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走過羌塘的人,都經歷了什麼?

2021-02-06 結伴走川藏

中國有四大無人區

分布於青海、西藏以及新疆地區

而最大的一片無人區

風景簡直美到令人窒息

更因為有著眾多的傳說

這裡變得神秘莫測

每一年都有人進去後便神秘的消失

再也沒有回來


面積高達29.8萬平方公裡的西藏羌塘無人區,就是中國四大無人區中最大的一片,恰好是近兩個遼寧省的面積。

西藏羌塘無人區位於藏北的那曲地區,崑崙山脈、唐古拉山脈和岡底斯山脈之間,這裡地形地貌多變,草原、高山草甸、戈壁、湖泊、山川遍布其間,極地高寒氣候,人類無法適應這裡的生存環境,所以人跡罕至。

羌塘無人區雖然環境惡劣,不適合人類活動,大片地區一直被視為「無人區」或「生命禁區」,但這裡正好成為了眾多野生動物們的天然樂園。遠離人類的騷擾,使得野生動物成了這裡的「主人」,藏野驢、野犛牛、藏原羚、西藏棕熊、藏羚羊、藏狐、高原兔等都在這裡恣意生存。

羌塘在藏語中意思是「北方高地」,特指藏北高原,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是我國地勢最高的一級臺階,被稱為「世界屋脊的屋脊」。

這裡地形複雜,地貌奇特,方圓百裡荒無人煙,顯現一種原始的山原風貌。

這裡完整保留了大自然原始的生態面貌,奇特的喀斯特地貌,使人驚嘆大自然還保留有一塊如此壯麗的原始洪荒。

這裡是遠離人類侵擾的地球上最寂靜的神秘地區,當你看到野生動物在這裡奔跑,一定會感動於世界的美好。

這裡是世界上湖泊數量最多、湖面最高的高原湖區,星羅棋布的大小湖泊不僅溼潤著整個羌塘高原,也是羌塘最美麗的一道風景線。

在羌塘隨處都可見漫天的黃沙,一望無際的戈壁灘,枯黃的草原,給人一種蒼涼寂寞的美。

走在高原,很難用言語來表達這裡的景色。你只能用心靈感知她的莊嚴,靜穆和深邃,領略大自然賦予她的瞬息萬變和億萬年的寂靜。

有人說過,只有見過了羌塘的廣袤的藍天,走過了羌塘無盡的草原,才能算是能真正理解生命的意義。

一百多年來,這塊生命禁區召喚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探險者,走過這片荒原,留下屬於他們的足跡。

這是一條神秘的荒原之路,一代又一代的探險者前僕後繼地走那裡走過,去尋找,去探索,去遇見未知,去挑戰生命。開啟了一段漫長的荒原之路探索歷程。

地理大發現末期,西方探險家大多從拉達克、新疆阿爾金山等地進入羌塘,主要有威爾比、赫定、羅林斯、鮑爾、迪林斯、利特代爾、邦瓦洛特等人行走的路線;


東線:從西藏雙湖至青海茫崖。雙湖往北依次經過普若崗日冰川、多格錯仁湖、多格錯仁強錯湖、鯨魚湖和阿其克庫勒湖到達青海茫崖縣。


中線:從西藏阿里改則至青海茫崖,從改則向北經過藏色崗日山和布若錯,往北到達新疆且末縣,再一直往東到阿其克庫勒湖,到達青海茫崖。反行之亦可。

西線:屬於最早的新藏線延長路線,從西藏阿里的松西村或東汝村,經阿魯錯、駱駝湖、清澈湖到邦達錯,從克裡雅山口向北到達普魯村,或沿北北線從界山達坂出來。因靠近新藏線,穿越人相對較少。

橫線:也稱北北線,從新疆西藏界山達坂進入,向東沿崑崙山南麓,經龍木錯、邦達錯、羊湖、團結湖、若拉湖、多格錯仁湖、烏蘭烏拉湖,從五道梁出來到達青藏線。

羌塘整體地勢是南北高,中間低,西高東低,常年西風。故南北向的穿越最好從南往北走,如此好處是下坡多。東西向的穿越最好從西往東走,順風下坡多。

1、普熱瓦爾斯基(Nicolas Prjevalsky)(俄羅斯)

