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不停列印的訂貨單,是記者今天在中山市迪澤照明科技有限公司看到的令人震撼的場景。該公司負責人黃良密出生於1990年代,在電商領域經歷過低谷一度負債百萬,然而,2017年7月起開始在拼多多上銷售產品之後,「公司像風一樣的速度開始變化。」短短三年時間,這個年輕人已經成為業內的「球泡大王」:現在每年日均訂單超過10萬單,年銷售過億元。
曾經迷失自己一度負債
黃良密是廣東省湛江市徐聞人,2015年從農村出來進入燈飾行業,很快賺得了人生第一桶金,「後來因為年輕氣盛迷失了自己,把第一桶金全部敗光了,後來負債了100多萬。」黃良密對這段往事並不諱言。在2017年7月份接觸拼多多平臺之前,他帶領團隊做過淘寶系的電商,「淘系太複雜,一直沒弄懂,所以沒有做起來。」然而,2017年7月第一個月,黃良密的團隊就在拼多多平臺做了2000多單生意,「看到了希望,所以把重心移到拼多多這邊。」隨著訂單快速增長,黃良密團隊在行業內積累的資源顯示出威力:他們幾乎入股了所有的配件供應商,一是保證配件供應,二是拿到最低的供應商價格。
疫情期間,迪澤公司的產品銷量,不降反升。「個人分析,應該是當時其他生產商拿不到配件,無法供貨,而我們因為是配件商的股東,所提一直能夠保證供貨量,因此客戶轉而來我們這裡購買。」黃良密說。
反向定製成就銷售奇蹟
「拼多多會把購買者對產品的意見,反饋給我們,然後我們根據這些意見改良產品,實現反向定製,」黃良密說,譬如該公司現在銷售非常火的一款充電燈泡,最開始推出的產品,電池續航時間僅有2個小時,購買者希望能夠有更長續航時間的燈泡,該公司得到拼多多反饋的客戶意見後,對燈泡進行改良,很快推出新產品。該公司即將上市的一體化太陽能燈等產品,也都是這樣反向定製出來的結果。「我們公司已經加入了拼多多的『新品牌計劃』,未來在打造自己的品牌方面,會有更多舉措。」
黃良密介紹,即便在最淡季的時候,公司一天接到的訂單也有6萬多,一年平均下來,每天訂單量超過10萬。記者在該公司的客戶服務部看到,訂單印表機不停工作,「24小時都在列印訂單,我們要保證收到訂單6-8小時內給客戶發貨。」目前,黃良密的公司有400多人,生產面積超過15000平方米,而在三年前,生產面積僅為500平方米。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姜永濤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姜永濤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