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北京2月23日電(實習記者 李華錫)「已經是立春後第四天了,靜寧的天氣卻很嚴寒,但冷冰的天氣也阻擋不住我們農業保險扶貧調研志願者『春風送暖隊』似火的熱情。」農業保險宣講剛結束,蘭州理工大學郭成忠就在日記中寫下了自己的感受。他覺得,利用寒假為廣大農民宣傳保險扶貧是自己寒假做的最開心的事,「這比冬天的寒冷更溫暖。」
寒假前夕,為深入落實《中國保監會、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做好保險業助推脫貧攻堅工作的意見》,支持引導大學生和大學生村官在精準扶貧中發揮積極作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與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決定聯合開展2017年大學生與大學生村官保險扶貧志願服務活動,鼓勵高校大學生與大學生村官結對共同開展「農業保險公益講堂」活動。為此,不少高校學生申請成為了農業保險宣讀大學生講師,利用寒假期間,或是組隊,或是個人,開展了宣講活動。「用實踐砥礪青春,甘願為保險扶貧盡綿薄之力。」郭成忠說出自己的心聲。
中南民族大學學生在為社區居民進行宣講。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吳靜玉 提供
宣講進行時:大學生開啟別樣農保講堂
「農業保險牽扯到千家萬戶,作為一個農村孩子,在整個農業生產的過程中,我很清楚「天地」對於農民的重要性。」濰坊學院宋菁菁得知2017年農保宣講活動已經啟動,還未放寒假的她,就準備好了在家鄉山東日照開展宣講的相關材料。
說起參與農保宣講的初衷,宋菁菁說,天有不測風雲,農民還要承擔很多的生產風險,所以她很希望能夠參與到活動當來儘自己的微薄之力。「我希望通過本次宣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農戶農業生產保障意識。」
在假期中,宋菁菁充分利用有效機會對農戶進行宣講,不管是站在臺上,還是圍坐在爐火旁,即使道具並不是很全,但這並不影響她的激情和宣講的效果。
就這樣憑藉著自己的信心和勇氣,宋菁菁對家鄉周邊的數百戶農民講解了農業保險的益處,回答了農民們的疑惑,還留下了聯繫方式,以備建立長久聯繫。
「作為大學生,理應身先士卒充分利用假期走進家庭、社區去,幫助農民群眾解決問題,這個寒假,我不後悔。」宣講結束後,宋菁菁笑著說。
和宋菁菁一樣,在鄭州輕工業學院就讀的大學生方鎮一放假,就專程前往河南省鄧州市構林鎮方灣村開展農業保險宣講會活動。由於宣講活動得到了方灣村村支書方開春的幫助和支持,整個會場坐得滿滿當當。
宣講會開始後,首先村支書方開春講話,向村民們介紹了宣進會的目的。方鎮簡短地表達了對村民們的感謝後,開始了自己的宣講。「宣講時間雖然不長,但是內容豐富,把農業保險的相關知識準確的傳達給在場的每一位村民。」
最後答疑環節,部分村民提出了自己的疑問。方鎮還當場作出準確的解答。「看到村民們開心的面孔,我心裡踏實多了,這次宣講活動對我自己也是一次提升。」
蘭州理工大學學生在為村民進行宣講。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陳振鑫 提供
累並快樂著:感受宣講中的辛苦與幸福
提到宣講過程中最難忘的事,蘭州理工大學陳振鑫認為,村民們帶給自己的感動遠遠超過自己所付出的行動。
陳振鑫宣講的村子在甘肅慶陽,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一月底,陳振鑫在事先約好的村民家裡開始了農業保險扶貧項目的宣講。
「宣講現場氣氛十分活躍,村民們都對農業保險充滿感興趣,同時也大膽地提出了自己的疑問。」陳振鑫說,村民陳某前些年為家人醫療投保,因為不了解保險知識,在他人的慫恿下買錯了保險,在真正用到的時候卻得不到幫助,導致以後都不敢再買保險。「而在聽了宣講後他再一次有了買農險的想法,卻又十分擔心,當即向我提出疑問。」
陳振鑫認真地回答了他的問題。並細心為村民講解,在遇到如自然風險、市場風險、政策風險等時,農業保險可以幫助降低損失。在買農險時,要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來買,實在不懂也可以諮詢保險公司。
