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個月,邵逸夫醫院糖尿病足病中心的糖足截肢手術較往年多了不少。「前兩年,一年也就10臺截肢手術,今年最多時,一周就做了4臺。」
糖足診治專家、邵逸夫醫院糖尿病足病中心李霖副主任醫師感嘆,截肢率升高,很大一部分患者,是因為對糖足認識不充分,再加上受疫情影響,延誤就醫導致的。
糖足患者從腳開始潰爛到就醫
平均延誤時間為19天今年截至目前延誤時間達41天
延誤就醫可以說是糖足患者的「標籤」。李霖給記者說了一組數據,以往,糖足患者從腳開始潰爛到就醫,平均延誤時間為19天,而今年,截至目前,延誤時間達到了41天,來就診的患者,感染指標、潰爛面積、病情等也都更為嚴重。
55歲的糖尿病足患者楊先生(化名)躺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下沙院區糖尿病足病中心病房,他的右腳足背、踝關節已經爛空,失去功能,用手輕輕捏下右小腿,膿水就會順流下來,並散發出陣陣膿臭味。明天,他就要接受右小腿截肢手術。
李霖說,臨床接診的糖足患者,一般會出現兩種類型,一種是被折磨多年,反覆手術、植皮、修補,付出了巨大的財力物力精力,家裡被掏空,截肢後,如釋重負;還有一種是病情進展較快,短時間內需要截肢,這類患者截肢後往往後悔不已,有的甚至變得沉默,對生活失去興趣。
34歲苗木老闆樹枝戳破腳底拖了半個月送醫最後小腿截肢
說起前段時間接診的34歲糖足患者林先生(化名),李霖搖搖頭,直呼遺憾。
林先生承包苗木生意,也是個有多年糖尿病史的糖友,血糖一直控制不佳。2個多月前,他赤腳在苗木田裡幹活,不小心右腳底踩到樹枝戳傷了,起先只是一個小小的傷口,也不覺得疼,再加上生意實在是挺忙,林先生沒在意。
拖了大半個月,直到右腳到右小腿完全潰爛,出現感染性休克,被送到當地醫院搶救。反覆清創、修復,穩定生命體徵後,林先生轉到邵逸夫醫院下沙院區糖尿病足病中心尋求治療。
「患者到我們病房時,右腿纏了很厚很厚的紗布,打開紗布的瞬間,膿水一下就湧出來了,他的小腿、腳踝、足背、足底、足趾全都爛得一塌糊塗,並伴隨著陣陣惡臭味。」
考慮到林先生才34歲還這麼年輕,李霖和團隊成員想儘可能為他保腿,保留他走路的功能,但遺憾的是,在想盡辦法清創、修復三四次,努力了兩周後,因為林先生的小腿潰爛實在太嚴重了,幾乎沒有一塊好的組織,最終小腿還是沒保住,不得不做了截肢處理。
兩個多月前還能行走自如,下地幹活,如今卻要失去一條腿,面對這樣的打擊,林先生一下有些接受不了,變得沉默寡言,後悔不已。
李霖介紹, 糖尿病足的發生和血糖的控制密切相關。高血糖會損傷腳部的神經,導致腳失去知覺。血糖水平過高還會損壞動脈,減少腳部的血流量,同時創面癒合能力也明顯下降。如果腳部有損傷(比如劃傷)的話,就可能會導致感染、壞疽(組織死亡)、骨感染甚至是截肢。
「如果他發現傷口後及時去醫院處理,就不會是這樣的結局。」李霖嘆息。
赤腳做家務踩到尖的金屬配件次日她趕緊到醫院處理潰爛面
相比林先生,杭州42歲的家庭主婦劉女士則躲過一劫。
劉女士這幾年血糖一直控制不好,上周,她赤腳在家裡做家務,拖地時,不小心踩到了地上的一個尖尖的金屬配件,腳底板被扎出了血。當天晚上洗澡時,劉女士發現右腳足底出現了小小的潰爛面,第二天她趕緊來到邵逸夫醫院糖尿病足病中心就診。
因為就診及時,避免了潰爛的進一步惡化,門診醫生把扎在劉女士腳底的金屬配件取出來,經過消毒包紮後,劉女士就回家了。
「糖尿病患者,平時要多留意自己的足部狀況,一旦發現有外傷或者破潰等,儘早去醫院處理。」李霖強調。
穿著雨鞋幹活左腳破潰一周後糖足發展為膿毒血症
