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美美!碧山村大湖洋畲族村民小組上榜廣東首批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2021-02-07 網易

2021-01-11 12:01:07 來源: 惠東融媒

舉報

  日前,記者從市民族宗教局獲悉,根據《廣東省民族宗教委關於命名掛牌第一批廣東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的通知》,結合實地調研考察、民族研究專家評議及綜合評價,我市惠東縣平山街道碧山村大湖洋畲族村民小組,龍門縣藍田瑤族鄉小洞村、上東村、社前新村共4個村寨上榜。

  

  惠州是典型的少數民族散雜居地區,在本土農村聚居的主要包括瑤族和畲族,約1萬人,分布在龍門縣藍田瑤族鄉、博羅縣橫河鎮嶂背畲族村和惠東縣平山街道、多祝鎮的部分村民小組(畲族),共9個行政村(社區)、90個村民小組。

  

  惠東縣平山街道碧山村大湖洋村民小組

  為推進廣東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工作,2020年以來,市民族宗教局根據國家民委有關工作指導意見,制定了命名掛牌廣東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實施方案,推進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創建。

  

  藍田瑤族鄉文化廣場。

  在惠東平山碧山村,當地於2018年開始編制村莊規劃,完善各項公共基礎設施,全面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率先建成大湖洋畲族文化主題村落;在龍門藍田瑤族鄉,擁有「舞火狗」、瑤族山歌、瑤族服飾、瑤族節慶、龍門農民畫、陀螺、板鞋競速、高腳競速等特有的瑤族文化資源,具有較強的旅遊的生命力,2020年獲評「廣東省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等稱號,上東瑤鄉風情旅遊景區也於近期上榜國家3A級景區名單。

  

  藍田上東瑤鄉風情旅遊景區。

  市民族宗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後該局將把少數民族特色村鎮保護與發展工作同鄉村振興戰略、生態文明建設相結合,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紮實推動少數民族特色村鎮保護與發展工作,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助力全省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

