時4502英裡的速度奪魁,就像喬丹一樣優秀。並且喬15的鞋舌設計,就受到了喬丹在扣籃、突破、上籃時吐舌頭的經典動作而啟發的。
喬15在內部也有一些隱藏卻又不錯的功能,比如說quick-lace system(快速鞋帶系統);無縫的動態匹配套筒;首度採用藤類編織物為鞋面,讓我想起了BV的編織經典設計;注射TPR的外部鞋跟;老生常談的zoom air鞋底與透氣皮革等技術。鞋跟上有著這麼一串數字23(退役球衣)6(冠軍數)15(第15代);鞋底是一個2.17字樣(喬丹生日)。
很可悲的是,這樣一雙鞋子的銷售額與預期相差太大。它的質量太差,內襯比較寬鬆,穿著也沒有那麼舒服。被認為是喬丹本人最討厭的鞋子。
Air Jordan 16 —2001年2月 / $150
喬16是由Wilson Smith負責設計的,史密斯先生提取了以往喬丹系列鞋子的主題元素:腳趾部的漆皮鞋頭(喬11), 稜紋護踝(喬14),四分之三的中切開窗氣墊(喬3),網眼鞋面(喬5)和透明橡膠鞋底(喬6)。當然回到這外層的皮革技術,就像給鞋子穿了一件燕尾服,喬16就像一雙穿著外套的喬11。但是並沒有那麼受歡迎。
網狀材料與小山羊皮,真皮組成的鞋面也體現了設計者的用心。增加了透氣性和靈活性。喬16也是第一雙有鞋口加厚設計緊貼腳踝的保護型模具,擁有極佳的包裹感。全掌的碳纖維承託盤,前掌zoom air氣墊,後掌Blow-molser Air氣墊,奠定了這是一雙baller們喜愛穿上場的舒適籃球鞋。
01年面世後,喬丹以籃球事務主管的身份加入華盛頓奇才隊,也就是設計理念開始轉變,漸漸喬丹系列的主色調由紅轉藍。
Rare Air Jordan 16
Air Jordan XVI Unreleased Sample
這雙喬16的Sample pairs被製作出來,但是從未在市場上發售過。
Air Jordan XVI Prototype,Prototypes only
Air Jordan 17 —2002年2月 / $200
2002年,喬丹辭去了華盛頓奇才隊事務主管的職務,卻籤下了一份球員合用。接下來你猜誰回來了?史密斯先生設計喬17草圖開始,喬丹籤署了Michael Phillips的音樂家。所以喬17的一個關鍵元素就是爵士樂。如果你仔細看雙鞋子,你會注意到成型的jazz音符。
另外,對於鞋的設計再次來自於一輛車,這次是阿斯頓馬丁;而鞋底被認為來自於高爾夫場上的喬丹。初見17代的第一感覺就是奢華。金屬質地的鞋盒配上浮雕版的logo,僅僅是鞋盒就大動幹戈,並隨及附送一張介紹喬17研製過程的光碟。話又說回來,老流氓的高爾夫球技遠遠不如他在籃球場上,在對陣老東家芝加哥公牛時,他完成了職業生涯30,000分的表演。
奢華的金屬鞋盒
果然喬17的售價也隨之來到了200刀,衝向了運動鞋售價的頂峰。這也是喬丹復出後的第一款球鞋,所以球迷也不惜重金去購買。喬17延續了喬16的鞋套設計,鞋面上兩側各有兩排鞋帶孔,外側的鞋帶孔就為搭扣鞋套用(可拆卸)。材質上採用了韌性極好的織物材料合成皮。科技方面與16大同小異,值得一提的是全掌的TPU託盤,快速鞋帶系統,隱藏動態套筒,喬17的科技方面也是相當優秀。
Air Jordan 18 —2003年2月 / $175
喬18是由Tate Kuerbis負責設計的,小小提一下這位優秀設計師,Tate自從95年就成為喬丹品牌的一部分,2003年才首度成為首席設計師。他賦予了喬18富有張力的跑車設計,又結合了極具優雅的義大利皮鞋工藝。外觀來自於Automobile World,一檔喬丹個人非常喜愛的節目。
喬18不像17有著花哨的手提箱,但是鞋盒內卻有一張CD(很多人喜歡)、毛巾、鞋刷、和一個「空中飛人喬丹駕駛員手冊」。這種簡簡單單的感覺,就像03年4月16日那天,喬丹打完了最後一場比賽後,簡簡單單地告別了賽場,卻給人留下了一份情懷。低調,經典的氣質,在簡潔中透露出喬丹與喬18的美感。
Air Jordan 19 —2004年2月 / $165
喬19的設計者依舊是Tate Kuerbis,但是他並不孤單,因為Jason Mayden,Wilson Smith,Josh Heard,Suzette Henri這些聲名遠揚的人物都參與其中。靈感來自與世界上最難纏的蛇,黑曼巴。當黑曼巴感受到威脅時,它會抬高身體,露出毒牙,發出嘶嘶聲。人一旦被它咬到,致死率接近100%。19代以蛇為本,因而充滿了蛇靈氣息。
這雙鞋採用了一個從未用於鞋上的技術,叫做Tech-flex(技術柔軟材料)。經常用於汽車、 工業等處。這是一種可拉伸的材料,所以喬19可以為你帶來非常舒適的腳感。技術上碳素纖維板,phylon中底,漆皮鞋頭,跟表面的尼龍搭扣與塑料花邊鎖。引人注目。
喬19的鞋盒打破了常規鞋盒從中間打開的方式,這次是從頂部或者側面。每隻鞋子會配一個鞋袋。
Rare Air Jordan 19
