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記者 高曉飛 李春燕 楊陽 王詩妍
正月十五鬧元宵。唱戲劇、扭秧歌、舞龍舞獅、樂器演奏……豐富多彩的民舞踩街已經成為即墨市民每年都期待的一項文化惠民活動。2月19日(農曆正月十五)9時30分,2019年「美麗即墨」民舞踩街活動在鑼鼓喧天中正式開場,來自即墨各鎮、街道的50多支表演隊伍分別在4個表演區同時開場表演,帶來兼具民俗特色和時代特徵的精彩節目。
演員們在大雪中賣力演出
隨風舞動的彩綢、聲聲震天的鑼鼓、熱鬧歡快的歌舞……2月19日上午9時,距離2019年「美麗即墨」民舞踩街活動正式開始還有半小時,龍泉湖公園表演區已是人頭攢動,雖然天空飄著鵝毛大雪,十分寒冷,但沒有降低市民們的熱情,不少市民打傘堅持留在現場觀看演出,攝影愛好者們也備好「長槍短炮」找準位置,準備用鏡頭將歡樂的瞬間永遠留存下來。公安、救護車等也早早就位,維持活動秩序。
圍觀市民紛紛拿出手機拍照錄像
記者了解到,今年的民舞踩街從上午9時30分持續到11時,活動以「四個即墨」為主題,設置了4個表演區,分別是藍谷濱海公園表演區,主題為「活力即墨·激發發展動能」;即墨古城南門廣場表演區,主題為「文化即墨·塑造城市靈魂」;科創中心南廣場表演區,主題為「品質即墨·打造品質之城」;即墨家居博覽中心表演區,主題為「誠信即墨·築牢金字招牌 」,每個表演場地各組織13至14支隊伍表演。
精彩現場
■藍谷濱海公園:正月不休息只為獻上最美演出
兩條巨龍踩著鼓點,追琢著繡球不停地上下翻騰,精彩的表演獲得圍觀群眾陣陣歡呼喝彩……在藍谷濱海公園表演區,由即墨區鰲山衛街道演出的《龍舞好年景》拉開了民舞踩街活動的大幕。歡快喜慶的秧歌、曼妙多姿的舞蹈、恢弘大氣的鑼鼓……圍觀市民們一邊鼓掌,一邊拍照留念,現場洋溢著歡度元宵佳節的快樂氣氛。
「這次我們金口鎮一共演出了3個節目,鑼鼓《開場鼓》、秧歌《歡天喜地大秧歌》和舞蹈串燒《紅紅火火大金口》,演員們從年前就開始排練,正月裡也沒顧得上休息,就是為了給大家獻上我們最精彩的演出,讓大家新年裡圖個熱鬧高興。」金口鎮演出人員孫春香笑著說。
「聽說今天有演出,大清早就和家人開車趕過來,雖然節目都是老百姓自編自導的,但是確實很精彩,一點也不差於專業演員,而且演員們穿著很單薄,冒著大雪給我們演出,向他們致敬表示感謝。「市民於先生告訴記者。
■即墨古城南門廣場:真滋兒!出門就能看節目
即墨古城南門廣場
《盛世國樂》《大紅棗兒甜又香》《祝福您!祖國》《觀花燈》《即墨小嫚鬧元宵》……在即墨古城南門廣場表演區,潮海街道、即墨區教育和體育局、環秀街道、通濟新區等共組織了14支表演隊伍為市民們送上了器樂合奏、花籃舞蹈、廣場舞、秧歌、扇子舞、現代歌舞等多種不同形式的表演。
「每到十五就盼著踩街,之前經常去墨河公園,這下好了,舞臺更近了,直接搬到了家門口。」今年62歲的老人徐女士興奮地告訴記者,她一年前住進了古城回遷房,現在和兒子一家住在一起,如今領著孫子出門就能看節目,逛景點。
■科創中心南廣場:表演者最小7歲送來歡樂中國年
鑼鼓喧天辭舊歲,歌舞昇平迎新春。在龍泉湖公園表演區,已有400多年歷史、已於20014年被評為即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龍泉街道河北楊頭村舞龍首先上場,一紅一黃雙龍變幻翻騰,彰顯蓬勃朝氣,帶起全場熱鬧氛圍。
北安街道小朋友們帶來的《歡樂中國年》
「呦,你們看,一群小朋友,穿得紅彤彤的真喜慶,這麼冷的天表演也不容易。」北安街道帶來的《歡樂中國年》節目一上場,便吸引了市民們的目光,小朋友們踏著飛揚的旋律,用歡快的舞姿帶來新年新希望。
「看到大家都很喜歡我們的節目,我們感覺冷也很值得。」表演結束後,12歲的王玉高興地對記者說。記者在現場獲悉,該節目一共26個孩子參與,最大的13歲,最小的只有7歲。「過年嘛,喜慶,所以就選了這個節目。」帶隊老師孫麗娜說,正值寒假期間,孩子們利用一周時間,每天都會排練。
■家居博覽中心:為了踩街活動專門編排舞蹈
在家居博覽中心表演區,13支表演隊伍輪番上陣,讓人目不暇接。《國色天香》《看山看水看世界》等舞蹈引起觀眾連連鼓掌吶喊,《移風的菜籃子》節目中,只見演員個個手持這一個個採編花籃,一步一扭,讓人眼前一亮。
大信鎮帶來了《國色天香》
今年28歲的冷菲為了本次踩街活動新編了舞蹈《墨香情》,這支曲目也是第一次在公開場合進行表演,她開心地說:「作為一名藍村村民,這次很高興能夠來參加表演,這支舞蹈也想展現出即墨柔情的一面,這支舞花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編排完成。」據了解,表演隊伍共有18位演員,最大年齡的表演者已經近60歲了,冷菲則是隊伍中年齡最小的。「隊伍中的每個人都有工作,大家只有晚上有時間湊在一起排練,雖然辛苦,但能為家鄉做點貢獻感覺很值得。」冷菲笑著說。
返回半島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