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聽北聞人間事
百年滄海話真情
故鄉同城道不盡
千秋墨染伴你行
我姓丘,應丘之北
我靠譜,攬普者黑
提升自我5年的丘北公眾平臺
全新視點,純正能量倡導者
來源:「文山八縣事」、「多彩文山」、「文山州大小事」、「文山州微生活」聯合推出《文山州今天發生的事》欄目正式上線!敬請關注!
致敬改革開放40年!文山人民齊共鳴:祖國強大 日子越過越甜壯闊山河四十年,一路改革再出發。12月18日,我們迎來了偉大祖國改革開放40周年的紀念日。上午10時,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文山各行各業在聆聽了習總書記的講話後,紛紛感慨,為改革開放40年來的滄桑巨變感到驕傲,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和幹勁。
文山州人民醫院:救死扶傷 繼續前行
昨天上午,在文山州人民醫院城南院區黨員會議室,醫院幹部職工坐在大屏幕前集中收看了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直播。仔細聆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並不時做著記錄。
文山州人民醫院兒科一病區護士長 秦成美:「在這個大會上我對習主席說的艱難困苦,玉汝於成這句話比較印象深刻,他的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外部的艱難困苦的條件更能磨鍊我們的意志,我覺得這是非常激勵我們人民群眾的一句話。」
文山州人民醫院小兒外科住院醫師 陳光健:「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習主席說,改革開放40年的實踐啟示我們,創新是改革開放的生命,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這句話與我們學醫有很大程度的聯繫,因為我們的醫學發展,就是要不斷地實踐發展、不斷的創新才能更好的服務廣大的患者朋友們。」
文山州人民醫院建於1950年8月。經多年努力,診療條件不斷完善,技術實力不斷提高,服務規模不斷擴大,成為全州唯一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於一體的三級綜合醫院。2015年10月,經省衛計委,組織評審,成功晉升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從成立初期僅有20張病床到目前2000餘張開放床位,從重點防治傳染病到集醫療、預防、教學、科研於一體,從僅能提供少量服務到年門診9萬人次、住院、出院各6萬人次,年手術2萬多臺次,一代代醫護人員用智慧和汗水,用奮鬥和奉獻,推動著醫院的每一步前行,催動著醫院每一步的成長。
文山州人民醫院中醫康復科主治醫師 賈曼:「醫療方面最大的變化,我個人感覺就是鄉下的農民,鄉鎮衛生院這塊兒來說的話,他們看病是基本上是不用自己花錢的,然後大病還有涉及到什麼腫瘤,這方面的病的話國家的報銷比率是極大增加的。人民看病貴,看病難這個問題得到了切切實實的改善。」
文山州人民醫院兒科二病區護士長 何孝晶:「醫療方面有一些好的制度,比如一些醫保政策,扶貧政策,對貧困戶是非常有幫助的,他雖然貧困,但是還是要先救治再付費的原則,報銷比例的話有所提高。」
文山州人民醫院小兒外科住院醫師 陳光健:「變化最大的就是人民生活質量水平的不斷提高,在醫療方面,我們州人民醫院日益的強大,近幾年小兒外科開展了新生兒的急腹症,從而進一步的降低了新生兒的死亡率。」
為了改善就醫環境,州人民醫院於2012年12月啟動了城南院區項目。歷經5年建設,2017年12月一期項目投入使用,婦科、產科、兒科、新生兒科等科室首批遷入城南院區,目前運行平穩。待二期項目建設完成,總院院區、城南院區、新平病區將再次進行資源配置和調整,全院診療條件服務質量和能力還將再上一個新臺階,醫院的發展將步入一個嶄新的春天。
文山州人民醫院兒科二病區護士長 何孝晶:「『德源於心、愛顯於行、技精於研、業興於勤』接下來我們就遵循這個院訓,然後繼續就是引進新的技術和引進新的設備,繼續前行。
