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影視IP改編音樂劇成新潮流

2020-12-16 中國青年網

  近日,根據網劇《靈魂擺渡》改編,由北京四海一家文化傳播公司和北京長信影視傳媒聯合出品的中文原創音樂劇《靈魂擺渡之永生》在北京開啟首場演出。當下,IP改編已是影視行業繞不開的話題,以跨界的姿態踏入音樂劇領域確實令人耳目一新,音樂劇《靈魂擺渡之永生》的改編讓跨界融合有了更多想像空間,讓優質影視作品改編音樂劇有了更多可能性。

  

  創作者把目光投向更為年輕的藝術門類

  2014年,網劇《靈魂擺渡》橫空出世,豆瓣評分最高達8.4分,積累了大量粉絲。音樂劇《靈魂擺渡之永生》導演馬達在採訪中坦言改編有壓力,原作強大的觀眾基礎或許能為音樂劇帶來流量,但更少不了批判的眼光。「首先希望留住原劇粉。」對於改編後的觀眾反饋,馬達表示期待,「在這個基礎上,我希望20多歲的觀眾也能走進劇場。」

  北京四海一家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於婷婷表示,作為文化央企,四海一家將從四個方面貫徹執行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提出的音樂劇發展戰略:「兼顧引進演出的同時,努力製作精品劇目;加強與國內外創作團隊合作;打破行業壁壘,發展線上演出;加強IP開發下的原版製作。」中文原創音樂劇《靈魂擺渡之永生》就是落實以上幾個方面的重要舉措,也是演出行業與影視行業深度跨界融合的最新成果。創新性地將網絡作品轉化成舞臺劇,既能在內容層面進一步挖掘經典劇目的深刻內涵,也能在垂直領域實現網劇和音樂劇粉絲的互相轉化。

  此前,大多數音樂劇改編傾向於從文學著作或經典音樂中找故事,而現在越來越多的創作者把目光投向了更為年輕的藝術門類。音樂劇領域的代表「百老匯」正在籌備從李碧華的原著小說和陳凱歌導演的電影入手,將《霸王別姬》搬上音樂劇舞臺,該劇將圍繞身份主題以及現實與舞臺之間的模糊界限展開。國內音樂劇創作者則對更加年輕態、更具網感的領域如漫畫、遊戲、網劇展開了探索。同樣受年輕觀眾歡迎的《快把我哥帶走》以人氣漫畫為原型改編成了音樂劇,該劇圍繞著時分、時秒這對兄妹搞笑又溫情的生活日常展開,風格幽默誇張,又能在不經意間戳中觀眾的淚點。音樂劇沿襲了漫畫一貫的爆笑風格,以清奇的腦洞打破次元壁,使觀眾沉浸其中。

  與此同時,影視作品改編音樂劇的新潮流中也出現了主旋律作品的身影。近期,由北京演藝集團出品,北京歌劇舞劇院演出的原創音樂劇《在遠方》在北京、上海、廣州三地首演定檔。該劇改編自斬獲4項白玉蘭獎提名的同名電視劇,以快遞、網際網路為載體,以青年人奮鬥拼搏為線索,展現近二十年來中國經濟社會所取得的巨大進步和人民生活翻天覆地的變化。

  優秀內容和小眾藝術在跨界融合中「出圈」

  7月,《靈魂擺渡》將被改編成舞臺劇的消息一經發布,瞬間點燃了粉絲們的觀演熱情,掀起了一陣重溫經典網劇的熱潮。短短幾天內,留言點讚數十萬有餘,原著粉絲紛紛表示「改編成音樂劇確實沒想到,更加期待了」。

  「影視作品改編成音樂劇,可以將原本優秀的劇情融入更短的故事篇幅之內,能進一步挖掘經典劇目更深層次的內涵。」劇評人張學軍對這種跨界嘗試表示認可,「同時這也讓優質內容和音樂劇一起出圈。」

  作為一種形式感和現場感很強的藝術門類,相比改編前的原作,音樂劇的藝術呈現能帶來更加強烈的風格突破。《快把我哥帶走》在兼具音樂劇舞臺藝術特色的同時,營造出新鮮、刺激的漫感舞臺氛圍。搬上舞臺的《靈魂擺渡之永生》則展現出一種叛逆、復古又有著機械美學的異質世界,舞美設計中的鏡面倒影與跨界融合的音樂傳達著人物情感的碰撞,《山海經》中的形象與舞臺故事形成呼應,為懸疑驚悚的劇情氛圍增加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浸潤。

