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練出倒三角的身材,根據後背主要肌肉的分布,側重是要訓練背闊肌,包括大、小圓肌;同時肩部也需要練,尤其是三角肌外側,這對拓寬軀體的上端部,在視覺上很有益;另外在下背部,作為起牽引收縮和穩定軀幹的豎脊肌也不容忽視,去增強豎脊肌的力量使軀幹更提拔,也能防止練背過程中的意外傷害。
後背主要肌肉的分布
倒三角形的身材
梳理了上面的認知,就可以設定具體的訓練形式或動作。訓練動作還是要遵循先大肌肉群後小肌肉、力量抗阻先重後輕(熱身運動後)的原則,我們可以按順序來設定訓練部位:背闊肌、三角肌、豎脊肌,其中背闊肌佔據主要訓練。下面推薦訓練動作:
1. 背闊肌訓練
寬拉引體向上在槓上用正握來寬距引拉,這個是發展背闊肌的經典徒手訓練,握距越寬對上背部的刺激越大。
高位下拉握距稍寬來引拉,對於力量較小,做單槓引體有困難的新手較適宜。
槓鈴划船划船動作能強化背部的整體肌肉。
單臂啞鈴划船比槓鈴划船更靈活,能側重調節分開訓練後背,使兩側不對稱的差異肌肉改善。
坐姿划船相比較坐姿划船強度較小,所以放在背闊肌訓練的最後。
2. 三角肌外側訓練
啞鈴側平舉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啞鈴重量(一般可以選15rm左右),側平舉可發達三角肌的外側部分,使肩頭更飽滿。
3. 豎脊肌訓練
山羊挺身俯身斜臥,以腰腹為軸,上身做反覆下探、挺身的動作,這對強化下背部深度處的豎脊肌效果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