糖足一旦發生,進展是非常快的。這是因為,糖尿病患者本身痛覺反應遲鈍,皮膚破潰感覺不到痛,另外,糖尿病患者本身抵抗力和抗感染能力也差,同時,高血糖也容易導致創面癒合不佳。
55歲的王師傅(化名)在杭州一個工地打工,他患糖尿病10餘年,血糖一直控制不佳。他的雙腳經常起老繭,他偶爾會去洗腳店修修腳,倒也一直沒出啥問題。
前段時間梅雨季,連綿陰雨,為了幹活方便,王師傅特意找了雙雨鞋穿。一個星期前,王師傅穿著雨鞋幹了整整一天活,天氣又悶又熱,再加上鞋底硬,腳趾和雨鞋不斷摩擦,王師傅的左腳第五足趾(小腳趾)處被磨得有些破皮紅腫,但他沒當回事,用水衝淋了一下,第二天繼續穿著雨鞋幹活。
堅持了五六天,王師傅左腳破潰的地方越來越嚴重,第五足趾處已潰爛,腳背浮腫,同時,他還開始發燒。
「潮溼悶熱的天氣,容易滋生細菌。王師傅腳上已經有破皮,血糖又沒控制好,細菌在雨鞋裡更易繁殖,腳潰爛的速度也就很快。」李霖解釋。
隨後,工友把王師傅送往邵逸夫醫院慶春院區,在發熱門診排除新冠肺炎後,王師傅轉到急診時,已出現膿毒血症。
情況緊急,李霖副主任醫師為王師傅做了急診清創手術,接下來要進一步控制血糖,抗感染治療,然後手術。
「他的第五足趾肯定是保不住了,如果不治療任由發展下去,整個腳保不住不說,可能生命都有危險了。」李霖坦言。
48歲高管糖足潰爛失去3個腳趾之後積極正規治療預後良好
作為糖足診治專家,李霖反覆跟患者強調,糖足一旦發生過潰爛,50%的患者一年後仍有可能復發,所以積極的預防非常重要。
有個患者讓李霖印象深刻,「這個患者懂得及時止損,他的做法值得糖足患者好好學習。」
李霖說的這位患者,是一位48歲的企業高管,患糖尿病七八年了。自從患上糖尿病,他每天晚上都會抽出一兩個小時,通過大量運動來對抗糖尿病。3年前的一天,他在運動中不小心磨破了右腳第二個腳趾,他沒在意,之後,第三第四個腳趾也相繼潰爛。
因為當時正值年底,單位事情很忙,各種匯報各種總結和考核,去醫院的打算一拖再拖。為了掩蓋腳散發出的臭味,他用紗布纏起來,滴上幾滴紅花油遮蓋味道,晚上穿著襪子睡覺。
直到有一天,上班時他突然暈倒,感染性休克送往醫院搶救,最後截掉了三根腳趾。
經歷過這次差點丟命的打擊,他突然醒悟過來,開始認真學習糖足的預防知識,不斷調整飲食,和醫生商量制定適合他的運動方式,並且堅持定期去醫院檢查,一旦發現一些小問題,及時在門診處理。
如今,他的事業沒有受到影響,血糖控制得很穩定,糖足也沒有再發生。
控制好血糖 勤觀察足部狀態夏天建議穿淺色襪子別用冷水衝腳
夏季是糖尿病足的高發期,這是因為,夏季鞋襪變化,很多人穿涼鞋、露出足趾和足跟,容易踩上石子,或被玻璃等劃傷。而糖尿病人足部神經病變,感覺遲鈍,受傷時不能及時發現,並且傷口不容易癒合,容易出現潰爛。
那麼,夏季如何預防糖尿病足?李霖給出了六點建議——
1.選擇合適的涼鞋,襪子最好選透氣的全棉材質,保護足部,不要穿尖頭鞋。
2.用溫水泡腳。不建議糖尿病患者夏天用冷水衝腳,一來水溫太低容易刺激血管收縮,如果當時皮膚表面有未察覺到的小傷口,冷水衝洗會加重細菌感染的可能。腳要擦乾,不讓黴菌有可乘之機。同時,動作要輕柔,尤其是腳趾之間的縫隙。
3.趾甲剪成平的,要留一點。趾甲剪得太裡面,一方面容易剪到肉,另一方面穿鞋子的時候受到擠壓,容易磨破。
4.建議穿淺色的襪子。糖尿病患者對痛覺的感知較弱,穿淺色的襪子如果有出血,可以第一時間發現。
5.外出旅遊,不要赤腳踩在沙灘上,如果不小心被沙裡的尖銳物扎破,會造成感染。
6.糖尿病人不建議睡竹篾類編織的涼蓆,最好選擇質地柔軟的蓆子,這樣腳不容易被劃破。
【來源:浙醫在線】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