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甄女士。
1939年12月15日,被稱為戰爭史中的浪漫傳奇《亂世佳人》在美國亞特蘭大勒夫大劇院舉行首映式。
當時電影很火,這讓三十萬人口的亞特蘭大在短短幾天之內人口暴增到一百萬。
甚至,為了大家可以搶道首映門票,亞特蘭大市長還特意給全城人放了三天的假!
最後,《亂世佳人》僅在美國就有超過6000萬人觀看,這個數字相當於美國人口的一半。
而且,但凡是看過《亂世佳人》的人都說,裡面的郝思嘉美到讓人看了就忘不掉。
演郝思嘉的女人叫做費雯麗。
當年,邱吉爾曾在宴會上見到她,心裡敬畏她的美麗,卻不想上前打擾,他說:
「她是上帝的傑作,我遠觀即可。」
有人說,費雯麗是唯一可以讓大家包容並喜歡她所有缺點的女子。
因為她是「上帝的傑作」。
1911年11月5日,費雯麗生於印度大吉嶺,她的父親是軍隊的一個官員,母親開了一家美容院。
為了培養家中獨女的文藝細胞,她很小的時候,母親便給她講童話故事、帶她去劇院看戲。
費雯麗逐漸長大後,夫妻二人覺得女孩子一定要接受正規學習,於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就把費雯麗送回英國,在一所修道院學校學習。
在7歲的時候,有人曾問她:你長大以後要做什麼?
費雯麗沒有一絲猶豫的回答說:我要成為一名演員。
為了實現女兒的夢想,他的父親帶她遊遍了歐洲,開闊了眼界的費雯麗考入了倫敦皇家戲劇藝術學院,開始正式學習表演。
可誰都沒有想到的是在她19歲的時候,她突然遇見了一名大她13歲的律師,並且決定馬上退學、閃婚、生娃。
可有了孩子過後,她發現女兒竟然沒有遺傳到自己的一丁點美貌基因。
一向驕傲的她有些接受不了,她開始有些厭棄這個孩子,她把孩子丟給了自己的母親後,又不停的幻想自己登上舞臺的樣子。
以至於有人評價她到:「不是塊做母親的料,她不具有母性」。
後來,她開始拼命試鏡。
到了1935年,她終於在電影《欣欣向榮》中有了個一句臺詞的跑龍套角色,之後,她更是連續兩年都只能接到零零散散的小角色。
1938年,當費雯麗得知《亂世佳人》正在選女主角,她心裡一動,她猛然間覺得這個角色非自己莫屬了。
雖然此時她只是個默默無聞的小演員。
讓她沒有想到的是當時競爭郝思嘉這個角色的有6000多人,其中還有瑟琳·赫本、諾瑪·希拉、蓓蒂·戴維斯這些已經爆紅的女演員。
但費雯麗與她們不同的是,她破釜沉舟了。
她為了競演,她推了所有的片約。
為了出眾,她費了不少心思。以至於在安排試鏡的時候故意出現在著名的亞特蘭大的影片拍攝地。
導演說:「我在指揮拍攝火景的時候,突然看到米倫領著一個女人走過來,他對我笑著說,天才,來見見你的郝思嘉!於是在漫天火光的映襯下,我看到了自己尋覓已久的、活生生從書裡走出來的郝思嘉!」
就是那一瞬間,她贏得了角色。
導演在信中說:「她是扮演郝思嘉的黑馬,並且看起來非常出色。」
費雯麗她在演完《亂世佳人》後,成功爆火。
《紐約時報》說她:
「費雯麗所扮演的郝思嘉如此美豔動人,使人不再要求演員有什麼天才;可她又演得如此才華橫溢,使人不再要求演員必須具備這樣的美貌了。還從來沒有過一個女演員這樣符合她所扮演的角色。」
她更是憑藉這個角色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也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英國女演員。
就在她演藝生涯處於巔峰之時,她接了一部名為《欲望號街車》的話劇。
在劇中,她演白蘭芝,而那個角色演得是無意中撞見丈夫和男人的姦情,丈夫飲彈自盡。
每一次演完之後,費雯麗都覺得自己被撕碎了。
更可怕的是費雯麗整整演了326場。
後來,她不停的說:「她是個悲劇人物,而我能理解她。」
在電影殺青後,她被直接送入精神醫院接受治療。費雯麗自己說:「演這個角色讓我發瘋。」
幸運的是,她憑藉《欲望號街車》,再次奪得奧斯卡影后獎盃。
但不幸的是,這個天才般的演員被確認患上了癲狂症和肺結核。
她接受了最殘酷的電擊療法,但絲毫沒有好轉。
1967年7月8日,54歲的費雯麗死在自己家中的地板上。
她曾說:
「我不是一個電影明星;我是一個演員。作為一個電影明星,只是一個電影明星,是多麼虛假的人生,為了虛假的價值和公眾而活。演員的生活可以持續很久,總是可以飾演不可思議的角色。」
「上天給了她傾倒的美貌,然而她偏要成為一個偉大的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