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變的鍋該由誰來背?

2020-12-14 閒時談歷史

九·一八事變,又稱奉天事變、柳條湖事件。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駐中國東北地區的關東軍突然襲擊瀋陽,以武力侵佔東北的事件。九·一八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企圖以武力徵服中國的開端。

那么九一八事變的經過是怎樣的?不抵抗命令又是誰下的?

經過是這樣的:1931年9月18日夜,盤踞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按照精心策劃的陰謀,由鐵道「守備隊」炸毀瀋陽柳條湖附近日本修築的南滿鐵路路軌,並嫁禍於中國軍隊,日軍以此為藉口,炮轟中國東北軍北大營,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次日,日軍侵佔瀋陽,又陸續侵佔了東北三省。1932年2月,東北全境淪陷。此後,日本在中國東北建立了偽滿洲國傀儡政權,開始了對東北人民長達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統治,使東北3000多萬同胞飽受亡國奴的痛苦滋味。

九·一八事變是由日本蓄意製造並發動的侵華戰爭,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開端。九·一八事變也標誌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起點,揭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東方戰場的序幕。總之九一八事變的影響是惡劣的,且是極其惡劣的,讓我們中華民族陷入從未有過的苦難。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所受的苦難加一起都沒有一個918來的多,絕對 是前所未有的苦難,而讓東北甚至全國陷於苦難的就是九一八事變時的東北軍的不抵抗政策。當時在東北日本的正規軍只有一萬五千人左右,而奉軍有二十多萬,還有空軍,且奉軍裝備精良,東北淪陷後這些精良裝備大部落入日本人之手,被日本人用來殺害我們中國同胞。

年輕時的張學良

而不抵抗政策到底是誰下的?到底是蔣介石還是張學良?其實在張學良晚年就說過,不抵抗政策就是張學良下的,並不是蔣介石。當然肯定有人說這是為蔣介石洗白,到底情況是怎麼樣的呢?他們二位當天到底在幹什麼呢?據解密材料上記載當天北平華樂戲院正演京劇【空城計】,而張學良正在看戲,日軍偷襲東北軍北大營時東北軍對此竟全無察覺,接到消息後的張學良始終指示東北軍」隱忍,退讓 ,不允許開槍抵抗「。而在奉天的東北軍參謀長榮臻更是荒唐,居然說隨日本人怎麼樣,不管怎樣,就是不能反抗,有此指揮官真是譁天下之大稽,這時的張學良與榮臻是中國版的」甘地「。中國之大不幸。

老年時的張學良

這天的蔣介石在幹什麼呢?1931年9月18日晚上9點半,蔣介石登上軍艦,去了南昌督師剿共,直到9月19日蔣介石致電張學良:北平張副司令勳鑑:良密。中刻抵南昌。接滬電,知日兵昨夜進攻瀋陽。據東京消息,日以我軍有拆毀鐵路之計劃,其藉口如此,請向外宣傳時對此應力闢之。近情盼時刻電告。蔣中正叩。皓戌。

」皓戌「是什麼時候呢?是指發電時間在19日晚21點到22點之間。說明蔣介石得知918事變是在919日晚到達 南昌之後才得知。所以,這918當日蔣介石並沒有對張學良做什麼指示。但是這個不抵抗的鍋不能只讓張來背,蔣介石也是有部分責任的,因為東北易幟後蔣介石給張的指示電報上有很多次都寫著:無論以後日軍在東北如何挑釁,我們都不予抵抗。還告誡他,不要逞一時之憤,置國家民族於不顧。所以可能918當天張做了錯誤的判斷,但如果當時東北軍奮起抵抗是什麼情況呢?我們先說說東北軍當時的情況。當時的東北軍有兵力25萬左右,且有當時中國最牛的兵工廠,海陸空三軍全有,各種武器都有且裝備優良,光奉天的軍械所就有三萬工人,假設下如果當時張作霖沒死就算日本發動918,張作霖的東北軍就夠日本喝一壺的,可惜東北軍當時進行了不抵抗,讓我們國家飽受摧殘,東北軍倉庫的炮彈子彈全部讓日本人使用在我們的國土與人民之上,不禁讓人嘆息與憤怒。本來張學良與日本人有不共戴天的殺父之仇,於公於私都不應該不抵抗,就算是當時蔣介石給了他不抵抗的指令(實際並沒有),但凡有血性的男子也都會為父報仇,為國殺賊,然則這位養尊處優的大少爺,把國讎家恨拋之腦後,讓人失望與悲心。918事變帶來的嚴重後果無法計算,這是國家的恥辱也是張學良的恥辱與大大的過錯。張作霖的在天之靈會做何感想呢?就連張學良的仇敵玉帥吳佩孚也看不起他。

