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巴塞隆納伊桑普萊區(Eixample)中心的感恩大道是全球最華美的街道之一,歷經了漫長的跋涉才得享盛名。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結束後,美國知名城市規劃大師艾倫·B·雅各布斯(Allan B. Jacobs)出版了《偉大的街道》一書,他在著作中把感恩大道列入與第五大道和香榭麗舍大道(這條法國大道給了他啟示)相比肩的位置,而感恩大道的獨特處是建築遺產與頂尖奢侈品商鋪間形成的絕佳平衡布局。感恩大道一路走來並非一帆風順,且看下文表述。
要想讀懂感恩大道上的布局,需要對巴塞隆納進行一次時間之旅。讓我們穿越時空,進入十四世紀時的巴塞隆納。國王佩德羅(禮儀之王)1370年頒布詔令,禁止在中世紀城牆以內的城區再建宗教建築。該詔令推進了當時巴塞隆納城北部人口密集區的發展。距高迪設計的巴特羅之家不遠,有一處名為聖瑪利亞·德·耶穌(1429)的宗教建築,是方濟各會修道院,從天使門(Portal de l』Àngel)到修道院的這段路取名為耶穌道;接著上行的一段路就是感恩大道。
因抵抗拿破崙軍隊的入侵,修道院在1813年遭摧毀。「立憲三年」(1820-1823年)之後,在斐南多七世掌權期間,地方當局決定修善感恩大道,並把工程委託給了軍隊工程師拉蒙·普拉納。但由於專制政權復闢,工程並未付諸實施。1824年8月政權由加泰隆尼亞最高統帥弗朗西斯科·貝爾納爾多·德·基多斯,也就是神聖田園侯爵執掌。
為增加收入,國王批准在巴塞隆納城每宰殺一頭豬要繳納20比塞塔幣的稅賦。由此籌款,如今光彩奪目的恩澤道其最初歲月並不足為外人道。然而這一舉措結出了碩果,徵稅三年後,而非預計的五年,增收的稅金開始用於整修感恩大道。1852年感恩大道上架起了最早使用瓦斯的路燈。
巴塞隆納的城市規劃創意源自土木工程師伊爾德封斯·塞爾達(Ildefons Cerdà),項目的奠基石是斐南多七世和伊莎貝爾二世之女於1860年10月4日安放的。1859年批准的城市規劃項目對一直受中世紀城牆束縛的巴塞隆納而言,意味著自由。規劃的新城面積擴大了十倍,對建築師和工程技師來說則是極大的挑戰。總之,現代主義浪潮的號角就要吹響。
悠閒寶地貴族和布爾喬亞階層最初選擇在感恩大道修建府邸,因他們對這塊適合漫步與休閒的區域瞭然於心。塞爾達的規劃付諸實行之前,此處的林蔭地帶(Prado Catalán, Camps Elisis, Jardí de la Nimfa, Criadero, Tívoli, Español)已是餐館和劇院林立。為避免內閣的一紙公文即遭拆除,這些場所都是木結構的。禁止在城牆外1250米內,相當於炮彈射程的距離營建是軍事法令而非一紙空文。塞爾達的規劃終結了所有限令,從而為井噴式建設鋪平了道路。接下來發生的一切則為人熟知:為緊隨潛在客戶群的腳步,商鋪漸漸從費朗街和蘭布拉大道遷至感恩大道。
對現代主義建築遺產的再發現二十世紀中期,因銀行家購得感恩大道的地塊,導致觀光客驟減。待這些機構遷出後,精品商鋪重又密布在感恩大道。對現代主義建築遺產的再發現使造訪這條街成為觀光客的必選內容,並被納入世界上所有的旅遊線路中。如今,在恩澤道上享有一席之地已成為全球最知名品牌的目標,鑑於競爭和在此擁有一處賣場的意義,這可不是輕易就能實現的。最重要的現代主義建築集聚在伊桑普萊區,那些享有世界盛譽的建築則在感恩大道。這其中的一個原因源自塞爾達的城市規劃項目
巴塞隆納的擴建讓當時那些體面的尊貴家庭丟棄了老城裡狹小的宅子,搬進了新城中闊敞氣派的新府邸。19世紀末期的那些期望出風頭的顯貴,不但想炫耀衣著和帽子,也委託最有眼光和膽識的建築師為自己修建私邸。