俄羅斯十九世紀最著名的探險家和旅行家,中亞探險先驅。

自1867年起,多次前往西伯利亞探險,一度到達西藏和新疆天山。

1876年,在哥薩克武裝騎兵護衛下,取道柴達木、唐古拉山,抵達那曲後遭當地駐軍阻止後終止這次探險。

此次探險中普爾熱瓦爾斯基發現並獵獲了野馬,後定名為「普氏野馬」。普氏野馬是世界上僅存的野馬,具有6000萬年進化史,目前野外群體應已滅絕,全球僅約2000臺。

2、鮑爾(HimiltonBower)

1891年由日土北部進入羌塘,途徑東汝、魯瑪江冬錯、阿如錯、察布、絨瑪等地,最後到色林錯。

3、迪林斯(DeRhins)

1893年迪林斯和他的探險隊從新疆阿爾金山往南到依布茶卡和絨瑪地區,然後向東南到色林錯,途中經過了木孜塔格峰、江尼茶卡、加若山、瑪依崗日等羌塘中心地區的眾多湖泊和雪山。

4、亨利·迪西(H.H.P. Deasy)(德國)

1896年6月18日,30歲的迪西上尉結束在印度9年服役生涯後,帶領駝隊——27頭驢、35匹馬、50隻綿羊,從班公錯北部區域踏入藏北無人區。

在經歷隊員患病和牲畜死亡後,7月下旬,迪西一行艱難到達阿里腹地阿魯盆地附近。

在這裡,遷徙回程的藏羚羊令見多識廣的迪西感到格外震撼。他後來在書中寫道:「盡望遠鏡之所及,東、北、南三個方向,但凡有草之地皆是大群的藏羚羊……」他任性地把阿魯盆地命名為「羚羊平原」。

5、羅林斯(Rawlings)

1903年從新疆日土方向進入,然後從日土出去。此次探險旅行主要集中在羌塘西部,而且他的圓形路線在繞著阿如錯、土則崗日、窩爾巴錯、魯瑪江冬錯等地轉。

6、斯文.赫定(瑞典)

大探險家斯文•赫定一生六次進入中國西部旅行或探險,繪製地圖確定地標,開展相關科考,研究地區文化風俗,考察發掘古代城市遺址,撰寫行旅日記。樓蘭遺址的發現奠定了他世界性聲譽。他在羌塘的探險區域集中在東部和北部。

7、陳渠珍、西原(中國)

相比於西方探險家的羌塘穿越,湘西王陳渠珍的荒原穿越顯得尤為悲情,他和藏女西原的生死傳奇婚戀,至今讀來仍讓人蹉嘆不已,痛徹心扉。

1909年,陳渠珍奉川督趙爾豐命隨鍾穎進藏,升任管帶(營長),參加工布、波密等戰役,在駐藏期間緣遇藏女西原並成婚,1911年10月武昌起義爆發後,陳被迫組織同鄉士兵和親信150人取道東歸,誤入羌塘東部深處,後取道青海,渡哈喇烏蘇河,入絳通沙漠,過通天河,經柴達木盆地,斷糧七月餘,茹毛飲血,僅7人生還於蘭州。

陳渠珍此次亡命荒原,藏女西原萬裡從君相伴終始,歷盡高原、冰雪、黃沙以及食物全盡,多次在戰場上救陳性命。從荒原九死一生走出後到西安,西原水土不服患天花不治而逝,陳悲痛欲絕。生死戀情盪氣迴腸,歷經百年而滌蕩。

1936年,陳渠珍從政治舞臺謝幕,寫下近代奇書《艽野塵夢》,記錄藏區歷程和對西原的無限哀思。
如今,在西原的故鄉,林芝的尼洋河畔,也豎起了一尊陳渠珍西原雕像,那是穿越百年的傳奇愛情見證。

8、劉慎諤(中國)

1932年,我國植物學的先驅劉慎愕,依靠買來的一群羊,單槍匹馬翻越崑崙山、越過羌塘西部,進入印度,沿途收集植物資料,為新疆、青海和西藏的植物種類、植物地理分布、植物區系、植被類型和植被區劃等方面收集了最早的一批珍貴科學資料。