  來源:惠州頭條APP

  編輯:古志勇 徐達華 劉曉輝 黃俊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省民宗委命名首批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文祠鎮李工坑畲族村上榜
    近日,廣東省民族宗教委決定命名28個村寨為第一批「廣東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潮安區文祠鎮李工坑畲族村因畲族文化保護傳承工作突出而名列其中。李工坑畲族村是文祠鎮唯一的少數民族村落,位於文祠鎮北部山區。近年來,李工坑畲族村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大力改善村居環境,不斷挖掘和保護畲族語言、歌曲、舞蹈、習俗,植根於文化沃土,打造民族風情村落,築牢文化自信根基,取得了突出的成效,獲得各界的讚譽。「目前,李工坑村畲族村正在申請『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 東源縣下藍、雙田畲族村雙雙榮獲首批「廣東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今日(12月8日)從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官網獲悉,廣東省民族宗教委推進廣東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工作,制定了命名掛牌廣東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實施方案,並從各地市推薦申報一批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結合實地調研考察、民族研究專家評議及綜合評價,經研究決定,命名了28個村寨為第一批
  • 首批「廣東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揭曉 豐順縣鳳坪畲族村上榜
    本報訊 (記者林玉瑩 特約記者胡金輝)記者近日獲悉,為推進我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發展工作,省民族宗教委從各地市推薦申報的一批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中,結合實地調研考察、民族研究專家評議和綜合評價,命名全省28個村寨為第一批「廣東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 下藍、雙田成為「廣東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大洋網訊 記者昨日從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官網獲悉,廣東省民族宗教委推進廣東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工作,制定了命名掛牌廣東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實施方案,並從各地市推薦申報一批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結合實地調研考察、民族研究專家評議及綜合評價,經研究決定,命名了28個村寨為第一批「廣東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 永春縣東關鎮南美村被命名為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近日,國家民委下發了《關於命名第二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通知》,福建共有32個村寨被作為第二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予以命名掛牌,其中永春縣南美村榜上有名,真是太棒了!永春網在此表示祝賀!!據了解,此次村寨命名掛牌將進一步提升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品質和知名度,更好地為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工作發揮示範和輻射作用。厲害了,word永春南美村!
  • 文山州25個村寨和3個鄉鎮被命名少數民族特色村鎮!硯山有4個村寨上榜
    文山州25個村寨和3個鄉鎮被命名少數民族特色村鎮!硯山有4個村寨上榜 少數民族特色村鎮 1月2日 雲南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發布了 第二批雲南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 連州市瑤安田心村成為省第一批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記者今天獲悉,連州市瑤安鄉田心村被列入廣東省民族宗教委公布的廣東省第一批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名單(共28個)。這是田心村通過黨建引領,將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鄉村振興戰略、生態文明建設相結合,積極努力所取得的成果。
  • 安圖縣大力保護開發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探索振興發展新路——不可...
    安圖縣大力保護開發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探索振興發展新路——不可複製的魅力 無可限量的未來 編輯:孔笑妍    來源:延邊日報    2020
  • 廣東惠東:四單位獲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 全縣幹部幹事創業熱情...
    全國文明村鎮:平山街道碧山村創建少數民族特色村寨走進平山街道碧山村,村中房屋布局整齊,村風文明和諧,村民安居樂業。碧山村憑藉它的不凡之美,成為全國文明村鎮。2008年,碧山村教育基金會成立,鼓勵村民集資獎教獎學,形成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碧山村於2018年開始編制村莊規劃,完善各項公共基礎設施,全面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率先建成大湖洋畲族文化主題村落。目前,該村落正在創建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碧山村還開發了「為村」網絡平臺,開展黨建宣傳、黨務村務公開,引導村民參與鄉村治理,實現共建、共治、共享。
  • 秤架英明村入選首批 廣東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據了解,英明村是秤架瑤族鄉古村之一,是秤架打造「瑤族特色小鎮」的主要景點選址,境內古式特色建築眾多,民族旅遊元素和文化底蘊濃厚。目前,英明村有256戶841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393人。特色旅遊資源優勢明顯古香古色的街道、充滿瑤族氣息的風雨廊橋,大山之中的英明村宛如一顆塵封已久的明珠,隨著歲月的洗禮,終於綻放出光芒,將自身獨特的底蘊、氣息盡情綻放,吸引著世人關注的目光。英明村是秤架村委會下轄的一個村小組,當地民族旅遊元素和文化底蘊濃厚。
  • 曲靖又一村寨入選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民族風情文化 資料圖 楊崢 攝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是指少數民族人口相對聚居,且比例較高,生產生活功能較為完備,少數民族文化特徵及其聚落特徵明顯的自然村或行政村。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在產業結構、民居式樣、村寨風貌以及風俗習慣等方面都集中體現了少數民族經濟社會發展特點和文化特色,集中反映了少數民族聚落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域、不同文化類型中形成和演變的歷史過程,相對完整地保留了各少數民族的文化基因,凝聚了各少數民族文化的歷史結晶,體現了中華文明多樣性,是傳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載體,是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加快發展的重要資源。
  • 【僑雲南】楚雄永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火把新村
    一幢幢的特色民居依山而建,家家都有開放式的景觀院落。村中路燈、廣場、公廁等設施一應俱全。 永仁縣宜就鎮宜就村委會彝人新村民族特色旅遊村寨建設項目共涉及二期,一期(彝人新村)搬遷安置農戶50戶220人,全部為彝族,總投資515萬元。
  • 克木人村寨一日遊 野炊、徒步、特色美食!西雙版納旅遊攻略
    版納最神秘的原始村寨曼呂,是一個克木人村寨,居住在西雙版納納板河流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邊緣。長期以來,村民與外界交往較少,因而這裡顯得比較神秘。為帶動村民致富,西雙版納遊學俱樂部在曼呂村旁建立了遊學俱樂部,專門從事戶外運動、鄉村旅遊、自駕車遊、團隊拓展、體驗遊、特色遊等活動。旅遊業的發展,不僅讓更多人認識、了解曼呂,還讓村民增收致富。
  • 「脫貧攻堅·村村道」黎平縣下洋村:傳統村落裡的脫貧故事
    下洋村是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6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之一。2019年,由省委統戰部、省民宗委、省文化和旅遊廳決定的第四批「貴州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名單出爐,全省共有242個村寨獲此殊榮,黎平縣德化鄉下洋村榜上有名。
  • 貴州省之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中國傳統村落
    江口漆樹坪----貴州唯一的羌族村寨黔東高原的江口縣桃映鎮漆樹坪,是貴州省唯一聚族而居的羌族村寨,2013年羌寨被國家列入傳統保護村落。,羌歷年是漆樹坪羌族主要的傳統節日。羌歷年,羌語稱「日美吉」,即「吉祥歡樂的日子」,為羌族最隆重的節日。
  • 湖南省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中國傳統村落
    峒內山幽、林深、洞奇、瀑美、泉溫,是天然「氧吧」。不僅瀑布成群,還有驚險刺激的小古源漂流以及被評為「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湖南省最美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的劉家莊村。炎陵縣十都鎮洋歧村是湖南省畲族居住最集中的地方之一,具有濃厚的畲族文化氣息,每年都會舉辦傳統的畲族三月三節日,吸引八方來客。全村8個村民小組,168戶621人,少數民族人口佔45%。洋歧村的居民發掘並創新了一種民族體育活動——三人布龍、火星龍,在省級和國家級的各類少數民族運動會上屢獲殊榮。布龍隊的隊員們將日常生恬中的插秧、打穀、推磨等動作融入到舞龍中,使動作既古樸、優美又粗獷、彪悍。
  • 阿昌村寨唱響民族團結歌——記隴川縣戶撒鄉戶早村來細村民小組
    原標題:阿昌村寨唱響民族團結歌——記隴川縣戶撒鄉戶早村來細村民小組近年來,隴川縣戶撒鄉戶早村來細村民小組注重宣傳黨的民族政策,不斷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阿昌村寨唱響了民族團結歌。來細村民小組是一個阿昌族聚居自然村,全村42戶199人,建檔立卡戶14戶61人,已全部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