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婆婆好還是沒有婆婆好,這是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

2020-12-16 騰訊網

小地方人喜歡串門。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並不是顯得太遙遠。

平時路上遇到不是太熟的人,還都熱情的來一句:去家坐坐吧。

遇到不識趣的,還會說,那就去你那認認門兒。

家有啥好坐的?家是隱私的地方,哪能隨便進呢?

認門兒?門有啥認的?盼盼牌的。

當然,這樣的話也只是客套話而已,只是北方人習慣了用這樣的方式來維持社會交往的關係。

小時候在農村,家家戶戶都喜歡串門兒,而且門也是很少上鎖的,若是人走的不遠,大門多是敞開或者半掩著,只是在下地幹活,或者出遠門兒了才會鎖門。

有些老人住的院子,一輩子也不見得鎖那麼幾回。

是因為,沒有鎖。

彼時的農村,賊多……

兩類目標是這些小偷牽掛的,一是新婚家庭,再一個就是老弱病殘的家庭。

新婚家庭的偷往往還是明目張胆的,趕上集市上人多的時候,家家都出門趕集去了,縫紉機、自行車、衣櫃,整的跟搬家似的,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燈下黑,趁著這樣的熱鬧,沒人注意了。

老弱病殘們喜歡放個羊,餵一些雞子,養一些兔子,一晚上的功夫給偷個精光。

我記得隔壁村一養羊的,晚上都是把羊攆進屋子,老頭也和羊一起住,半夜羊就丟了好幾隻,看的好好的,怎麼會丟呢?

小偷也膽子大,用水把那老屋的土牆給洇透了,掏了個洞,一隻一隻的給牽走了。

這些,往往是有內線的,誰家有青壯勞力,誰家人出門了,家裡都有哪些值錢的,了如指掌,半夜的爬牆就進去了。

我們一般喜歡用一個詞來描述咱農村人:淳樸。

在我看來,我覺得三個字更為準確:未開化。

我們去鄉鎮吃飯,大家依然習慣把垃圾直接扔到地上,吃個熬炒雞,地上雞骨頭一堆一堆的。

大年初一,家裡人也不讓掃地。

意思是財富不能掃,一掃就跑了,這一年,不吉利。

瓜子皮花生殼,地上厚厚的。

即便是小城市的今天,依然很多人熱衷於串門,特別是礦區同一個單位的那種,我就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樓棟幾戶多是敞著門,鞋子就放在門外面,有的女主人還穿著吊帶兒,給我的印象是什麼?

和我一樣,這是剛從農村出來的。

還沒適應城市生活,覺得這樣敞亮,鄰裡親切。

這些是不太好改變的,因為身上攜帶的信息不同,是沒有辦法包裝或者「偽裝」的底色。

有時,孩子姥姥到我們家來,住不了兩天,就急著回去,說樓上住不方便,鄰居又都不認識,隨手拿的東西還要放到原來的地方,各種不習慣,說還沒自己院子舒服。

老太太這種不習慣我是能理解的,什麼地方再好,都沒有自己那窮家破院的住著舒服。

我倒覺得這樣很好,老太太對我們不幹涉,什麼事也不多過問,更多的是做了好吃的,讓去她那裡,吃一肚子,揉著回來了。

為什麼我家兒子那麼疼他姥姥姥爺?

是那倆老人真的疼愛他,想吃啥,姥姥姥爺當時就給做,我在朋友圈還發過爺孫倆抵著頭,老爺子在輔導兒子寫數學作業,好多朋友點讚,老爺子對他那是真疼愛。

昨天上午老爺子來店裡,走的累了,坐那兒讓兒子幫著給拽跑腿上的秋褲,我就在那兒看,兒子蹲在那兒,老爺子就半伸著腿,那畫面溫馨的,簡單的幸福了。

這也讓我理解了為什麼孩子那麼的疼倆老人家了。

媳婦是沒有婆婆的,因著這些,我們家自然是不存在什麼婆媳問題的,我覺得有婆媳問題的家庭,男人是左右為難的,原來住的小區有一家發生的事讓我印象深刻,那女的和她婆婆關係很緊張,公公不在了,婆婆跟著她們住,加上倆孩子,算是四口人生活在一起,婆婆具有絕對的權威性,管兒子管孫子,動不動就是訓斥,連她也訓斥,她就覺得自己憋屈了,把她趕走也不是,對於婆婆來講,兒子那就是自己的家,如今在城裡安了家,兒子也有出息了,你讓老娘自己在農村過?不可能。