劉慎諤成為有文字記錄的第一位帶科考目的進入羌塘的國人。

大致行走線路為庫車-阿克蘇-喀什-葉城-克裡雅-尼雅-和田-葉城-克裡雅-拉達克。

9、解放軍測繪隊

六十年代初,解放軍正式才有了高原測繪隊。這支被中央軍委授予「英雄測繪大隊」的隊伍,用犧牲22人的代價,歷時20餘年,完成了藏北高原測繪任務,填補了共和國大陸上最後一片測圖空白。

解放軍測繪隊是國人真正意義上以測繪科考為目的集體羌塘無人區活動,無人區內的朝陽湖、勝利湖、迎春口的名稱,都刻上了時代烙印。後人很多所謂的羌塘無人區首穿,豈不知在很久之前,我們最可愛的戰士們就都已經走過,他們只是從不為外人道而已。

10、中科院青藏科考隊

1973年,中科院組建成立青藏科考隊。1976年,科考隊藏北無人區分隊32人在羌塘進行了為期4個月、行程3000公裡的綜合考察。

1989-1990年,科考隊對可可西裡進行考察。考察隊擁有68位分屬27個專業的科學家,總行程12.5萬公裡,考察面積7萬平方公裡,考察結果直接推動可可西裡保護區的成立。1987-1992年,科考隊對喀喇崑崙山和崑崙山地區進行為期5年的綜合考察。

2017年10月19日,一位徒步愛好者劉銀川獨自穿越無人區,至今仍舊失聯。出發前,他曾在朋友圈發布了他的徒步路線圖。按計劃,他將在10月23日從那曲市雙湖縣出發,途經羌塘、可可西裡和阿爾金三大無人區,最後在青海的花土溝鎮結束本次徒步之旅。他預計此次徒步將會歷時60天左右,在朋友圈中他寫道:「此次穿越12月20之前如果還未出來,請大家再耐心等待10天,2018年1月1日也未出來,請不要再來尋找,請記得我有唯一的信念,堅持的活著!」