1932年,張學良邀請吳佩孚去北平。一下火車,吳佩孚就質問張學良:「為何不打?」

張學良說:「實力不足,打不過。」

吳佩孚說:「現在我來了,實力就足了!軍人最大的實力,便是一個死字!」

之後吳就被張學良安排住北平張學良的「順承王府私宅」裡,張學良每個月撥4000元給吳佩孚,但就這位吃住著張學良的吳佩孚,在迎接他的晚宴中,當場再次質問張學良,指著張學良的鼻子破口大罵:「國讎你不報,私仇你不報,你老子的棺材已經豎起來了!」被罵狗得血淋頭的張學良,當時態度也很好,立刻沉痛回答:「我確實給父親丟臉了。」其實從一系列的歷史片斷中都是判定不抵抗命令就是這位少帥下的。至於他為什麼會下這個命令呢?晚年張學良在美國接受採訪時有談到,他說他以為918當天日軍發生的行動就是個小規模的騷擾,不理會他就會結束,怕一旦理會就會給日本發動戰爭的藉口。大家聽聽這是什麼理由,好比你怕一個人,所以這人天天打一巴掌你都不反抗,因為你怕反抗後這人會暴揍你。多麼可笑的想法,這種做法只會讓人得寸進尺,以為你是無用之人。其實不管是國讎還是父仇,大權大握的少帥都應該狠狠的揍小日本。所以我想真正讓少帥不敢打日本的原因一是他從心裡就怕日本人,二是他心裡那種軍閥作風在作怪,因為他知道跟日本人打仗損兵折將的是他的奉軍,當年東北易幟的部分原因也是想借蔣介石的中央軍去揍小日本,替他為父報仇。所以他一直都寄希望於蔣介石。只是蔣介石是個玩這套路的老手,並沒有理會,所以國民黨亡國也跟這個套路大有關係。

