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將在2周內重新開放實驗室!藤校是如何應對疫情的?

2020-12-23 京領新國際

近日,哈佛大學教務長Alan M. Garber博士在學校官方網站表示,在保障實驗室及研究人員安全的前提下,哈佛大學將以最快的速度陸續恢復研究機構的使用,以確保科研活動的正常推進,保障科研生產力。有哈佛教職人員表示他們計劃兩周內重返實驗室開啟研究工作。

後期,學校的博物館及圖書館也會陸續開放。這樣做也是為了保障校園內的科研人員可以繼續開展大量的研究活動,不因無法利用實驗室、博物館和圖書館的科研和學術資源而停滯。

從3月底開始,新冠疫情在美國迅速蔓延。短短一個月,美國確診人數超過100萬。面對如此嚴峻的局面,美國八所常春藤名校都採取了哪些行動呢?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

圖源:哈佛大學官網

學術應對

為了保障師生及校園和社區的安全與健康,八所藤校的課程在第一時間均改為在線上進行,具體恢復時間另行通知。若有學生需要留在校園內,學校將對其進行遠程指導,並且要求所有學生務必配合校內的嚴格限制。

哈佛大學、耶魯大學、達特茅斯大學以及康奈爾大學還宣布取消夏校或者以線上的方式進行。哥倫比亞大學還表示,5月20日的畢業典禮將被記錄下來並進行線上虛擬分享,但校方仍然希望在未來舉行一次面對面的慶祝活動,具體時間待定。

3月底,哈佛官方出臺了針對明年申請者的「Test Optional」政策——考生的錄取結果將不會受到SAT subject/ACT/AP考試成績缺失的影響。

4月底,康奈爾大學發布聲明調整錄取政策,公開宣布暫不需要SAT/ACT政策,並在其官網公布了詳細的政策說明。但是康奈爾大學不準備永久性採取「test-optional」的政策,如果已經有合理計劃或者機會參加考試的學生,提交成績對於評估大學入學水平還是有益的。

圖源:康奈爾大學官網

各大藤校紛紛轉至線上授課,對於未來授課形式等大眾普遍關心的問題,哈佛大學在4月底的一份聲明中表示會在秋季開學,學校的目標是在疫情期間繼續維持教學和研究使命,同時確保學校社區的健康和安全。但哈佛大學不排除無法完全恢復所有校園活動的情況。

行動支援

面對疫情期間物資的嚴重短缺,藤校中也有院校積極主動盤點物資並及時捐贈。普林斯頓大學對可能用於設計和生產防護設備和其他醫療需求的設備和材料進行盤點和再利用,使用3D印表機和其他製造設備生產醫療設備或部件;並捐贈了大量的口罩。賓大的所有實驗室、研究小組也組織了個人捐贈防護裝備和醫療用品。

除物資及捐贈外,他們還整合了校園內的建築資源以提高當地的醫學承載力。

四月中旬,哥大的「方艙醫院」正式啟用,並且收治244名輕症患者以緩解哥大醫學中心及附屬紐約長老會醫院的壓力。這間醫院是通過改造哥大的The Bubble室內球場建造而成的醫院,也是哥大日常做冬季體育隊訓練的場館。

未來將在「方艙醫院」實行救治的主要人員將為軍隊退伍醫生、護士和紐約長老會醫院的醫護人員。此外,哥大還為醫護人員做好了後勤保障,提供校內宿舍樓為455位醫護人員居住,大大降低了他們在途中被感染的風險。

此外,耶魯也將Lanman中心改造為「野戰醫院」,並與耶魯紐哈芬衛生體系合作運營,以提高社區衛生體系的承載力。在抗擊疫情如此關鍵的時期,這樣的做法可以讓更多紐哈芬的民眾獲得醫療護理,同時緩解醫療體系的壓力。

科學研發

為了對新冠病毒做出敏捷的響應,八所藤校內部通力配合,積極進行科學研究和探索,比如賓大、哥大,採用了快速的應對舉措。

賓大醫療-科技機構成立了多個針對於新冠病毒的項目小組,小組中包含工程師以及臨床專家,致力於解決醫學界提出的關鍵但未被滿足的需求。由於抗疫一線急切需要大量的防護設備,由機械工程教授Mark Yim牽頭,快速響應項目小組,賓夕法尼亞大學社區的各界人士通力合作,在四月的中下旬順利生產製作出兩萬個防護面罩。

此前,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管理員Madiha Choksi以及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研究員Pierre Elias優化了運用3D列印技術製造防護面罩的過程,將原本需要一個半小時才能完成的過程縮減至之前的三分之二。

圖源:哥大全球中心微信公眾號

校友力量

儘管疫情肆虐,哥倫比亞大學所在的紐約作為「重災區」,一直牽動著每位校友的心。截止至4月10日,哥倫比亞大學大中華區校友會有超過200位校友主動捐贈善款及物資,合計約700萬元。

