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年的上半年,因為一場非典,全中國正常的生活和商業活動被全部打亂,每一家企業都在驚恐中度過一個又一個難熬的日子。與非典的作戰一直到6 月24 日才總算告一段落,這一天,世界衛生組織宣布解除對北京的旅遊警告。在王府井百貨大樓門前,一位售貨員高興地貼出一張慶祝標語,上面只有4 個字:「中國真牛」。
而2003年,對年輕的阿里巴巴,則是一場奇特的考驗。
隔離
2003 年5 月初,波特·埃裡斯曼接到阿里巴巴公關負責人張璞的電話。張璞在電話裡通知當時擔任阿里巴巴副總裁的波特·埃裡斯曼:「明天別急著上班了。」
波特·埃裡斯曼沒有費多大力氣就搞清楚了,不用上班,實際上意味著隔離,首先是波特和其他6 位同事。第二天一大早,波特聽見公寓門外鑽孔的聲音,繼而傳出鐵鏈的叮噹聲。他被反鎖了起來。
對波特·埃裡斯曼來說,真正的煩惱不僅是被隔離,而是確實有被傳染SARS 病毒的可能。他已經問明,他們之所以被隔離,是因為一位員工宋小姐被發現可能感染了SARS 病毒。
就在十幾天前,波特·埃裡斯曼到廣州參加了那一年的廣交會,儘管他知道SARS 疫情已經相當危險。「中國供應商」對外做出了與客戶一起參加廣交會的承諾,除了「真正的不可抗力我們不會去之外,能做的我們一定要做到」。那年的廣交會與往年無法相比,只有中國的部分參與者,國際買家大多聞SARS 色變,避之唯恐不及。波特·埃裡斯曼與個別來中國的海外買家聊天時,注意到在他旁邊工作的宋小姐與當地顧客聊天,開朗、熱情。廣交會後,「中國供應商」的銷售額有了新突破,波特·埃裡斯曼順利回到杭州,如釋重負。
宋小姐,阿里巴巴118 號員工,是2003 年杭州第四位SARS 疑似患者。她和波特·埃裡斯曼等共計7 位阿里巴巴的員工從廣交會回到杭州後,按照公司統一安排在家休息。5 月2 日,小宋因發燒、咳嗽到浙醫二院就診,接下來的23 天裡,她成為整個阿里巴巴最為牽掛的人。同時,用小宋自己的話說,她成為「杭州人民家喻戶曉的『宋小姐』」。
5 月5 日晚上6 點,小宋被確認為疑似病人,並被連夜送市六醫院治療。
在一篇文章裡,小宋回憶當時的情況,「當被確診為非典後,從醫院的三樓轉移到五樓,要經過三個已經確診的病房,我透過玻璃窗一個個看過去,第一間的人身上插滿了管子……」「上到五樓的第一天晚上,第一個房間那位大姐就去世了。」並且,小宋發現自己的手機也壞了,跟外界失去了聯繫。
波特·埃裡斯曼意識到了小宋當時的境況。他回憶:「這段時間對公司而言很難熬,但對宋小姐來說,可以說是煎熬。我被鎖在寬敞的公寓裡,受到作為外國人所獲得的格外關照,而小宋被安排在了醫院病房內,和其他兩位SARS 患者共處一室,其中一位的病情正急劇惡化。」
馬雲想方設法來探望小宋,還對小宋調侃說,要不要在對面的樓房上掛一個橫幅,上面寫「我們支持你!」他還給小宋送來了手機和CD (唱片)機,還特意囑咐別人買了一張阿杜《堅持到底》的CD 。
