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將會給拜登政府留下什麼政治遺產?

2020-12-11 中國網

張志新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研究員、博士

川普執政四年之間,對美國政治傳統的破壞可謂史上罕見。他也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在美國史上書寫「濃重一筆」。因此,無論是在政治、經濟、社會,乃至對外政策等方方面面,川普的烙印在拜登總統任內都將難以輕易抹去,甚至為拜登執政帶來眾多的挑戰。

從政治上而言,在川普任內美國已經從極化走向「部落化」,政治妥協與「兩黨共治」局面恐怕將難以再現。本世紀之初,美國政治已顯現出極化趨勢,典型表現就是國會內持有極端自由和極端保守立場的議員正成為多數,而有意實現跨黨派共治的議員則越來越少。

國會政治的「部落化」則意味著議員們就像古時敵對部落的成員一樣行事,凡事不問是非,只看立場,而且從道德上鄙視「非我族類」的一方。如,議員投票完全按黨派劃線,對方贊成的就是本方反對的。

民主與共和兩黨黨爭的巔峰是2019年底民主黨針對川普「通話門」在國會發起的彈劾調查,以及2020年上半年國會上演的彈劾大戲。雖然川普幸運過關,但他與民主黨之間的矛盾已經深不可解。《華爾街日報》曾評論稱,這次彈劾案在現代美國政治中代表著一個根本轉變,它標誌著美國政治「部落化」的完成。

其實國會政治的「部落化」並不能完全歸咎於川普,但是川普的施政卻加劇了這一趨勢。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他上臺後對歐巴馬政府時期具有自由主義色彩的政策進行「清算」,諸如應對氣候變化、加強對金融機構監管、試圖廢除和取代歐巴馬醫改法等,均顯示出共和黨與民主黨截然不同的執政理念。川普對歐巴馬政策的「反攻倒算」與拜登上任後可能的「矯枉過正」都會加劇兩黨的爭鬥。

二是川普與民主黨高層相互厭惡的關係「極其罕見」。2019年10月16日,在白宮舉行的一場有關從中東撤軍的會議上,川普與佩洛西發生激烈爭吵,川普稱佩洛西是「三流政客」,會議不歡而散。其後1年多時間內,雙方再未謀面、對話。佩洛西表示,她很難和川普這樣反覆無常的人對話。今年5月川普被佩洛西諷刺「病態肥胖」後,川普反擊佩洛西「精神有問題」。

三是川普對民主黨議員的人身攻擊「前所未有」。2019年7月,川普在推特上讓4名外來移民後裔的女性民主黨眾議員「回去她們老家,幫助改善那些破敗和犯罪情況泛濫的地方」。4人中有3人出生在美國、1人出生在索馬利亞。川普的言論被廣泛指責為「種族歧視」和「排外」,眾議院隨後通過動議譴責川普的不當言論。

除去兩黨政治立場的嚴重對立與分裂的國會,川普留給拜登的還有已經「川普化」的共和黨。12月5日,《華盛頓郵報》報導,針對參眾兩院249名共和黨議員開展問卷調查後,僅27名議員認為拜登贏得大選,2人堅持認為川普獲勝,餘下的220人則沒有回答。在美國選情已經如此明朗化的情況下,共和黨議員仍然畏懼川普的淫威而不敢公開祝賀拜登勝選,凸顯過去四年川普已經成功改造共和黨。

共和黨人不敢直面川普,原因主要有二:

一方面,川普此次選舉雖然落敗,但仍獲得7400萬美國選民的支持。這一數字超過2008年幫助歐巴馬當選的6950萬普選票數,也超過2016年他自己得到的6298萬普選票。這意味著,川普即便敗選,仍在美國擁有巨大的民意支持,且隨時可以通過反拜登的政治動員而釋放能量。

另一方面,與巨大民意支持相聯繫的則是川普對共和黨的掌控力。舉例來說,巨大的民意支持可以轉化為強大的籌款能力。從這個意義上講,在今後的各級選舉中,川普支持的共和黨候選人不大會輸,但他反對的黨內候選人則不大會贏。 

從目前媒體披露的信息來看,川普或許會以戲劇性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白宮生涯。他不會參加明年1月20日新總統拜登的就職典禮,反而會發動反拜登的巨大遊行示威給拜登以「下馬威」。同時,川普還可能在當天的遊行集會上正式宣布參選2024年總統選舉。有川普這一巨大的陰霾存在,無論共和黨,還是拜登新政府都不能等閒視之。

川普的後手還不止於此。過去4年他一直在與美國主流媒體的「假新聞」做殊死的鬥爭,不排除下臺後的他會開創自己的「川普新聞」集團,不僅繼續在媒體上「指點江山」,還可以對拜登執政造成巨大的壓力和阻力。

總而言之,無論是川普在臺上反自由主義政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還是他離開白宮後可能的作為,從廣義上講都將是川普政治遺產的一部分。雖然這是拜登新政府所不願意看到的,但是卻不得不面對的美國政治分裂的現實。(責任編輯:郭素萍)