不被理解的藝術家安東尼·高迪、普伊格·伊·卡達法爾克、路易斯·多曼尼克·伊·蒙達內爾和艾瑞克·薩格尼爾設計的建築物(Antoni Gaudí, Josep Puig i Cadafalch, Lluís Domènech i Montaner o EnricSagnier)都能在感恩大道上遇到。驚豔的建築並不能博得所有人的歡心,不喜歡這種建築風格的人認為其過於繁冗瑣細,人工雕琢的痕跡太重。(一戰時)法國政治家喬治·克列孟梭到訪巴塞隆納,一看到這些建築物外牆的種種顏色和裝飾,就立馬請司機掉頭離開。當時的報導者因此認為這是他匆匆返回巴黎的原因。不管怎樣,克列孟梭並非唯一被這種過於繁複的創造性嚇住的人。參觀巴特羅之家時,作家保羅·莫蘭德(Paul Morand)和伊夫林·沃(Evelyn Waug)得出的結論是覺得自己來的是土耳其領事館所在地。
不和諧街區
巴塞隆納人把這些風格奇特的建築的聚集地稱為不和諧街區。房屋主人們比拼奇異怪誕,效果果然不同凡響。領軍人物是巧克力商人安東尼·阿馬特耶爾(Antoni Amatller),也是名攝影愛好者。他聘請普伊格·伊·卡達法爾克大張旗鼓地重新打造私宅,最終給人留下的印象是典型的北歐建築風格。他的鄰居,紡織商人約瑟夫·巴特羅聘請了安東尼·高迪為他設計新家。高迪的想像力加上助手約瑟夫·瑪利亞·居赫爾的原創達致了這樣的效果:巴特羅之家的正牆是全球被拍攝最多的地點,為我們講述了加泰隆尼亞守護神聖喬治的故事。如果我們樂意花點時間欣賞就能看到龍、劍和玫瑰。這樣巧奪天工的作品自然得到了回饋,它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遺產名錄。
不和諧街區的第三處重要建築是由路易斯·多梅內克·蒙塔內爾設計的獅子與桑樹之家(Casa Lleó Morera)。露臺上的小神殿在西班牙內戰期間(1936-1939)遭到的破壞,20世紀末遵循整舊如舊的原則由奧斯卡·圖斯蓋斯進行了修復。
最璀璨的珍寶離不和諧街區的不遠是高迪留下的另一處建築珍寶:又被稱作米拉之家的採石場公寓,同樣列入了人類遺產名錄。(形狀高低起伏的)外牆代表了海浪,陽臺欄杆全部採用黑色鑄鐵,翻卷纏繞如同一簇簇海藻。令人驚嘆的屋頂露臺上聳立著幾個仿若中世紀士兵頭盔的煙囪。這個細節並未逃過電影人喬治·盧卡斯(Geroge Lucas)敏銳的觀察,他大概從煙囪獲得靈感,設計出電影《星球大戰》中帝國衛兵的服裝。米拉之家建成之初,米拉夫婦的鄰居們拒絕和他們打招呼,鄰居們覺得在酷似採石場的公寓近旁會讓自己的房子掉價。媒體也大肆抨擊這處怪誕的建築,有些諷刺雜誌建議想養寵物的租房客,與其養狗不如選擇養蛇,因為那位採用曲線劃分空間的天才建築師的喜好實在是不言而明。與初期的排斥判若雲泥,這處建築後來廣受讚譽。
對到訪巴塞隆納的遊客來說,這幾處都是不可錯過的觀光點。很多遊客沒有注意到感恩大道上遍布了由高迪設計,流淌著海洋氣息的元素。參觀這些建築也是對高迪最好的致敬。建築師佩爾·法爾蓋斯·伊·烏裡皮(Pere Falqués i Urpí) 創意的路燈自1906年就懸掛在此,護衛著這條街道。
數不盡的文化看點在感恩大道上漫步隨時會和文化撞個滿懷,特別是在目光揚起的那一刻。不要錯過建築物上任何裝飾性細節,視線流盼間就能發現金屬質地的穹頂中藏著一處小小的阿斯特爾觀象臺(Aster)。文化要素比比皆是。在毗鄰對角線大街的羅伯特宮(Palau Robert)及加泰隆尼亞旅遊局都舉辦展覽活動。米拉之家的一層也是展覽廳。近在咫尺的索紐爾基金會(Fundació Suñol)以擁有巴塞隆納最重要的當代藝術私人藏品而揚名。想要挑戰一下味覺的人們不妨去香水博物館試試。這個博物館就在黎加(Regia)香水店,這裡收有從古埃及到當下的細頸香水瓶,其中有一隻是全球數一數二的。總之,恩澤道能給你帶來的休閒消遣方式無限多。