文山州人民醫院兒科一病區護士長 秦成美:「在下一步,我們要在享受國家帶給我們美好生活的同時,我們要儘自己所能回報社會,就我們醫務人員來說,我們就是認真的履行自己的崗位職責進行白求恩精神,就是救死扶傷,全心全意的為病患滿意,儘量的做到患者滿意,社會滿意和政府滿意。」
文山州老年大學:養老服務提高 改革開放的成果
昨天上午10時,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正式開始,在文山州老年大學,老年學員們通過電視收看直播盛況。大會上,表彰了于敏等100名同志,並授予了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隨後,習近平發表了重要講話,從10個方面回顧改革開放40年曆程。老同志們聽得熱血澎湃,回顧改革開放這40年來,全國上下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感慨萬千。從衣食住行等方面,他們既是改革開放的經歷者又是改革開放成果的享受者。
文山州老年大學學員 陳義祥:「40年改革開放,中國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看到對我們國家作出貢獻的革命老一輩,比如像袁隆平,不只是對中國作出貢獻,對世界都作出很大的貢獻,這樣的人數不勝數,也是中國社會主義社會當中的傑出代表,對於我們很有激勵作用。應該轉化為我們後半生,實際工作當中的動力,促使我們很好的為我們中華民族奮鬥,為中國人民謀福利,為世界人民做貢獻。最有感觸的一點是正確的評價了文化大革命,我覺得是實事求是的評價歷史,我完全相信習總書記今天總結當中的中國的未來,到21世紀末必然達到機械化的強國。」
文山州老年大學學員 駱弟文:「從我們對衣服的變化來說,從使用布票到取消布票,這個變化很大,衣服從取消布票以後也越來越多了,家裡的箱子也大了,原來是皮箱木箱,現在是大衣櫃;吃的變化,以前是要糧票,要購糧本、要購物本、購物票,現在改革開放40年,這些糧票都不在了,現在糧票都變成文物了,吃的方便了,國外的國內的互相交流通往,什麼東西都吃得到;住的變化,房子越來越大了,越來越漂亮了;行的變化,我家以前是在麻慄坡的邊界上,讀書在董幹,以前來文山要走路,到麻慄坡才可以坐車,我還做了一首打油詩:少時求學到文山,連腳帶車要三天,如今董幹玩一轉,早上出去晚上還。」
社區居民:
在文山市永通社區,社區居民圍坐一堂,共同觀看大會直播。他們認真聆聽著,感受著改革開放40年的巨大變化,改革開放四十年,老百姓的生活如芝麻開花般節節高,房子寬敞了、道路平坦了、環境美化了,人民生活欣欣向榮越來越好。
文山市永通社區居民 張香玲:「我覺得我們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是我們國家改革開放40年以來變化很大,比如說交通非常發達,飛機、高鐵、班車,去哪裡都非常方便,以前想都不敢想這種事情,以前到昆明都要兩天的時間。感謝黨領導的我們中國越來越好,越來越強大。」
文山市永通社區居民 鄭慧珍:「像以前我們文山的房子都是小平房、矮房,現在不管走到哪裡,大路又寬,房子都是高樓大廈,在40年前根本是見不到的。以前住房一家五六口人住二三十平米的房子,像我們現在都是100多平米,別墅。在未來的日子裡,希望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強大,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越過越甜。」
本臺:陸有樂 謝思思 何德猛 肖琦
來源視聽文山
排雷英雄杜富國被授予「雲嶺楷模」榮譽稱號(18日),2018第三批「雲嶺楷模」杜富國專場發布會在雲南廣播電視臺「雲嶺楷模」發布廳舉行。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陸軍雲南掃雷大隊四隊五班戰士杜富國被授予「雲嶺楷模」榮譽稱號。
2018年10月11日,杜富國和戰友在麻慄坡縣猛硐鄉壩子雷場進行掃雷作業時突遇爆炸,危急時刻,他擋開戰友,自己卻被一顆加重手榴彈炸傷致殘,失去了雙眼與雙手……
在發布廳現場,杜富國的戰友們帶來了他平時所使用的裝備:防護服、探雷器、沙箱,並逐一為大家介紹。
如何穿著厚重的「盔甲」完成排雷的「繡花」工作?怎樣練就探雷的「千裡眼」和「順風耳」?杜富國自己製作的沙箱有什麼用途?