起初提議說在附近或者本小區再租套房子,不在一起生活,老太太很惱火,說起來還很傷心,覺得兒子是嫌棄她了,非要帶著倆孫子回農村老家。

女的覺得為每天早上爭廁所、吃飯甜了鹹了這樣雞毛蒜皮的事糾纏著,都快要瘋了。

糾葛在這樣的環境裡,人的情緒閾值是很低的,會因為某一句不得當的話從而矛盾叢生,戰事也從一開始互相慪氣升級為罵戰了,那難聽話,那句狠來那句,女的罵老太太老不死的,老太太就回罵她豬,光吃不拉……

在親密關係上,距離是很重要一環。

所有的問題都是手太長了,管的太多了,從而互不包容。

今天的女孩子相比以前的那些夫妻就多了一些聰明,婚前會談妥不與婆婆一起生活,從而避免那些不必要的紛爭。

我們處於一個什麼樣的環境,也一定會遇到什麼樣的人,這是一個必然結果。

我今天還諮詢劉教授,像這樣緊張的關係,該如何解決?

教授這樣說:糟糕的環境,一定聚集了更多糟糕的因素,這些矛盾也不是一時半會兒產生的,當遇到糟糕的環境試圖改變而不得,那就不要再去適應,而是應立刻抽身而去,若是一直深陷這樣的環境,早晚會被吞噬。

習慣了在糟糕環境下生活的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會被逐漸消磨殆盡,從而會排斥一切向好的人。

(完)

………………

特別說明:

