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ULYSSE NARDIN雅典在表展上的壓軸當數Freak Vision,這款Freak家族的最新成員發展自早一年推出的InnoVision 2概念表,在Freak的基礎結構上又加裝了磨床式自動上鏈、新造型的矽擺輪等等各種神奇的新技術,堪稱是目前Freak系列的巔峰之作。表展結束後雅典又另行發表了一批名為Freak Out的新款Freak(首先不得不說的是這個名字真的很可愛),這一系Freak不像Vision那樣是一眾尖端科技的結晶,相對地它搭載的是Freak最基礎的結構,今後將扮演起「Freak基本款」的角色。
更具系統的產品線具體來說Freak Out是Freak Cruiser的鈦金屬版,過去Freak表殼多為貴金屬,然而目前推出的四款Freak Out都採用鈦金屬的外裝—其中這次介紹的這款還加鍍了黑色PVD,表款的定價也比之前貴金屬殼的便宜了不少,等於是降低了入手Freak的門檻;事實上現在如果進入雅典的官網,會發現Freak下頭的目錄已經精簡到只剩下"Out"和"Vision"兩種了,整個系列整合為基本款和高階款的態勢已然成形,未來這條當家產品線應該會更有系統的發展。
來自Freak的完成型
Fraek Out的原型Freak Cruiser於2013年推出,當初這款就已經號稱是Freak的完成型。Freak從2001年問世到Cruiser發表當時已過了十年以上,在這十年間雅典持續對這套機構進行各式各樣的實驗,小至提升振頻、更換零件素材,大至改造出像Diavolo那樣的衛星式公自轉機制,整個機構可說是不斷地在進化。
Freak在Cruiser之前有一個美中不足之處,那就是它在表面上迴轉的整個輪系裝置,必須要以一根大軸從底下的發條盒,一路貫穿到穿過頂層的表鏡,用陀飛輪的構造來對比的話,就相當於是用表鏡來充當裝置正面的表橋。2001年當時市面上已經有不少正面不設表橋的飛行陀飛輪了,但要固定一顆直徑不超過1公分的陀飛輪籠架跟一組幾乎佔滿了整個表面的輪系,結構所需的強度自然不可同日而語,以當時制表業對新素材掌握的Know-how要做出跟飛行陀飛輪一樣的懸浮結構,就算不是不可能也會是一個相當冒險的舉動,是以最後雅典才會犧牲了美觀和若干防水性能,採用了以軸心穿過表鏡這樣直覺的做法。
然而十年過去了,2013年的表界已經有辦法做出更輕、更穩定的籠架構造,別的不提,雅典在2010年發表的Diavolo就是採用懸浮飛行機制,而且它的公自轉結構比陽春Freak還要複雜;有了這樣的經驗作後盾,2013年Freak終於在新一代的Cruiser中取消了貫穿表鏡的長軸,直接從底部抓住整個迴轉輪系,讓賞玩Freak的視覺體驗進入一個嶄新的境界。
懸浮式構造的關鍵在於輕量化,Cruiser在迴轉裝置的籠架、也就是輪系的橋板部分做了大幅度的鏤空,以此減少裝置整體的重量;除此之外橋板的造型也有提出修改,其中用以固定擺輪等等調速擒縱部的表橋以及主輪系的表橋都採用了類似船錨的形狀,以此呼應了品牌的形象,另一方面主輪系表橋跟迴轉底座的固定點也從四個減少為兩個,除了視覺上更為美觀,留下的兩個固定點讓整個裝置的重心更往中央集中,其間或許也帶有減少離心力的效果。
現代感的新規設計最後來到了新款的Freak Out。FreakOut搭載的機芯就是Cruiser的UN-205,因此兩代之間的機械結構算是完全相同,修改的部分都表現在外裝。除了素材從貴金屬改為鈦合金,表款的造型這裡也有做出修改;Freak由於它獨特的機芯結構,表款的上鏈和調校時刻分別是透過直接旋轉底蓋和表圈,因為有著這樣的機能需求,所以過去Freak的表圈和底蓋外框都設計成帶有坑紋的樣式,方便抓取旋轉時的止滑。
Freak Out針對這兩處提出了修改,表圈和底蓋都採用線條更為簡潔、現代感的爪型設計。這裡的造型其實是來自2017年的InnoVision 2,將這隻概念表的科技感移植了一部分到新款上;嚴格來說新版底蓋的止滑效果應該不及舊版,這點在InnoVision 2的時候是有意義的,因為InnoVision是自動上鏈,理論上手動旋轉底蓋上鏈的機會較少,稍微削弱這裡的機能性無妨,但Freak Out仍然是手動上鏈,這麼一來止滑力不足多少會影響操作,只是Freak發條盒的直徑大,上鏈原本就不太費力,因此這裡造成的影響應該也很有限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