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風俗
農曆正月初六在這一天要送窮,是中國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在中國各地還有自己的送窮辦法,各不相同。但寓意基本相同,都是在於送走窮鬼。反映了中國人民普遍希望辭舊迎新,送走舊日貧窮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傳統心理。這一天也表示舊時農民於此日開始下田,準備春耕。
挹肥
初六是馬日,古稱挹肥。而自進入正月以來,一直到初五皆不能打掃,廁所中的糞便累積,於是這一天要做一大掃除,並祭拜廁所神明,將平日汙穢的廁所清掃乾淨。所以稱為「挹肥」這一天也表示舊時農民於此日開始下田,準備春耕。 民間信仰普遍認為廁神即紫姑神,紫姑又作子姑、廁姑、茅姑、坑姑、東施娘等。自明清時期開始紫姑就不單純作為廁神,而世人謂其能預言未來,有先知先覺,多迎祀於家,佔卜諸事,成為扶鸞佔卜的大仙之一。客家俗稱紫姑神為七姐、七姑。 正月初六客家人挹肥之後拜祭紫姑有三重寓意:其一,祈禱豐年;其二,感謝神恩;其三,問卜吉兇。清理或清潔完廁所等衛生場所後,客家婦女就會在該場所的門前點亮紅蠟燭或茶油燈,焚燒線香敬拜,在門楣或門框上粘貼紅紙表示吉慶。開市
大年初六,商店酒樓正式開張營業,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亞於除夕的境況。正月初六,在舊時是大小商家「開市」的日子,門板要貼上「開市大吉,萬事亨通」的大紅對聯。營業前大放鞭炮,以示吉利。 有的人家在初六開市前,找一個「全可人」(丈夫、孩子、公婆都有的婦人)來到各屋轉一下,嘴裡說吉慶話,如「開市大吉、吉慶有餘、事事平安,多賺銀子多賺錢,金子銀子賺一炕」等。開市前忌諱外姓婦女到家裡串門,等到「開市」以後,所有春節禁忌即告結束,一切恢復如常,鄰裡也可恢復串門交往。檔口門前擺上一盆或多盆大橘子,橘子一定要多,否則就會空多橘少(廣州話諧音「兇多吉少」)「意頭」不好。
六六大順到眼前,
願生活美滿,
願愛情隨緣,
願身體健康,
願平安吉祥,
願事業成功,
願心情放鬆,
願事事遂願,
願幸福常相伴!
(2)禁忌
正月初六,百無禁忌,出門活動筋骨。對於商家來說,正月初六是馬日,也是送神的日子,因此需要把除夕送來的財神紙馬燒掉,各類商店開始復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