文章非紀實文學,誰也不一定是誰,請勿對號入座。

………………

相關焦點

  • 未來的婆婆是否好相處,聰明的女人從這四件事就能看出來!
    忘川導語:女人在準備踏入婚姻殿堂之前,會有各種擔心,其中,就有對未來婆婆是否好相處的擔心。忘川曾經聽身邊的女同事討論過為什麼現在的女人都這麼怕結婚,其中就有一條,那就是婆媳關係不好弄,從而導致現在很多大齡女青年恐婚,寧願單著,或者只談戀愛,也不願結婚。
  • 聰明的女人不幫婆婆做三件事,蠢女人才會吃力不討好地得罪婆婆
    原創,深度,趣味 | 鄭子曦說不清的婆家事,生為女人總有很多的不容易。長大後要嫁人,嫁人就遠離了娘家,在娘家是客,在婆家又很彆扭,處處小心翼翼,生怕哪裡做的不對會惹人背後說三道四。女人的心酸委屈只有自己獨自承擔,聰明的女人知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做得越多越出錯,管得越寬越招人冷眼,吃力不討好的事莫沾邊。謹記以下幾件事不插手。
  • 離開Running Man後,Gary過得比宋智孝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離開Running Man後,Gary過得比宋智孝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如果最近關注娛樂圈的朋友,就會發現,在我們中國的熱搜榜上,出現了三個韓國明星的熱搜,分別是姜Gary兒子,姜好的語言能力和姜好的音樂細胞。
  • 淄博「好媳婦 好婆婆」|她十餘年如一日,精心照顧癱瘓婆婆
    原南定煤礦退休職工,她十餘年如一日,不怕苦不怕累,精心伺候孝敬病癱在床的婆婆,用實際行動演繹了「久病床前有孝子」的人間大愛。她宅心仁厚,心地善良。提起她十餘年如一日伺候孝敬病癱婆婆的事,在親戚裡道、左鄰右舍中,沒有不豎大拇指的,都誇她是「好兒媳婦」。
  • 好兄弟為羅志祥點讚,到底是善良還是情誼?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不過,這並不重要,因為羅志祥的愛情別人真就不太好說了,試問羅志祥跟周揚青到底是怎麼分手的,除了周揚青自己能知道之外,那還會有誰能知道呢?很顯然,其實大部分人都知道,所以羅志祥發文懷戀自己的愛情,那自然也就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了。
  • 好婆婆的標準有哪些?也就這10條
    女人也總會希望嫁給一個完美的男人,而男人也希望媳婦貌比西施,孝順父母,體貼丈夫,做得一手好菜,做婆婆的也希望兒子能找到這樣的好媳婦,因為這關係到自己和家人的幸福生活,婆媳關係也很重要,這關係著婚姻的生死存亡。
  • 婆婆願意為你做這4件事,只要佔一條,就說明已經把你當成親閨女
    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家庭現狀都是這樣的:結婚之後,公婆就獨居,婆婆與媳婦之間幾乎沒有什麼交集,婆婆每天過得非常悠閒,甚至連媳婦生產、坐月子也都不聞不問,這讓許多兒媳婦都心存怨恨,為家庭以後的和睦關係埋下了隱患,甚至有「你不伺候我月子,我憑什麼給你養老」這樣的說法。
  • 婆婆,別鬧了好不好
    但為了孩子我選擇忍下來,現在萌萌已經兩歲,再過一年我就可以把她送去幼兒園,這樣也就不用再麻煩婆婆,看她的臉色了。「萌萌,奶奶好還是媽媽好啊?」早晨我穿好衣服剛要去上班,就聽見婆婆在客廳裡一邊餵孩子一邊問道。
  • 丈夫前妻和婆婆關係好,我嫁給丈夫後,婆婆總找茬讓我難堪
    關鍵是,對方還是一個雙面娃娃,在婆婆那裡會表現出很懂事的樣子,且也知道該如何討好婆婆。丈夫前妻越這樣,丈夫越覺得他前妻虛偽。且因為他前妻太能裝,使得,他被婆婆罵過好多次。最終,丈夫實在覺得他前妻不厚道,於是選擇了離婚。 雖然他們離婚了,但是,丈夫前妻還是會隔三差五去婆婆家串門。 丈夫對這件事的理解是:他前妻對他餘情未了。
  • 一位69歲婆婆訴苦:「年輕時這件事做錯了,現在落個晚景悽涼」
    受到上一輩的思想限制,很多婆婆都無法將兒媳當做自家人看待,在相處的時候總會指責對方,甚至仗著自己是老人就道德綁架兒媳婦。張婆婆今年69歲了,因為在年輕的時候這件事做錯了,現在晚年的生活過得無比悽涼。我能和張婆婆相識,還是一位好朋友的母親住院了,而正好張婆婆和她一個病房。
  • 《雙面膠》婆婆喊兒媳給公公倒洗腳水:好的婚姻,看這三點
    生活中,一部分婆婆以長輩自居,總以為可以指使兒媳做這做那,甚至故作姿態。殊不知,有些事情,最好不要「麻煩」兒媳。孝順長輩,為長輩效勞,在公婆生病住院照顧都沒有問題。但是有些事情,還是不要讓兒媳做的好。特別兒子在場的時候,對於使喚兒媳這件事,能避則避。《雙面膠》中,有一個情節。公公住院,婆婆一直在醫院照顧老伴。兒子不忍心,就提出和自個媽互換一次。讓她回家休息,他留下來照顧,婆婆心疼兒子,不同意,說他工作重要,不能在醫院裡,會休息不好。接著,婆婆提出讓兒媳麗鵑守夜。
