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賽季CBA重燃戰火,國產內線雙子星周琦和王哲林可是表現強勁,雖然兩人在CBA賽場表現不俗,但遙想去年男籃世界盃,兩位國產內線表現十分掙扎內線僅靠易建聯獨自支撐,阿聯2019男籃世界盃場均17.8分7.8籃板,周琦場均9分7.6籃板,王哲林場均8分5籃板,兩人場均得分加起來比阿聯還低了0.8分,沒有幫助阿聯分擔內線的壓力,阿聯在最後一場對陣奈及利亞的比賽中也是拼盡全力,但是很遺憾,中國男籃在生死戰中沒能戰勝奈及利亞隊!
歷來中國男籃的內線都是我們在國際比賽中的所倚重的,從上世紀70年代的傳奇中鋒穆鐵柱到80年代的宋濤、王治單(這裡要特別說明一下雖說和王治郅就差了一個字,但是王治單被譽為80年代末亞洲第一中鋒,老球迷肯定知道)以及90年代中國隊主力中鋒單濤,而後就是巴特爾、姚明、大郅到易建聯,中鋒的傳承的讓中國男籃戰績彪炳,而當近十年的標誌性人物姚明和大郅退役,中國男籃內線的衣缽傳承到了易建聯的身上,可如今阿聯已經33歲,但中國男籃在中鋒位置上似乎還沒找到接班人,翻越眾多國產內線,周琦和王哲林無疑是這其中的佼佼者,那麼未來十年中國男籃內線大旗究竟誰能扛起來?
接下來我們將從如下幾個維度將兩人和現役中國內線第一人阿聯進行對比,藉此來分析並發現問題。
A、 常規數據對比
B、 進階數據對比
年少成名——兌現天賦徵戰CBA
前三個賽季數據對比備註(目前周琦徵戰CBA的完整賽季為3個,所以先比較前三個賽季。)
周琦和王哲林都是年少成名,前者1996年出生的周琦,先後參加過U16、U17、U18國青隊,2011年代表國家隊參加的土耳其U16國際男籃邀請賽,中國隊獲得當屆冠軍,而2013年首次入選中國男籃一隊。而後者1994年出生王哲林入選過U17國家隊,入選過2012的耐克籃球峰會,2013年首次入選中國男籃一隊。
「大魔王」周琦2014年開始效力於新疆隊徵戰CBA,徵戰CBA的首個賽季2014—15賽季,38輪比賽出場30次,首發20場,賽季場均得到14.5分7.2籃板3.4次蓋帽,其中場均3.4次蓋帽位列聯賽第一,這也間接提升了新疆隊的防守硬度,新秀賽季可為表現可圈可點,但是新疆隊賽季狀態起伏不定,僅排名聯賽第9名。
接下來的第二個賽季2015—16賽季,各方面數據都小幅度提升,出戰35場首發出戰33場,場均得到16.6分9.6籃板3.5次蓋帽,經過一個賽季磨鍊後,深得主教練的信任,兩個賽季沒有碰到所謂的「新秀牆」,本賽季的場均3.5次蓋帽也蟬聯了蓋帽王,比第二名的八一隊的鄒雨辰場均2.5次蓋帽還多出一個,而球隊的本賽季戰績排名聯賽第3名,首次進入季後賽的周琦,出戰七場,場均得到12分10.4籃板1.9次蓋帽,季後賽第一輪3:1戰勝北京首鋼,半決賽中被四川3:0橫掃。
