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孕姐
養育孩子從來不是一件省心的事情。孩子成長的每一步,父母都不敢掉以輕心,生怕自己稍微大意,孩子走錯了路,一輩子就毀了,一個家庭也跟著受連累。
尤其對於有女兒的父母來說,養育的過程中更操心,女孩的生理結構導致了她們更容易受到傷害,一旦一步走錯,這一輩子可能就是陰影。
前幾天看到一個視頻,廣東河源某縣街頭一男子暴打女孩,男子拽著女孩的頭髮對其怒扇耳光,據了解,這兩人系父女關係。而爸爸之所以當街暴打女兒,是因為上初中的女兒夜不歸宿,爸爸一時氣急攻心大打出手。
雖然這位爸爸採取在大庭廣眾之下暴打女兒,這種暴力的處理方式不可取,但這位爸爸的心情可以理解的。我想生活中大部分爸爸知道女兒夜不歸宿,都很難平靜,冷靜下來。
青春期的女孩叛逆起來,難以管教
孩子的一生要經歷多個叛逆期。而青春期時候的叛逆期是最讓家長頭疼,和難以管教的。青春期的女孩,身心都有了一定的發展,她們不需要父母全身心的照料就可以生活。她們渴望擺脫父母的管教和注意力,渴望有自己的社交圈和活動空間,想要與父母有一定空間和距離的疏遠。而且很多父母對青春期的孩子,缺乏陪伴和了解。孩子在父母看不見的地方,做什麼事情,父母都不知道。所以這個時候孩子叛逆起來,做一些不好的事情,父母一般是很難察覺到,等到察覺到了,也難以管教了。青春期是孩子和父母之間一次親子關係的大挑戰。
什麼樣家庭的女孩,到了青春期容易混社會?
由於身心發育的特點,大部分孩子到了青春期,都會有一定的叛逆。這種叛逆代表著孩子的生理髮育成熟,自我認知能力提高,對很多事情有了自己的判斷和思考,於是想去反抗父母。其實很多孩子的叛逆可能只是對父母管教太嚴的一種反抗,對獨立的爭取。但有些家庭的女孩明明上學的年齡,卻開始混社會,比如抽菸、打架、早戀夜不歸宿、泡網吧、不想上學等。
①對孩子太過溺愛縱容的家庭
養育孩子需要愛,但不是溺愛。從孩子小的時候就要開始逐步給孩子立規矩,讓她知道父母的底線,什麼該做不該做。當孩子犯錯的時候,不要縱容,一定要及時糾正。從小的時候把規矩立好了,孩子知道有一條底線在,就算偶爾叛逆,也不會越過那條底線。
但是很多家庭,對孩子太過縱容溺愛。孩子犯了錯,不捨得說,不捨得打,縱容孩子為所欲為。這樣溺愛下,只會讓孩子覺得父母沒有底線,孩子心中也沒有明確的界限,很容易走上彎路。
②父母對孩子缺少陪伴,缺少關愛的家庭
不管男孩還是女孩,很多之所以在求學的黃金時期就開始混社會,其實根本原因就在於,父母對孩子缺少陪伴,對孩子關心不夠。父母忙於工作,整天不在家,根本不關心孩子平時的生活和學習。孩子在父母那裡得不到情感接納和情感認同,內心極度缺乏安全感和歸屬感。
於是她們就會想著採取極端方式,比如混社會的出格行為引起關注。或者從這些不良行為上找同伴,和他們一起抱團取暖,從她們身上獲得認同感。
所以不難發現,學校裡的那些不良少年,大都生長在一個不太健康的家庭裡。大都是父母關係不好,家裡整天都是雞飛狗跳的氛圍,孩子只能從別的途徑尋找安慰。要不就是父母疏於對孩子管教,孩子內心空虛,只能從別的途徑發洩。
想要避免女兒以後走彎路,父母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養女兒比養男孩難多了,相信每個做父母的都深有體會。當看到女兒觸及紅線的時候,再想去管教的時候可能就來不及了。所以想要避免女兒以後走彎路,父母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①給女兒營造一個健康的家庭氛圍
家庭氛圍是孩子成長最重要的因素。如果父母恩愛,從小家庭和睦,女兒在父母恩愛和諧的環境下長大,從小被滿滿的愛包圍。與父母關係親近,生活中的事情都願意和父母分享,這樣的孩子更好教育和引導,很難走彎路。
②重視家庭教育
有了好的家庭環境後,更要重視家庭教育。如果從小給孩子立好規矩,樹立正確的三觀。那麼孩子心裡有標尺,就很難做出越界的行為。
養孩子不省心,但想以後省心,從小就要做好教育引導。
【話題討論:你身邊有很叛逆的孩子嗎?】