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重視科學素質的培養?
在這個信息獲取變得十分容易的社會,網絡上充斥著各種真真假假的新聞和消息。如果我們不加以進行思考和辨別,運用批判性思維去分析,就很容易成為「跟風者」,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比如之前的「瘋搶」雙黃連事件就是很好的例子。
科學素養表示擁有基本的語言學習和表達能力,能理解科學觀念,了解科學研究過程和方法,能運用科學解釋身邊的事情,建立與評價有證據基礎的論證,並恰當地運用結論來引領自己的行為。科學素養是二十一世紀未來人才必備的技能之一。
科學不能急功近利,但是科學素養需要從小抓起。今天介紹的這套讀物將讀寫能力與科學素養培養相結合,幫助激發孩子對科學的興趣,在閱讀過程中積累相關科學知識和信息型文本的閱讀技巧,此外還配有簡單易操作的科學小實驗,訓練孩子的批判性思維和動手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
讀物簡介
TCM科學讀物
出版社:美國Teacher Created Materials出版社
(全球重要分級讀物出版社之一)
適用年齡:K-5年級/5-10歲(中國讀者參考樣張)
冊數:6個級別,每個級別包含16本讀物(全系列共96本)
頁數:24-32頁/本
教學配套:教師用書、音頻、互動電子書、學生活動手冊、電子版讀物等
難度:
讀物概覽:
讀物亮點
1. 將趣味科學題材與讀寫技能相融合
說起英語閱讀,很多家長想到的是各類虛擬題材的繪本。事實上,在很多英語母語國家孩子的閱讀清單中,隨著年齡的增長,非虛構類閱讀所佔的比重也會越來越多。
《美國共同核心課程標準》顯示,孩子的非虛構閱讀佔比,到四年級要佔到50%;高中畢業前,要達到70%。
所以非虛擬讀物的閱讀是十分重要的,對於孩子以後進入初高中的學習和應試也能打下一定的良好基礎,而且當孩子閱讀這類信息型學科文本時,他們也能更好地加以運用各類閱讀理解策略,去提高他們的讀寫能力。
這套讀物根據美國《下一代科學教育標準》(NGSS)的核心理念,每級別設有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和科學應用四大主題。
科學應用(Scientific Practices):科學、科技、工程 ...
生命科學(Life Science):動物、植物、生態環境 ...
地球和空間科學(Earth and Space):資源、氣候、宇宙 ...
物理科學(Physical Science):物質、能量 ...
上面這些內容是不是聽起來很枯燥?不過這套讀物以趣味科普的角度切入,將豐富有趣的題材與科學內容有機結合,能讓孩子沉浸於閱讀的同時,積累相關科學知識。
比如,從生活和宇宙的角度分別去講述重力的影響。
或者從各種運動和交通方式中發現摩擦力的存在。
還有通過類比的方式介紹各種動物與人類一樣擁有視覺、聽覺、嗅覺等感官,高清美麗的圖片也將大大激發兒童的閱讀興趣。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此外,配有相關讀寫指導和閱讀理解習題,可有效幫助孩子進行閱讀和寫作方面的訓練,並做到及時鞏固。
2. STEM+5E教學模式培養科學素養
5E教學模式是美國生物學課程研究(BSCS,1989)開發的一種基於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的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尤其適合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力,幫助學生構建科學概念。其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者,強調學生自主構建知識」。
5E教學模式共分5步,這5步分別是吸引(Engagement)、探究(Exploration)、解釋(Explanation)、遷移(Elaboration)和評價(Evaluation)。讓孩子從認識問題,到思考、觀察、收集信息,並得出結論,進行相關拓展和反思,來讓孩子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來。
這套教材支持5E教學理念,每本讀物都帶有簡單好做且趣味性高的科學小實驗,讓孩子通過親手實踐來探索科學的奧秘。並在最後設有一個Your Turn版塊,讓孩子主動運用所學知識去拓展遷移並作出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