第三個賽季2016—17賽季,出戰32場首發30場,場均得到16.1分10.2籃板2.2次蓋帽,除籃板外,得分和蓋帽均有下滑,而本賽季新疆隊奪取常規賽第一名,並在總決賽中力挽狂瀾4:0橫掃廣東隊贏得了2016—17賽季CBA總冠軍!第二次進入季後賽的周琦出戰12場,場均得到15.6分9.5籃板2.8個蓋帽,這一年的季後賽表現相比於上個賽季更為成熟。
而我們接下來看一下王哲林的數據「大王」2012-13賽季開始效力於福建隊,截止到本賽季已經徵戰CBA8個賽季(算上本賽季)
接下來分析一下王哲林的前三個賽季數據情況徵戰CBA的第一個賽季2012—13賽季,王哲林出戰32場首發28次,場均得到20.3分12.9籃板0.9次蓋帽,新秀賽季王哲林就表現出了強烈的攻擊欲望,在得分榜中位列第六位,如果去除外援,在國內球員得分榜中高居第三位,而第一位是阿聯場均得分25.9分,第二位是王治郅場均20.8分。可見王哲林的攻擊火力,而另一方面場均12.9次籃板也是位列聯盟第二位,12.9個場均籃板中5.3個前場籃板,位列聯賽第5,為球隊的二次進攻可謂貢獻不小,7.6個場均後場籃板,位列聯賽第7,大大提高了福建隊的後場籃板保護能力。
接下來的第二個賽季13—14賽季,王哲林的攻擊火力進一步加強,出戰34場比賽場場首發,得到22.8分11.4籃板1.2次蓋帽,22.8分位列國內球員得分榜第一名,伴隨著王哲林的的優異表現,福建隊排名聯賽第10名比上一賽季有了不小的提升。
第三個賽季14—15賽季,出戰36場同樣場場首發,場均得到22.1分11.8籃板0.8次蓋帽,場均22.1分,排名國內球員排行榜第二名,而場均11.8籃板位列國內球員榜第一名。而如此強勁的表現卻沒能讓福建隊本賽季再上一層樓,福建隊以10勝28負的表現再次位列聯賽倒數第四位!
常規數據對比我們橫向對比一下兩人前三個賽季數據情況,可見在常規數據方面,王哲林在得分方面要強於周琦,幾乎每個賽季場均得分都要比周琦多6分左右,而在籃板方面,周琦在逐步減少與王哲林的差距,由第一個賽季相差5.7個籃板縮小到1.6個籃板,而王哲林數據相對穩定,而在蓋帽方面周琦可謂天賦盡顯,連續兩個賽季蟬聯蓋帽王,提升了球隊的護框能力,比王哲林場均多幾乎2個蓋帽,火鍋王子的美譽可以送給周琦了。
進階數據—與一哥易建聯差距不小
兩人前三個賽季表現可圈可點,可是為什麼一到國際大賽卻難以表現,接下來我們縱向對比周琦、王哲林和阿聯的本賽季的進階數據,來窺探端倪!
l 投籃比對
首先看一下阿聯的投籃區域分析,14塊投籃區域,阿聯幾乎無死角,但要去除兩側底角的三分區域,14塊投籃區域中,阿聯有五塊區域的投籃命中率高於聯賽平均水平,這其中包括籃下的油漆區,罰球線及罰球線左側,右側底角的長兩分,左側四十五度角的三分,4塊投籃區域命中率處於聯賽平均水平,這其中包括左側底角長兩分,右側底角三分,弧頂右側45度角長兩分區域。如果去除內線球員不太適合的三分線外的區域,在內線9塊區域中,阿聯全都可以出手,大於等於聯盟平均命中率的地方有六塊區域,可見一哥易建聯是真的猛!
