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1日,非洲國家奈及利亞吉瓦地區土皇穆薩的宮殿中,舉行了一場特別的加冕儀式,接受加冕的人,不是當地人,而是一位34歲的中國小夥。他的名字叫孔濤,是一位在尼日尼亞工作的某國企員工。當天,孔濤從穆薩手中接過了權杖和證書,正式成為了一名當地酋長。
在部落眾多的非洲,酋長是極具有威望的,而且還有著實際的權力,可以擁有自己的封地和武裝力量,還有「一夫多妻」的權利。不僅如此,酋長還是終身榮譽制,還可以世襲給子孫後代。這麼尊貴的稱號,被一位中國小夥獲得,足見當地人對孔濤的認可,而這並不是孔濤幸運得到的,靠的是他對當地實打實的貢獻。
孔濤是河南人,1985年,他出生於濮陽市清豐縣一個普通人家,不過孔濤從小學習成績就很好,大學就讀於北京交通大學。2010年,25歲的孔濤研究生畢業,進入了一家主營建築的國企,由此有機會來到萬裡之外的非洲國家奈及利亞。
剛到非洲的孔濤,克服了迥異的語言、奇特的風俗習慣和炎熱的氣候,逐漸在奈及利亞適應了下來,在與當地豪薩人交流中,他還比較熟練地掌握了豪薩語。也因此,公司在當地的項目,大多都是孔濤和當地人溝通。
奈及利亞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國,雖然有著豐富的石油資源,但是該國很多百姓依舊生活水平低下,最低工資標準僅有600元。孔濤目睹了很多生活艱苦的家庭,起了幫助他們的念頭。憑藉熟練當地語言的優勢,孔濤幫助訓練當地工人。
在當地,很多人文化水平低,而且好吃懶做,一掙到錢就去喝酒,沒有進取之心。孔濤為了讓工人們擺脫惰性,想了很多辦法,比如讓員工參加技能競賽,給先進者頒發獎金,讓部分僱員參與項目決策等。為了幫助工人們,孔濤犧牲了很多休息時間,教他們掌握工作技能,終於讓不少嗜酒如命,沒有多少責任感的人,工作積極性有了很大提高。
孔濤做的還不止這些。當地只有一所公立學校,因為年久失修,看上去搖搖欲墜,對孩子們來說,非常的危險。孔濤帶領工人們,修建了一所全新的校舍,解除了當地居民的隱憂。他還個人出資,翻新了一座清真寺,平整了當地一條破爛的馬路,如此種種,讓孔濤在當地成為頗受歡迎的人。而且,土皇穆薩也喜歡徵求一些他的意見,對這個踏實的中國小夥,非常認同。
2018年,孔濤去拜訪穆薩時,穆薩向他提出,想要封他為酋長。剛開始,孔濤以為穆薩是在說笑,在當地待了那麼久,他當然知道酋長的地位。不過在談話中,他發現穆薩說的是真的,對此他沒有擅自答應,而是把這個情況向公司做了匯報。
孔濤得到的是肯定的答覆,於是,在一番準備後,他於2019年接受加冕,成了一位非洲酋長,被授予「WAKILIN AYYUKA」稱號,意思是工程領袖。
當然了,雖然做了酋長,孔濤拒絕了穆薩賞賜給他的600畝封地,還有「一夫多妻」的權利,僅僅保留了酋長終身制和世襲這兩項權利。正當而立之年的他,本來就已經結婚,還有一個女兒,只希望女兒以後可以繼承這一稱號。贏得了這一榮譽,孔濤也下定決心,更加為當地人民造福,以對得起這個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