目前,杜富國正處在傷病治療的關鍵期,因此並沒有來到發布廳現場,但通過戰友們的現場講述,讓現場觀眾進一步走近了這位英勇的排雷戰士。
杜富國的父母也來到了現場,他們替杜富國上臺接過「雲嶺楷模」的榮譽證書。
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關於「雲嶺楷模」杜富國同志的表彰決定
杜富國,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人,1991年11月出生,2010年12月入伍,中共黨員,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陸軍雲南掃雷大隊四隊五班戰士。自掃雷作業展開以來,杜富國同志進出雷場千餘次,累計作業300餘天,搬運掃雷爆破筒15餘噸,在4號洞、265號界碑、馬嘿、老山等14個雷場累計排除地雷和爆炸物2400餘枚(件),處置各類險情20多起,榮立一等功1 次,多次獲嘉獎,分別被表彰為「優秀士兵」「優秀士官」。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麻慄坡縣老山雷場掃雷時,面對一枚露出部分彈體的加重手榴彈,杜富國同志對同組戰友艾巖喊到「你退後,讓我來」,在進一步查明情況時突遇爆炸,他下意識地倒向艾巖一側,用身體遮擋住了爆炸衝擊波和彈片,自己失去了雙手和雙眼,而在幾步遠的戰友僅受了皮外傷。讓我來:任務面前,杜富國同志總是自告奮勇、挺身而出,用一次次「讓我來」的生動實踐,演繹新一代「四有」革命軍人的使命責任;敢擔當:關鍵時刻,杜富國同志總是迎難而上、主動作為,用「敢擔當」詮釋共產黨員無所畏懼、敢為人先的優秀品格;做傳人:危急關頭,杜富國同志總是衝鋒在前、捨己為人,用「驚天一擋」的英雄壯舉,書寫新時代紅色傳人的鐵血榮光。
杜富國同志的先進事跡,展現了信仰堅定、鐵心報國的政治品格,敢於擔當、不懈奮鬥的責任意識,英勇頑強、不懼艱險的優秀品質,捨己為人、心繫百姓的高尚情懷,生動詮釋了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不愧部隊官兵的傑出代表。為進一步學習宣傳杜富國同志的先進事跡,弘揚他的崇高精神,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決定,授予杜富國同志為「雲嶺楷模」榮譽稱號,號召全社會向杜富國同志學習。
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
2018年12月18日
和平年代,雷場就是戰場。走進雷場的每一個人其實都是在和死神過招,和死神決鬥,儘管每一個人都是小心再小心,但雷場無情、險象環生,掃雷大隊的每一個人其實都是抱著必死的決心為人民掃雷,為軍旗增輝!
讓我們為杜富國這個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90後軍人,為這個時代最亮麗、最堅強、最青春、最可愛的人獻上軍禮,敬禮!
來源:雲廣新聞
助力硯山脫貧 中國書畫名家這樣做……日前,國家級書法名家一行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深入硯山縣現場繪製作品進行義賣,所得款項將全部捐出用於硯山縣脫貧領域。
活動現場,書畫家們揮毫潑墨,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字畫瞬間呈現出來,贏得了在場觀眾的稱讚。短短幾個小時,書畫家們書寫的字畫就被搶購一空,現場籌得善款兩萬元。