其次我們看一下周琦的投籃區域分析,14塊投籃區域中,大於等於聯賽平均水平的區域有9塊,根據投籃熱圖可見周琦擅長區域是在罰球線左右區域以及弧頂和左側45度三分,在三分線以內的內線9塊區域中,周琦在兩個底角以及左右兩側45度的長兩分區域的投籃並不擅長,而在外線三分的五個投籃區域中,除了兩個底角外,周琦的兩個45度及弧頂三分區域投籃出手較多,並且命中率大於等於聯賽平均水平,還有就是外線的出手次數比內線非籃下區域出手次數要多。
最後我們看一下王哲林的投籃區域分析,命中率低於聯賽平均水平的有六塊區域,分別是外線的左右45度及弧頂,內線除了籃下、罰球線兩側和右側45度長兩分的其他區域。從內線投籃區域來看,王哲林基本沒有長兩分投籃,更擅長罰球線左右區域和籃下,其中籃下出手次數更是高達382次,而在外線,在左右兩側45度及弧頂出手不少,但是命中率確實感人,實在是不高,而在兩個三分底角,雖然出手次數不多,但是命中率還是可以的,隱約之間有沒有感覺像「NBA底角之王」PG塔克?雖然數據並不具備可比性,但我們這裡還是自我欣慰一下吧。
投籃小結:那麼周琦、王哲林對比一哥易建聯在投籃方面還有那些差距呢?1、 阿聯投籃區域幾乎無死角,並且命中率都可以,如此多的投籃區域選擇及命中率,讓對手並不能有效的針對阿聯。
2、 通過比較發現,內線投籃區域,周琦、王哲林基本沒有長兩分的投籃能力,周琦的罰球線90度及左右兩側區域出手次數比阿聯少,並且命中率不高,而王哲林在這些區域的出手次數基本和阿聯持平,但是90度罰球線命區域中率較低。但是三人之中王哲林的籃下出手次數是最多的,多達382次,命中率68.1%,周琦籃下出手254次,阿聯出手次數為198次。可見王哲林更加喜歡傳統中鋒的肉搏!
3、外線區域,去除兩側三分底角,阿聯剩餘三個區域一共出手100次,命中率為39.5%。周琦出手122次,命中率31.1%。王哲林三分的投射能力就比較弱了,一共出手58次,命中率20.6%。由此可見,外線投籃這一方面,周琦雖然出次數高於阿聯,但命中率低,而王哲林投射能力就稍微弱一點。
現在籃球潮流的發展,你會發現內線都需要具備一定的外線投射能力,而到關鍵時刻,縱觀中國隊的表現,你會發現,內線儼然沒了之前的優勢。但是之前的姚明、大郅和阿聯都具備面框和背筐的進攻能力,並且有投射能力。而周琦具備投射能力的影子(在一定的區域內),但不具備背筐或是說背身單打的能力,前男籃主帥宮魯鳴曾說過:周琦不適合連續的打比賽和大運動量訓練,需要打幾場然後歇一場,這是他的特點。而王哲林具備背筐/背身單打的能力,腳步也算靈活,但投射能力是短板,當比賽到了關鍵時刻,體能下降,所有人都知道你要強攻籃下,直接在內線把你堵死,縱然是有再好的腳步也很難發揮。
除了常規的投籃另外讓球迷所詬病的中國男籃的罰球命中率,接下來我們看一下三人的CBA聯賽中的罰球命中率!
罰籃小結通過數據我們可以看到阿聯的罰籃命中率從初入聯賽的56.8%到最近三個賽季的80%左右的命中率,阿聯的罰球命中率還是可以的。而周琦從初入聯賽的63.9%到幾乎75%的命中率,說明罰球練的還可以,但還是不夠穩定。而王哲林罰球命中率僅有一個賽季是在70%以上,其餘基本都在65%左右,可見大王的罰球能力有待提升。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樣一個細節,阿聯不論是常規時刻還是比賽的關鍵時刻,罰球的節奏都是統一的,僅有一點不同的是,在關鍵時刻拍完球後停頓的時間稍長,然後再出手。而周琦則在拍球之後,手會刻意的去找手掌抓球的方式,然後再出手,這在比賽的常規時刻周琦是沒有的。而王哲林基本就是比較連貫,但是命中率較低。大家都了解姚明的罰球,在罰球線運球5次,把球拿起來停頓一下,然後抬頭出手,不論什麼時刻,都是一樣的節奏。畢竟罰球就是幹撿分,比賽的有些時刻,罰球是能決定比賽走向的!