並且,他們僅用三周的時間便把採購的個人防護用品順利送到紐約州、新澤西州以及麻薩諸塞州的十幾家醫院中,其中包括逾100萬隻醫用口罩、20000多隻N95口罩以及60000個防護面罩等。這一舉動展現了哥大校友抗擊疫情的決心,並向奮鬥在一線的人們致敬。

圖源:哥大全球中心微信公眾號

結語

在全球一體化的趨勢下,面對疫情的強烈衝擊,以藤校為代表的全球學者通力合作,齊心協力快速應對。八所藤校主動承擔起社會責任,積極進行科研以緩解疫情帶來的壓力,展現了世界名校的風範與擔當,堪稱學術界乃至社會的楷模。

相關焦點

  • 美國哈佛教授艾利森:中國應對疫情非常成功
    世界和平論壇特別視頻會議現場(清華大學供圖)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黎萌):美國著名國際問題專家、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首任院長格雷厄姆·艾利森表示,新冠病毒就像是一次閃電,它最重要的影響是表明了世界目前真正的結構性問題,人們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競爭,
  • 諾獎得主馬斯金:應對疫情,僅靠市場機制還不夠|疫苗|哈佛大學|陳龍...
    為此,羅漢堂秘書長陳龍於北京時間7月8日晚8點鐘,與機制設計理論的開創者之一、哈佛大學機制理論教授埃裡克·馬斯金(EricS.Maskin)連線對話,探討如何通過機制設計,為民眾和企業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救助。
  • 約旦將於八月重新開放機場
    據《約旦時報》報導,約旦媒體事務國務大臣阿姆賈德·阿達亞拉表示,7月21日首相府舉行的會議上宣布了機場逐步重新開放的程序,首批航班將於8月上半月抵達。作為新冠疫情防控措施的一部分,約旦於3月17日關閉其機場,事實證明這是一項有效的決定,約旦低確診病例數字證明了這一點。
  • 美國專家警告:過早重新開放,等於是在玩「俄羅斯轉盤」!
    民眾要求重新開放的呼聲越來越強烈周一,白宮公布了一份增加檢測的藍圖,讓各州能夠識別新出現的病例群,並通過隔離和接觸者追蹤來緩解疫情爆發。該計劃將大部分的檢測責任留給各州,而且該計劃的前提是檢測材料的供應一直處於短缺狀態。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得出結論,美國每天需要進行50萬-70萬次冠狀病毒檢測,才能開始安全地重新開放。根據COVID追蹤項目的數據,上周全國平均每天進行21萬次檢測。
  • 疫情過後的巴塞隆納許多著名景點將重新開放
    為了重新開放, Palau Güell將允許的容量減少了三分之一,並對時間表進行了調整,從14小時關閉到16小時,中午進行新的清潔;參觀時也必須使用口罩。 2.巴特羅之家 巴特羅之家將帶著驚喜重新開放。
  • 「在疫情時代閱讀世界文學」:杭州師範大學與哈佛大學、東國大學等...
    達姆羅什教授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使被迫居家的我們在閱讀時不由自主地更多關注描述瘟疫的作品,嘗試從這些作品中獲得啟迪來應對當下的境遇。達姆羅什教授羅列並分析了薄伽丘的《十日談》、泰戈爾的《家與世界》、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以及索爾·貝婁的《雨之王亨德森》等作品,點明作家們在作品文字背後所探討的各種問題。
  • 除了哈佛,還有2所美國大學將在秋季開放校園!
    美國現在的局勢比較複雜,既有疫情又有遊行,所以美國大學能否如期開學還真是讓人心裡捏了一把冷汗。不過已經有哈佛、紐大等高校帶頭表態秋季開放校園,也給很多正在觀望的學校提供了類似混合授課的新思路。但在這樣的局勢下,決定全部轉為線上和打算全部轉為線上的學校也不在少數。因此,敢開放校園的大學在此時期就顯得尤為特殊,今天就來看看除了哈佛以外,敢在秋季開放校園的2所美國大學!
  • ...新冠疫情狀況令人擔憂; 我們必須採取應對措施; 第二波疫情不同...
    【法國總統馬克龍宣布在主要城市實施宵禁】法國總統馬克龍:新冠疫情並未失控;新冠疫情狀況令人擔憂;我們必須採取應對措施;第二波疫情不同,因為它在法國全境擴散;實施全國性的封鎖措施是過度的;大巴黎地區將實施宵禁,宵禁將持續4周;格勒諾布爾、裡爾、裡昂、土魯斯和其他城市也將實行宵禁;宵禁時段為晚9點至早6點;或可在6周後逐漸重新開放。