  • 大兒媳和二兒媳同時坐月子,婆婆陷入兩難!公公:我有一個好辦法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坐月子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女人如果在月子裡,能吃好、喝好、休息好,以後不容易患月子病,身體也能很快恢復。如果月子沒做好,以後很可能會落下病根,會跟隨女人一輩子。網上經常有人說「月子之仇不共戴天」,其實說的就是婆媳之間的矛盾。
  • 經常這樣和你相處的婆婆,多半不是個好婆婆,但願你沒有遇到過
    如果你的婆婆不夠好,有這些表現,難道你就要和男人分手麼?經常這樣和你相處的婆婆,多半不是個好婆婆,但願你沒有遇到過。1. 會對你很嚴苛如果女人不能夠和男人同甘共苦,就連男人的母親都搞不定,你這個女人的情商也高不到哪裡去。你應該懂得隨和,應該明白,婆婆不是好婆婆,那可能也只是你的偏見,是你的一種武斷。經常對你很嚴苛的婆婆,多半不是個個好婆婆。2.
  • 一位63歲婆婆的感嘆:對兒媳好,是我這輩子做的最正確的事
    這句話實在有理,人心都是肉長的,對許多家庭來說,當婆婆對兒媳婦真心實意,關懷備至,在婆婆年齡增大後,大多數兒媳婦都會盡心照顧婆婆。自古以來,婆媳關係都困擾著許多家庭。當生活不能自理那一天,很少有兒子放下工作回家貼身侍候父母,這個責任大多會落在兒媳婦的身上。所以聰明的婆婆懂得從兒媳婦進家門那一天,就善待兒媳,也算是給自己積福。鄰居周大媽就是一個活得通透的老人,她有一個獨生子,兒子結婚後,她將兒媳婦當成自己女兒一樣疼愛。因兒子長年賭博,兒子兒媳離了婚。
  • 婆婆廚藝太好,也不是好事
    不過,在我的再三要求下,我婆婆還是屈服了。周一開始到周五,每天早上起來給我做減肥餐,中午帶去公司吃。不管這些菜我有多喜歡吃,我忍了。 但是。。。。薑還是老的辣,我婆婆第二天又做了一桌我愛吃的菜,然後我公公也加入了不讓我減肥的陣地,兩個人一個勁的說,吃點吧,不吃浪費了,專門為你做的,這麼好吃,吃一點又沒關係。。。。
  • 作為婆婆一定要知道的事!兩位兒媳的自述,讓婆婆自感慚愧
    無論是在思想上,還是行為上,都會有所不同。年輕人都會有同一個感受,父母那輩的人經常會用他們的生活方式來教育自己。當歲數大了後,一定要知道什麼該管,什麼不該管。不要亂操心年輕人的事,否則不僅不會討好,還會讓人感到厭煩。相信已經當了婆婆的人,會有過這種感覺。尤其是在婆婆管兒媳這方面。作婆婆一定要掌握好分寸,畢竟教育兒媳和教育自己的兒子還是不一樣的。
  • 婆媳關係想處理好,在婆婆面前對丈夫的關心要有度!
    不管年齡還是其他任何因素,實質都是兩個女人和一個男人的關係,很多人遇到情況都不知道怎麼處理。如果處理好了,婆媳親如母女,其樂融融。處理不好就會像敵人一樣,劍拔弩張,甚至不乏因為婆媳關係不好離婚的悲劇。婆媳相處的真的是一個難題嗎?如何來解這個題,或者說如何能在這個題目上拿更多的分,實際上也是有技巧的。想要處理好,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需要引起重視的,那就是在婆婆面前對老公的關心的度。
  • 老公瞞著我給婆婆錢,這事怎麼辦?
    婆媳之間矛盾是千古遺留下來的,有了矛盾是到底是誰的錯,下面我們來說說我家雞毛蒜皮的事情,今年7月份,老公瞞著我給婆婆買了一個空調,我知道後並沒有質問他,也沒說起過這事,但心裡總是過不去這事。這事還沒過去呢?
  • 女人過年回家,為公公婆婆做這幾件事,他們絕對會對你誇贊有加
    但是,很多女人並不和她的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例如女人和她的老公在大城市裡打拼,而公公婆婆則留在老家照看孩子;例如女人和她的男人結婚之後,他們有屬於自己的婚房,那她也不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但是過年時,女人和她的老公,肯定是要和她的公公婆婆在一起共同生活幾天的,即使不這樣,女人在過年時,肯定也會去看望她的公公婆婆。
  • 不是好老婆卻是好兒媳|年輕時背棄老公,晚年時照顧婆婆無微不至
    現在她人老了,也收心了,還特別孝順,照顧婆婆無微不至,比親生兒子都強,醫院裡的病友都以為她是婆婆的親閨女呢。當年小芸離婚以後,就去城裡再嫁了,雖然找的人賺錢也不多,還租房住,但錢咋花由著她,人家還很會說話哄人,只是這個男人六十來歲就得病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