相關焦點

  • 川普政府用反華給拜登「挖坑」,拜登面臨「最艱難的外交挑戰」?
    【環球時報記者 林日 胡馨予 甄翔】美國大選結果形勢早已明朗,但雙方都宣稱自己是「獲勝者」的「政治奇觀」仍在演繹。16日,川普兩條「我贏了大選」的推文再次成為輿論場上的熱點。不肯認輸的川普政府不僅在權力過渡期給拜登添堵,還試圖給後者未來的執政之路「挖坑」,而對華關係正是川普政府「挖坑」的方向之一。
  • 川普的單邊主義外交路線給拜登政府留下難題
    張志新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研究員、博士川普執政四年之間,對美國政治傳統的破壞可謂史上罕見,他也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在美國史上書寫「濃重一筆」。
  • 川普還在「搞破壞」,全球給拜登釋放強烈信號,接下來至關重要
    目前美國正值權力過渡時期,當選總統拜登會如何收拾川普留下的"爛攤子",這值得人們深思。而美國政府未來的政策方向,也至關重要。日前,拜登曾公開表示,會在自己就職日當天令美國重返《巴黎協定》。在美國政府交接之際,四年的"退群"之路將何去何從,備受國際社會關注。
  • 川普最大心腹終於出手,這回輪到拜登擔心了
    川普瘋狂外交政策的倒計時,保留政治遺產還是任性甩下"爛攤子"? 據耶路撒冷郵報12月21日報導,川普的最大心腹,女婿庫什納於21日當天抵達以色列,在與以色列總理進行會晤後將於第二天與以色列國家安全顧問梅爾·本·沙巴特一起飛往摩洛哥。
  • 川普決定魚死網破,直接給拜登挖個大坑,搞不好得爆發戰爭?
    第一軍情作者:君劍自從美國大選舉行以來,一直失利的川普,一直在給他的政治對手拜登挖坑,這使得拜登面臨著一個更加混亂的美國。而在最近,川普還給拜登埋了一個火藥桶,這被認為是一次可能引發戰爭的行動。據媒體報導,川普政府在12月10日宣布,摩洛哥與以色列已同意建立全面外交關係。而與此同時,川普還聲稱,「摩洛哥是1776年第一個承認美國獨立的國家,因此美國應該承認他們對西撒哈拉的主權。」表面上看,川普的這些舉動,似乎是為了「和平」,但其實不然,這將會在非洲國家中埋下一個火藥桶。
  • 川普給拜登政府留下難解的社會問題
    而這也將成為拜登上臺後不得不面對的難題。強化邊境執法、阻止非法移民入境本是美國總統的尋常責任,但在川普時期卻因為對非法移民的「零容忍」和強迫非法移民的父母與子女相分離,招致美國與國際輿論的一致譴責。2018年5—6月間,由於川普政府強化打擊非法移民,約2000多名兒童被強行與父母分離,引起各方聲討。
  • 川普究竟留下了什麼
    美國現任總統川普的4年任期將於2021年1月20日正式結束,他試圖改變大選結果的嘗試也將就此終結。  當地時間1月7日,川普通過白宮社交媒體負責人丹·斯卡維諾在推特上發布了一份聲明,「雖然我完全不同意總統大選的結果,但1月20日將會有一個有序的權力交接。」  作為一個由商人「轉行」的總統,在他就任期間,究竟留下了哪些「政治遺產」?
  • 巴以衝突:拜登會解決川普破壞導致的問題嗎?
    「守門員」川普政府以犧牲巴勒斯坦一方的利益為代價,為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進更多球留下了開放的球門,美國沒有作出絲毫抵抗或共同付出努力。 然而,上述事件僅代表川普時代期間有關巴以衝突的一點點驚人變化。 拉馬拉的高級政治分析師、巴勒斯坦團隊談判奧斯陸協議期間的法律顧問黛安娜·布託說,川普曾明確表示,美國完全支持以色列,他卸下了「誠實」調解人的面具,並強調美國在任何談判中的作用都是作為以色列的律師,她補充說,川普想留下的遺產是實現以色列願望清單上的一切。
  • 川普給拜登留下「包袱」?美將制裁土耳其國防工業局
    多名消息人士近日稱,美國政府將宣布制裁土耳其,以懲罰後者去年從俄羅斯購買S-400型防空系統。對此,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11日表示,若美國對其進行制裁,那將是對土耳其這個北約盟友的不尊重,土耳其與盟國的爭端可以通過對話與合作解決。
  • 川普用反華「挖坑」,拜登的外交有多難,川普稱我贏了大選
    美國Axios新聞網站15日率先披露了川普政府「計劃在最後時刻發起對華打壓」的消息。報導稱,了解有關計劃的美國政府高級官員透露,川普將在任期最後10個星期鞏固自己的對華政策遺產,讓繼任的拜登政府修改對華政策變得政治上不可行。
  • 為應對氣候變化,拜登將會如何組建政府?
