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的衛生改善了,蔬菜區、水果區、肉類區、豆製品區、乾貨區劃分明顯,乾淨衛生,看著都舒服,顧客願意來,我們的生意都更好了」,白水農貿市場攤主李女士說道,自新建的泉潤新型商業中心投入使用後,整個市場繁榮起來了,她的生意也更加紅火。
體會到變化的不光是李女士,群眾張先生也說道:「集鎮上新建了許多洗手池,手髒了就能洗,方便得很,還有公廁,現在進去臭味都聞不到了。」得益於白水鎮如火如荼地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一個環境更美、服務更優、居民幸福感更強的集鎮已然呈現。
全面推進「廁所革命」,新建洗手池,為愛國衛生運動提供基礎保障。白水鎮多方籌措資金改造無害化衛生戶廁3036座,新改建公廁36個,集鎮公廁管理實現保潔全天候,達到「四淨三無兩通一明」標準;鼓勵群眾戶廁勤通風、勤打掃、勤消毒,如廁勤洗手,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習慣。在白水新型商業中心農貿市場、信用社、衛生院、黨群服務中心和鄉賢廣場建設公共洗手池,配備相關清潔、消毒設施,方便群眾清潔洗手;並要求村(社)在院內、廣場等公共區域設置標準洗手設施。目前全鎮新建洗手池82個,實現洗手設施公共場所全覆蓋。
「四堆」出村,拆除「兩房」,打好人居環境整治基礎。白水鎮推行垃圾分類全覆蓋,建成「四堆」集中堆放點23個、畜禽養殖糞汙處置中心8個,配置勾臂式垃圾車3輛、勾臂式垃圾箱106個,簡易垃圾箱600餘只,清理「四堆」6000餘堆,清理垃圾2000餘噸。科學拆除老舊危房,保留結構完好的,妥善加固有人居住的,拆除「兩房」1563間,清理出的空地建設「三園」1000餘個。
竹籬笆圍花園,繪製文化牆,提升鄉村「顏值」。白水鎮把清理「四堆」騰出的空間,變成果園、菜園、花園,補齊村莊綠化少的短板。並對村中原有的綠化地進行改造,用磚砌圍牆,用竹子編籬笆,別有一番韻味。全鎮12個村(社)以村部牆體和主要路段、巷道住宅牆壁為載體,繪製了色彩斑斕的文化牆,有弘揚少數民族文化的、有宣傳文明生活風尚的,將孝道文化、愛國衛生七個專項行動、人居環境整治、反對封建迷信等健康向上、內涵豐富的文化送進農村。
「我們原來總覺得,在農村講衛生是不可能的,但現在不一樣了,村裡有了保潔員,房前屋後有了小花園,走幾步就有垃圾桶,環境變美,衛生變好,我三歲的小孫子都會『七步洗手法』呢!」坐在小塘社區活動廣場上曬太陽的高大媽說道。
通訊員:陳梅
作者/來源:霑益發布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