相關焦點

  • 那些穿越羌塘的人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片荒原。9月8日,探險隊在經歷了惡劣天氣、人員逃跑、缺水和食物的情況下,帶著剩下的3頭騾子、3個僱員,終於到達可可西裡,歷經4個多月第一次遇到人。威爾比的此次羌塘探險是地理發現年代的一個經典。這也是有文字記錄的第一次羌塘穿越,威爾比路線基本上沿北緯35度自西向東橫穿了羌塘北部。
  • 羌塘最慘烈的一次穿越,115人進入僅7人生還
    走過的人必定深有體會。圖/叨林高原,一群人的荒野生存——時值深秋,藏地幾乎天天颳風下雪。百年前的陳渠珍們,可不像我們這麼幸運,有保暖的衝鋒衣褲、有輕便的專業帳篷……他們的宿營行李大多粗笨,尤其帳篷,一旦半夜積雪,早起撤帳去雪後,還要四處撿柴,頂著撲面的風雪,燃火把潮溼沉重的篷布烘乾,再弄到駝牛背上。
  • 西藏無人區羌塘:隨處可見瀕危動物,湖泊正急劇減少
    無人區,是一個什麼概念,就是沒有人居住,在中國,有一個高海拔的無人區,也是國家自然保護地區,它是羌塘。羌塘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大約佔到了西藏的四分之一,在藏語裡,羌塘就是北方空地的意思,它地處高寒,面積大,橫跨唐古拉山脈、崑崙山脈、岡底斯山脈,覆蓋著約60萬平方公裡的原始地貌,這裡平均海拔都在4500米以上
  • 經歷過一些事,走過一段路,也認清了一些人
    小時候真傻,竟然想著長大,如今的我們長到了足以告別青春的時候,這才發現長大後的世界,從來都沒有小時候想像的那樣美好,那時候的我們,得到一顆糖,便可以開心到很久,如今卻早已不知道什麼叫做快樂了。那時候的我們,似乎周圍的都是朋友,感覺親戚也都格外和睦,可以一起去分享彼此間的小秘密,也有吵架,但是誰都不記仇,等到長大後才發現,那些無比懷念的一切,已經不知道在什麼時候消失了。
  • 史上最全13條進藏自駕線 走過2條算合格,走過6條算骨灰級, 走過9條可封神!
    走過2條算合格,走過6條算骨灰級,走過9條可封神!你走過幾條?「中國的景觀大道」、「史詩級進藏路線」、「景觀長廊」……光是這些名號,就可想像這裡的美。釋放自然與野性的羌塘保護區▽而最富有挑戰的是,連綿不絕的大山一個接著一個,短短五六百公裡,就要翻越八九座讓人望而生畏的大山。
  • 羌塘無人區失聯50多天的杭州90後小夥找到了!
    生於1994年的天津人李志森,曾成功穿越過羌塘,當時經歷暴風雪、失溫、飢餓、孤獨、狼群圍困等困境,「每一天都掙扎在死亡邊緣」。林夕和他此前相熟,她玩戶外多年,是圈子裡小有名氣的「女神」。她也曾成功縱穿羌塘。和另外兩人比起來,馮浩雖未穿越過羌塘,但曾經攀登島峰和阿瑪達布朗峰。
  • 90後小夥穿越西藏羌塘無人區失聯!這是怎麼回事?
    ↑馮浩和女友林夕在馮浩離隊後一星期左右,他與林夕走到了聳峙嶺,由於大風逆風,行程過半無法後退,「退出所要花費的時間要比繼續的時間更多,而且我們無法判斷他是因為什麼原因失聯!」羌塘無人區穿越地圖截止目前,還未得到關於該男子的任何信息。羌塘,是天堂也是地獄
  • 西藏羌塘草原腹地「放著藏羚羊的牧人」[組圖]
    大年初一,當其他人正沉浸在新春佳節的氛圍中時,羌塘草原上的野生動物保護員次成塔青吃過早飯,親了親女兒石美扎西,跨上摩託車,進入西藏自治區色林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開始了藏曆鐵牛年的第一次巡邏。「這幾天過年,放鞭炮的人多,得注意草原防火。另外,還要關注藏羚羊冬季生存狀況,所以過年期間就在巡邏中度過了。」次成塔青說。
  • 想知道那些溫柔到極致的人,到底曾經都經歷了什麼?
    你不要再出現在我從今往後的願望裡 我們都好好消失在人海中 這次我們都選前途叭笨蛋 愛要到什麼程度才能不被辜負
  • 【共和國追夢人】在羌塘草原揮灑青春熱血
    當問到參加工作以來最大的感受是什麼時,班典次旺如此回答。班典次旺是西藏自治區那曲市申扎縣巴扎鄉的一名基層工作人員。那曲市申扎縣於2019年退出貧困縣名單,在這片平均海拔將近5000米的高原大地上,這位90後姑娘默默奉獻著自己的青春。  1991年,班典次旺出生於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康馬縣康如鄉一戶農民家庭,父母十分注重孩子教育,堅信知識改變命運。
  • 那些走過的路,愛過的人,讀過的書都帶給了你什麼?
    我曾經想過一個問題「是什麼阻礙我感悟更高層次的思想」?後來我發現,其實是我自己阻礙著自己。我擁有的一切都是有限的,我沒有領悟這些思想的經歷,所以我想不到領悟這些思想的方法。這就和一個空杯子本身沒裝著水,也從來沒見過水,卻要讓杯子憑空想像出水來。早幾年,我有幸見過百態的人心。可以想像出,我的收穫不小。但我唯一覺得有用的收穫是心如鏡,會照出人的樣子。