馬雲始終樂觀,但他自己的狀況也好不到哪裡去,確切地說,他也被「隔離」了。事實上,整個阿里巴巴在杭州的400 多名員工,都處於自行隔離的狀態。
據說,當時馬雲的壓力非常大。作為公司領導,他要承受同一座大樓其他公司的遷怒,甚至有人衝進辦公室來砸東西以洩怒。更讓他難過的是,如何面對公司員工和他們親友的指責,「這樣的時候,為什麼還要派員工去廣州?」
2003 年5 月6 日,阿里巴巴杭州公司的非典應急預案出臺:自行隔離,全體員工在家辦公,「全員進入SOHO (在家辦公)狀態」。戴著大口罩的馬雲向大家宣布了這個消息。大家戴上口罩,抓緊時間打點家裡辦公所需的一切。短短兩個小時內,工程部的技術人員就為員工家裡的電腦設置好了工作所需的必備裝置。
據關明生回憶,「都被隔離意味著什麼呢?就是你要跟你父母、妻子或丈夫、男朋友或女朋友一起被關在家裡,家門上再鎖上一把大鋼鎖,鑰匙在小區的主管手裡,外面的人有防疫站的,也有公安,每天的早飯、午飯、晚飯是送進來的。每天兩次有一個穿『太空衣』的人,背後背著很大的罐子和長長的噴管,進到你家裡面,離很遠,像噴殺蟲劑一樣,噴完就走了,很厲害。兩個星期,一般的公司要這樣的話,基本上就垮了,特別是像阿里巴巴這樣的服務性公司。」
SARS 就在身邊, 員工染病,外界壓力,無法在辦公室辦公……
這對一個成立不過四年,剛剛才實現「賺一元錢」的網際網路公司,意味著什麼?
郵件
在阿里巴巴全員SOHO 期間,郵件變得異常重要。它起到的作用,絕不僅僅只是提供了一種聯繫方式而已。幾乎所有阿里巴巴的高層,在這段時間都留下了一封或很多封電子郵件,這些電子郵件有助於後來人了解在那段時間阿里巴巴人做了什麼。阿里巴巴人的精神、價值觀、內心世界,阿里巴巴人的勇氣、意志、境界,全都在信裡。
在宣布隔離的當天,馬雲就給阿里巴巴員工們寫了一封道歉信,儘管這件事情本不能算是他的過錯。緊接著,在開始全員SOHO 之後,阿里巴巴的員工又收到了馬雲簡短的、充滿了感嘆號的一封郵件。
各位戰友:
從今天開始, 我們阿里人就像是海軍陸戰隊的士兵一樣在各自的家裡展開工作了! 小宋的病情和全體阿里人的身體狀況牽動了我們阿里人、會員客戶、杭城父老兄弟及各方面的心。從來沒有一家公司會遭遇這樣的挑戰! 從來沒有讓我們這些年輕人經受如此大的精神壓力! 從來沒有機會讓我們可以如此團結一致面對挑戰! 當然, 今天我們還有一個最大的令人羨慕的機會:那就是我們不僅可以為自己也為我們國家在特殊情況下必須在家上班積累大量的經驗! 還填補了世界上近400 人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在家上班維護全球最大商業網站的空白和吉尼斯紀錄!
看見這兩天阿里人的團隊精神和為使命拼搏的精神, 我想再次和大家說一聲:我們應該為自己驕傲! 我們可以創造奇蹟! 我們年輕但能夠接受挑戰! 保護好身體, 只要健康在,阿里人會創造更大奇蹟的!
