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唐)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音樂伴隨成長,暢想美好時光。大家好,又到了本期的「音樂隨身聽」時間。今天,南小小、南樂樂將繼續帶領大家一起走進不一樣的音樂世界!
各位聽眾朋友們,大家好!我是本期的小主播高語晨,來自二年級三班,我是南湖星光小歌手的一員,愛好唱歌、閱讀。
陽關一疊思前塵,琴曲以散音起,撮音止。
陽關二疊淚沾巾,這一段泛音起,撮音止。
陽關三疊盼重聚,同樣泛音起,卻是泛音止。
《陽關三疊》為中國十大古琴曲之一,千百年來被人們廣為傳唱。這首樂曲根據唐代詩人王維的名篇《送元二使安西》譜寫而成,因詩中有「渭城」、「陽關」等地名,又名《渭城曲》、《陽關曲》。
這是首感情深沉,惆悵中略有憂傷的樂曲。樂曲共分成三段,用一個基本曲調,將原詩反覆詠唱三遍,故稱三疊。
每疊又分前後兩段,琴歌開始加了一句「清和節當春」作為引句,其餘均用王維原詩。後段為新增歌詞,每疊不盡相同,帶有副歌的性質,分別渲染了「宜自珍」的惜別之情、「淚沾巾」的憂傷情感和「尺素申」的期待情緒。在這三個段落中,音樂的結構除了部分樂句有所引申之外,大體上是相同的。
大約到了宋代,《陽關三疊》的曲譜便已失傳了,現在所見的古琴曲《陽關三疊》則是一首琴歌改編而成。
前奏過後,跟著而來的有音樂的主歌、副歌、過門及結尾。主歌可以說是內容,是每首音樂的主幹。而音樂的結構是由特定型式的,此結構型式在樂理上稱之為Form。一般的歌曲大多作AA』BA』Form。A代表主歌,而B段是副歌。亦即是說,通常一首歌的構造就是由前奏、兩段主歌、一段副歌、過門音樂、再來一次的副歌和主歌,以及結尾音樂有順序地連接而成的。
音樂隨身聽,愛永伴你行!今天的分享到這裡就告一段落啦。讓我們期待下次不一樣的音樂世界吧!
曲江南湖小學藝體中心以「遵循美育體育特點,堅持立德樹人,踐行以愛養德」為理念,注重加強美育、體育與德育、智育的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整合學校與社會藝體資源、建立綜合素質多元評價,構建學校、家庭、社會多位一體協同育人機制,潛移默化地激勵精神,溫潤心靈。
號外:如果你也想成為小主播,與大家分享你喜歡的音樂,請聯繫本班音樂老師進行報名,期待你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