918事變紀念碑

相關焦點

  • 「九一八事變」——勿忘國恥,吾輩自強,不能錯過的知識
    同時,作為中國人民14年艱苦抗戰的歷史起點,"九一八事變"一直都是高考的高頻考點,每位考生都應牢牢掌握。明天是9月18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就"九一八事變"來展開學習,用這種特殊的方式來緬懷先烈!
  • 世錦賽半決賽失利鍋該由誰來背?
    如果按照極端球迷S說的理論,世錦賽失利的鍋應該由一無傷病二不尿血三是甩張常寧幾條街、進攻能力超強的李天才背才是。我們來看看S說是怎麼說的!那我來給你說一下吧。第二局中國隊一路領先,李盈瑩數據是6扣2中1被攔,發球得1分,失誤2分,總得失分為0,21:23時換上胡銘媛發球,連著兩個得分21:25贏得第二局,義大利失誤7分,本局比賽李盈瑩一如既往穩定,無防守無一傳,站樁式防守,隱形站位,搶接球,造成誰都不接
  • 探訪「北大營」、「柳條湖」-九一八事變發生地
    對於「九一八」,我們都應該知道。來瀋陽,有必要到九一八事發地看看。觸摸那段歷史,感知沉重歲月。九一八「九一八」事變,又稱奉天事變、柳條湖事件,是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夜,日本關東軍在瀋陽蓄意製造並發動的一場侵華戰爭,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開端。
  • 每日一學丨勿忘國恥——九一八事變
    九一八事變(又稱奉天事變、柳條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國東北蓄意製造並發動的一場侵華戰爭,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開端。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關東軍安排下,鐵道「守備隊」炸毀瀋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沙俄修建,後被日本所佔),並栽贓嫁禍於中國軍隊。日軍以此為藉口,炮轟瀋陽北大營,是為「九一八事變」。
  • 九一八事變丨勿忘國恥,銘記歷史.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關東軍炸毀瀋陽北郊一段南滿鐵路的路軌,製造藉口進攻中國東北軍駐地北大營,發動了「九一八事變」。九一八事變發生後,日人偽造證據,用數塊枕木及軍帽槍枝,誣我軍先進攻南滿鐵路。
  • 九一八事變不抵抗究竟是不是蔣介石下的命令?誰才是不抵抗將軍?
    九一八事變是日本侵華戰爭的正式開端,人數僅在500左右的日軍居然輕鬆打敗了瀋陽北大營數萬名東北軍,次日就佔領了整個瀋陽城,瀋陽的老百姓一夕之間變成了亡國奴,電影都不敢這麼演的劇情,就發生在1931年9月18日,對於中國人來說,這是無比恥辱的,而更加令中國人憤怒的是,並非東北軍的戰鬥力不如日軍
  • 紀念「九一八」89周年朋友圈句子 今年是「九一八」事變多少周年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爆發,白山黑水間,中國人民奮起抵抗。自此,中華民族開啟長達14年的浴血奮戰。大半個中國被踐踏,3500多萬同胞傷亡。一寸山河一寸血,不忘曾經烽煙起,心中長鳴警鐘聲!牢記九一八,勿忘國恥,吾輩自強! (人民日報)
  • 九一八事變後,東北軍在做什麼?不抵抗命令到底是誰下的?
    九一八事變後,東北軍在關外的力量損失大半,而關內力量則基本無恙,總兵力保持在20萬以上,且以主力居多。 又傳,蔣介石在九一八事變爆發後下了這樣一道命令,「各省文武官吏若遇外侮入侵,應做正當防衛,嚴守疆土,與城存亡,不得放棄職守。」 是不是意味著當時發出不抵抗命令的人,其實就是張學良? 歷史對張學良充滿了同情,因為他發動西安事變,被蔣介石軟禁臺灣幾十年。
  • 關注 紀念「九一八」事變83周年:中國主動回擊日方挑釁
    今天是「九一八」事變83周年,尖利的防空警報又將響徹中國東北,人們的目光將再次聚焦事變始發地遼寧瀋陽。
  • 英國在九一八事變時漠視中國利益,在一·二八事變中態度大變
    《泰晤士報》等英國報刊在九一八事變的報導上既有認同日本在東北的利益、中國應為中日衝突負責的主張,也積極呼籲國聯調停、日本應該撤軍,在一·二八事變中,報紙強烈譴責日本的行為、並稱讚中國軍隊的表現、積極呼籲雙方停戰。這種態度上的不同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英國的利益和殖民主義價值觀。
  • 「九一八」事變89周年,誰還記得《松花江上》這首歌?背後故事令人...