奢麗廊由於大量布爾喬亞和貴族家庭遷至感恩大道,不想失去老主顧的商家也隨之而來。起初,不少商鋪在感恩大道開設分店。1917年福瑞斯特(Furest 當時西班牙王室的供貨商) 把分店開在了感恩大道;貢薩羅·哥梅拉(Gozalo Comella)也在1940年開設了分店;接著1941年聖艾烏拉利亞(1843年創設在蘭布拉大街,舉辦時裝展的先鋒品牌之一)也開了店。羅意威的店鋪開在獅子與桑樹之家的一層。製衣鋪貝爾(Bel), 漂浮的船塢(El Dique Flotante) 和珠寶店羅卡與馬斯裡拉(Roca y Masriera)也都在感恩大道開了店。
上世紀50年代,由於銀行、電影公司(RKO,華納兄弟)和汽車專賣店(凱迪拉克、帕卡德)進駐恩澤道,阻擋了更多商家來此開店的步伐。儘管影院繁榮,卻導致遊客銳減。要成為那個時代真正的巴塞隆納人,這條街顯然是必去的。無論喜不喜歡感恩大道,它都是社交生活的一部分。
首張罰單這樣看來,上流社會的瑪利亞·萊科爾多薩夫人讓司機帶她從烏爾吉納奧納(Urquinaona)廣場的宅邸出發去感恩大道炫一下就不足為奇了。考慮到這種活動在周末特別集中,那麼巴塞隆納市的首張交通罰單落在感恩大道也非常自然。西班牙最早的特濃咖啡和義大利蛋糕(panettones)同樣出現在這條街,來自已不存在的米拉咖啡館。最先售賣苦艾酒的是特尼諾咖啡館,因為它的義大利老闆和馬提尼與羅希公司籤了一個獨家代理權協議。拉伊蒙·科羅梅爾(Raimon Colomer)當時在阿拉貢街角的奶製品鋪子獨家經營另外一種產品:酸奶。
高迪甚至還設計了兩家店鋪,但遺憾的是現在都不復存在了。一家是買苦艾酒的特尼諾咖啡館,這家咖啡館的一個廳是高迪的同行普伊格·伊·卡達法爾克設計的。另一家是吉貝爾特藥房,位於如今的加泰隆尼亞廣場,幾家百貨公司所在的一側。我們該注意到原來感恩大道的起點恰恰就在天使港的終點,因為加泰隆尼亞廣場到20世紀才真正完成了城鎮化。
西班牙本土品牌和國際品牌感恩大道上那些位置得天獨厚的商家總能為最挑剔的顧客提供體貼到位的服務,始終力求讓時尚達人滿意。有些想來加泰隆尼亞首府巴塞隆納的感恩大道開店的世界頂尖品牌,可能需要等好幾年才能遇到合適的店址。已經在此落戶的知名品牌包括卡地亞、蒂凡尼、香奈爾、聖羅蘭、杜嘉班納、華倫天奴、普拉達、斯特拉·麥卡特尼(Cartier, Tiffany’s, Chanel, YSL, Dolce&Gabbana, Valentino, Prada, Stella McCartney),更多品牌就不一一列出。
超過160家的商鋪中一半以上(65%)是西班牙本土品牌,其他的則是跨國集團。令人頗感意外的是在西班牙購物的非歐盟遊客中,每四筆買賣中就有一筆是在感恩大道成交的。這條街上的知名酒店除了大華酒店、文華東方酒店、奧姆酒店、福斯特酒店及巴塞隆納伯爵酒店外(Majestic, Mandarin Oriental, Omm, Casa Fuster o Comtes de Barcelona),還有其他很多。絕大多數酒店都有視野獨特的觀景平臺,並提供獲得米其林星級評定的餐飲服務。
非同一般的大道在長度不過一公裡多的感恩大道上既可觀賞建築遺產、各種展覽、品嘗美食,更有頂級酒店下榻和適合購物的眾多奢侈品商鋪。這條內涵豐厚的街定會讓到訪者滿意,並且由於那些非凡藝術家的想像力,當到訪者沿著處處有故事的街道漫步時,他們的心願將得到滿足。正如記者馬裡烏斯·卡爾(Màrius Carol)所說:「今天的感恩大道給到訪的人們展示了一個樂意為其精心裝扮的巴塞隆納,同時也想為大家獻上一張明信片般精美的街道」。總之,作為巴塞隆納人,把感恩大道展示給大家令我們深感榮耀。
Amigos del Paseo de Gracia de Barcelona
Passeig de Gràcia 37, 2n 1a
08007 Barcelona · [+34] 93 302 76 16
info@barcelonapaseodegrac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