當代著名中國畫家 宿萬盛:「非常榮幸能參與此次文化下鄉,希望通過此次活動,讓更多的基層群眾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宣傳中國傳統文化、發揚中國傳統文化,希望能通過作品義賣為脫貧貢獻一份力量。」
著名書法家、首都博物館書畫院執行院長 王立生:「我來到大美雲南,七彩硯山,給我感受非常的強烈,人民勤勞善良和堅韌,這種能量給我的感受很深。雖然我們當下民生得了很大的提高,但還有很多山寨,區域,很多我們的同胞,他們的生活條件還是很差。希望能為硯山這些貧區的民眾,盡我們的微綿之力。」
中國畫海第一人、中國大海畫院院長周智慧此次現場繪製了五幅生動震撼的大海畫作,周智慧用三十年時間總結、融匯傳統繪畫和現代繪畫各種技法,中西結合,形成獨具特點的海派風格,創立自己的大海畫派,填補了中國繪畫史上畫海無大家的空白。曾榮獲「聯合國世界文化藝術大獎」、「俄羅斯藝術科學院院士」、「全國山水畫百傑」、「世界書畫藝術名人」、「世界金獎藝術家」稱號,參與這次活動讓他感慨頗深。
中國畫海第一人、中國大海畫院院長 周智慧: 「現在包括中央都提出來要建設美麗鄉村,要精準扶貧,我們作為藝術家也應該有一份責任,所以這次北京的,包括東北一些著名的書畫家都過來獻愛心,把咱們的文化,把咱們的字畫傳到我們的社會,傳到我們廣大群眾的手裡面,豐富他們的文化生活,使我們的鄉村更加美麗。」
據悉,此次活動還將選出技法最為精湛的20餘幅書法作品進行義賣,目前,義賣活動正在積極籌備中,下一步記者將會跟進報導義賣時間、起價等具體信息。
硯山臺:朱雲潤 李文雄
丘北縣「零現金」繳納養老保險惠及20餘萬群眾近年來,丘北縣按照「保基本、廣覆蓋、有彈性、可持續」的基本原則,始終堅持加快參保繳費不動搖,以徵繳擴面為重點,以基礎管理為主線,大力推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費收取「零現金」的做法,推行政府、銀行和群眾「三方協議」銀行代扣代繳。
參保繳費群眾只需與社保經辦機構、農村信用社籤訂「代扣代繳協議」,將保費存入籤訂協議的銀行帳戶,即可完成繳費手續。符合參保條件的城鄉居民與銀行籤訂「代扣代繳協議」後,參保繳費通過銀行代扣代繳,既確保基金安全、方便群眾繳費,又避免外出務工人員因錯過繳費實際而造成沒有參保、續保、誤保帶來的損失,實現了「數據網上傳、錢在行流、帳在系統走」的目標,對於參保人員來說,足不出村就能參保,存摺在手就能繳費,外出打工可以轉帳,電話能查參保信息,操作方便、快捷、簡單、高效,群眾樂於接受,該做法還為工作人員減輕了工作壓力,經辦效率顯著提高。
截止目前,全縣完成參保26.67萬人,完成2018年代扣代繳人數203504人,代扣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費2659.27萬元,存入基金專戶2659.27萬元,2018年結合手機APP繳費開展徵繳工作,加強基金風險防控,圓滿完成2018年全縣基本養老徵繳工作,全部實現了「零現金」繳費。
沒錯,就是這些小紅果!讓老百姓住進新房子、包裡有票子!俗話說得好,安居才能樂業,文山州人大機關幫扶馬關縣大慄樹鄉大膩科村,通過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和農村危房改造工程,徹底掃除農村破房爛屋,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大為改善。而如何繼續讓老百姓搬得出,穩得住,還要能致富呢?這是一個不得不思考的問題,一起來看看大膩科村的老百姓是怎麼實現「樂業」的。
秋天,收穫的季節,俯瞰田地,在採摘完的玉米地旁邊,有一塊綠茵地,清風徐來,綠葉間掛滿的小紅果就完全藏不住了,這是馬關縣大慄樹鄉大膩科的朝天椒紅了,走進地裡,一個個紅彤彤的小辣椒探頭朝藍天生長,好似抬著傲嬌的小腦袋爭先恐後地說:「我先紅的,摘我摘我!」。這片辣椒的主人叫李國懷,今年他家種植的朝天椒長勢喜人,收成也很不錯。