Air Jordan XIX Samples
這雙極具罕見的喬19,只做出了樣板鞋並未在市場發售。鞋身前部腳趾部分是紅色的大理石。
Air Jordan 20 —2005年2月 / $175
Air Jordan 20的誕生,意味著耐克與喬丹品牌在球鞋領域存活了整整20周年。而且依然存活得很好。天才設計師Tinker Hatfield為什麼沒有參加從喬15之後的所有主體設計,是因為Gentry Humphry(鞋產品業務總監)的想法是讓Tinker直接設計喬20。
喬20的設計源自於喇叭、摩託車輪胎和賽車靴。David Monette是設計制定喇叭 口與雕刻設計(稱它為雷射跟貼切)。而鞋面上的魔術貼部分的鐳射部分是由Mark Smith(耐克的首席鐳射專家)來設計的。鞋面上有種種圖案構成,包括喬丹的6個冠軍,喬1籃球鞋的誕生,45號球衣,職業生涯最高得分等等。敘述了喬丹在籃球生涯上的裡程碑,是輝煌的縮影。喬丹還特別為20周年拍攝的巨幅廣告。
大底配有獨特的I.P.S(獨立聚酯承軸柱)緩震系統,分布著20個Phylon承軸柱可以壓縮並分散力量。滿足了籃球比賽對此功能的最高要求。喬丹20周年版的首次亮相就掀起來一陣購鞋狂潮。藉此對史上最成功的籃球鞋表示祝賀。
Air Jordan 21 —2006年2月 / $175
維恩愛德華茲負責設計這雙喬21,相比於其他喬丹鞋型 喬21的設計非常簡單。喬21也一如既往地充滿高科技材料。隨著時光的流逝,人們發現喬丹不可能再重返NBA的事實,於是喬21是一雙有冠軍DNA的鞋。
沒有什麼特別的新意,喬21的設計靈感來源於賓利歐陸GT轎跑,流線感十足。較高的腳踝和內襯可為腳踝提供保護。喬21採用了餓大面積的碳素板,減少了外底材料,減輕自重。義大利麂皮與豐富的全粒麵皮革組成的鞋面十分精貴,使用了耐用的紡織品,耐久也是這雙喬21的關鍵詞。
Air Jordan 22 —2007年2月 / $175
喬22的靈感來源F-22戰鬥機,F-22戰鬥機被稱為「猛獸」。F-22有著許多特徵與喬丹非常相似,把這些表現在球鞋上就仿佛看到了喬丹依舊存活在賽場上。
這次採用了改良過的I.P.S系統,由緩震向懸浮科技邁進。與過去不同的是模型採用IPS技術就會有一些難以除去的小顆粒。所以在喬22中改進了這方面,鞋舌部分也可以拉出來,並不是藏在內襯裡。加強的鈦合金鞋骨提供支撐,喬22是非常有實戰性的球鞋。
看過喬22鞋跟與鞋底的人都會驚嘆鞋底的精緻。鞋跟採用了熱塑性聚氨酯含金屬鈦的塗料。鞋面落落大方,鞋底精緻是這雙鞋的特點。
Air Jordan 23 —2008年2月 / $185
23是喬丹職業生涯大部分時候的球衣號碼,08年也是喬丹系列第二十三個年頭。Tinker希望把麥可喬丹本人的所有元素釋放到喬XXIII中。喬23是耐克公司首款根據Nike Considered設計理念打造的籃球鞋。設計開發的特點是儘可能把細節部分做到完美,並減少廢物和使用以環境保護為首選的材料。體現了NIKE公司實施了長期創新與負責的企業計劃。
根據之前的設計理念,喬23採用了溶劑型接著劑,熱電塑料聚氨酯橡膠(TPU)鞋墊後部的自動推動的質量塗裝工藝是由高效機械臂完成的,保證了塗層與部件的質量與耐用性。大底採用了環保橡膠可以減少毒性,並採用了NikeGrind材料,這種材料是由鞋底製造期間產生的廢料製作而成。
鞋跟部位採用內層雙密度緩慢復原的泡沫,適應更多了的足形。一次壓模成形的Phylon中底。全掌平滑內層套。同時使鞋形更顯流暢。鞋舌內襯採用Nu-foam材料,增加低筒球鞋的舒適性。新型填絮圖案塑模內空氣溢出,使足部保持更加乾爽。
關於喬23的科技矢量,小編就不在這裡一一敘述了,還有太多科技比如全掌zoom airsole,重量只有C15盎司,TPU鞋墊,改良後的IPS等等。使用的是申請專利的縫紉機製造面料,包括獨特的設計元素(喬丹的指紋在鞋底),我相信貼吧大神肯定比我寫的更加詳細,小編只是作為一個拋磚引玉的引路人。
相對於喬23的科技,我更想說的是,我們見證了從喬1到喬23的一路走來。有過低谷也有過高潮。當我們看著圖片上那神採奕奕的喬23而又回過頭來去看喬1的時候,喬1給我們的更多的是一種年代感。年代感即會觸發情懷,才會有一代又一代的人去總結喬丹系列帶給人們了什麼。
小編相信球鞋帶給我們的並不是炫耀與攀比,而是對這些歷史與文化的尊敬。只有這偉大的歷史與文化存在,才能成就如此火爆的喬丹市場。不然也就是跟曾經銳步一樣的普通鞋子而已。喬丹也只是一位出生在布魯克林貧民區的黑人小子,我們感謝籃球成就了這段歷史。
小編希望給大家帶去的是一個處處留心皆學問的思維方式,球鞋只是個人喜好的一個方面。在任何方面都是這樣,只要在心裡多問一個為什麼,也許下一個情懷將由你來書寫。謝謝各位觀看!
歡迎關注公眾號:生活様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