一下午的時間,陳振鑫被滿滿的村民包圍,不時有村民詢問相關問題。由於宣講超過了自己的預期,陳振鑫圓滿完成了任務,村民們的樸實和熱情深深打動了他。「只要肯付出,就一定能得到回報。」
「我很激動參加全國大學生農業保險宣講這個活動,當我一聽到活動的召喚,我就心往神怡。」湖南師範大學旅遊學院2016級會展班「黃河雙雄隊」孫奇雄、惠得霖兩名同學寒假期間來到了陝西西安周至縣進行宣講。
「剛從南方的陰雨天裡走來,還不太適應,關中一帶,自古是糧食富饒區,然而也是農業災害多髮帶。」兩人從西安往一路往西,下車後蜿蜿蜒蜒走了幾小時才達到村鎮,他們便迫不及待,走進農民伯伯的家中聊天。
當聊到收成,一位大伯向孫奇雄反映,關中一帶,主要是旱災,連年的大旱,莊稼都旱死了。井水倒有許多口,只是還是杯水車薪。人們經常為了灌水而發生口角,倒傷了和氣。了解到這個情況,孫奇雄便向他介紹了農業保險。老伯聽後十分開心,並答應幫助孫奇雄聚集村民。
「不一會,便圍了一院子的大爺大娘,我一一問候,簡單地介紹了宣講的主題,看著大家的神情,冬日的酷寒也煙消雲散去了。」宣講時,惠得霖負責拍照直播,孫奇雄為大家講解。「感覺自己在傳播著知識的火炬。天氣很冷,人心卻很暖。」
雖然當天做了充足的準備,但孫奇雄還是覺得有些緊張,講話時磕磕絆絆。他生怕自己講的不符實情,或者表達的不準確,不夠生動,不能讓大家更好的吸收、理解、明白,所以放慢了講解的速度。
最後的答疑環節不少村民向孫奇雄提問,他都作了具體答覆。有一些沒有辦法處理的,也為大家留了自己的聯繫方式。
「真的很感謝大家的到來。深入農村,我們了解到中國農業現在發展的實情,更加深切的體會到了農業保險的重要性。」短暫的宣講結束後,孫奇雄認為自己累並快樂著,他在微博中寫道:生活不止眼前,相約下一實踐。
吉首大學「青春加速寒假實踐隊」與村民合影。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周小舟 提供
歸來話感受:感動與收穫交織在一起
說到宣講歸來的感受,濰坊學院宋菁菁有一肚子的話想傾訴。她告訴記者,自己在宣講中發現,雖然每年村裡都會有農業保險,但是村民的積極性普遍不是很高。她分析到有兩個方面:一是這一帶一直都是風調雨順,大多數人又以種地為生,所以很多村民認為沒有必要買保險;二是還是村民對保險的抗拒心理,沒有領會到它的益處。
宣講當天,有件事深深刺痛宋菁菁的內心。村裡的王嬸告訴宋菁菁,自己曾經給家裡的玉米地保過一次,然後那年正好遇到大風,家裡的玉米全被糟蹋了,「她把情況報到村委之後就再也沒聽到消息,也沒見什麼賠償。」
對於王嬸提到的事情,宋菁菁表示納悶,在場其他村民也都隨聲附和,場面一時不受控制。宋菁菁只好耐住性子結合宣講手冊詳細給王嬸講解。「聽到我的解釋之後,王嬸恍然大悟,其他村民也都明白了並以此為鑑。這個時候我的心裡總算也舒了一口氣。」
通過此次事件,宋菁菁體會到宣講的重要性,不僅僅是提高了自己與他人溝通交往的能力,更解答了農民心中的疑惑,讓更多的人了解到了農業保險是什麼、有什麼,以及保險扶貧的真正含義。「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在宣講過程中,我也深深意識到保險扶貧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作為大學生,我責無旁貸」。
在宣講過程中,不少學生不僅體會到了農民保險知識的缺乏,更通過一次次的宣講,收到了滿滿的感動。
中南民族大學可嘉庚說:「感謝報社的姐姐幫我們聯繫村子,我們才能順利的完成志願服務。村子雖然不大,但村民們對保險知識的熱情確實讓我們始料未及,因此宣講活動也進行的如火如荼。」
西北師範大學王有志說:「村民們紛紛提出自己的疑惑和意見,我們也極盡所學幫助他們解答疑惑並整理他們的對農業保險的意見。在這次志願服務中,我們不僅更深刻的了解到更多的保險知識,還提升了自己的責任感。做志願活動不僅是幫助別人,更是幫助自己。」
吉首大學「青春加速寒假實踐隊」隊長周小舟說:「通過團隊成員積極籌備和走訪,克服各種困難,沒有投影儀,我們列印ppt。沒有活動經費,自己來籌措。宣講會啟用QQ直播,很受村民們歡迎,我們很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