馬關縣大慄樹鄉大膩科村村民 李國懷 :「去年起我們開始栽了兩畝,今年擴大點栽4畝,薄膜、肥料這些是州上扶持的,今年到目前是收得1萬塊錢了,到最後肯定是一萬二、三千塊左右。」
他告訴我們以前沒有什麼產業,種玉米一畝地也就四五百塊錢左右,年收入就幾千塊錢,家裡六口人,兩個老人生病用一點,兩個孩子上學用一點,剩一點過年,錢就花光了。被評為檔卡戶後,幫扶單位給他們牽頭種植辣椒。現在他家新房子整體已經建好,就待裝修了,生活條件逐漸好轉。
每到辣椒採摘時節,李國懷和妻子陳永香都忙不過來,有時候會請鄰居幫忙採摘,工作隊員聽說他家收穫忙,也趕來幫忙。看到火紅的辣椒給自己生活帶來這麼大的轉變,增加了他脫貧的信心,並早早做好了明年的生產計劃。
馬關縣大慄樹鄉大膩科村村民 李國懷 :「兩個老人生病,小孩讀書一個上初中,一個上小學,壓力也比較大,栽點辣椒比以前寬裕點,生活又改善一小點,明年又多栽5、6畝,多栽點辣椒以後小孩讀書,生活也會過的越來越好。」
為了激發農戶內生動力,鼓勵他們發展辣椒產業,州人大還給農戶補助350塊錢的物資,包括辣椒種子,一畝辣椒地的薄膜和一包化肥。另外,為了解決農戶的銷路問題,還扶持成立辣椒種植合作社,由合作社來進行統一收購,並有保底價,讓老百姓只賺不虧。同時,合作社每年還提供優質種子,保證農戶種植高質高產。
馬關縣大慄樹鄉大膩科村辣椒種植合作社負責人 李仕祥 :「 有一種大果型的,一種小果型的,今年辣椒價錢雖然不好,但是我們都是按那個保底價來收,一開始大的是收一塊半一斤,現在我都收一塊六一斤,小果型的本來是收一塊八一斤,現在我已經收到二塊五一斤。要保證不管市場有多大的風波波動,我們都按這個保底價來收,給老百姓吃了一個'定心丸'的作用。」
伴隨著辣椒產業不斷壯大,合作社也不局限於單一的統銷統購,而是轉變發展思路,成立馬關邁康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走公司多元化的發展道路。
馬關縣大慄樹鄉大膩科村辣椒種植合作社負責人 李仕祥 :「我以後的發展有幾個方面,一個是辣椒這塊是農民最喜歡吃的一種佐料,打沾水之類的都要用得到,所以我以後要加工,一個是從新果這塊銷售出去,然後從新果拿來加工成辣椒醬,有辣椒拿來烤乾,銷售出去其他地方,以後希望老百姓不要怕,只要栽得辣椒,再多隻要有質量,有數量,要好,我全部都可以幫他們銷得完。」
工作隊員告訴我們,從2016起,州人大就扶持農戶種植辣椒,不斷調整產業結構,今年扶持148戶種植朝天椒,面積達314畝。他給我們算過一筆帳,種植管理好的,畝產毛收入可達8000元,即便管理差一點,受雨水影響大,每畝也能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這樣看來,火紅的小辣椒,確實可以幫助大膩科村貧困群眾邁向新生活。
文山州人大機關駐村扶貧工作隊第一書記 楊洪良 :「從這幾年平均來看,我們整個大膩科村,每年辣椒創造的產值達到150萬,我們要改變過去輸血式的扶貧,變為造血式的扶貧,通過這些激勵機制,現在有好多老百姓說,這個辣椒能種,即便你們不扶持我們這350塊的薄膜,化肥和種子,我們都要栽。所以說下一步的工作當中我想我們州人大將繼續按照馬關縣委縣政府的安排,因地制宜,引進新貴1號李子、刺梨、貝貝瓜的種植,保證了我們脫貧成果,鞏固脫貧成果,使老百姓真正的住新房子,然後包包裡面有票子,下一步讓他們家家有車子。」
解決高寒山區孩子實際困難!文山交通廣播FM100.6在行動文山的冬天冷,丘北捨得的天氣更是寒冷,這裡學生們的冷暖問題備受關注,FM100.6文山交通廣播攜手愛心商家,在12月14日開展送溫暖活動,向丘北縣捨得鄉矣白小學及各村送來了羊奶,鍋碗瓢盆等物資,盡最大力量解決農村學校學生的實際生活困難,讓他們度過一個溫暖的寒冬。