    1931年9月18日夜,盤踞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按照精心策劃的陰謀,由鐵道「守備隊」炸毀瀋陽柳條湖附近日本修築的南滿鐵路路軌,並嫁禍於中國軍隊,日軍以此為藉口,炮轟中國東北軍北大營,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
  • 從九一八事變到盧溝橋事變,這期間日軍都有哪些重要侵略行動?
    文/馮玄一大部分中國人熟悉的抗日戰爭,是從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開始的。盧溝橋事變作為中日戰爭全面爆發的開始,絕大多數中國人對此都耳熟能詳。但是,現在很多學者都主張抗日戰爭應該從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算起,應該按照14年算。
  • 有軌電車乘務員手繪宣傳畫 紀念九一八事變
    孫鑫想著馬上就要到「九一八事變」紀念日了,應該讓更多的青年學生了解歷史,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青島有軌電車途經的明陽路和國城路站附近有小學、初中還有職業高中,早上乘坐有軌電車上學的學生很多,9月17日上午7點,乘務員孫鑫帶著自己手繪的抗戰宣傳畫為乘車的學生們上了一堂繪聲繪色的歷史教育課。
  • 九一八事變發生的那天晚上,張學良究竟有沒有摟著影星胡蝶跳舞
    「九一八事變」打開了中華十幾年的屈辱史,近些年來,對於那一段歷史的各種解密文獻層出不窮,而在當時的事變之後,報紙上曾經刊登了一個叫馬君武的作者寫的詩,《哀瀋陽》:趙四風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正當行。溫柔鄉是英雄冢,哪管東師入瀋陽。
  • 九一八事變時,蔣委員長連抗日都顧不上,忙什麼呢?
    馮軍能徵慣戰,進展很快,蔣軍節節敗退。馮軍打到開封至徐州一線時,一方面因為後勤不繼,一方面則因為連月陰雨,雙方形成對峙。這時,蔣委員長請張學良率奉軍入關,拊馮閻聯軍之背,同時,委員長收買閻錫山,使閻背盟,又收買馮軍手下的韓復榘、石友三等重要將領,使其背馮。馮軍瓦解,馮玉祥只好通電下野,隱居黃山「讀書」。
  • 同為祖國孩子,家國在心間——九一八事變的8個歷史真相
    以此為藉口,日本關東軍向中國軍隊發起猛烈攻擊,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事變背後,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歷史真相?今天小編為你一一解讀……   九一八事變後,蘇聯政府兩次向日本致函表示,對於中日衝突將採取不幹涉主義的中立立場。   九一八事變前一天,美國國務卿與日本駐美大使出淵勝次達成一項秘密諒解:美國保證不幹涉日本在中國東北的行動,日本則保證其在中國東北的行動應限於錦州以北。
  • 「九·一八」事變89周年,每個中國人都該銘記這一天!
    九一八事變89周年,每個中國人都該銘記這一天……圖為「九一八」事變中被日本侵略軍炸毀的橋梁工廠。九一八事變89周年,每個中國人都該銘記這一天……「九一八」事變的第二天,日軍在瀋陽外攘門上向中國軍隊進攻。
  • 夜讀|國破山河在——九一八事變背後的政治角力
    1931年,一場由日本關東軍蓄意策劃的爆炸發生在瀋陽柳條湖畔,九一八事變由此爆發。眾所皆知的是,由於國民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二十餘萬東北軍一月之內齊齊卸甲,將東北三省的大好國土拱手讓給了日本帝國主義。東北自此淪陷長達十四年,一首流傳甚廣的《松花江上》唱出了一代人的恥辱和悲愴。
  • ...九一八」事變!這個日本間諜的失蹤為何讓特務頭子土肥原興奮不已?
    89年前,也就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悍然炸毀南滿鐵路鐵軌,炮轟北大營、攻佔瀋陽城,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由於國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瀋陽城次日即告陷落,不到半年東北淪陷!日本在中國東北建立了偽滿洲國傀儡政權,開始了長達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統治。中國人民14年的血淚抗戰史,也由此拉開序幕。
  • 重讀抗戰·張學良是九一八事變最大的罪人_中國近代史頻道_鳳凰網
    這就是九一八事變前無論蔣還是張,都三令五申部下的中國軍隊「力避衝突」,不給日本以動武的口實。此為他們當時唯一可以應對的措施。但口實你可以不給,不代表對方不能製造。九一八事變正是關東軍栽贓嫁禍製造口實發動的。而第一時間未能知悉對手製造了口實的中國方面,依舊保持「力避衝突」,不給口實的原則,自然就成了遺下罵名的「不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