馬雲2003 年5 月7 日在家
阿里日
2003 年5 月24 日,波特·埃裡斯曼在被關了7 天后,聽到門口傳來鐵鏈鬆開的聲音,接著有人敲了敲門。門口閃光燈不斷,警察和當地官員前來慰問這個阿里巴巴的外籍員工。
在給母親報了平安後,埃裡斯曼撥通了馬雲的電話,他聽到對面的聲音傳過來:「我也剛被放出來,他們告訴我基蒂已經恢復健康,明天就可以出院了。」
小宋在就診23 天后,也就是5 月25 日,終於痊癒,成為杭州首位治癒的非典患者。「最終是皆大歡喜,我們安然渡過了危機。」波特·埃裡斯曼對自己說。
確實是「皆大歡喜」。非典不僅沒能擊垮阿里巴巴,反而成為一個極為重要的節點。它對阿里巴巴重要到什麼程度?2005 年之後,每年的5 月10 日被定為「阿里日」,是整個阿里巴巴的節日。
收穫首先來自業務的高歌猛進。
就在2003 年5 月7 日,也就是阿里巴巴杭州全體人員在家辦公的第一天,僅僅阿里巴巴中文網站的買賣商機就突破12500 條,創了新紀錄。整個非典期間,以「中國供應商」為主的每日新增供求信息量比上一年同期迅猛增長3~5 倍。在阿里巴巴140 萬中國會員抽樣調查中,在非典時期三個月內達成交易的企業佔總數的42% ,業績逆勢上揚,每個月的訪問量達到1.6 億人次,每天有100 多萬元的現金收入。
2001—2002 年的相當長的時間內,每天在阿里巴巴網站上發布的商業機會數量只有3000 條左右。但從2003 年3 月開始,阿里巴巴每天新增會員3500 人,比上一季度增長50% ,而大量的老會員也強化了網上貿易的使用頻率和程度;每日發布的新增商業機會數達到9000—12000 條,比2002 年增長了3 倍。
「中國供應商」的業績更是不凡。在非典時期,「中國供應商」客戶數比2002 年同期增長了兩倍,每月有1.85 億人次瀏覽,240 多萬個買賣詢盤(反饋),來自全球的38 萬專業買家和190 萬會員通過阿里巴巴尋找商機,進行各種交易。以2003 年4 月17 日為例,當日阿里巴巴中國站發布的會員企業買、賣、代理、合作等商業機會信息6890 條,國際站達2354 條,兩個網站加起來超過9000 條。雖然正常的商務交往均被不同程度地取消,但一大批企業通過阿里巴巴與客戶進行了「零接觸」洽談,在非常時期做了非常好的線上生意,如浙江慈谿市海興軸承有限公司在非典時期就籤訂了300 萬元的銷售大單。
非典期間, 由於人們不能和客戶進行面對面的聯繫,聯繫幾乎完全依靠電子郵件、電話和網上即時通信工具來維持,不少中小型企業和它們的國外客戶也被迫採用網際網路工具。
在非典陰影的籠罩下,各行各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展會推遲、客商止步、訂單取消。傳統的商業模式明顯處於十分不利的境地。如義烏國際商貿城一個做了11 年工藝品出口生意的經銷商訴苦說:「平常這時(5 月),訂單都在四五十萬元左右,可上個月還不到20 萬元。」
情勢危急,一些企業盼望能夠找到救治良方,而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電子商務公司則因勢利導,借勢造市,既造福於他人,又發展了自己。
當然,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對於SARS ,馬雲的判斷顯然是非常有預見性的。
非典期間,很多人在家裡看電視,發現央視上有很多阿里巴巴的廣告。在2000 年前後,網際網路浪潮最火的時候,門戶網站在央視投放廣告並不稀奇,但是阿里巴巴創立初期,馬雲曾經主張過市場公關「零預算」,為什麼選擇這個時候投放廣告呢?