  《靈魂擺渡之永生》上演後,獨具匠心的多媒體技術運用成為該劇視覺設計的亮點。該劇視覺總監任冬生表示:「在這部劇中,視頻影像內容和質感將有別於一般意義上的創作。不但有音樂劇所需要的戲劇表達,還有新穎的視覺元素藉助鏡面疊加進來,整體面貌更加貼合奇幻動感和復古硬朗的風格,為這個經典的IP注入更多新的活力。」

  音樂劇《靈魂擺渡之永生》並不是這一熱門IP的開發終點。據北京長信影視傳媒有限公司演出總經理高鵬介紹:「該劇還將衍生出更多的文化產品,並拍攝成音樂舞臺電影於明年線上上映。該電影把電影藝術與舞臺相融合,將成為中國首部真正意義上的音樂舞臺電影。」

  改編創作還需遵循不同門類的藝術規律

  影視作品改編音樂劇正在悄悄熱起來,但對於音樂劇這種特別的舞臺藝術形式,改編創作並不容易。不僅要在原作的基礎上進行主題思想、人物和情節的改造,以實現與音樂劇舞臺更契合的思想傳達和情感溝通,同時,舞臺創意和音樂創作等環節也都具有挑戰性。

  儘管與歌劇、舞劇、話劇等舞臺表演有相似之處,但音樂劇對歌曲、對白、肢體動作、表演等因素有著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因此,好的創作和優秀的演員都更難得。在馬達看來,在中國做音樂劇是一條並不好走的路,「音樂劇是一個多元綜合的藝術,比如音樂劇導演,要懂作曲、唱詞,還要懂音樂架構、舞臺藝術;而音樂劇作曲,也不是單純的作曲,他創作的音樂要有敘事性、畫面感,還要有主題」。如此全能的要求下,人才力量和原創成果難以儲備起來。

  張學軍介紹,近期逐漸熱起來的改編音樂劇,釋放出一個積極的信號:中文原創音樂劇從創作觀念到技術手段上,都在與時俱進、求新求變。

  談到國產原創音樂劇的發展,馬達認為:「當前中國的音樂劇產業還處於以引進外國經典劇目培養觀眾和學習經驗、再逐步跟進漢化和原創的階段。鑑於全球疫情仍未平復,目前外國劇目的引進存在困難,此時中國原創IP的融入就為國內音樂劇市場注入一劑『強心針』,創作者應抓住機會,深度挖掘原創內容。」

  近年來,承載著中國文化的各類藝術形式積極拓寬自身領域的發展空間,國產原創音樂劇也在行業內外的不斷探索中找到了一條融合改編之路。未來的國產音樂劇將在原創IP的加持下創造出新的可能,經過長久的沉澱與磨合,勢必會讓這門傳統舞臺藝術在突破中煥發新的生機,讓更多觀眾領略到音樂劇的獨特魅力,讓時代的聲音唱響音樂劇的舞臺。(記者 牛夢笛 )