l 本賽季效率及比率值對比
本賽季截止到未複賽之前為止,周琦的效率值(PER)為17.1,獲勝貢獻值(WS)4.2,場上的正負值為245。投籃真實命中率58.9%,有效命中率56.3%。王哲林的效率值(PER)為18.4,獲勝貢獻值(WS)4.4,場上的正負值為67。投籃真實命中率61.6%,有效命中率59%。阿聯的效率值(PER)為19.1,獲勝貢獻值(WS)6.3,場上的正負值為480。投籃真實命中率62.9%,有效命中率57.1%。可見周琦王哲林兩人的獲勝貢獻值還是低於阿聯,而兩個投籃命中率方面,周琦不如阿聯穩定,同時沒有王哲林的數據表現好,這就可以看出王哲林雖然不擅長投射,但還是在真實得分方面還是可以的。
l 球員關鍵時刻數據對比
何為關鍵時刻,根據CBA官網解釋:「*計算從第四節剩餘5分鐘開始一直到比賽結束,分差小於5的時刻。」
通過數據看出,周琦關鍵時刻場次有8場,王哲林有10場,阿聯4場。
其中周琦得到25分,出手17次,命中率41.2%。罰球25次,命中率44%。搶下17個籃板,6個前場,11後場。進攻效率1.1。王哲林得到36分,出手20次,命中率75%。罰球11次,命中率45.5%。搶下13個籃板,6個前場,7個後場。進攻效率1.9而阿聯得到11分,出手5次,命中率40%。罰球9次,命中率77.8%。搶下11籃板,3個前場,8個後場。進攻效率1.9
對比可看出,阿聯雖然場次少,但是比較值得信賴,罰球這一項就很穩定。王哲林關鍵時刻表現甚至超過阿聯,但是罰球這一項還是弱。而周琦數據雖然夠多,但是進攻效率相比阿聯和王哲林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周琦、王哲林需提高的地方
兩個要接過中國男籃的內線大旗,究竟還需提高什麼地方?讓我們來看看當年的球探報告
王哲林NBA的球探報告這樣描述:
優勢:技術嫻熟,成熟自信;新賽季就展現出統治力;籃板意識不錯,下肢力量強;禁區腳步不錯,低位很有耐心,未來男籃的首發中鋒。
劣勢:運動能力不強,腳步緩慢;上肢力量有差距;彈跳不出色,臂展低於平均水平,他不是一個油漆區封蓋者。
一晃7年過去了,王哲林哪些方面取得了進步呢?減重後,腳步快了很多,對抗上有所進步,但是低位和NBA球員單打,仍處於下風。防守能力提升了,開發了3分能力。但是,和NBA球員的實力相比,仍有差距。
周琦球探報告
優點:在防守端,周琦兼具尺寸、高度和靈活性,可以很好的把握節奏的優秀協防者和護框手,防守覆蓋面大,可以在籃下和近距離幹擾對手投籃,並進行封蓋。
在進攻端,周琦冷靜、聰明,比賽感覺不錯,極少勉強出手,且手感柔和,雙手都能終結進攻。可以連續命中中距離投籃。並且已經在開發三分球。在助攻隊友方面,周琦是一名一般水準之上的傳球手,相對身高來說,運球不錯,可以持球進攻,總的來說,周琦可以在攻防兩端幫助球隊。
缺點:周琦明顯缺乏力量和體重,使得他難以繼續得到提升,同時,周琦的防守籃板是一個大問題,他經常只是站在籃下,用身高和臂展去搶籃板,而不是跟對手卡位,從CBA過渡到NBA,周琦需要提升自己的空中對抗能力。另外,周琦在高水平比賽中會顯得很掙扎,精神意志不夠強大。同時,周琦不是一名領袖型球員,過於安靜,防守中缺乏溝通,雖然顯示出了天賦,但是達不到姚明和易建聯的CBA那樣的統治力!
而周琦現在呢,力量和體重已經在不斷增加了,通過去年的男籃世界盃的「邊線發球」事件,周琦顯然能夠接受外界的批評,在前一陣的採訪中,周琦也是正面說明了這件事情,可見抗壓能力提高了不少。而溝通這方面也提高了很多,但是其他的專業技能方面還是需要提高。
結語
中國男籃內線一直是我們的驕傲,無數前輩也是按照印記一步一步傳承下來,希望周琦和王哲林能夠早日扛起中國男籃內線的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