就是因為「中國供應商」越來越強的表現給了馬雲底氣。並且,廣告不僅在央視做,阿里巴巴在美國CNBC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相當於中國的央視二套—包了半年的廣告。
馬雲在2003 年接受《財富人生》節目訪談時回答道:「那時候不是因為SARS 而投廣告, 是我們預感伊位克戰爭要爆發了,估計很多人會看新聞, 所以那時我們就投入了廣告。沒想到戰爭推後了, 但是SARS 爆發了! 所以是陰差陽錯。我們在CNBC 上包了半年的廣告,因為我覺得SARS 給電子商務企業帶來的不是機會,而是挑戰。賺錢是一輩子的事,但是在危急關頭,你要記得為客戶著想。
SARS 期間,中國企業不能出口、不能參展……海外企業也不能到中國來,那時我覺得,哪怕花再多的錢,也要幫助我的客戶把產品賣出去!」
還有另外的推力。阿里巴巴的一位高層這樣說:「在非典以後,我們感到了一種推力。這更多是因為政府在非典期間開始對電子商務進行宣傳, 因為阿里巴巴在企業內部的一些措施應對得當,我們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但這些都是共性的,阿里巴巴的對手們也都分享到了這種推力。」
用馬雲自己的話來總結,這是我們平時在網上投入的巨大時間和精力在非常時期得到的回報。
「在非典的時候,所有的交易服務都不受影響,所有流程全部更改。」非典過去幾年後,戴珊談起當時的情景,仍然顯得非常自豪,每天早上8 點多,大家會打開電腦,「每天該幹什麼還是幹什麼,只是不像以前一樣面對面,到中飯的時候,就去弄點吃的,下午1 點多就會回到電腦前,晚上八九點員工還在一起娛樂」。員工之間的互動和交流,並未因轉移到網上而受到影響。
「我們自己,也將對網際網路的運用提高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為了解除單身員工被隔離時的心理問題,我們甚至利用網絡舉行過幾次公司範圍內的卡拉OK 比賽!這在正常時候是很難理解的。因為利用電子郵件和網絡聊天工具來交流,同事們之間變得更加直接和坦率,效率也隨之提高。」馬雲對這種新的公司內部的交流方式非常重視,他親自參與其中,和員工進行網絡上的即時交流。
那段時間,阿里巴巴的客戶會感覺比較奇怪,有時撥打服務電話,會傳來老人的聲音:「你好,這是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把服務電話也轉到了家裡。一位員工甚至再三囑咐自己的父親:「爸爸,有電話打進來,你一定要說:『你好,阿里巴巴。』」
而非典還有另外一個看起來很偶然的結果。據一位阿里員工回憶,在此前,雖然阿里巴巴一直認為股東的優先度會低於客戶和員工,但客戶和員工並沒有做出排序。在非典之後,「客戶第一,員工第二,股東第三」終於定型。
淘寶誕生
作為阿里巴巴創業早期的「十八羅漢」之一,孫彤宇也是阿里鐵軍最早的領導者之一。他做過銷售的培訓,給「百年大計」學員講過課。在阿里鐵軍的架構中,李琪是COO ,孫彤宇偏後臺,李旭暉偏前臺。
但在2003 年4 月,孫彤宇從鐵軍的視線裡消失了。當然, 下面的故事大眾早已耳熟能詳, 孫彤宇帶領著8 個人,在湖畔花園二次創業,打造出了淘寶。同年,支付寶也「出世」了。
2003 年4 月16 日,馬雲把師昱峰、姜鵬等7 人叫到辦公室,鄭重地對他們說:「我想派你們去做一個C2C (消費者對消費者電子商務)的新項目,這個項目目前還處於絕密狀態,全公司的人都不知道阿里巴巴會進入C2C 領域。公司派你們去做這個項目,要求你們不許告訴身邊的任何人,哪怕是女朋友,哪怕是爸爸媽媽,否則,我們將會開除你們。如果你們願意的話,這裡有一個合同,全是英文版的,你們馬上簽字。」
這7 個人也沒經過什麼思考,一起回答馬雲:可以。他們在一分鐘內就籤字了。爾後,他們和各自的經理說有另外的項目做,當天下午7 個人就搬到了湖畔花園。