  • 疫情期間實驗室成千上萬的小鼠被安樂死
    哈欽森說,在許多情況下,這包括無論如何都應被安樂死的小鼠,因為也許它們可能不具有實驗室進行特定實驗所需的遺傳特徵。「但是我們沒有像研究人員通常那樣在 2 到 3 周的時間內做出決定,而是要求他們在 48 小時內做出決定。」
  • 上海迪士尼今天重新開放,成疫情以來全球首家!打卡熱門項目排隊僅5...
    因疫情關閉了近4個月的上海迪士尼樂園今天重新開放,這也是全球首家恢復開園的迪士尼樂園。來自上海理工大學的朱陶氳原本計劃和朋友寒假來迪士尼遊玩,結果由於疫情沒有成行。這次一聽說重新開放的消息,他就趕在可以購票的第一天早早買好門票,預約了行程。
  • 日本解禁後迎來第二輪疫情,如何應對秋冬季大爆發?
    至此,為時一個多月的全國緊急事態宣言在47個都府道縣內已全面解除。但就在安倍宣布解除緊急事態宣言的當天,出現了8名新冠肺炎感染者。而這8名新患者全部是之前確診病患的密集接觸者。這個數字,無疑讓很多人懷疑日本解禁是不是維持尚早?果然在「封城」解禁後的第一周裡,日本多地連續出現新增病例。
  • Nature深度:全球疫情大考面前,美國如何一步步錯失防疫良機?
    其中紐約州疫情最為嚴重,確診病例超過3萬。面對嚴峻的疫情,美國總統川普也開始找「外援」求助。據韓聯社24日報導,川普在本周二與韓國總統文在寅的通話中表示,希望韓國可以為美國提供醫療設備支持,兩位國家首腦還探討了如何在對抗新冠疫情中開展雙邊合作的話題。
  • 新增病例連續 10 天高漲不下,比利時全力應對第 2 波疫情!
    對於「第二波」疫情,醫院已做好準備 中新社·華輿訊 據比利時維他命B報導,新冠病毒感染者的數量已經連續10天呈上升趨勢(在7月9日到15日的這周裡暴增615例),醫院收容患者的數量也似乎在增加,但醫院必須要時刻做好準備。
  • 開雲集團高管披露:疫情後門店重新開放,首批入場購物的是千禧一代...
    五月中旬開始,西歐地區的門店開始逐步重新開放,銷售表現良好,但是難以彌補遊客數量減少帶來的影響,第二季度整體銷售同比下跌了66%。北美地區第二季度的銷售額同比下跌了將近50%,該地區門店重新開放的時間更晚,且因為抗議示威等其他原因,部分重新開放的門店被迫再次關閉。
  • 《時代》周刊:應對疫情,美國與中國差100倍
    中新社·華輿訊 據美國僑報報導 杜克大學全球衛生與公共政策教授、醫師GavinYamey與加州大學全球健康科學研究所名譽教授DentT.Jamison10日在《時代》周刊(Time)上聯名發文,總結美國應對疫情的疏漏,敦促美各級政府積極應對,力挽狂瀾。
  • 義大利:羅馬廣場重新開放(2)
    新華社照片,外代,2020年6月2日 (外代二線)(2)義大利:羅馬廣場重新開放 6月1日,在義大利羅馬,戴口罩的遊客買票進入羅馬廣場參觀遊覽。 隨著義大利大幅放寬新冠疫情以來的管控,一些博物館和知名景點也納入允許重新開放之列。
  • 記者觀察丨本土病例反彈 約旦重新宵禁應對挑戰
    為防控疫情,約旦又將重新恢復部分管制措施。約旦疫情防控有力 感染人數維持低位約旦成為了中東地區首批實施嚴格封鎖措施的國家之一。今年3月17日,約旦政府就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在全國實施嚴格的宵禁措施,全面禁止出行,並封鎖疫情高發區。
  • 愛爾蘭中小學的新冠疫情在一周內幾乎翻了一倍
    根據最新的公共衛生數據,連續第二周在學校發現的新冠肺炎疫情數量急劇增加。 衛生防護監測中心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周在中小學發現了46起疫情爆發。 7天內,學校集群幾乎翻了一倍,從25個增加到46個。 相比之下,前一周有25個,再前一周只有12個。 當發現兩個或多個病毒相關病例時,即被視為爆發。
  • 北大與哈佛、耶魯一起參與「打賭」項目?全球六個實驗室啟動意識...
    進而邀請世界六個實驗室用三種腦成像技術對其進行獨立驗證。北京大學羅歡研究員受邀作為六個實驗室之一,和美國哈佛大學Gabriel Kreiman實驗室、美國耶魯大學Hal Blumenfeld實驗室,英國伯明罕大學Ole Jensen實驗室,荷蘭Donders研究所的Florisde Lange實驗室,德國馬普研究所的Lucia Melloni實驗室共同進行實驗和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