相關焦點

  • 影視IP改編音樂劇成新潮流 優秀內容「出圈」
    原標題:優質影視IP改編音樂劇成新潮流 近日,根據網劇《靈魂擺渡》改編,由北京四海一家文化傳播公司和北京長信影視傳媒聯合出品的中文原創音樂劇《靈魂擺渡之永生》在北京開啟首場演出。
  • 冰火兩重天 IP改編劇難逃市場魔咒
    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近一個月內,國內影視市場共有11部IP改編影視劇陸續開播,但在部分作品屢屢登上熱搜的同時,也不乏熱度平平又口碑不佳的作品。IP改編劇往往自帶流量,各路資本也正是看中了這一點持續加碼,但如何運營以達到預期效果,卻是值得業內思考的問題。
  • 飛盧小說網:網絡文學IP孵化領航者
    飛盧小說網擁有科學、高效的管理體系、運營規則和基礎夯實的經濟實力,良好的氛圍極大地促進了飛盧作者優質內容的產出,並使其保持穩定。經過十多年踏實的努力與探索,已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創作、銷售、培養、孵化一體化的經營模式,在優秀的內容壁壘下,無數的優質作品開創潮流、引領風向,一躍成為業界先鋒,漫畫,遊戲向ip孵化的高度契合,迅速佔領各大版權改編市場榜單。幽默輕鬆的風格、快刀直入的行文節奏、高度的劇情帶入感、獨具創新的表現手法、無限腦洞的新奇內容「飛盧風」早已深入人心,更是被無數90、00後津津樂道。
  • 靈域、遮天、我真是大明星,三部超級IP改編劇即將來襲,你期待嗎
    好久沒有和大家聊關於影視劇改編的消息了,今天刷手機的時候意外發現了「2020愛奇藝iJOY夏日悅享會」在這次發布會中,愛奇藝全新發布近60個劇集、綜藝內容項目,這60個優質內容項目中,包含了近20檔自製綜藝、近40部優質劇集。
  • 又一部大IP改編劇走出國門,是不是你心目中的它?
    《鬥羅大陸》改編自唐家三少同名玄幻小說,由肖戰、吳宣儀主演,韓國引進該劇版權的消息一出,粉絲紛紛奔走相告:太出息了!其實,網文IP改編已成為影視行業趨勢,不少優秀網文的影視化或動漫化改編都已提上日程。而這股IP改編風,歸根結底還是離不開優秀的原著比如說最近的動漫《天官賜福》,改編自晉江文學城墨香銅臭的同名小說。
  • 閱文集團羅立:IP改編劇迎來高分時代
    在12月13日舉行的第二屆Sir電影文娛大會劇集論壇上,閱文集團高級副總裁羅立表示,「與原著建立一個好的協同關係,是IP劇改編最重要的部分」。在談及「IP劇是否失靈」時,羅立表示,首先,從全球範圍看,IP改編的影視表現並沒有任何衰減的跡象,漫威故事80年依然長盛不衰,閱文的《慶餘年》、《全職高手》在市場上的受歡迎程度越來越高,這本質上代表了IP經過多輪市場考驗,依然是最受用戶歡迎的內容題材之一。其次,隨著用戶日益成熟,內容精品化是大勢所趨,IP依然是精品劇集的主要來源。
  • 建立網絡文學IP影視劇改編的評估體系——網絡文學IP影視劇改編...
    隨著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網絡文學成為一種重要的文化資源,網絡文學IP改編形成影視劇創作新的潮流。這些熱播網劇一方面製作上越來越精良,另一方面出現的問題也越來越多。「一部好的作品,應該是經得起人民評價、專家評價、市場檢驗的作品。」儘快搭建網絡文學IP影視劇改編的評估體系,促進高質量網絡文學IP改編影視作品的誕生,形成健康的、良性的網絡文學影視化生態環境,迫在眉睫。
  • 影視與音樂互相助力,影音聯動碰撞出了怎樣的產業火花?
    音樂是影視劇中必不可少的一項要素,優秀的音樂通常會在影視劇中起到推波助瀾、渲染情感的作用,以助於成就優秀的影視作品。同時優質的影視劇也會助力相關音樂出圈,使其更廣為人知。因此音樂與影視劇一直有著良好的互動。
  • 2021年懸疑劇四大趨勢:平臺加碼、新類型湧現、IP改編盛行、電影咖...
    據鏡像娛樂不完全統計,2021年,已有公示信息的待播懸疑劇達到了44部,其中包括《誰是兇手》《西部警事》《迴廊亭》《庭外辯護》等多部頭部作品。這44部懸疑新作也透露了2021年懸疑劇市場將要湧現的新趨勢:平臺投資持續加碼,後入局者加速發力;懸疑劇細分化趨勢愈發顯著;IP改編作品與真實案件改編並行,此外,頭部影視人才及演員也在持續向懸疑劇流動。
  • 《大江大河2》火了,年代大劇憑什麼完爆IP劇?
    如果說我們本來期待的是在歲末看到《有翡》《陽光之下》等火爆ip作品攪動市場,那麼《大江大河2》的出現就讓本可以誇誇其談的ip改編劇作成了菜雞互啄。《大江大河2》說了一個怎樣的故事?該劇講述了1978到1992年間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以宋運輝、雷東寶、楊巡為代表的先行者們在變革浪潮中不斷探索和突圍的浮沉故事。
  • 《棋魂》即將來襲,經典日漫改編劇,又一部值得大家期待的好劇!