這次馬雲點的帥是孫彤宇。曾經有採訪者問孫彤宇,為什麼會選擇你去做淘寶總經理?孫彤宇回答:「選擇我也許因為我當時比較閒。」
2002 年12 月,阿里巴巴成立了投資部,做過產品、運營、銷售的孫彤宇忽然對投資感起興趣來,其實當時的孫彤宇並不懂投資,但馬雲還是讓孫彤宇當了投資部高級經理。投資部成立後,阿里巴巴卻暫時拿不出錢來投資,於是大將孫彤宇就空閒起來。
當然,馬雲選擇孫彤宇絕非單單因為他暫時有點空閒。
受命之時,馬雲單刀直入地問孫彤宇:「什麼時候超過易趣?」孫彤宇鼓足勇氣回答:「給我三年時間!」請注意,馬雲這裡讓孫彤宇超越的是易趣而不是那個巨無霸eBay (易貝)。
其實,即便是三年,超越易趣也是個很狂妄的目標。孫彤宇鼓足勇氣說出給我三年時間時,底氣並不很足。
但後來不到兩年這個目標就達到了。
孫彤宇帶隊一行8 人於4 月16 日進駐湖畔花園。還是三年前創辦阿里巴巴的那套房子,師昱峰等幾個工程師用的甚至還是當年
那間屋子。後來的實踐證明,淘寶的打造稱得上高效精彩,基本上沒有犯錯誤。
項目啟動後,開始並沒有名字。工程師們全力設計的就是一個C2C 網站。淘寶網的名字是一個叫阿科的員工起的,靈感還是出自金庸的小說,出自那個一呼百應的韋小寶,還有小寶和7 個老婆開店的故事。
從4 月16 日到5 月10 日這20 多天, 淘寶還是封閉打造的。項目啟動時,馬雲給了孫彤宇一個月的時間。當淘寶設計高速運轉起來時,5 月8 日,從天而降的非典造成阿里巴巴員工被迫全部隔離。好在淘寶本身早已自動隔離20 多天了。5 月10 日,經過24 天徹夜奮戰,淘寶終於提前6 天推出。當天晚上8 點淘寶網站推出時,馬雲、孫彤宇等人在空中舉了一下杯,慶祝成功。這時除了淘寶一班人馬外,知道此事的只有公司高層的六七個人,連正在與非典做殊死搏鬥的數百名阿里巴巴員工都蒙在鼓裡。
5 月10 日,淘寶網的保密並沒有解除。淘寶網本身既已推出就得開始徵集商品和客戶,已無密可保,但淘寶與阿里巴巴的關係依然是絕對機密。
5 月10 日, 淘寶誕生的當日, 阿里巴巴開始招募「淘寶先鋒」—在淘寶網站開通的第一個月內通過身份認證的淘寶人。淘寶先鋒的招募很順利,賣家很容易就來了,商品增長也很快,幾天以後,淘寶網上的商品就突破了1000 種。
從5 月10 日到7 月10 日,在兩個月的時間裡,淘寶成長得很快。淘寶正式推出的時機成熟了。馬雲說:「6 月下旬,公司有人給我寫了一封信:馬總,你注意到了嗎?有一個網站叫淘寶網,雖然很小,但是很可怕。我看了也不說。過兩天又有人寫信來,說有一個網站出來你要小心,我還是沒有說什麼。到了6 月底公司內網有文章出來,說大家注意,我們現在出現一個競爭者,它的構思、想法都跟我們一樣。大家就在想這個人肯定是阿里巴巴出去的。最後有人說,大家注意到沒有,我們公司少了七八個人,突然失蹤了。還有人說我知道,但我不說。我們知道這就像一個對手,如果你發現這個對手的思想、想法、出發點跟你一樣的時候,真的是讓人覺得很可怕。到7 月10 日我宣布,阿里巴巴投資一個億做淘寶,那時所有的員工都說,原來是我們自己人。」
淘寶只用了6 個月就在全球排名前100,9 個月排名前50,12 個月排名前20 。2005 年初,做了不到兩年的淘寶的會員數突破600 萬,此時做了5 年的eBay 易趣的會員數是1000 萬。但除了這一個指標,其他三個指標:商品量、瀏覽量、成交額,淘寶全部超過eBay 易趣。
淘寶,就這樣橫空出世。
(內容整理自《阿里鐵軍》《激蕩三十年》)
《阿里鐵軍:阿里巴巴銷售鐵軍的進化、裂變與複製》
(宋金波/韓福東著 中信出版集團)
馬雲說,這本書「值得給所有立志於創業、
立志於建立團隊、立志於創建自身文化的人看」
《激蕩三十年:中國企業1978—2008》
(吳曉波著,中信出版集團)
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
企業史經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