  • 謝謝那些在青春中陪你走過一程的人
    比如過了好多年,有些人的名字已經記不清楚了,那些曾經幫助你的人,也漸漸的遺忘了,還有朋友猛然間想起來的故事,你卻早已把它遺忘在銀河當中。但是唯獨你我卻記得特別清楚,好像你從未離去,曾聽過一句話說並不是每段離別都是以悲傷結尾,有的離別可以笑著揮手告別,相愛的意義並不是為了兩個人分開之後互相的埋怨,而是在分開之後,覺得世界黑暗,覺得生活無助的時候,曾想到自己也被人層層的深愛過,曾經也有一個人在你的心中播撒過陽光雨露,那個時候就會覺得渾身充滿了力量,十分的有幹勁有些人能夠遇見就已經是很幸運了,至於最後有沒有結果
  • 雛菊:90後女紙80天騎遇記「復興沙龍⑳,邀你參加,僅限20人」
    那些旅途中的艱辛與快樂,眼淚與歡笑,八卦與豔遇。沒有不習慣,因為身邊的朋友還在,無論在路上還是城市,都是我的生活,已經過了那個出趟遠門回來便大喝大聚日夜笙歌吹牛覺得自己有多麼不適應城市要憂鬱了的階段。旅行終歸是件私人的事情,無論圍觀的人多麼熱鬧,我知道自己是怎樣的自己。
  • 只有走過崎嶇,才知平坦;經歷風雨,方見彩虹
    4、不管昨天多麼糟糕,也不要讓它影響到你,人生需要一種淡然,生命更需要減負,當我們拋棄了許多雜念,用理智戰勝心態的時候,會發現自己特別的強大,而此時還有什麼不可以戰勝的呢?當健康一直陪伴在我們左右,那就是最大的財富和幸福。星期日,早安,朋友!5、生活中有太多無奈的選擇,總讓人身不由己,阡陌交錯,五味雜陳。
  • 白馬走過天亮,天,終究會亮,那些生命中的傷痕,終將療愈!
    《白馬走過天亮》封面言叔夏,當代作家。生於1982年,畢業於臺灣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獲博士學位。曾獲花蓮文學獎、臺北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等。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白馬走過天亮》《沒有的生活》。喜歡言叔夏的文字,很容易讓人沉浸,字詞間營造出了極其幻滅的空間。
  • 嫦娥五號走過的103小時 每一秒都牽動人心致敬航天人
    嫦娥五號走過的103小時 每一秒都牽動人心致敬航天人時間:2020-12-07 19:3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嫦娥五號走過的103小時 每一秒都牽動人心致敬航天人 嫦娥五號任務被稱為是目前為止系統最複雜、技術難度最大的航天工程。
  • 走過人生低谷,往後都是向上的路
    人人都想要享受高峰時的榮耀,人人都想在高處看人生的風景,只是,不可避免地,我們要經歷一些低谷的時刻,經歷一些黑暗的時刻,有些人在這些時刻裡會放棄自己,放棄理想,那麼,他們將永遠停留在低谷之中。而一個無論經歷何種處境都對自己抱有希望的人,他們可能會在某些時刻處於自己人生的谷底,但只要他們不放棄,努力走下去,就總會向上,總會改變自己的狀況。
  • 2020,我們一起走過——致敬那些暖人的瞬間
    2020,我們一起走過——致敬那些暖人的瞬間 2020-12-30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史上最全進藏自駕線,13條條條美到窒息,去過2條算合格,走過9條可封神!
    因為,當車子在廣袤的土地上揚起塵土,你才知道,什麼是自由、什麼是希望!車叔就扒出了13條國內進藏自駕線,每一條都美到窒息!318、青藏線只能算初級!走過2條算合格,走過6條算骨灰級,走過9條可封神!你走過幾條?史詩級進藏路線我想,所有的進藏路線中,318無疑是名聲最甚的那條。
  • 最後的秘境,一次連穿四大無人區:羅布泊、阿爾金、羌塘、可可西裡
    羅布泊無人區羅布泊相信很多人都比較熟悉了,儘管在古代羅布泊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但是到了今天羅布泊已經成為了一個非常神秘的地方。可可西裡無人區的危險在於其惡劣的天氣和自然條件,平均海拔5000米的地區,可可的無人區雖然有100多個湖泊,但都是鹹水湖,很難找到淡水,沒有適宜的生活條件。太陽湖是可可西裡的靈魂,藏羚羊的保護英雄索南達傑長眠於此,在經過記念碑時好好拜祭一下。繞太陽湖直奔羌塘向陽湖,今晚紮營太陽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