    【11月18日華盛頓報導】喬·拜登若能成功當選下一任美國總統,將會立刻重視氣候變化問題。目前,拜登已經起草了數份行政令,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並積極尋找部門負責人,要求其在執政過程中推行氣候變化應對政策——不僅限於環境部,甚至包括國防部、財政部、交通部。
  • 最有可能出任「拜登政府」國務卿的他,什麼來頭?
    由於國務卿承擔著外交使命,將對聯邦政府如何塑造美國的國際形象和地緣政治地位產生影響,相關人選備受外界關注。那麼,布林肯憑何成為「領跑者」?他的到來對美國外交政策又意味著什麼?有何考量但與外交經驗豐富的賴斯、與拜登關係同樣密切的庫恩斯相比,布林肯究竟優勢何在?美媒分析稱,在組閣過程中,拜登需要平衡各方需求,兌現競選承諾,並面臨著參議院內部分歧嚴重、控制權歸屬未定的政治現實。在此背景下,布林肯被視為最合適的人選。
  • 川普又甩爛攤子,美國政府再陷財政危機,拜登上臺或將「停擺」
    屋漏偏逢連夜雨,就在最後的任期時間裡,美國政府又遇到麻煩了。據今日美國報導,現在的美國政府陷入了財政危機,聯邦政府對幾乎所有機構的撥款都將到12月11日到期。如果在這段時間內,國會無法達成共識,那美國政府將會再次面臨「停擺」危機。
  • 4年期滿 即將卸任的川普究竟留下了什麼?
    原標題:川普究竟留下了什麼?新京報訊(記者錢雅卓)美國現任總統川普的4年任期將於2021年1月20日正式結束,他試圖改變大選結果的嘗試也將就此終結。當地時間1月7日,川普通過白宮社交媒體負責人丹·斯卡維諾在推特上發布了一份聲明,「雖然我完全不同意總統大選的結果,但1月20日將會有一個有序的權力交接。」作為一個由商人「轉行」的總統,在他就任期間,究竟留下了哪些「政治遺產」?川普讓更多民眾「懷疑」政府機構據美聯社報導,川普為美國留下「最持久的政治遺產」可能是利用總統職位改變了民眾對政府機構的看法。
  • 川普政府制裁土耳其 給拜登「埋雷」?
    多名消息人士10日說,美國政府最快11日宣布制裁土耳其,以懲罰後者去年從俄羅斯購買S-400型防空系統。
  • 「政治正確」的拜登會選華裔當商務部長嗎?這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根據美國媒體的預測,在公布第一批內閣名單後,拜登將會在未來幾天乃至幾周陸續宣布其他的政府高級職位。其中,拜登將提名多個重要部門的負責人,包括商務部、國防部、教育部、衛生和公共服務部、司法部、勞工部、財政部等等。 多方猜測,「政治正確」依舊會是拜登政府的主題。
  • 川普危險了!200名小布希政府前官員支持拜登:他更適合當總統
    根據美媒報導,川普的大選之路再次遇到了危機,數百名在小布希政府期間任職的前官員成立了一個「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以聲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喬·拜登。這意味著拜登又贏得了一些有影響力的共和黨人支持。據悉,該團體以「拜登的43名校友」的名義招募了至少200名前白宮官員、競選助手和政府秘書。他們還計劃推出一個由眾多知名共和黨人錄製的支持拜登視頻,並在關鍵州發起選民投票,以吸引那些可能倒戈的共和黨選民。
  • 拜登在拉美地區的地緣政治優先事項明顯
    在歐巴馬兩屆政府期間,都有將墨西哥非法入境者驅逐出境的記錄。這表明,川普分裂家庭,使孩子和父母分開的極端政策將會有所緩和。中美洲的北部三角由墨西哥南部的三個國家組成。從這些國家到美國的非法移民正在增加,並引發了衝突,例如離開委內瑞拉的「大篷車隊」停在了美國和墨西哥邊界。這三個國家的貧困程度很高,有組織犯罪,尤其是販毒集團的犯罪能力正在增強。
  • 川普離任前赦免計劃意味著什麼?拜登為何表達擔憂
    川普身邊的一些人擔心,如果總統在最後任期赦免範圍太廣,可能會「汙染」他的政治遺產,或者損害未來的競選活動。消息人士表示,川普及其團隊也在考慮大範圍提前赦免將引發的法律和政治後果。這位美國總統也擔心,提前赦免看起來像承認相關人士犯了罪。川普還沒有就赦免做出任何決定。
  • 「拜登政府」的國務卿布林肯,什麼來頭?
    編輯:翰林美國大選的最終結果是拜登獲得更多的選票支持,所以即使川普並不願意承認自己的失敗,但也不影響拜登開始組建自己的政府成員。在之前公布的一份清單中,拜登將會任命自己所信賴的人擔任政府重要官職,但在確定國務卿人選中卻遲遲沒有結論。根據美國媒體報導,拜登目前正在推進組建內閣成員的進程,應該很快會公布國務卿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