在學校老師的幫助下,志願者們將一整車的愛心物資整齊擺放在捐贈儀式現場。這些愛心物質包括45提羊奶,130件羊奶餅乾,以及各位愛心人士捐贈的28袋衣物和130套鍋碗瓢盆,簡短的捐贈儀式後,同學們排隊領取過羊奶和棉襪,接過禮物以後,孩子們心情異常激動。12歲的苗族小姑娘張瓊今年上六年級了,父母都在丘北城裡打工,每年的冬天都是她最怕的季節,這次文山交通廣播的叔叔阿姨送來了過冬的棉襪和衣服,讓她感覺非常的溫暖。
丘北縣捨得鄉矣白小學學生 張瓊:「平時就我和我哥住在一起,因為丘北真的比較冷,感謝這些叔叔送襪子和這些東西給我們,感謝這些愛心人士來捐東西給我們學校,真的感謝你們。
文山養乃世家營運總監 王選東:「我們也送上了我們的愛心,把羊奶送給小學的同學們,希望我們的同學身體健康,學習進步。羊奶世家,關愛到家,我們會將公益事業進行到底。」
文山健中岡天惠福特4S店 張瓏瀟:「今天我們也帶來了一些鍋碗瓢盆等日常用品。也希望這些東西能帶給捨得鄉的大朋友小朋友度過一個平穩的冬天。」
FM100.6文山交通廣播總監 李雲梅:「我們文山交通廣播每年都會舉行送溫暖活動。這次我們帶來了價值3萬多塊錢的物品。這些小朋友看見我們都很開心。我們還有粉絲們,聽友們捐贈的很多小朋友的衣服和床上用品,這次我們給我們的扶貧戶也帶來了生活用品。我們文山交通廣播,一直以來都是秉承這為大家服務,用心陪伴。所以每年我們都會用心來做好扶貧、送溫暖這些工作。」
據悉,丘北縣捨得鄉矣白小學現有178名學生,其中,留守兒童居多,生活條件極其艱苦。
丘北縣捨得鄉矣白小學校長 王家升:「我們學校有76個留守兒童,今天廣播電視臺來到學校,關愛我們的留守兒童,為我們的小孩送來了溫暖。我想對他們說,太感謝他們了。」
張傳超
12月12日,雲南省第十一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全部競賽和表演項目圓滿結束,本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競賽項目共設14個大項,我州參加了9個大項的比賽。獲得了24金18銀13銅的好成績,其中競賽項目獲得22金16銀13銅,表演項目獲得2金2銀,金牌總數與東道主臨滄市並列第一,獎牌總數位列全省第一,創造了歷史最好成績。由於我州代表團組織有序、成績優異,還獲得了優秀組織獎,取得了比賽成績和精神文明雙豐收。
文山州參加雲南省第十一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
獲獎項目及人員名單
一、金牌24枚
(一)吹槍6枚
1.男子15米雙輪立姿(羅洪福)
2.女子12米雙輪立姿(吳世芬)
3.男子全能團體(陶富成、羅洪明、羅洪福)
4.男子15米雙輪跪姿(羅洪福)
5.男子個人全能(羅洪福)
6.混合團體(羅洪福、羅洪芬)
(二)高腳競速4枚
1.男子組200米(周黃勇)
2.男子組100米(周黃勇)
3.男子組4x100米接力(張杰偉、王佳俊、盧舉帥、周黃勇)
4.4x200米混合接力(儂文美、張杰偉、謝玲、周黃勇)
(三)蹴球4枚
1.混雙(李雲榮、米娟娟)
2.男單(張彥吉)
3.女單(米娟娟)
4.女雙(米娟娟、袁字)
(四)射弩4枚
1.女子傳統弩跪姿(侯雲麗)
2.女子標準弩跪姿(侯雲麗)
3.女子標準弩全能(侯雲麗)
4.男子標準弩全能(項加明)
(五)摔跤2枚
1.格62KG(左 樂)
2.且裡西74KG(畢 剛)
(六)武術1枚
女子B類 傳統器械(張鑫)
(七)板鞋競速1枚
女子組 60米(李晶蕾、韋 巧、李澤露)
(八)表演項目2枚
1.彝族綜合類表演項目《牛鈴歡歌》(盤玉華等20人)
2.壯族綜合類表演項目《響山板》(羅鈺翔等20人)