    除了這些已經播出的漫改劇之後,還有幾部大家非常期待待播劇,楊超越、許魏洲主演的《仲夏滿天心》,肖戰、吳宣儀主演的《鬥羅大陸》,以及有望在第三季度播出的《棋魂》。這部漫畫在改編成國內電視劇的時候,肯定會做一些調整,就是不知道會有哪些改變,希望不要把這部大家心目中的經典改得面目全非。大家除了擔心劇情的改編之後,其實對於劇中的演員大家還是非常放心,因為曝光的這幾位演員大家雖然不是很熟悉,但是演技卻是非常的不錯。胡先煦這位男星雖然熟悉他的人不多,但是他的顏值與演技是真的不錯。
  • 早年靠IP改編,現在故事本身更關鍵丨青春劇30年
    《匆匆那年》根據九夜茴同名原著小說改編,它的成功也引發了國產青春劇對IP改編的追捧,最瘋狂的時候一首流行歌也可以成為改編的母本。但如何選擇合適的IP進行影視化改編是一門學問。原著粉絲數量的多少、流行程度、獲獎經歷,這些都是容易引人誤入歧途的因素。
  • 改編IP作品如何避免"水土不服"
    劇集《長安十二時辰》劇照 資料圖片  【文藝觀潮】  由網絡文學IP改編而成的影視作品幾乎佔據了熱播劇的半壁江山,還成為中國向海外輸出影視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關注現實到想像未來,類型邊界應不斷拓寬  從《親愛的,熱愛的》到《大江大河》再到《橙紅年代》《歡樂頌》,近年來,在電視螢屏和網絡視聽平臺誕生的多部爆款現實題材好劇,無不是網絡小說改編而成。可以說,網絡文學IP已成為現實故事的「天然富礦」,為電視劇、網劇的生產創作提供了豐富內容。  當然,網絡文學和影視創作都不應局限在對現實生活的描摹。
  • 張碧晨籤約少城時代 攜手「燃音樂」合力產生更多優質的影視音樂
    擁有鑽石質感嗓音的張碧晨自2015年獲得《中國好聲音第三季》年度總冠軍出道後便一直專注於音樂創作,為華語樂壇輸送了百餘首優質的音樂作品。眾所周知,張碧晨被稱為新一代ost女王,她曾為《花千骨》、《楚喬傳》、《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哪吒之魔童降世》、《阿拉丁》等眾多熱門影視劇獻聲,佳作頻出,接連推出了《年輪》、《望》、《涼涼》、《今後我與自己流浪》等膾炙人口的影視歌曲,極具辨識度的嗓音為人們描繪了眾多深情飽滿的影視音樂畫卷。
  • 二三月開機斷檔,近期僅這四部優質劇殺青
    這部劇4月20號開機,5月4號就殺青了,劇組效率叫人驚嘆。該劇導演馬詩歌是一個有才華也抓得住趨勢的潮流導演,非常擅長迷你搞笑劇的拍攝,比如《報告老闆》《學姐知道》《大俠黃飛鴻》等網絡熱門作品都是出自他手。
  • 歌曲改編影視劇大熱 消費IP還是青春?
    《後來》《梔子花開》《同桌的你》《一生有你》等耳熟能詳的歌曲之所以能經久不衰,是因為其經典的旋律和優質的歌詞陪伴著80後、90後一代人的成長,承載這一代人的青春和回憶。幾乎每一個80後、90後聽到這些熟悉的旋律都會為之感動,自然而然就形成了較大的受眾群體和消費群體。良好的觀眾基礎、高票房案例在先,音樂人將自己的歌曲二次創作仿佛命中注定。
  • 遊戲IP出圈,混在影視圈的二十年
    1993-2013年主要遊戲改編影視作品 進入90年代後,港片江湖氣未褪,警匪、動作之後,興起了一波青春、校園主題電影。 2014-2019主要改編影視作品 影視上,2014-2019知名度較高的10部改編作品中,有8部劇,3部為衛視首播+網絡平臺播出,其餘為純網劇,有獨播版權出售。
  • 小說改編劇成潮流《陳情令》功不可沒
    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個趨勢,那就是近年來小說改編劇的趨勢愈演愈烈,在這樣的情景之下,《天官賜福》的影視化更是收穫了空前關注。那究竟是為什麼小說改編劇越來越成為潮流了呢?下面一起來分析下吧。作為一部現象級大劇,《陳情令》的火爆程度的確成為了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也給電視劇製作行業帶來了衝擊。新鮮的面孔,靠譜的編劇,在保證過審的基礎上最大程度地保留書中名場面,複製成功似乎成為了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成功之路可以被總結,但是經典卻沒辦法複製。
  • 《掌中之物》未播先火,熱門IP小說改編劇多成爆款
    3月份,話題影視作品扎堆定檔,由網絡小說《掌中之物》改編的同名新劇未播先火,僅預告片就有幾十萬轉評贊,劇文同名的微博話題閱讀超過2.8億,在大部分觀眾還不知道3月份有哪些新劇的時候,《掌中之物》已經憑藉強大的書粉先上了熱搜。
  • 繼《親愛的熱愛的》後,李現再主演大ip劇,搭檔酷颯風御姐型女星
    相信大家都還記得那年暑假爆火的《親愛的熱愛的》吧,這部由李現和楊紫主演的勵志青春劇,一開播便得到了許多觀眾的喜愛,雙臺的收視以及熱度都蹭蹭蹭的往上漲,兩大主演的人氣更是大有上漲。這部劇的爆火,讓楊紫穩坐一線小花的位置,而李現同樣也因為《親愛的熱愛的》迅速躥紅成為當年的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