二、銀牌18枚
(一)吹槍3枚
1.男子15米雙輪立姿(羅洪明)
2.女子全能團體(項成英、吳世芬、羅洪芬)
3.女子12米雙跪姿(羅洪芬)
(二)射弩7枚
1.女子傳統弩團體(侯雲麗、項春香、張自萍)
2.男子傳統弩跪姿(熊旦平)
3.女子標準弩立姿(侯雲麗)
4.女子標準弩團體(侯雲麗、項春香、張自萍)
5.男子標準弩團體(熊旦平、項加明、吳朝榮)
6.傳統弩、標準弩混合團體(熊旦平、吳朝榮等)
7.標準弩混合團體(熊旦平、項加明、吳朝榮、侯雲麗、項春香、張自萍)
(三)高腳競速4枚
1.男子組200米(張杰偉)
2.女子組4x10米接力(賈紅英、謝 玲、張立秀、儂文美)
3.男子組4x200米接力(張杰偉、王佳俊、盧舉帥、周黃勇)
4.女子組4x200米接力(曹紅英、謝 玲、張立秀、儂文美)
(四)武術1枚
女子B類傳統器械(李金美)
(五)民族健身操1枚
民族健身操《苗山樂》(曾澤輝等18人)
(六)表演項目2枚
1.開幕式駐停表演《壯苗飛彩》(顏雪昌等21人)
2.壯族競技類表演項目《打夯》(陸發麗等20人)
三、銅牌13枚
(一)摔跤6枚
1.格 87KG+(陳鴻熠)
2.且裡西52KG(王宏淵)
3.且裡西87KG+(王賢貴)
4.且裡西87KG+ (陳鴻熠)
5.北噶52KG (王宏淵)
6.北噶87KG+ (王賢貴)
(二)蹴球1枚
男雙 (李雲榮、張彥吉)
(三)高腳競速1枚
男子組100米(王佳俊)
(四)射弩3枚
1.女子傳統弩立姿(項春香)
2.女子標準弩立姿(項春香
3.民族傳統弩混合團體(熊旦平、項加明、吳朝榮、侯雲麗
項春香、張自萍)
(五)板鞋競速1枚
2x100 米板鞋混合接力(陸海澱、陳 飛、楊晶富、李晶蕾、韋 巧、李澤露)
(六)武術1枚
男子A類 自選器械(王堯戊)
本臺:陸有樂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沒有
文山許多地方的炮仗花開了
那一抹橘色
映入眼帘
讓人覺得這個冬天
都變得溫暖起來了
炮仗花,原產於南美洲巴西,現在我國廣東、廣西、福建、雲南、海南、臺灣等地均有栽培。它還有幾個好聽的別名,叫黃金珊瑚、炮仗紅,其中黃鱔藤的別名,小編是最不喜歡的。
炮仗花有著和紫葳科同為藤本的凌霄一樣熱情而溫暖的橙紅色,與炮仗花的初識在廈門鼓浪嶼,各處牆上都滿滿的裝點著橙紅色的花朵,累累繁花互相呼應著、笑鬧著,從遠處望去我還以為是凌霄,走近一看卻是比凌霄花小巧得多。
然而,沒有想到的是,我的家鄉——文山也出現了炮仗花的身影,並且開得一點兒也不遜色於鼓浪嶼。
還記得,在某年的一個冬天,我偶然經過文山市一中高中部,學校圍牆上爬滿的炮仗花,很是顯眼。我停下腳步,忍不住靠近它們,張大眼睛,想要盡力記住每一朵花的樣子。從那一天起,便心心念念著它們,至今沒有忘記。
今年的冬天如期而至,文山的炮仗花也如期開放了,圓錐花序的花兒開得熱鬧繁茂,歡脫地生於側枝頂端,掛在牆上十分鬧騰喜慶。
花未開時她把自己包裹得很好,開放時花朵仿佛被點燃,橙紅色的小花一朵一朵炸開了口,裂成五瓣向後翻卷,伸出花冠筒的花柱與花絲更是如同跳躍的火星,一串串炮仗花就這麼爭先恐後地唱出響亮的歌聲,炸出動人的樂章,三叉絲狀的卷鬚應和著花兒舞蹈,對生的綠葉靜靜地映襯著這裡的喧鬧。
看著炮仗花,那溫馨的色彩,讓人感覺格外暖和與愉悅,靠著牆邊慢慢行走,見那一朵又一朵,一串又一串,花苞一個接一個張開了口,仿佛怎麼都開不完。聽說炮仗花足足可以開半年之久,從冬天到夏天,燃不盡的煙火,放不盡的燦爛。
去看花吧
沒憂愁
沒世故
別猶豫
別沉默
世間萬般奼紫嫣紅
願你都好生經歷
賞花地點:
1:世外桃源
2:文山市一中高中部
每日一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